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 CLOrk 的建構

3.4 曲目創作

1.鳥叫聲+槍聲 0:00-0:10

2.低音 in 0:10-0:25 (會有 cue 給高音) 3.高音 in 0:25-0:40

4.中音 in 0:40-1:30

5.中音 change timber 1:30

6.高音+低音 fade out 1:30-1:45 7.高音+低音 change timber 1:45 8.高音 loud +大悲咒 1:45-2:15 9.高音 solo(斷點 cue) 2:15-2:45 10 低音+高音 fast 2:45-3:00 11.中音進 3:00

12.高音+低音 fade out 3:00-3:30

圖 3-12-1 負責高音的程式

圖 3-12-2 負責中音的程式

圖 3-12-3 負責低音的程式 圖 3-12 Earth and Birds 的 Max 程式

圖 3-13 是另一首曲子「東絃西鼓」第一版的曲譜[75],這首曲子的成形並

不是先有作曲靈感開始,而是先將三個人分別對聲音的喜好(節奏、聲音組織)

及所想要的呈現的方式做設計,然後開始演奏,再從演奏過程中去修正聲音的 品質、聲音堆疊呈現的方式、以及可能再追加其它的聲音作補充。因此一開始 在圖 3-13 中,並沒有二胡這樣的樂器加入,也沒有中國調音階的出現。經過 多次練習與討論之後,為了豐富曲子的音樂變化性,首先加入了感應器控制的 古箏聲音,爾後再加上組員本身會二胡樂器,配合另一位在鼓節奏上的敏銳 度,形成了圖 3-14-「東絃西鼓」的最終版本,使得整首曲子先是西方樂器-

鼓與藍調音階的出現,然後轉變成中國調音階,逐漸加入二胡實體樂器的聲 音。在第二段,就讓二胡獨奏一段,然後大鼓加入換場景,由感應器演奏中國 音樂接續二胡的音樂,最後一段就先以鼓的獨奏為主,然後加進音效、二胡來 作為整首曲目所要表達的東西合併之意。而圖 3-15 就是整個東絃西鼓的 Max 程式。

圖 3-13 東絃西鼓的第一版曲譜

圖 3-14 東絃西鼓的最終曲譜

圖 3-15-1 鼓與藍調、中國音階的 Max 程式

圖 3-15-2 線條左半邊是音效控制,右半邊是日本與中國調音階控制

圖 3-15-3 另外一組音效控制 圖 3-15 東絃西鼓的 Max 程式

「Mario Good」[76]的演奏譜記錄在圖 3-16,這首曲子成形之處,是在於 先以有名電玩瑪利歐的音樂為主軸,然後加上 MIDI 的聲音穿插在其中,使得 整首曲子像是一個電玩配樂一樣。「Mario Good」共分成兩大段,瑪利歐的音 樂是預錄的,第一段的 MIDI 聲音偏向音效節奏,利用感應器控制音效穿插在 曲子當中;第二段就偏向和弦的配樂,在三拍子的音樂空檔中加入和弦呼應,

形成對話形式的演奏,最後仿瑪利歐遊戲的過關音效來結束整首曲子。圖 3-17 就是「Mario Good」整首曲子的 Max 程式。

圖 3-16 Mario Good 的演奏譜

圖 3-17 Mario Good 的 Max 程式

「Hymns」是第一個嘗試將 Wiimote 當作主旋律樂器來表現[77]。之所以 會做這樣的嘗試是因為 Wiimote 上有幾個按鈕可以控制,以及 Wiimote 的甩動 跟手鐘操作的樣子很像。第一次的嘗試,是表演了兩首經典的歌曲「奇異恩典」

[78]、「快樂歌」[79]。首先先分析譜的結構,將四部所需要用到的音符分析如 圖 3-18,通常一支 Wiimote 有四方鍵、A、B、+、-、Home 以及 1、2 共 11 個控制鈕,照理說這種四部的歌曲,單一聲部所需要的音符是足夠的,但是要 考慮到手鐘整體的表演性,會把原有的音符分給兩支 Wiimote,然後為了平衡 左右手的甩動,會同時在兩支 Wiimote 上增設一些相同的音符。之後,會根據 這些音符出現的次數多寡及順手操作,將其對應至 Wiimote 上不同的按鍵。因 為總共有四部,所以用了四台電腦及八支 Wiimote 做展演。

