• 沒有找到結果。

參、綜合討論與對品德教育的啟示

一、 人為何要有德?

為何要有德?德行為何值得追求?Seligman 以經驗證據顯示,德行 是達至「真實的幸福」的唯一之道。為了要過完滿意義上的幸福生活,人 們必須要辨認並運用個人的招牌優勢與德行。由於品德教育與正向心理學 兩者都同樣顯示出對於德行的興趣,Park 與 Peterson(2006)宣稱他們的

「行動中的價值」與「品格優勢與德行分類」計畫有意要對品格發展提供 一個理論架構,以此來為品德教育方案的設計,以及各方案之有效性的評 估提供建言。關於此,我們可以詢問當代品德教育究竟可從正向心理學學 習什麼?

首先,關於當代品德教育之證成的既有論述流於工具性論證的問題,

正向心理學對於「好品格」(具體展現為品格優勢及德行)與「幸福」關 係之論述,確實可以補其不足。針對「為何要有德」的提問,正向心理學 明確地從德行與幸福之間的關係立論,從德行的培養與展現對於個人幸福 的實質意義著手。Seligman 等人在解釋為何學校應當致力於正向教育

(positive education),意即福祉的教學時指出,他們有留意到美國與英國 近年教育政策皆致力於「品德教育」、「道德的促進或品格發展」,在他 們看來,這些作為在某程度上即是福祉的倡議(well-being initiatives)

(Seligman et al., 2009, p. 295)。換句話說,正向心理學肯定當代品德教 育所做的「德行的涵養」實為促進個人的幸福與福祉的重要舉措。就此而 言,Seligman 等正向心理學家應當可以同意,他們與當代品德教育提倡者 都是倡議學校教育應該協助學生「修德、行德以致福」的同路人。

二、 品格教育內涵的擴增—品德教育或品格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於當代品德教育致力於涵養的德行純屬「道德德 行」(moral virtue),正向心理學所提出的 24 項品格優勢在性質上不全 都是道德特質,它所相應的6 大類核心德行也因此不純為道德德行。針對 Park 與 Peterson(2006)宣稱其理論架構能為當代品德教育方案的設計與 有效性評估提供建議,筆者認為其意義在於,此理論架構(即CSV)可以 引導我們重新思索「好品格」(a good character)的具體內涵究竟為何?

僅從品格的倫理意義來設想好品格是否適當?C. McKinnon(1999)曾從 品格的三種意義:自然主義的(naturalistic)、形上的與倫理的意義進行 分析,指出品格的倫理意義確實是我們在評斷一個人的品格時,最優先看 重的面向。對此,J. J. Kupperman 說道:

非道德的德行,如果我們願意這樣稱呼的話,在品格的評價中是重 要/算數的;但是道德德行才最是重要(Kupperman, 1991, p. 9)。

當我們在描述某人的品格時,無可否認的是,他的道德特質是最優先 浮 現 的 , 但 是 我 們 很 清 楚 品 格 無 法 被 直 接 看 做 僅 是 一 個 倫 理 概 念

(Kupperman, 1999, p. 202),因為若干品格特質,諸如考慮周全、自立、

面對挑戰能堅忍不拔與忍耐的能力、從失敗中反彈的傾向、面對壓力時堅 持自己立場的氣質傾向,或許都會被歸類為非道德的德行,但它們確實在 評價人的品格時占有一席之地(Kupperman, 1991, pp. 8-9; 1999, p. 202)。

據此,Kupperman 認為,道德主義者傾向於將品格視為完全位於道德 領域之中,並且認為品格的教育就等同於道德教育。但這種品格觀所面臨 的難題是「就道德德行在我們衡量某人品格時的重要性程度而論,品格之 說可否由〔道德〕德行所取代?」(Kupperman, 1991, p. 9)Kupperman 的 答案是否定的。因此他所提倡的「品格教育」(education of character)是 與「型塑(在一開始)並非最完整意義上的人,使之變成某些種類的人的 發展」有關。無疑的,這種品格教育的任務遠遠大過於當前所推展的品德 教育。正是基於這個理由,筆者曾經於他文(暫隱其名)指出,當代品德 教育的英文雖為 character education,然則由於它實際上所關心的全是道 德德行的培養,因此,或許稱之為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中文譯為品 德教育)會較為妥當21。至此,我們可以說,正向心理學家在CSV 計畫中

21 品德教育是一種致力於「培養道德德行」的道德教育取徑,可與其他德育取徑,諸如價 值澄清、道德認知發展論等做比較、區分(Kristjánsson, 2002, p. 143)。換言之,品德教 育在西方社會(例如重要的參照國—美國)的當代復甦,除了回應時空背景的需求外,

也是基於對其他德育取徑之缺失的不滿而提出的。就此而言,他們有意凸顯品德教育異 於其他德育取徑之處。惟就臺灣〈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英文名稱為Guidelines for facilitating character and/or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而言,似乎有結合品格與道德教育的 意思,並未刻意強調品德教育不同於其他德育取徑之處。不過,就方案內文來看,確實 有諸如強調「品德核心價值」(筆者理解為道德德行)、「行為準則」(道德德行常以

所討論的品格優勢與核心德行,反而促使我們再次詳加檢視,究竟我們倡 導的是「哪種品格教育?」(我們滿足於只談「品德」教育嗎?)

