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子計畫四初期執行之內容可包括相關儀器設備與軟體之購置(分三年持續進 行),以及建立技術研發團隊及設置實驗室。三年期間將有系統的完成下列四項 具體工作內容:

1. 檢測技術團隊之建立,

2. 視覺檢測技術開發,

3. 聲音檢測系統之建立,

4. 輪廓量測系統之建立。

為形成及發展學校重點特色,並培育新世代有關產品品質檢測的高級專業 人才目標,未來營建系在教學研究人力、新課程規劃以及相關實習/實驗空間方 面,均有充分及完整的配合資源。茲將本計畫執行主要配合措施敘述如下:

1. 人力規劃

關於本計畫人力規劃方面,目前營建系相關領域師資可包括品質管理、電 腦視覺與自動化檢測、統計分析、類神經網路、品質工程、電腦整合製造、管理 資訊系統等領域,其專業人力與計畫專長如表 7.4 所示。其中許俊欽老師為營建 系近一年內新聘老師,其相關專業背景與專長符合營建系中長程發展需求,不僅 可強化日後本計畫技術服務提供之執行成效,亦可充分支援聲音檢測系統、量測 與檢驗專家系統等。依目前師資陣容,深信足可勝任及順利執行本計畫。透過本 計畫的執行,參與本計畫的相關師資可藉由共同開課、專題指導等方式進行研究 交流,以提高研究/教學的深度與廣度,並提升本校學術研究水準。

表 7.4 「工業品質檢測」技術研發團隊

姓 名 職 稱 系所 相關學經歷 專 長 林宏達 副教授 工業工程

與管理系

z美國密蘇里大學 工業工程博士

電腦視覺系統、自動化檢測、精 密量測、品質管制、統計分析 許俊欽 助理教

工業工程 與管理系

z交通大學工業工 程與管理系博士

聲音檢測、檢測分析專家系統、

品質工程、SPC 與 EPC 之整合性 研究、類神經網路模式與應用 洪弘祈 副教授 工業工程 z美國亞利桑那州 品質管理、可靠度工程、生產系

兼系主 任

與管理系 立大學工業工程博 士

統模擬、電腦整合製造 邱元錫 教授 工業工程

與管理系

z美國紐約科技大 學工業工程博士

品質資訊系統、管理資訊系統、

生產管理、作業研究 鄭純媛 副教授 工業工程

與管理系

z美國奧本大學工 業工程博士

品質管理、系統模擬、統計分析 陳銘芷 副教授 工業工程

與管理系

z美國德州農工大 學工業工程博士

可靠度工程、統計品管、馬可夫 決策理論

2. 課程規劃

本計畫的執行,除可提供產業界產品品質檢測的重要工程技術外,並將於 理論性課程中融入實用教學內容,以培養國家未來具備相關研發設計實務技能的 人才。目前營建系必修課程中有「品質管制實習」、「電腦視覺系統」、「自動化檢 測」等課程,計涵蓋數十個實習/實驗單元,可藉由本計畫執行所衍生的新教學 實習內容,於下列現有理論性課程中加入新設計的實習/實驗單元,如表 5 所示。

在建構本計畫所提出之 e-IMI 概念方面,針對課程提出相關具體內容及配合措施。

表 7.5 教學內容與現有相關課程配合表

課程名稱 配合之實驗內容

1. 企業電子化

企業電子化與電子化品質管理之關係 發展全球資訊網之品質資訊系統 開發遠端資料擷取服務系統 建構顧客關係管理系統

2. 品質管制

品質管制觀念的建立 品質管制理論基礎的探討 品質管制實務應用

電子化品質管理架構的建立

3. 品質管制實習

訓練基礎品管手法 教導製程能力分析 指導使用量測工具 撰寫品管專題報告 4. 品質工程 田口式品質方法

直交表之應用

5. 高等品質管理 進階電子化品質管理系統架構之建立 電子化製程診斷與製程改善技術之研發 6. 電腦視覺系統 專業視覺瑕疵檢測系統之開發

檢測系統軟體功能之網路化

7. 工業品質檢測

結合週邊軟硬體進行瑕疵檢測 網路遠端操控檢測設備

利用專業軟體進行遠端瑕疵檢測 8. 品管實驗室

大四畢業專題

配合建教合作擬定研究方向 建構網路專業技術服務中心 培訓 e-QC 相關之專業研究人員

本計畫執行上,亦可透過專題指導或建教合作等方式,以務實方法以訓練學 生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乃至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結合學生在 校修習的理論基礎及實作能力,培養出具備開發設計專長的工程專業人才。

(八)經費需求及行政支援

本計畫原規劃為分三年執行,每年為相當2000萬額度來發展重點特色項 目,然而第一年所獲得之補助非常有限約僅400萬元,而本校配合款有達25%即 100萬元(高於教育部之規定),因此,第一年相關計畫內容及購買設備均依金 額而調整,所採購項目詳見第一年成果報告書。所以第二年計畫各子計畫之需求 及預定預算也必須重新調整,為發揮本特色計畫之特色及成果,根據教育部第二 年之補助金額500萬元來規劃,另,本校配合款亦達25%即125萬元,所需購買之 儀器及經費需求如表8.1所示,以購買本計畫第二年所需儀器設備及發展相關技 術及課程與學校系所特色。

在其他方面之行政支援尚有來自研發處、總務處及會計室的協助,都會使 本計畫在執行期間的採購與儀器安置上順利進行。並且在其他經費之支援上,本 校每年也都會補助每系約一百萬元額度,用以發展各系之中長程重點發展計畫,