圖 3-18 分析 Hymns 四部所需要的音符

這首曲子,是利用 Max 為操作介面操作,每台電腦連上兩支 Wiimote 然 後如圖 3-19 設置分別控制兩個 Wiimote 的 patch。然後在個別的 patch 中,撰 寫所需要的表演控制的 patch(圖 3-20)

圖 3-19 同時連接兩支 Wiimote 的 patch

圖 3-20 分別控制兩支 Wiimote 的 patch

「即興」是以上樂曲表現的重要手法。在 CLOrk 所創作的曲子當中,每

到傳統樂器上做搭配,讓傳統樂器產生主旋律的聲音,感應器及 Wiimote 發出 具有規律性的樂音或是節奏,另外,我們也發現有人在 iPhone 上製作了一系 列的音樂軟體供大家付費下載使用[51],我們也利用了其中一套陶笛的軟體來 當作主旋律的樂器,讓 iPhone 成為音樂的主軸。圖 3-21 就是「頑皮豹」的部 分曲譜。其中 Bass 是感應器及 Wiimote 控制、Drum 由兩支 Wiimote 控制、另 一組感應器產生和聲,其他樂器有 iPhone 的陶笛、口琴、二胡、還有 Bongo 鼓做即興。

圖 3-21 頑皮豹的部分曲譜[80]

第四章 成果展示

CLOrk 的成立時間只有一年,在這一年當中,上下學期各以一門「數位樂 團」的課程來招募團員,並且發表了三次的演出。

第一次的演出在 2009 年 11 月 18 日,地點在交通大學工程五館國際會議 廳。因為是 CLOrk 的第一次展演,所以並沒有對外開放,只邀請所上老師聆 聽欣賞。在本次的演出當中,主要就是先以基本的操作為表演重心,感應器的 控制、Wiimote 的控制、以及與實體樂器的對話。圖 4-1 是由本學程甲組白明 憲教授指導學生所做的喇叭圖 4-2 則是加入爵士鼓、吉他、貝斯、鍵盤來做合 作展演。圖 4-3 則是這次展演的照片;有關本次展演的影片,已放至於 Youtube 網站[10]。

圖 4-1 學程自製喇叭 圖 4-2 實體樂器

圖 4-3 利用三台電腦加上感應器做合作表演

第二次演出在 2010 年 1 月 20 日,地點在交通大學實驗劇場,這算是 CLOrk 第一次的公開演出,除了廣貼海報及寄發各大學邀請之外,也有新聞媒體前來 採訪[13]。此次表演的重點,除了將期中發表過的作品作更多的修正之外,也 加入實體樂團與感應器的互動合奏,另外也增加表演困難度,動用 12 人以上 的感應器與實體樂器的合奏,使得這樣的表演方式也真符合數位樂團的創立的 宗旨。除此之外,我們也邀請了國外的舞者及琵琶演奏家參與其中的表演,使 得整場在實體樂器與虛擬樂器的交替之下,讓 CLOrk 數位樂團的處女作,增 添了更多光彩,也擴展音樂與科技結合表演的可看性與前瞻性,並創造帶動國 內在跨領域人機互動上更多的無限遐想。圖 4-4 是這次表演的海報;圖 4-5 是 節目單;圖 4-6 及圖 4-7 是事前練習的照片;圖 4-8 到圖 4-10 是展演時的照片;

相關表演影片於 Youtube 上可搜尋得到[11]。

圖 4-4 第二次發表海報 圖 4-5 第二次發表節目單

圖 4-6 大合奏 圖 4-7 大合奏

圖 4-8 CLOrk 所有成員

圖 4-9 實體樂團與感應器 圖 4-10 感應器與舞者、琵琶演奏

2010 年 5 月 5 日是第三次的 CLOrk 演出,就做了一次突破性的挑戰,應 苗栗縣獅潭鄉永興國小之邀請,成為他們「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計畫」的講員,

