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元入學與學生入學高中組成

社會上亦有許多擔憂認為多元入學制度會偏袒明星高中學生。為回應此一質疑,

我們比較多元入學開放和來自不同 PR 值高中學生比例之間的關聯,並將結果呈現於表 5。

表 5 的第 1-3 欄仍是依式(1)進行迴歸分析,我們有以下重要的觀察。首先,從第 一個 panel 來看我們發現多元入學比例的增加會負向地影響來自高 PR 高中的比例,但 顯著正向地影響來自中 PR 高中的比例。17如果依個人申請及推薦甄選分類,我們看到 主要的效果來自於推薦甄選的部份,而個人申請管道的擴張並未對學生來源高中組成 有顯著影響。

我們於表 5 的第二個 panel 比較 2006 年以前和 2007 年以後兩段時間可能的差 異,我們發現無論是那段時間,多元入學制度擴張皆不利於高 PR 高中的學生,而這個

16 表 3 及表 4 pane 2 的差別顯示有部份在表 3 歸於高城鎮化地區的鄉鎮市區在表 4 可能被歸於中所得地 區,因此使得原本表 3 裡高社經家庭[高度城鎮化)比例所受的正向影響至表 4 時消失(因為它們改 歸為中社經家庭學生比例)。此外,表 4 的結果其實更強化我們的結論,因為我們這時沒有例外地皆 看到多元入學制度沒有利於高社經家庭。

17 多元入學比例的增加對來自高 PR 高中學生比例的負向影響僅為些微顯著,p 值為 0.06。

23

結果主要來自推薦甄選此一管道的影響。此外,我們看到 2006 年以前顯著有利於低 PR 高中學生、2007 年以後顯著有利於中 PR 高中學生,這些效果也主要來自推薦甄選 管道。表 5 的第三個 panel 比較商學院和非商院的差異,其中我們發現多元制度的推行 對學生來源高中組成的效果主要顯現於非商學院系所之間。相反地,對商學院系所而 言其影響並不顯著。當我們進一步細分個人申請和推薦甄選兩個管道時,我們發現對 非商學院系所而言效果一樣主要來自於推薦甄選的管道;但對於商學院而言,整體多 元入學制度對於來源高中組成的不顯著影響主要反應了個人申請和推薦甄選管道的差 異:推薦甄選管道對商學院的影響和其他院系相同,皆為不利於高 PR 高中學生,有利 於中、低 PR 高中學生;然而,個人申請制度在商學院顯著地和低 PR 高中學生比例呈 負向關聯。18

我們同樣擔心式(1)存在因為遺漏變數所可能產生的偏誤,然而相對於前面從地區 的角度探討學生組成,我們這邊以高中 PR 值角度探討學生組成所可能存在的遺漏變數 卻頗為不同。具體地說,當我們在探討學生地區來源時,我們擔心的遺漏變數是不同 類型地區人口數的改變,也就是某些地區人口的增加(減少)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來源 地區比例的增加(減少)。但在討論來源高中的狀況時,由於過去二十年間各高中招收 的人數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因此純粹從人數角度探討幫助並不大。但另一方面,由於 我們以 PR 值進行高中的分類時係以 2009 年的 PR 值為準並假設這個分類適合於所有 年份,因此我們可能忽略了各高中其學生程度在各年間的變化。舉例來說,從資料裡 我們觀察到許多縣市的第一志願在 2009 年時都被歸在低 PR 高中,但這些高中可能之 前在人口外移未太嚴重時學生程度其實更高,而我們的迴歸分析式(1)裡就沒有辦法考 量此一效果。19,20理想上我們希望擁有歷年全國各高中的 PR 值以進行控制,但由於教

18感謝一位審查人提醒,儘管從邊際效果而言對商學院來說推薦甄選比例的負向係數(-0.376)遠大於個人 申請比例的正向係數(0.042)—約為 8.95 倍,但同時期商學院個人申請比例增幅卻遠大於推薦甄選比例 增幅。以表二為例,雖然推薦甄選比例從 1998-2001 年間平均 5.18%上升至 2010-2012 的的平均 8.44%

