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文以戰爭時期台灣文學論和皇民化小說為對象,從法西斯主義美學角度 討論了其審美化策略及其背後的意義。研究結果發現,主張外地文壇、地方文 化建設的國策文學論,高度評價了文化、藝術和文學的價值,認為文學可以擔 任日本古典精神和傳統之美的媒介,以審美化和道德化方式看待文學,並在皇 民化小說中運用美麗大自然的健康形象、肯定認真努力的人物、壯觀的從軍隊 伍等,以健康、莊嚴、崇高的美學來打動人物內心,讓他們感受到作為國民和 成為所屬一員的喜悅。此審美化目的在於推動殖民地台灣人民的皇民認同和戰 爭動員,具有法西斯主義美學性格。如西川滿的文學實踐,以及擁護他的島田 謹二文學觀中所呈現,台灣和台灣文學成為審美對象,雖可感覺到但實際上並

55 這裡有關自我殖民化(auto-colonization)的概念,係受到小森陽一《後殖民》一書的問題意 識所啟發。小森在探討日本對抗西歐列強帝國主義侵略,如何做出因應,以及在她現代化之 後,又具有怎樣的「意識」和「無意識」時,提出了一個說法;他認為,日本在現代初期將

「朝貢外交」的形態轉換為「萬國公法」之時,為了滿足自身慾望,內化了「萬國公法」的邏 輯,因而走上現代化之路。對於日本來講,「萬國公法」不但成了可與鄰國締結不平等條約的 根據,進一步也成了使得日本擁有乃至支配殖民地的武器。小森將這種日本的「自我殖民化」

過程,另行命名為「殖民地無意識」。也就是說,作為普遍主義意識形態來認同及接受西方現 代,以及適用於自己社會的內化過程,與「殖民地無意識」的形成過程,絕對有其密切的關 係。參考小森陽一著,宋泰郁譯,《後殖民—殖民地無意識與殖民主義意識》(韓國首爾:

三人,2002)。

不存在。追求不存在的台灣,容易陷入精神主義的泥淖,而開始配合日本的侵 略邏輯和國策論述。其中日本精神和傳統,被美化為具有崇高的價值和道德力 量,因而要求文學做出回應。由此國家和傳統、精神和道德等抽象概念,成為 壓抑殖民地人民的支配論述,並用在大眾的戰爭動員上面,可見戰爭時期台灣 文學論的審美化策略分析,可用法西斯主義美學角度來進行。

日本法西斯主義拿東亞危機作為挑戰西方的戰爭藉口,設定文學和藝術可 以作為救贖頹廢西方物質文明,進而整合亞洲人民的媒介,並賦予它絕對的權 威,把審美化了的日本國家和傳統及其道德形象和崇高美學,透過文學文本再 現出來。從此,文學和藝術不再是獨立於世俗世界的存在,而是幫政治隱藏現 實矛盾的政治領域。法西斯主義美學的出現,證明原本獨立於政治現實而存在 的藝術,反而變成積極介入現實政治的事實。很弔詭的,文學藝術的絕對化所 帶來的,是更強大的政治力量。法西斯主義企圖結合政治和美學,告訴我們它 本身就是依靠大眾、需要大眾的體制屬性,為了直接引接大眾到政治,它必然 需要美學的幫助。到了法西斯主義時代,政治與美學合作,成功的刺激了大眾 情緒和感性。日本帝國主義要求的國策內容及其審美化策略,就是要訴諸於殖 民地台灣人民的情感,來推動大眾動員以維持戰爭。受到此審美化策略的影 響,台灣文人和知識分子被壓倒在帝國主義論述下,失去了批判能力,成為支 持國策的勢力。由審美化促發的情緒反應,開始支配殖民地知識分子的精神,

要求他們絕對順從支配者權威,以如此產生的暴力性位階來動員大眾,就是法 西斯主義審美化策略的目的。

不過,審美化現象是西方從十九世紀末開始演進而來的文化普遍化趨勢。

現代審美自律性論述保障了現代藝術的美學獨立性,從此美學和政治分道揚鑣 各自發展。但美學本質上會受到包括政治在內特定時代論述的影響,因此審美 自律性論述,很可能提供政治和美學相結合的機會,如論文中所討論日本法西 斯美學的為政治服務即是如此。審美價值之所以具有政治性,起因於審美主義 溝通方式的封閉性,此與法西斯體制拒絕相互主觀性溝通的方式類似,也就是

說,兩者相同的溝通方式,帶給它們相互結合和利用的可能。 56 由此可見,原 本與政治等現實層面絕緣的美學主義,能如此強力地發揮其政治效果,這促使 我們必須思考,政治權力無所不在的今天,應該如何面對文學藝術的美學問 題。因此我們必須認知,戰爭時期台灣文學所呈現的法西斯主義美學,絕不會 是一次性的歷史現象,它隨時會視現實政治情況,再度引燃。如論文中所看 到,文學的想像力雖然具有它本身的自律性根據,但同時也是社會、政治和文 化的產物。特別在理性思惟等現代性價值體系受到懷疑的今天,本文所討論的 議題,相信應可讓我們思考政治權力和文學藝術之間的關係。

56 有關審美理念和現代政治的關係,參考Terry Eagleton,方大元譯,《美學思想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韓國首爾:韓新文化社,1995)。按照Eagleton的說法,「美」和現實、

政治意識形態並不是互相否定的,兩者隨時可以共謀親和關係。雖然「美」是從現實領域的 制度、理念分離出來,確實追求人生終極的真理,但是由於人們有此確信,往往無法捕捉到

「美」和現實、政治意識形態之間的內面循環關係和相互同助體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