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單波束掃描原理

在文檔中 對稱波束之相列天線研究 (頁 17-0)

第二章 新型雙波束掃描相列天線

2.2 單波束掃描原理

相位陣列天線及波束成型網路模擬器,如圖 2.1 所示為 BFN (beam forming

network)波束成型網路結構圖,將 8 個相移器置於一組由 8 個天線單元組成的 線性陣列,經由功率組合器得到信號輸出。圖 2.2 所示為 N 個元件線性陣列示

5

意圖,此描述是討論陣列天線為接收狀態下,一個有 N 個元件組成的線性陣列 天線,元件間距皆為等距離 d,表現 n 個方向的總和,並決定了場型的結構,定 義為陣列因子( Array Factor )或陣列場型( Array Pattern )。利用數位信號處理,寫 程式用電腦去控制其波束之掃描角度,如圖 2.3 所示加上 BSC(Beam Steering

6

7

8

圖 2.1 波束成型網路結構圖

圖 2.2 天線因子

9

圖 2.3 電腦控制掃描波束(BSC)

圖 2.4 原始之場型

10

圖 2.5 掃描 30°之場型

圖 2.6 多重路徑示意圖

11

圖 2.7 通道相移器示意圖

12

13

14

15 15.2cm,相移器需 BSC (Beam Steering Computer)數位信號處理其波束掃瞄角 度,因電腦控制軟體的部份尚未完成,故未有量測之值。整體組裝後之波束成 型模擬器其體積如電腦主機般之大小如圖 3.9 所示。第二代之雙波束相移器硬 體如圖 3.10 所示,其尺寸大小寬為 5cm,長為 10cm,將其八片雙波束相移器硬 體組裝如圖 3.11 所示。

16

圖 3.1 象限圖

圖 3.2 N 通道相移器 I/Q 示意圖

17 天線掃描圖

-40 -30 -20 -10 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Theta

Pattern

圖 3.3 I/Q 掃描時對應天線之掃描圖

表 3.1 開關與衰減器之間的關係表

Fi Fq I 相位角 位置

Q 相位角 位置 -1 -1 一 一 -1 1 二 四 1 1 三 三 1 -1 四 二

18

圖 3.4 陣列 I 掃瞄於+20 度時場型圖

表 3.2 I 與 Q 的輸出相位值

I Q

-20° +20°

19

圖 3.5 陣列 I 掃瞄於-20 度時場型圖

表 3.3 I 與 Q 的輸出相位值

I Q

-20° +20°

20

圖 3.6 陣列 I 掃瞄於+30 度時場型圖

表 3.4 I 與 Q 的輸出相位值

I Q

-30° +30°

21

圖 3.7 陣列 I 掃瞄於-30 度時場型圖

表 3.5 I 與 Q 的輸出相位值

I Q

-30° +30°

22

圖 3.8 第一代單波束相移器硬體示意圖

圖 3.9 整體組裝後之波束成型模擬器

23

圖 3.10 新型第二代雙波束相移器硬體示意圖

圖 3.11 八片雙波束相移器硬體組裝示意圖

24

第四章 功率分配器設計

本章利用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Wilkinson Power Divider)可以擴充為 N 路 等分,無損耗性的 T 形接面分波器的缺點,就是所有的端埠的阻抗無法完全匹 配,輸出端埠也不能完全隔離。電阻性的分配器可以使所有端埠的阻抗匹配,

不過,即使這種分波器仍無法達到端埠間的隔離。

4.1 功率分配器的種類

包括分波器與方向耦合器基本性質、三路 T 型介面功率分配器如圖 4.1 所 示、四路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Wilkinson Power Divider)如圖 4.2 所示、波導 管方向偶合器、直角(90°)分合波器(90°hybrid)如圖 4.3 所示、耦合線方向耦 合器、藍基耦合器、180°分合波器(180°hybrid)等。

4-2 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

我們知道損耗性的三端埠網路是可以同時做到所有端埠的匹配,以及輸出 端埠的完全隔離。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就是具有這總特性的三端埠網路。其特 色是當所有的端埠均匹配時,整個網路是無損耗性的,也就是說這總功率分配 器只消耗反射波的功率,Wilkinson Power Divider 可以設計為任意的功率分配。

本次將設計一比八的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使用三維電磁模擬軟體 Ansoft HFSS10,模擬頻段為 2GHz~3GHz,中心頻率為 2.4GHz~2.5GHz。本設計開發是以 FR4 玻纖板為介質設計一比八的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如圖 4.4 示意圖之幾何結構 圖,尺寸大小為厚度 1.2mm、長:117mm,寬:98mm。頻率:2.3GHz-2.77GHz。