筆者發現,隨著時間遞嬗,當代品德教育運動的推展,似乎在內涵上 也有所轉變。最明顯的例子是英國品格教育研究重鎮伯明罕大學「品德與 美德銀禧中心」(the Jubilee Centre for Character and Virtues),在 2017 年 發表的〈學校中品格教育架構〉(A framework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in schools)一文。文中提到:

品格教育並非新鮮事。……然而,當代品格教育比起它的部分前 身,在學術上有更佳的基礎,擁有來自於道德哲學上當前盛行的 德行倫理學,以及社會科學的新潮流,諸如復甦品格與德行兩個 概念的正向心理學,兩者堅實的支持(the Jubilee Centre for Character &Virtues, 2017)。

在此,它明確指出,品格教育的學術基礎除了德行倫理學之外,也包 含正向心理學。這點具體表現在它所提出的「品格的構成組件」中(詳下 圖一)。

行為準則的形式,來向受教者做描述,以發揮教育功能)、「引導學習者朝向知善、樂 善與行善」等符合西方品德教育取徑的重要主張。

1 品格的構成組件

資料來源:翻譯自Jubilee Centre for Character &Virtues(2017, p.5)

明確而言,「品德與美德銀禧中心」現在所推動的character education 已不再適合稱作「品德教育」,而較適合稱為「品格教育」,因為它已經 統合德行倫理學傳統中Aristotle 有關德行的論述(包含道德德行與理智德 行),以及正向心理學有關品格優勢與德行的研究,明確指出品格的內涵 包含4 類德行―道德德行、理智德行(intellectual virtue)、公民德行(civic virtue),以及最具正向心理學獨特性的表現德行(performance virtue)。

關於最後一類德行,品德與美德銀禧中心表示「這些特質有時稱作表現德 行或者增能德行(enabling virtues),為的是要將它們與明確的道德德行 區分開來」,意即這類德行本身並非道德上有價值的,其價值是屬於工具 性價值—促使其他三類德行得以運作良好。譬如,團隊合作與許多公民德 行的展現密切相關,又決心與毅力恐怕是支撐各類德行的重要特質。學校 通常稱這類德行為「軟技能」(soft skill),復原力即是一例(Jubilee Centre for Character &Virtues, 2017, p.4)。而復原力的培養與訓練正是 Seligman

「正向教育」課程規劃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詳見Seligman et al., 2009 所 介紹的三種幸福教學課程方案)。總而言之,當前的品格教育所謂的「品 格」已不再只是道德品格,它所培育的德行也不侷限於道德德行,而這顯 然有受到正向心理學CSV 研究的影響。圖一最下方的「繁盛的個人與社 會」也顯示品德與美德銀禧中心有意要特別凸顯「德與福的關係」,如其 所揭櫫的「繁盛是品格教育的終極目的」(Jubilee Centre for Character

&Virtues, 2017, p. 1)。

三、 招牌優勢揭示品格個殊化的意義

正向心理學討論品格優勢與德行時,創造「招牌優勢」這個概念,並 且指明它對於促成真實的幸福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甚至可 以發現,正向心理學家在談論德行教育(virtue education)或品格教育時,

幾乎全都圍繞在招牌優勢上。誠如Kristjánsson 所言,「關於應如何教導 品格優勢與德行,相關的寫作論述是相對稀疏的,正向心理學文獻中最常 討論的便是『招牌優勢』的辨識與強化」(Kristjánsson, 2013, p. 198)。

這一點對於當代品德教育的論述來說,是頗為新穎的觀念。傳統的品德教 育在論及道德德行的涵養時,認為所有的道德德行對於道德行動者來說都 是重要的,因為它們在個人一生所可能遭遇的情境中都可能有其需求。相 較之下,Seligman 強調的卻是「真實的幸福來自於辨認與培養你最根本的 優勢(按指招牌優勢)」22。筆者認為這一點就德行與品格教育來說,有 其有待商榷或須待詳明之處。

首先,就個人發展的歷程來看,假定品格與德行並非與生俱來的,而 是有待後天培養而成的,而這點確實為正向心理學家接受為前提假定,那 麼,招牌優勢的測試與辨認,暫且不論檢測形式為自評或他評,若過早實 施的話顯然沒有太大意義。相反的,前期教育的重點反而是應該要提供各 式情境來培養個人具備各種品格優勢與德行(不限於道德德行)。其中,

尤其針對與道德相關的品格優勢,德行倫理學家與品德教育者會傾向於主

22 值得注意的是,就品格優勢與德行的培養來說,Seligman 並不止步於辨認與培養個人的 招牌優勢而已。譬如他與其團隊2008 年 1 月開始在澳洲進行的「Geelong 文法中學計畫」

所設計的正向教育中,強調「課程的骨幹以發掘與使用招牌優勢為中心」,但同時也包 含「發展不在個人前五大的一項優勢」(Seligman et al., 2009, p. 304)。

張「所有」道德德行的培養,對於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而非只是當中的 部分集合而已。就此而言,道德德行在所有的品格優勢與核心德行之中確

張「所有」道德德行的培養,對於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而非只是當中的 部分集合而已。就此而言,道德德行在所有的品格優勢與核心德行之中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