將 CLOrk 的踏出校園的第一次給了這間國小[12]。面對 30 位左右的國小學生,

我們也修正原本所要發表的曲目,將原本的實驗音樂改為合乎小學生可聽的音 樂,當中包含 iPhone 表演的「天黑黑」,結合感應器、Wiimote、iPhone、口琴、

二胡的「頑皮豹」、以及「龍貓插曲」。此外,也因為 iPhone 的加入,我們也 多了一個現場與孩子互動的節目,讓孩子自己來操作科技產品發出聲音,在最 後,我們也邀請幾位孩子,一起合奏「頑皮豹」。圖 4-11 到圖 4-16 是這次表 演的照片;表演影片放至於 Youtube 上。

圖 4-11 頑皮豹 圖 4-12 天黑黑

圖 4-13 孩子與科技的互動體驗 圖 4-14 孩子體驗感應器的操作

圖 4-15 合奏「頑皮豹」 圖 4-16 CLOrk 與學校主任合照

2010 年 6 月 25 日將是 CLOrk 第四次的演出。這次的展演,目標放在將音 樂用更多的新科技產品來詮釋,如 iPhone、iPod Touch 以及 Wiimote。利用 Wiimote 當作手鐘來演奏音樂;利用 iPhone 吹奏出音樂;結合所有的科技,合 奏有調性的音樂;透過這些科技的器材,做一次電玩的配樂;當然我們還是會 有實驗性的作品在其中。讓主角不再只是實體樂器,而是讓科技產品可以嘗試 地取代實體樂器便為主旋律的控制者。

圖 4-17 CLOrk 第四次公演海報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作模式,同時對於感應器的操作與Wiimote的操作都是第一次的接觸與嘗試。

的練習,讓沒有樂器的孩子也可以玩音樂?

7. 如何包裝這樣的展演模式,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一起玩音樂?

以上是個人的拙見,卻也是目前CLOrk可能會遇到的瓶頸,期待未來 CLOrk的發展,可以突破這些問題,讓每次的表演都有期待與新鮮感。

參考文獻

[1] Armstrong, N. 2006. An Enactive Approach to DigitalMusical Instrument Design.

Ph.D. dissertation,Music Depart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2] Bahn, C., and Trueman, D. 2001. Interface – electronic chamber ensemble. CHI Workshop on New Interfaces for Musical Expression,

http://www.informatik.uni-trier.de/ley/db/conf/nime/nime2001.html

[3] Bahn, C., T. Hahn and D. Trueman, “Physicality and Feedback: A Focus on the Body in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 Musi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Havana Cuba, 2001.

[4] Bischoff, J., Gold, R., and Horton, J. 1978. Microcomputer network music. Computer Music Journal 2 (3): 24–9.

[5] BLOrk (Gem), http://www.laptoporchester.de/

[6] BlueSoleil, http://www.bluesoleil.com/

[7] Brown, C., Bischoff, J., and Perkis, T. 1996. Bringing digital music to life. Computer Music Journal 20 (2) : 28–32.

[8] Burkholder, P. J. 1986.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the orchestra as museum. In Peyser (ed. ) The Orchestra: Origins and Transformations. New York: Scribner.

[9] Cascone, K. 2003. Grain, sequence, system: three levels of reception in the performance of laptop music.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 22 (4): 101–4.

[10] CLOrk數位樂團98上期中表演,交通大學工五館國際會議廳,2009.11.1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W05hx_7B6I

[11]CLOrk數位樂團98上期末表演,交通大學實驗劇場, 2010.01.2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mVq-gNwtCM&feature=related

[12] CLOrk數位樂團98下期中表演,苗栗縣獅潭鄉永興國小,2010.05.0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7LgUJUtJX8

[13] CLOrk數位樂團新聞,http://www.pac.nctu.edu.tw/News/news_more.php?id=262

[14] Collins, N. 2003. Generative music and laptop performance.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 22 (4) : 67–79.