加上各系每年之經費預算配合下,都可間接支援此特色計畫,以達成預定之發展 目標及工作項目。

表 8.1 第二年各子計畫主要經費項目之預算規劃申請表(修正後)

年度/子計畫 經費項目 教育部經費 學校配合款

改良 MTS 反力構架系統 50 萬 MTS 數位控制器更新校正與測試 120 萬 子計畫一

小計 170 萬 乾點式超音波陣列式檢測儀 100 萬 乾點式超音波導波檢測儀 50 萬 物理試驗組

(光學或電磁學基本實驗儀器) 55 萬 子計畫二

小計 205 萬 多頻道震測儀、振動器及受波器 35 萬

震波震測數據擷取系統 65 萬

子計畫三

小計 35 萬 65 萬 聲音檢測系統 25 萬

檢測分析專家系統 25 萬

教學多媒體系統 10 萬

顯微檢測系統之輔助鏡頭組 8 萬 光學元件檢測系統 12 萬 動態線性掃描系統 20 萬 小計 90 萬 97

年 度 資 本

門 子計畫四

資本門小計 500 萬 75 萬 統籌事務

文具、磁片、光碟、紙張、墨水、碳粉匣 等耗材、郵電費、餐費(含餐點)、差旅 費、出席費、影印及裝訂、線材、儀器耗 材及維修費、試驗耗材、租車費(工地參 觀)、報名費、保險費、說明會或研討會 相關雜支、差旅費

24 萬

業務費 建立現地檢測試驗場所需費用(含儀 器及機具租借費)、整地、鑽探費、儀 器設備校正/維護、試驗耗材、木料、

水泥、砂石、瀝青鋪面等

21 萬 經

常 門

臨時工資 協助資料輸入、儀器安裝、整地、試 驗及記讀

5 萬

經常門小計

50 萬

97 年度總計

500 萬 125 萬

表 8.1b : 第二年度(97) 標餘款經費運用規劃表

編號 經費項目 單價 數量 總價

1 筆記型電腦 5 萬 1 5 萬

2 電腦 2.5 萬 1 2.5 萬

3 圖書 1 批 2 萬

4 多媒體資料 1 批 2 萬

5 投影機 4 萬 1 4 萬

(九)預期成效及影響

本「發展工程與工業品質檢測技術特色計畫」整體目標達成後,預期可產生 下列成效:

子計畫一:結構材料檢測技術

1. 強化「新材料測試工作室企業學程」、「綠建築」或「綠營建」等專題為 重心之相關技術研究發展以及教學課程之實施

2. 擴充營建系中長期計畫中之重點儀器設備,提升在研究及教學上的質與 量,並加速營建系達成具檢測科技特色之博士班設立的目標。

3. 「新材料測試工作室」企業學程成果報告。

4. 結構材料領域專長人才養成與相關研究報告及期刊論文產生。

5. 新材料新產品開發成功可申請專利。

子計畫二:公共工程非破壞檢測技術

1. 推動「非破壞檢測」學程課程,培養公共工程非破壞檢測技術相關人才。

2. 舉辦訓練班及積極進行產學合作,提昇營建系「非破壞檢測中心」成為台 灣土木營建工程非破壞檢測方面的重鎮。提升新建公共工程以及老舊公共 工程之檢測水準。

3. 與子計畫三配合設置現地試驗場地,透過推廣教育舉辦檢測技術訓練班,

擴大檢測人才之訓練平台,並將研發之各種檢測技術深耕至產業界,不僅 可訓練公共工程檢測人才,對檢測研究亦有極大的助益。

4. 與子計畫四配合進行土木檢測訊號判讀技術提升之研究,透過營建所師生 參予工管所相關課程與論研成果之討論分享,加強現有營建所土木相關檢

測影像與訊號之判讀性,期盼透過工管所已研發之各種檢測判讀技術,使 得土木公共工程檢測品質之精度得以提升,此對改善現有土木工程檢測環 境亦有極大的助益。

子計畫三:大地工程非破壞檢測技術

2. 本校營建系擁有防災領域與非破壞檢測技術之專門人才,從事之研究皆兼 具前瞻性及實務性,但缺乏適當儀器以進行研發新技術。如果本計畫能順 利進行時,在預計的儀器購買後,可望拓展營建系專業服務的能力及範 圍,並以人才及設備優勢結合新技術之研發,為檢測技術應用於防災課題 盡一番心力,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降低災害發生時,國家所支出的社 會成本。

3. 本子計畫在完成後,將可改善各參與教師之研究水準,尤其在學術期刊論 文發表的質與量上將大幅提升,進而提昇在國內、外之學術地位。

4. 整體的研究成果將撰寫成教材,融入研究所的教學課程內容中,以落實技 職體系「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育理念,培育防災科技研究人才。

5. 與子計畫二配合設置現地試驗場地,透過推廣教育舉辦檢測技術訓練班,

擴大檢測人才之訓練平台,並將研發之各種檢測技術深耕至產業界,不僅 可訓練公共工程檢測人才,對檢測研究亦有極大的助益。

子計畫四:工業品質檢測技術

1. 滿足中部地區工業檢測技術需求,透過產學合作提升區域產業之國際競爭 力。

2. 與業界共同執行協同開發計畫,獲致產品檢測之有形資產成果與專利智慧 財產等無形資產成果。

3. 提供業界縮短產品檢測技術開發時程與降低設計研發成本之技術。

4. 提升合作企業產品設計人力素質,並培育具工業品質檢測技術研發能力之 高級人才。

5. 提升工管系教師工業品質檢測相關技術研發能力與產學合作經驗。

6. 提升校內跨檢測與工程管理領域人力及資源整合經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