圖 4.5 為一比八的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之硬體實體圖正面。圖 4.6 為一比八威 爾京生功率分配器硬體實體圖背面,圖 4.7 電路板裝設硬體圖,圖 4.8 一比八

25

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硬體組裝圖。

4-3 功率分配器分析之模擬與量測結果比較

為了要驗證分析結果的可信度,所以本次將模擬與量測作一比較。使用 HFSS 模擬軟體模擬 S11反射損失如圖 4.9(a),量測儀器使用 Anritsu 37369C 網路分 析儀實際量測,圖 4.9(b)量測 S11 輸入反射損失圖,4.9(c)紅圈標示之輸入端 S11之反射損失,圖中可發現頻率於 2GHz~3GHz 皆為-10dB 以下均可使用為一比 八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量測 S11輸入端之硬體圖。圖 4.10(a)為模擬輸入埠至各 輸出埠之相位變化圖,圖 4.10(b)為一比八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的量測相位變化 圖,4.10(c)為量測其輸入端至輸出端相位變化硬體圖。其 8 個輸出埠之相位非 常接近,其模擬輸入埠至各輸出埠之反射損失圖如圖 4.11(a)。圖 4.11(b)為量 測輸入埠至各輸出埠之反射損失圖,其量測反射損失硬體圖如 4.11(c)所示,表 示其設計出之線徑長度一致,設計良好。量測傳輸損失,依理論推算其理想值 為 9dB,圖中可發現因受設計時之影響量測實際值為 10dB 以下。

量測兩埠與其他埠之間之隔離度,圖 4.12(a)為輸出埠 8 及其他各輸出埠之

隔離度模擬圖、圖 4.12(b)為輸出埠 8 及其他各輸出埠之隔離度量測圖,其輸出 埠 S87在 2.5GHz 時其隔離度為-31.124dB,輸出埠 8 與其他埠 6、5、4、3、2、1 隔離度更為良好,圖 4.12(c)為輸出埠 8 及其他各輸出埠之硬體圖。

26

圖 4.1 三路 T 型介面功率分配器

圖 4.2 四路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

圖 4.3 直角(90°)分合波器

27

圖 4.4 一比八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幾何結構圖

圖 4.5 一比八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硬體實體圖正面

28

圖 4.6 一比八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硬體實體圖背面

圖 4.7 電路板裝設硬體圖

29

圖 4.8 一比八威爾京生功率分配器硬體組裝圖

圖4.9(a)模擬S

11

輸入反射損失圖

30 -30

-25 -20 -15 -10 -5

2 2.25 2.5 2.75 3

Freq[GHz]

dB

圖4.9(b)量測S

11

輸入反射損失圖

圖4.9(c)量測S

11

輸入端硬體圖

1 2 3 4 5 6 7 8

31

圖4.10(a)模擬輸入埠至各輸出埠之相位變化圖

-200 -100 0 100 200

1.8 2.1 2.4 2.7 3Freq[GHz]

degree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S17 ∠S18

圖4.10(b)量測輸入埠至各輸出埠之相位變化圖

32

圖 4.10(c)量測相位變化硬體圖

圖 4.11(a)模擬輸入埠至各輸出埠之反射損失圖

1 2 3 4 5 6 7 8

33 -20

-15 -10 -5 0

2 2.2 2.4 2.6 2.8 3 Freq[GHz]

dB S11L S12L S13L S14L

S15L S16L S17L S18L

圖 4.11(b)量測輸入埠至各輸出埠之反射損失圖

圖 4.11(c) 量測反射損失硬體圖

1 2 3 4 5 6 7 8

34

圖 4.12(a) 模擬八輸出埠之隔離度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 2.2 2.4 2.6 2.8 3Freq[GHz]

dB

S87 S86 S85 S84 S83 S82 S81

圖 4.12(b) 量測八輸出埠之隔離度

35

圖 4.12(c) 八輸出埠之隔離度量測硬體圖

1 2 3 4 5 6 7 8

36

第五章 天線單元設計與量測

本設計所製作之天線,適用於 WiMAX 之工作頻率(2.4 GHz 到 2.7 GHz),應 用於天線陣列波束成型模擬器( Phase Array Antenna Beam Forming Network Simulator )。一天線單元連接至一組相移器,一波束陣列天線掃描系統含八組 相移器共八個天線單元,連接至(BFN)。也預計配合新型相移器,兩組輸出 I 與 Q 陣列,設計出一組相移器可連接兩單元輸出天線,來完成實現產生兩波束掃描 之波束成型陣列天線。以便使同一組波束成型網路(功率分配器及多組相移器組 成)之兩相列天線,可在同時間產生對稱之兩掃描角度。