[15]Cone, E. 1968.Musical Form and Musical Performance New York: Norton.

[16]Cook, P. 2004. Remutualizing the musical instrument: codesign of synthesis algorithms and controllers. Journal of New Music Research 33 (3) : 315–20.

[17] Cook, P. and Scavone, G., "The Synthesis ToolKit (STK),"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Beijing, October, 1999.

[18] Cook, P. and Trueman, D., "NBody: Interactive Multidirec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Body Radiation Simulations, and a Database of Measured Impulse Respons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Ann Arbor 1998.

[19]CybOrk (RUS), http://cyberorchestra.com/

[20]Dhomont, F. 1996. Acousmatic update. Sonic Arts Network,

http://www.sonicartsnetwork.org/ARTICLES/ARTICLE1996DHOMONT.html

[21] Godøy, R. I. 2001. Imagined action, excitation, and resonance. In R. I. Godøy and H.

Jørgensen (eds. ) Musical Imagery.The Netherlands: Swets and Zeitlinger.

[22] Godøy, R. I. 2003. Motor-mimeticmusic cognition. Leonardo 26 (4) : 317–19.

[23] Gresham-Lancaster, S. 1998. The aesthetics and history of the hub: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technology on network computer music. Leonardo Music Journal 8: 39–44.

[24]Jaeger, T. 2003. The (anti) -laptop aesthetic.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 22 (4) : 53–7.

[25]Jorda`, S. 2005. Digital Lutherie: Crafting Musical Computers for New Musics’ Performance and Improvis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ament de Tecnologia, Universitat Pompeu Fabreu.

[26] L2Ork (USA), http://l2ork.music.vt.edu/main/

[27] Landy, L. 2000. Devising Dance and Music: Ide´e Fixe. Experimental Sound and Movement Theatre. Sunderland: Sunderland University Press.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mti.dmu.ac.uk/,llandy/dance.html

[28]Lansky, P. 1990. A view from the bus: when machines make music. Perspectives of New Music 28 (2).

[29] Laptop Orchestra (JPN), http://laptoporchestra.net/

[30] Laubier, S. 1998. The meta-instrument. Computer Music Journal 22 (1) : 25–9.

[31]Leppert, R. 1995. The Sight of Sound.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2]Max/MSP. Cycling ’74, http://cycling74.com

[33] McCartney, J. ”SuperCollider: A New Real-time Synthesis Languag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Hong Kong, August 1996.

[34] MiLO (USA), https://pantherfile.uwm.edu/gssurges/www/milo/pages/info.html

[35]Mimeo [n.d.]. Music in Movement Electronic Orchestra. http://www.gjp.info/infomimeo.htm

[36] MLOrk (USA), https://pantherfile.uwm.edu/gssurges/www/milo/pages/info.html

[37]Monroe, A. 2003. Ice on the circuits/coldness in crisis: the resubordination of laptop sound.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 22 (4) : 35–43.

[38]Moorefield, V., and Weeter, J. 2004. The Lucid Dream Ensemble: a laboratory of discovery in the age of convergence. Organised Sound 9 (3) : 271–81.

[39] OLOrk (Norway), http://fourms.wiki.ifi.uio.no/Oslo_Laptop_Orchestra

[40] Ostertag, B. 2002. Human bodies, computermusic. Leonardo Music Journal 12: 11–14.

[41]Pareles, J. 2005. Home sweet studio. New York Times. 20 March, Arts and Ideas.

[42]Phidgets, http://www.phidgets.com/

[43]PLOrk (USA), http://plork.cs.princeton.edu/

[44] Puckette, M. “Combining Event and Signal Processing in the MAX Graphical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Computer Music Journal, Vol 15, No. 3, 1991.

[45] Rasch, R. 2000. Timing and synchronization in ensemble performance. In Sloboda (ed. ) Generative Processes in Music. Oxford: Oxford.

[46]Risset, J.C., ``Computer music experiments, 1964--,'' Computer Music Journal, vol. 9, Spring

[46]Risset, J.C., ``Computer music experiments, 1964--,'' Computer Music Journal, vol. 9, Spring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