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台灣太陽能設計用日射量動態解析

第二節 台灣日射量動態模擬資料庫建立

5-2.1 資料範圍與使用功能

本研究建立了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花蓮及台東等七地區之太 陽能光電計算用逐時之一年份標準氣象年資料,各地包含 8760 小時之逐時氣象 數據,包括乾球溫度、相對濕度、水平全天日射量、直達日射量與擴散日射量等 數據,可作為太陽能光電效益計算使用。除此之外,為了使用上之方便性,本研 究另外以 Visual Foxpro 作為軟體之開發環境,建置簡易之獨立評估軟體,使得 使用者可輕易進行台灣北、中、南、東等四個氣候區之太陽光電效益評估,其計 算之最小間距為一小時,故可做全年 8760 小時之動態解析計算。軟體的功能利 用本研究所建立之標準氣象年作為基底氣象資料庫,可按照使用者所輸入之地 點、計算期間,自動挑選日射量數據進行氣象數據之逐時動態運算,包括計算水 平面之日射量,同時也可計算不同高度角、方位角之日射量,據此日射量即可估 算太陽光電版發電效益。

5-2.2 發電量預測

在程式的計算邏輯上如以下所述。水平面之太陽能光電版逐時發電量,以 目前工業上之太陽能光電版效率,每 kW 設置容量之光電板發電量(kWh/kW/day)

約略為全天空水平面日射量(kWh/m2/day)的 0.7 倍。在高度角的發電量預測部 分,本研究可以預測太陽能光電板架設之傾斜角度,由全天空水平面(0o)至垂 直面(90o)的發電量,傾斜角刻度分為 0o、15o、20o、25o、30o、45o、60o、75o 及 90o,在方位角部分則可以模擬八個方位的日射量。將傾斜角與方位角隨意組 合,透過 SolarV1.1 版軟體可以即時計算預測結果。

本軟體 SolarV1.2 版執行程式後之初始畫面如圖 5-2 所示。實際操作步驟,

首先依據所欲評估之地點,輸入場址、設置容量、設置面積等基本資料。台灣北、

中、南及東部分別依照台北、台中、高雄、…等七地選取輸入。第二步驟輸入所 裝設太陽能光電版之設置容量,其次決定動態計算之起始時間日期以及計算終止 之時間日期,完成基本資料輸入後,按執行計算後,程式將自動計算總共小時數、

累積日射量以及此期間之發電量如圖 5-3 所示。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程式是以本 研究所建立之太陽能光電計算用之標準氣象年為基礎氣象參考資料,其計算期間 最長為一年份,若所輸入之終止日期在起始日期之前,程式將自動跨年計算至次 年之終止日。

圖 5-2 太陽能光電動態解析程式主畫面

圖 5-3 動態解析結果輸出畫面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建築整合型太陽能光電系統(BIPV)綜合效益之研究—以內政部建築 研究所性能實驗中心為例」得到以下幾項結論:

1. 本研究完成性能實驗中心 BIPV 之「太陽能發電實測資料庫」與「日射量資 料庫」及「太陽能設計用標準氣象年資料庫」,有助於未來教育示範。

2. 本研究完成國際著名 22 個 BIPV 案例與性能實驗中心案例之發電效益與節能 技術之資料彙整,冀能提供給建築師設計參考。

3. 本研究完成了台灣台北、台中、高雄、花蓮及台東等五大測站之三十年期

(1977~2006 年)典型日射量資料庫,並與近十年期(1997~2006 年)之日 射量做比較,初步發現近十年期之日射量較典型日射量數約下降 5~15%。

4. 本研究根據日射量標準氣象年資料庫,設計製作太陽能設計用動態模擬軟 體,完成台灣七大都市之全年逐時動態模型。這模型且具備八方位、0~90 度 傾斜角之日射量與發電量之預測能力,能夠協助設計者進行太陽能事先評估。