5.1 領結天線設計

HFSS 電磁模擬軟體是使用數值方法 3D Finite-Element Method

(FEM)先建構立體結構圖,設計領結式天線,採用 FR4 玻璃纖維板製作,版厚 0.8mm,

本章所提出之領結天線設計

如圖 5.1 天線正面幾何結構圖、天線尺寸 表所示、及如圖 5.2 天線背面幾何結構圖、天線尺寸表所示。天線模擬反射損 失分析如圖 5.3 所示,當頻率在 2.37GHz~2.77GHz 為

反射損失的標準(

-10dB)以 下,符合本頻段之設計。圖 5.4 模擬 2.4GHz 我們可以看到 E-Plane 是個 8 字形,

而圖 5.5 模擬 2.4GHz 時之 H-Plane 則是個圓形。

本天線適用於 WiMAX 之工作頻率(2.4 GHz 到 2.8 GHz)天線實體,

天線結構 是利用印刷電路板

如圖 5.6、天線實體、正反兩面,頻寬約為 400MHz (2.4~2.8 GHz)、尺寸大小 5(cm) × 3(cm)、FR4 板材,厚度為 0.8 mm、介電係數為 4.4、

板材損耗係數:0.027

37

edge)[10]

、電阻隔板

(R-card)[11]

及微波吸收體

(Microwave absorber)

等方式,而不 論何種方法皆不盡合乎經濟效應,因此本設計亦對此方面有所著墨。

頻域 Satimo 天線量測系統-雙極化系統簡介:

本套設備設置於本校有庠九樓無線通訊實驗室,此設備是法國波羅密教授 所研發天線量測系統,可量測圓柱型近場及球型近場由兩探針陣列穿插,其十 五根天線量測低頻,十四根天線量測高頻,天線陣列使用雙極化的方式,可同 時量測 E-plane 及 H-plane 減少架設次數及量測之時間。頻率從 0.8GHz~18GHz 由雙極化陣列所組成,一組為 0.8GHz~6GHz 雙極化、另一組為 6GHz~18GHz 雙極 化,其間隔為 22.5°,此間隔適合小型天線測試,如圖 5.7 SATIMO 之示意圖。

此系統可量測球型近場待測物尺寸大小約 45cm,及圓柱型近場可量測天線長度

38

為 2.5m~2.6m 左右,使用機械式探針 180°旋轉,待測物 360°旋轉其速度快,但 頻率受到限制。如圖 5.8 CONIC CUT 示意圖及圖 5.9 為 CONIC CUT 實體架設圖 所示只要更換探針其頻率不受限,但速度較慢。

5.3 使用頻域及時域量測天線場型之探討

設計出之天線分別使用時域及頻域設備量測,使用 Time domain 架設如圖 5.10 所示,量測 2.4~2.7GHz E-plane 呈 8 字型如圖 5.11 所示。架設圖如圖 5.12 所示,量測 2.4~2.7GHz H-plane 呈現圓形如圖 5.13 所示。使用 Satimo 量測 之架設圖如 5.14 所示,量測 2.3GHz~2.8GHz E-plane 如圖 5.15 所示,量測 2.4~2.8GHz H-plane 呈現圓形如圖 5.16 所示。本報告設計一支適用於 WiMAX 之 工作頻率(2.4 GHz 到 2.7 GHz)之天線,其量測結果如圖 5.17。

配合新型相移器,有兩組輸出 I 與 Q,設計出一組相移器可連接兩根輸出天 線,來完成實現兩組陣列天線。使同一組波束成型網路(功率分配器及多組相移 器組成)之兩相列天線,可在同時間產生對稱之兩掃描角度。具有雙波束功能,

可縮短掃描時間及能量使用。

39

圖 5.1 天線正面幾何結構圖

圖 5.2 天線背面幾何結構圖

40

圖 5.3、反射損失模擬圖

圖 5.4、2.4GHz-E Plane

41

圖 5.5、2.4GHz-H Plane

圖 5.6、天線實體、正反兩面

42

圖 5.7 SATIMO 量測系統示意圖

圖 5.8 CONIC CUT 示意圖

43

圖5.9 Conical Cut Method實體圖

圖 5.10 天線架設圖

44

圖 5.11 量測 2.4GHz~2.7GHz E-plane

圖 5.12 天線架設圖

45

圖 5.13 量測 2.4GHz~2.7GHz H-plane

圖 5.14 天線架設圖

46

圖 5.15 量測 2.3GHz~2.7GHz E-plane

圖 5.16 量測 2.4GHz~2.7GHz H-plane

47

圖 5.17 反射損失

48 Antenna Beam Forming Network Simulator ),可產生天線陣列之波束場型或 測試已製作完成之天線陣列系統,內部元件大略可分為功率組合器、相移器、

49

無線區域網路IEEE802.11b/g相結合做最後EMC傳導輻射等干擾進行驗證,利用

EMC

電磁相容實驗室,輻射發射(Radiated Emission)、傳導發射(Conducted Emission)、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驗證此設計之電磁撥能 量是否符合FCC法規等class A及class B 等商業及家用等級。以期能對現有一 般傳統兩根天線之無線AP做最佳化的設計與改善其通訊品質。

50

參考文獻

[1] Bruno Pattan,“Robust Modulation Methods & Smart Antenna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2000.