(增加 3.26%),但個人申請比例從 1998-2001 年間平均 0.59%上升至 2010-2012 的的平均 27.22%(增 加 26.63%)-約為 8.17 倍。兩種管道人數比例增幅的差異幾乎完全抵銷邊際效果的差別,造成整體 多元入學制度對於來源高中組成的影響不顯著。

19 某一類型學校學生素質的改變很自然地會影響到該類型學校學生入學政大的比例,但如果學校素質改 變和逐步擴張的多元入學制度一般為長期趨勢,則這方面的相關性會造成估計偏誤。

20 感謝一位審查人的提醒,我們進一步比較 2004 年、2005 年、和 2009 年高中 PR 分類的改變。我們發 現,無論是 2004 年或 2005 年相對於 2009 年皆有超過九成的學校其 PR 值分類沒有改變。在有改變 PR 分類的學校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從中 PR 學校變成低 PR 學校。由於我們的主要結論在於強調多元

24

育部並沒有正式公布此一資料,且我們從網路只有搜集到近幾年片段的資訊,所以對 此一變數的建構有所困難。另一個比較不完美的方法則是如我們在表 5 的第 4-6 欄所 進行的:我們在式(1)加入時間趨勢變數,希望時間趨勢能幫我們控制高中學校學生程 度改變的效果。

從表 5 第 4-6 欄我們看到,當我們加入時間趨勢變數後其結果和第 1-3 欄的結果 相當不同。其中,我們看到最大的差異在於當我們加入時間趨勢後,不管是那一種模 型設定,多元入學制度的擴張幾乎皆和來自高 PR 高中學生比例呈現顯著負相關(唯一 例外是 2006 年以前的個人申請管道效果未達 10%顯著性),同時和來自低 PR 高中學 生比例呈現顯著正相關。另外對於來自中 PR 高中的學生比例其影響改變較小,跟第 1-3 欄的結果相同,只有推薦甄選對其比例有正向顯著效果。

如何解釋表 5 第 1-3 欄及第 4-6 欄的差別?如果仔細比較係數,我們發現加入時 間趨勢變數後,無一例外地在針對高 PR 高中學生比例進行的迴歸分析裡係數都將變得 更負向,而針對低 PR 高中學生比例進行的迴歸分析其係數會變得更正向。就統計結果 上,這主要是因為時間趨勢變數在高 PR 高中學生比例的迴歸式中呈顯著正向,而在低 PR 高中學生比例的迴歸式中呈現顯著負向;然而,從意涵上這也跟我們之前提出的懷 疑相符:許多在 2009 年被列入高 PR 高中的學校部份可能在樣本期間內學生程度有更 多的進步(例如部份台北市原本所謂的「社區高中」在 2009 年時已是高 PR 高中,但 在那之前可能仍在進步中),同時部份在 2009 年被列入低 PR 高中的學校可能在樣本期 間內學生程度有所衰退(例如源於人口外移)。

儘管表 5 的結果可能會因為模型的設定而有所差異,但以下兩點結論在不同設定 下還是非常明確。首先,我們並未觀察到如社會上所擔心的多元入學制度獨厚高 PR 高 中學生,不利中、低 PR 高中學生,實際結果反而顯示其對高 PR 高中學生顯著地不 利。此外,我們也看到相對於個人申請,推薦甄選管道對於幫助中、低 PR 高中學生入 學更具效果。21

入學並沒有造成政大學生越來越傾向高社經地位家庭或明星高中,因此學校分類在中 PR 與低 PR 之 間轉換不會影響我們的結論。關於 PR 分類的資訊,有興趣的讀者歡迎和作者聯繫。

21 我們的檢定結果顯示個人申請與推薦甄選管道的效果顯著不同。以表 5 第 4-6 列 panel 1 結果為例,

無論是對高或中 PR 高中學生比例兩管道的係數皆顯著不同(p<0.01),而對低 PR 高中學生比例而言兩

2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