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龐蘊的禪詩

在文檔中 龐蘊居士之研究 (頁 28-31)

(一)龐蘊的禪思想

龐蘊的禪思想,是溶入日常生活態度作思維,依然是觀念上的,難 以擺脫知識性的基礎。其「有人嫌龐老,龐老不嫌他,開門待知識,知 識不來過。心如具三學,塵識不相和,一丹療萬病,不假藥方多。」114 正是接納一切知識,亟圖從中探索出其真意,就是追究無限不見形式的 知識欲望。只不過,這種探究精神與世俗的欲求不同而已。

另就「學」的問題,龐蘊以偈來表示:「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 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 處,此箇是真如。」115是說只憑行學,是無法判明真道的,必須透過個 人的工夫與真眼,才能得到真義:「讀經須解義,解義始修行,若能依 義學,即入涅槃城。讀經不解義,多見不如盲,緣文廣占地,心中不肯 耕,田田總是草,稻從何處生?」116這是勉勵行學之士,不可或忘的準 則。117

宗密曾指出洪州禪的根本特點是「觸類是道而任心」,禪者應把 人的思想行為綜合起來觀察,認為人的生心起念,一舉一動的生命現 象,都是佛性的表現:「起心動念,彈指磬咳,揚扇,因所作所為,皆

112 《維摩詰經·方便品》。

113 同註110。

114 《龐居士語錄》,卷下。

115 《龐居士語錄》,卷下。

116 同上註,卷中。

117 (日)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頁102。

是佛性全體之用,更無第二主宰,如麵作多般飲食,一一皆麵,佛性亦 爾全體貪、嗔、癡、造善惡受苦樂故,一一皆性,意以推求,而四大骨 肉舌齒、眼、耳、手、足,並不能自語,言見聞動作,如一念今終,全 身都未變壞,即便口不能語,眼不能見,耳不能聞,腳不能行,手不能 作,故知語言作者,必是佛性。」118蓋身心一切相用,無非佛性全體之 呈現:「對迷,說悟。本既無迷,悟亦不立。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不 出法性三昧,長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喫飯,言談祇對,六根運用,一切 施為,盡是法性。不解返源,隨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種種業。若能一 念返照,全體聖心。汝等諸人,各達自心,莫記吾語。縱饒說得河沙道 理,其心亦不增。總說不得,其心亦不減。說得亦是汝心,說不得亦是 汝心⋯⋯若悟聖心,總無餘事。」119依此說法,真理畢竟非離事象而可 獨存也。故貪、瞋、癡等,一一皆有佛性存焉,此中之性,即空寂性 也,自性若悟,則般若心呈現,原初迷時一切貪、瞋、癡等迷染事象,

百般境界之虛妄分別,當體無非如相也。至於染淨則在乎一心主觀之迷 悟,悟自心本性空寂,此即是「一了千明」之彼岸菩薩,迷自心而妄起 分別即是「一迷萬惑」之此岸眾生。120

龐蘊的思想乃本於洪州禪,是以空寂無相為宗旨:「無心為真空,

空寂為本體,無問亦無說,常照勿使廢。」121因為:「楞伽寶山高,四 面無行路,唯有達道人,乘空到彼處。羅漢若悟空,擲錫騰空去;緣覺 若悟空,醒見三生事⋯⋯空理真法身,法身即常住,佛身祇這是,迷人 自不悟。一切若不空,苦厄從何度?」122所以:「無貪勝布施,無癡勝 坐禪,無瞋勝持戒,無念勝求緣⋯任運生方便,皆同般若船。」123「無

118 宗密,《圓覺經略疏之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卷三。

119 《馬祖道一大寂禪師語錄》,收錄於(宋)賾藏主編集,《古尊宿語錄》卷一(北 京:中華書局,1994)。

120 何國詮,《中國禪學思想研究》,頁230。

121 《龐居士語錄》,卷中。

122 同上註。

123 同上註。

念清涼寺,蘊空真五臺,對境心無垢,當情心死灰。妙理於中現,優 曇空裹開,無求真法眼,離相見如來。」124這是從體悟了空之後的身心 活動,無一處、無一時、無一事,不是與戒、定、慧三學相應的無邊功 德:「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遶,鐵牛不怕師子吼,恰似木人 見花鳥。木人本體自無情,花鳥逢人亦不驚,心境如如祇箇是,何慮菩 提道不成。」125

在此思想的實踐,他有一個男不婚、女不嫁,赤貧如洗的家庭:

「有男不肯婚,有女不肯嫁。父子自團欒,共說無生話。」126「君家住 聚落,余自居山谷,山空無有物,聚落百種有。有者喫飯食,無者空張 口,口空肚亦空,還將空喫有。」127「自身赤裸裸,體上無衣被,更莫 憂盜賊,逍遙安樂睡。」128「富貴心不緣,唯樂簞瓢飲,無求澡鏡詮,

饑食西山稻,渴飲本源泉,寒披無相服,熱來松下眠⋯⋯」129總之,龐 蘊既不認同世俗生活:「嘗以舟載家珍數萬,沉入湘流」130寧可在市場 上賣竹漉籬以自活;亦不認同僧界生活:「心遊像外,曠情而行符,真 趣跡而卓越人間,寔玄學之儒流,乃在家之菩薩。」131對他而言,坐禪 就是達到開悟的一種要領,能洞澈事物背後的真理,自將明瞭世間一切 理法。出家也好,在家也罷,「仰手是天堂,覆手是地獄,地獄與天 堂,我心都不屬。」132

(二)詩偈表述心境和菩提之道

龐蘊經常用詩偈表述心境和菩提之道,大致有以下四方面的內容:

124 同上註。

125 同上註,卷下。

126 同上註。

127 同上註,卷中。

128 同上註。

129

《龐居士語錄》,卷中。

130 (清)彭紹升,《居士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卷十七。

131 《祖堂集》,卷十五。

132 《龐居士語錄》,卷中。

在文檔中 龐蘊居士之研究 (頁 28-3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