[2] Merill I. Skolnik, ”Introduction to Radar Systems”, 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 Auckland, 1981.

[3] R. C. Johnson, et., ”Antenna Engineering Handbook”, third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1993.

[4] Hubregt J. Visser,“Array and Phase Array Antenna”,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5.

[5] An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a fully adaptive smart antenna R. Azaro, L.

Ioriatti, M. Martinelli, M.Benedetti, and A. Massa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Trento,Via Sommarive 14, 38050 Trento, Italy;

[6] E.S. Gillespie, D.W. Hess, and C.F. Stubenrauch, “Antenna measurements: a comparison of far-field, compact range and near-field techniques”, Precision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s, 1994 Conference on, July 1994, pp.375.

[7] M.S.A. Sand and L. Shafal, “Dual parabolic cylindrical reflectors employed as a compact range”, IEEE Transaction on Antenna and Propagation, Volume: 38, Issue 6, June 1990, pp.814~822.

[8] D.C. Chang, C.C. Yang, and S.Y. Yang, “Dual-reflector system with a spherical main reflector and shaped subreflector for compact range”, IEE Proceedings-Microwav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ume: 144, Issue 2, April 1997, pp.97-102.

[9] J.P. McKay and Y. Rahmat-Samii, “Quiet zone evaluation of serrated compact

range reflectors”, Proceedings of 1990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S/URSI, Volume: 4, May 1990, pp. 232-235.

51

[10] I.J. Gupta, K.P. Erickson, and W.D. Burnside, “A method to design blended rolled edges for compact range reflect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ume: 38, Issue 6, June 1990, pp.853-861.

[11] M.S.A. Mahmoud, T.H Lee, and W.D. Burnside, “Enhanced compact

range reflector concept using an R-card fence: two-dimensional case”, IEEE

Trans. on Antenna and Propagation, Volume: 49, Issue 3, March 2001,

pp.419-428.

52

附錄 已發表之研討會論文、及專利

論文研討會共 5 篇、專利 1 件(申請中),如下列所示:

研討會論文:

[1] 彭嘉賢、張道治 "天線陣列波束成型模擬器分析與設計"2008 海峽兩岸 三地無線電科技研討會 pp.81~ pp.85 ,2008/8/27~2008/8/28

[2] Dau-Chyrh Chang and Chia-Hsien Peng," Dual PAAs Using the Same Phase Shifters of BFN" 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7~30 October 2008,Taipei,Taiwan,pp.47

[3] Dau-Chyrh Chang and Chia-Hsien Peng "Symmetry Antenna Patterns of PAAs by Sharing the Same Phase Shifters of BFN"APMC 2008,16-19 December 2008,Hong Kong,pp

[4] 張道治1 、彭嘉賢2、陳晟瑋3“2.4GHx~2.8GHz天線陣列雙波束成型模擬器 分析與設計"萬能科技大學第三屆電資科技應用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2008,12/19

[5] 張道治1 、陳晟瑋2、彭嘉賢3"圓極化天線軸比量測研究"

萬能科技大學第三屆電資科技應用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2008,12/19

[6] Selected papers from APMC2008 (Hong Kong) for consideration to be included in a special issue of IET Microwaves, Antennas & Propagation (IET MAP).已修改投special issue of IET

專利

:

雙波束成型網路模擬器(申請中) 委辦單位:字惠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

53

54

55

[1] Bruno Pattan,“Robust Modulation Methods &

Smart Antenna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2000.

[2] Merill I. Skolnik, "Introduction to Radar Systems", 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 Auckland, 1981.

[3] R. C. Johnson, et., "Antenna Engineering Handbook", third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1993.

[4] Hubregt J. Visser,“Array and Phase Array Antenna",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5.

[5] AN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A FULLY ADAPTIVE SMART ANTENNA

56

圖一 傳統相移器 圖二 BFN 的示意圖

圖三為 N 個元件線性陣列示意圖

圖四 新設計的通道相移器示意圖

圖四 新設計的通道相移器示意圖

在文檔中 對稱波束之相列天線研究 (頁 17-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