第二節 建議

一、建立太陽能利用的經濟性評估指標。

太陽能利用的經濟性評估(FOM)與能源的有效應用是 BIPV 發展的重要考 量點之一,因此初步建議應當投入關於 FOM 的研究。

FOM=在年間被節省下來的能源價格/為了太陽能利用而增加之設備費用 二、本研究之具體成果,亟待建置於建築研究所網站,以方便設計界及民眾使 用。

本研究日射量資料庫,分別有年平均日射量與月平均日射量兩種格式,相關 圖表製作方式淺顯易懂,建議發行專題報告或建置於建築研所網頁,以方便設計 界或一般民眾參考使用。此外本研究提出六大分區之日射量潛能、季節優勢與發 電策略,可以作為建築物建置太陽能光電最佳化設計的效益評估之一。

三、本研究建立之日射量資料庫,亟待進一步進行相關太陽能再生能源利用、

節約能源等教育宣導工作。

本研究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數據解析結果顯示,我國日射量之月平均分布與 全年日射量的變動特徵,這個結果期待透過宣導教育方式,讓設計者及使用者在 建置太陽能光電設備或 BIPV 發展的參考。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林憲德、蘇瑞泉,1986a ,〈台灣地區月平均日射量分佈之研究〉,《氣象學報》, 33 卷 4 期:99。

2. 張鏡湖,1986,〈台灣地區全年太陽輻射之分佈〉,《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4 期:5-16。

3. 林憲德,1994 ,《現代人類的居住環境》:15-20,胡氏圖書,台北。

4. 中央氣象局,1994,《台灣地區近百年氣候之變化》,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委託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5. 林憲德、蘇瑞泉,1986b,〈台灣地區月平均日射量分佈之研究〉,《氣象學報》, 33 卷 4 期:100。

6. 林博雄,2003a,《中央氣象局測站之地表全天空輻射量的校驗與分析》,交通 部中央氣象局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2。

7. 林博雄,2003b,《中央氣象局測站之地表全天空輻射量的校驗與分析》,交通 部中央氣象局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6-28。

8. 林憲德、張思源,1987,04,<建築空調耗能分析用平均氣象年資料之研究>,

國科會計畫編號 NSC75-0410-E006-33,pp.3,台南。

9. 林憲德,1988,02,<建築省能設計用氣象資料之應用研究>,經濟部能源委 員會研究計畫報告,計畫編號 76213,pp.104-105,台北。

10. 太陽光電資訊網,2005,http://www.pvproject.com.tw

11. 黃瑞隆,2002、08,"各式氣象年在建築與空調系統能源分析上的應用比較",

<冷凍與空調>,第 16 期,pp.108-114,台北。

12. 何明錦、歐文生、陳建富,2006,《台灣太陽能設計用標準日射量與相關檢測 規範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協同研究報告。

13. 顏俊士,1974,〈台灣各地日射量估計〉,《大氣科學》,1 期:72-80。

14. 林憲德、蘇瑞泉,1986c ,〈台灣地區月平均日射量分佈之研究〉,《氣象學報》, 33 卷 4 期:104。

15. NASA, 2005,http://www.visibleearth.nasa.gov/

16. NREL, 2006,http://www.nrel.gov/

17. Budyko, Yefinova, Lubenok, Strokhina, 1962, The Heat Balance of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Soviet Geography Vol. 3, No. 5

18. Ångström, A., 1924, Solar and Extraterrestrial Radi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50, 121-125.

19. Beate G. Liepert and George J. Kukla, 1997, Decline in Global Solar Radiation with Increased Horizontal Visibility in Germany between 1964 and 1990, Journal

of Climate: Vol. 10, No. 9: 2391-2401.

20. William M., Ken U.,1995,06,<User's Manual for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s>, NREL,USA.

21. 吉田作松,1977,《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の研究(氣象調查)》,日本氣象協會 報告書,東京。

22. 日本建築學會,2001,《ソーラ建築ガイドブック》:108-121,彰國社出版,

東京。

建築整合型太陽能光電系統(BIPV)綜合效益之研究—

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性能實驗中心為例 出版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電話:(02)89127890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北新路三段 200 號 13 樓 網址: http://www.abri.gov.tw

編者:何明錦 歐文生 出版年月:97 年 12 月 版(刷)次:

ISBN:978-986-01-78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