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5 周界期望濃度分析

以排放情境 WB 及 2007 年氣象資料進行周界期望濃度分析,結果如 表6 所示,未進行砷排放減量時,大於 2 ng/m3的小時和一共有 128 筆,

此時最大小時濃度為 7.73 ng/m3,當所有排放源以等去除率法減量 10%

時,大於 2 ng/m3的小時格減少了31 筆,為 97 筆,此時最大小時濃度為 6.96 ng/m3,以20%減量時,高於 2 ng/m3的小時格減為72 筆,最大小時 濃度也減為 6.18 ng/m3,依次遞增 10%去除率直至沒有任何小時格高於 2 ng/m3時之去除率為80%;未減量時高於 0.6 ng/m3的小時格為3134 筆,減 量30%時,剩下 1393 筆,直至減量 80%,大於 0.6 ng/m3的小時格減為45 筆;而未減量時濃度高於0.2 ng/m3的有17919 筆,減量 30%時,一共減少 了7074 筆,為 10845 筆,減量 80%時,剩下 954 個小時格超過 0.2 ng/m3。 由此結果來看,若要以期望濃度 2 ng/m3為標準,以情境WB 至少要減少 80%的砷排放,若要以 0.6 甚至是 0.2 ng/m3作為期望濃度標準,則需要更 高的去除率。

以排放情境 WC 及 2007 年氣象資料進行模擬周界期望濃度分析,結 果如表 7 所示,未進行砷排放減量時,超過 2 ng/m3的小時格一共有 311 筆,且最大濃度為7.73 ng/m3,當所有排放源以等去除率法減量10%,大 於2 ng/m3的小時格減少至195 筆,最大濃度也減為 6.96 ng/m3,而20%減 量時,高於2 ng/m3的小時格又再減少67 筆,為 128 筆,最大小時濃度也 減至6.18 ng/m3,以遞增10%的去除率直至不再有任何小時格大於 2 ng/m3 時,此時之去除率為 80%;而未減量時超過 0.6 ng/m3的小時格為 14745 筆,減量30%時,只剩 5611 筆小時格超過 0.6 ng/m3,而減量80%時,則 減少至66 筆小時格大於 0.6 ng/m3;而未減量時濃度超過0.2ng/m3有158993

砷污染濃度均不超過2 ng/m3,以情境WC 來看需要減少 80%的砷排放,

圖13 依平均濃度分析各情境方向性砷污染空間性風險

: (a) 情境 WA 方向性砷污染空間性風險; (b)情境 WB 方向性砷污染空間 性風險 及(c) 情境 WC 方向性砷污染空間性風險

4.6 空間性風險評估

以情境 WA 及 2002 年氣象條件進行風險評估,並以砷污染在各方向 的平均濃度計算風險值,如圖13(a)所示,在 8.6×10-7~2.58×10-6風險範圍之 間,以東南東風下影響 64,701 人及東南風下影響 47,446 人較為明顯,由 此結果可知,以科學園區西北方的新竹市區居民所受影響較明顯;在風險 範圍1.978×10-7~8.6×10-7間,東南風下有239,761 人、南風下有 210,496 人,

其餘在南南東風及靜風下各有180,096 及 92,107 人。

以情境 WB 及 2007 年氣象條件進行風險評估,並以砷污染在各方向 的平均濃度計算風險值,如圖 13(b)所示,在風險範圍 8.6×10-7~2.58×10-6 間,以東南東風下影響1,359 人,低於前一情境甚多,此乃由於 2007 年東 南東風較2002 年東南東風發生時間短,各污染濃度發生時間也較 2002 年 少 , 因 此 東 南 東 風 下 所 影 響 的 人 數 較 情 境 WA 少 ; 而 在 風 險 範 圍 1.978 10-7~8.6 10-7間,以西南風下有35,049 人,東南東風下有 23,433 人,

南風下有23,326 人。

以情境 WC 及 2007 年氣象條件進行風險評估,並以砷污染在各風向 的平均濃度計算風險值,如圖 13(c)所示,在風險範圍 8.6×10-7~2.58×10-6 間,以東南東風有69,969 人、東南風下有 66,871 人、南南東風下有 65,892 人,由此結果可看出情境WC 的排放條件下,由於排放量較多,受影響的 居民人數增加;在風險範圍1.978×10-7~8.6×10-7間,以南風下有293,444 人,

東南風下有230,261 人。

圖14 情境 WA 2002 年致癌風險分析結果

圖15 情境 WA 2002 年致癌負荷結果

接著再以最大小時濃度來呈現污染最嚴重的情況,事實上,比對監測 資料與所模擬結果可發現本研究所收集的排放清單資料並不全,因而導致 砷污染模擬結果比實際監測情況要低,故此結果事實上仍不算是最嚴重的 情況,例如以排放情境 WB 及 2007 年氣象資料模擬平均濃度與周界監測 點(E1)所監測的濃度比較,發現兩者有 183 倍的差距,因此保守預估與依 實際排放清單所模擬結果甚至可能有約100 倍的差異。

