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關義解個人之個人背景變項在活動涉入、地方依附和資源知識的差異性分 析,進一步討論如下:

(一)義解之個人背景變項在活動涉入的差異性分析

根據本研究結果,義解的「性別」、「參與室內聚次數」、「參與室外探勘次數」、

「解說服勤次數」在活動涉入的程度上有顯著差異,在「性別」方面,以「男性」

大於「女性」;在參與室內聚次數方面,以「4-12 次」者高於「0-3 次」,顯示一 年之中參與室內聚次數達 4 次以上者,其活動涉入程度較高;在參與室外探勘次 數方面,以「3-12 次」者高於「0-2 次」者,顯示一年之中參與室外探勘次數大 於 3 次者,有較高的活動涉入;在解說服勤次數方面,以「1-4 次」者高於「0 次」者,顯示有參與解說服勤的義解對於活動有較多的涉入,至於其他面向,包 含年齡、教育程度、居住地、入會年數、服務年資、轉組、擔任其他單位義解、

自行探勘次數等,在活動涉入的程度上均無顯著的差異性。

這樣的結果符合本研究問卷對於「二格組活動」的定義,在問卷的填答說明 中,即明確指出「二格組活動」包含二格組室內聚、戶外探勘和解說推廣活動(見 附錄四),因此參與二格組這些活動次數較多的義解,其活動涉入的表現程度也 較高,與本研究設定的定義具有一致性。

根據 McIntyre & Pigram(1992)的研究,遊客的活動涉入程度與「參與歷史」

有關,包含「造訪次數」和「投入活動的總年數」,就「造訪次數」而言,對應 本研究的「參與室內聚次數」和「參與室外探勘次數」變項,義解均在活動涉入

隨著參與年數的增加,逐漸降低對二格組活動新鮮度,因此其活動的參與程度也 逐漸減少。

不過這樣相異的研究結果,亦有可能是活動涉入的構面爭議所致,雖然許多 過去的研究中證實活動涉入的測量以多構面建構的方式,較能達到良好的內容及 表面校度(Havitz & Dimanche, 1990;1997),但是直到目前為止,構面選擇的爭 論仍是為解決的(Havitz & Dimanche, 1997),本研究根據文獻回顧採用「吸引 力」、「中心性」、「自我表現」三個構面作為活動涉入測量的標準(詳見第二章第 率」與地方依附有關(Moore & Graefe, 1994;Williams et al., 1992;呂怡儒,2001),

然而對應本研究的個人背景變項,僅有「自行探勘次數」呈現顯著的差異性,「參 與室外聚次數」和「參與室外探勘次數」並無呈現顯著差異,進一步分析發現,

Moore & Graefe(1994)曾經提到「造訪頻率」這個因子應與「地方依賴」較為相 關,換言之個人之所以對於地方有較高的依賴或評價,是因為該地能便利其從事 相關活動,然而在本研究中,義解的「地方依賴」較「地方認同」的程度表現較

低,因此可能是因為義解對於二格山地方依附的產生並不以「地方依賴」為主,

所以造成關於「造訪頻率」的變項,如「參與室外聚次數」和「參與室外探勘次 數」,也較為不顯著。

其他相關因子,包括 Moore & Graefe(1994)提到的「年齡」、Williams et al.

(1992)的「教育程度」和「居住地」,在本研究中亦沒有呈現顯著的差異性,這 種歧異的研究結果,可能原因是樣本數較小所致,在統計考驗上,較大的樣本數 能達到較高的統計顯著性,能提高拒絕錯誤虛無假設的機率,換言之,小樣本數 容易犯下第二類型的錯誤,也就是接受錯誤的虛無假設(王文科,2002)。本研究 的研究限制之一是樣本數較小(N= 48),不易達到統計顯著性,因此這可能是造 成許多個人背景變項在地方依附的差異性不易彰顯之原因之一。此外,地方依附 量表的本土性不足也可能是原因之一,Walsh(2000)認為人與地方意義的建構,

具有不可忽略的社會文化背景因素,東方社會有不同於西方的風土民情,其與土 地之間連結的方式或許會有不同,因此本研究採用的西方量表是否適合台灣的風 土民情值得未來深入了解。

(三)義解之個人背景變項在資源知識的差異性分析

根據本研究結果,義解的「性別」、「居住地」、「參與室內聚次數」、「參與室 外探勘次數」、「自行探勘次數」和「解說服勤次數」,在資源知識的程度上具有 顯著的差異性。在「性別」方面,男性的表現大於女性;在居住地方面,「居住 在二格山附近」大於「非居住在附近者」,可能原因是居住在二格山附近的義解

關知識有間接的幫助;在參與室外探勘次數方面,以「3-12 次」者高於「0-2 次」

者,顯示一年之中參與室外探勘次數大於 3 次者,有較高的資源知識程度,可能 原因是對於經常造訪二格山的義解而言,其資源知識會因為經常性的觀察探勘而 累積;在自行探勘次數方面,以「3-6 次」者高於「0-2 次」者,顯示自行探勘 次數達 3 次以上者,其資源知識的程度較高,這樣的結果也可能與重複性造訪有 關;在解說服勤次數方面,以「1-4 次」者高於「0 次」者,顯示有參與解說服 勤的義解對於資源知識有較深的瞭解及掌握。至於其他面向,包含年齡、教育程 度、入會年數、服務年資、轉組、擔任其他單位義解等,在資源知識的程度上均 無呈現顯著的差異性。

第四節 活動涉入、地方依附和資源知識之相關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