以情境 WA 及 2002 年氣象資料進行模擬,並以 Gratt(1996)之方法來 進行砷污染之風險值計算(如 3.5 節所述),結果如圖 14 所示,最大風險值

範圍為8.6 10-6至2.58 10-5間,主要以竹北市以及科學園區周界的新竹市 東區、寶山鄉等,所計算出的風險值最高,由此可知,科學園區周界區域 致癌風險較其他地方要高出許多,風險值2.58 10-6至8.6 10-6之間,主要 發生區域集中在新竹市、竹北市及寶山鄉等,而風險值8.6 10-7至2.58 10-6 間的區域則以新豐鄉、苗栗縣的竹南鎮、頭份鎮為主,此風險範圍已有部 分略低於10-6的風險,相較於園區周界區域風險已降低許多,其餘風險低 於 8.6 10-7,則以人口較不密集的北埔鄉、芎林鄉、湖口鄉…等地居多,

隨著距離科學園區越遠污染濃度較小,風險也因此較低。致癌負荷分析結 果如圖15 所示,致癌負荷最高為 0.026 至 0.086 人之間,主要多集中在新 竹市東區以及少部分的竹北市,而負荷在 0.009 至 0.026 也多發生在新竹 市東區、竹北市及竹東鎮,負荷低於 0.009 人以下之格點,則散佈在新竹 市香山區、竹北市、湖口鄉等。此結果顯示,新竹市東區以及部分竹北市 地區等由於污染濃度顯著加上人口較密集,致癌負荷值因而較高,其他區 域由於人口較不密集或污染濃度較低,因此致癌負荷值相對的不高。

圖16 情境 WB 2007 年風險分析結果

圖17 情境 WB 2007 年致癌負荷結果

以情境WB 及 2007 年氣象資料計算風險值,結果如圖 16 所示,風險 值最高為高於2.58 10-5,主要發生在科學園區與寶山鄉交界處,而風險值 在8.6 10-6至2.58 10-5之間,則主要發生在寶山鄉及新竹市東區;風險值 在2.58 10-6至8.6 10-6間,則主要發生在新竹市東區、香山區、寶山鄉、

竹東鎮、竹北市為主,由此結果來看,風險值高於10-6主要集中在園區周

湖口鄉;其餘風險值 8.6 10-7,主要以新竹市北區及苗栗縣的竹南鎮、頭 份鎮等地所承受的風險較低。致癌負荷分析結果如圖 17 所示,致癌負荷 最高為0.086 至 0.258 人,發生在新竹市東區;而致癌負荷在 0.026 至 0.086 間的格數不多,主要發生在新竹市東區及寶山鄉;致癌負荷在0.009 至 0.026 間,則以新竹市東區、寶山鄉、竹東鎮為主;負荷低於 0.009 則以新竹市 東區、竹北市、湖口鄉、竹東鎮為主。此結果顯示新竹市東區及寶山鄉與 科學園區邊界區域因污染濃度顯著,加上人口較密集,致癌負荷因而較 高,其他區域由於人口較不密集或污染濃度較低,因此致癌負荷值相對不 高。

以情境WC 及 2007 年氣象資料進行風險評估分析,結果如圖 18 所示,

風險值高於2.58 10-5,主要發生在科學園區與寶山鄉之交界;風險值介於 8.6 10-6至2.58 10-5間,則以新竹市東區、寶山鄉、竹北市等為主;風險 值介於2.58 10-6至8.6 10-6之間,則以新竹市、竹北市、寶山鄉為主;風 險值在8.6 10-7至2.58 10-6間,則以 新豐鄉、湖口鄉、苗栗縣的竹南鎮、

頭份鎮、造橋鄉等為主;其餘如五峰鄉、橫山鄉、尖石鄉等距離科學園區 較遠之區域所承受的風險皆低於 8.6 10-7。致癌負荷分析結果如圖 19 所 示,致癌負荷最高為0.086 至 0.258 人,發生在新竹市東區;而負荷在 0.026 至 0.086 間,也以新竹市東區為主;負荷低於 0.026 人,則多散佈在科學 園區周界區域,如新竹市東區、香山區、 竹北市、竹東鎮等地。此結果 與排放情境WB 風險分析結果比較,當排放源增加時,科學園區周界區域 由於污染濃度變得更顯著,加上人口較密集,因而致癌負荷有明顯增加,

也因此有必要建立完整的排放源清單,方能近一步分析新竹地區居民所承 受之風險情形。

圖18 情境 WC 2007 年風險分析結果

圖19 情境 WC 2007 年致癌負荷結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