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察覺到少數「拔尖同學、贏者全拿」的情況:

後來發現前幾名都是同樣幾個人,我就很懷疑他們真的是自己作答的嗎?因為平常感覺沒什 麼在上課但一直都在高手獎,也許他們真的是自己作答或許是上網去找題目?值得思考。

(修課學生 16)

6.建議與省思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學生在使用國家考試雲端系統時所產生的立即回饋資訊,當中的 重要性與如何正確判讀,並且建構出適合的輔助教學策略。歷經110 學年度的實際教學與改 變使用策略之後,從中發現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後續的努力:

(1)立即隨堂線上測驗所產生的效果仍有其不足之處:回顧本研究所提出的三個問題,首 先、透過線上系統的立即統計與資訊產生,的確可以知道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找出學習不足之 處,然而若要深入探究與輔導這些同學的學習狀況,在正常的課程中不易實現,若是安排額 外的時間進行,學生的配合意願也是一項考驗;其次、不論是在學生學習回饋問卷調查,以

5 此部分主要是由於系統設計的限制,上傳題庫之後不能馬上立即考試,必須等待一段時間才能開始,因此還 是有特定同學發現此一漏洞,題目會在特定區域,可以進入觀看。對此,實際在考試時是採取系統隨機抽題,

並且以AB 卷方式作為防範措施。

28

及心得回饋資訊上,學生對於國家系統所產生的資訊其正確性與便利性,普遍都肯定有其效 益,但是課程外是否持續意願使用?仍是未知;最後、本研究根據深度訪談的建議,在 110-2 的教學策略改為具獎勵與競爭性質的測驗模式,整體而言確實有提高學生的學習專注力與 學習效果。

(2)線上測驗的使用準備工作需要更有耐心與細心的執行:持平而言,經過一學年的課 程,總共實施15 次的線上測驗經驗,不論是立即隨堂測驗或是正式的期中末考試,測驗前 的繁瑣的設定工作流程都必須一再地走完(出題、系統設定、個人模擬測試、系統排程),至 於實際測驗當下亦有相關工作(盡可能監考防弊、系統連線的穩定性、學生帳密問題的排 除),直到最後測驗後彙整成績與結果。實際上,在享受線上測驗的便利性與產生立即性結 果之前,事前與事中的準備與安排不如想像中的輕鬆,必須重複的確認與妥善設計,才能使 每次測驗順利完成。

(3)具有獎勵與競爭性線上測驗效果的再檢視:一般而言,有好的獎勵誘因的確比較會容 易產生出指定的行為表現,這樣的效果確實呈現在110-2 所進行的 6 次測驗中,同時也普遍 也獲得學生的肯定與支持。然而,根據本研究的分析結果,卻也反應出另一個值得深思的現 象,也就是:「獎勵拔尖、贏者全拿」,換言之,此類的測驗方式特別容易激起「有意願」且

「優秀」的參與者不斷參與,反而對於原來就屬學習動機不高,以及表現不佳者,無法產生 明顯的作用。

(4)學習動機、態度與行為的連鎖效益:根據一學年所累積的學生測驗成績與行為表現觀 察,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結果:首先、對於本身所屬學習動機高者,原本的學習態度與表現 就是良好,不論採取何種教學策略對其的影響非常有限;其次、真正產生作用的是部分參與 修課的學生,他們會適時回應教學方式與內容,可能是因為競爭而在意其他人的表現,亦可 能是為了獎勵,促使本身在學習表現上有所努力;最後、當然也是有一群少數不為所動的同 學,不論採取何種教學與測驗方式,採取姑且配合一試的態度,邊走邊看結果而定,甚至完 全不在乎。

29

參考文獻

Abram, W., Scott, H., Linda, N., & Cynthia, T.(2008). Student perceptions of a wireless audience response system, Interactive Technology and Smart Education, 5(4), pp. 217-229.

Aljaloud, A. S., Gromik, N., Kwan, P., &Billingsley, W(2019).Saudi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use of smartphone clicker apps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1),pp. 85-99.

Al-Zahrani, A. M. (2015). From passive to active: The impa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platforms on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6(6), pp.1133-1148.

Astle, D. E., & Scerif, G. (2009). Using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o study behavioral and attentional control.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51, pp. 107-118.

Chang, C., Sheu, J., & Chan, T. (2003). Concept and design of ad hoc and mobile classroom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3), pp.336-346.

Chen, S. Y., Magoulas, G. D., & Dimakopoulos, D. (2005). A flexible interface design for web directories to accommodate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6(1), pp.70-83.

Chiang, T. H. C., Yang, S. J. H., & Hwang, G. J. (2014). Students’ online interactive patterns in augmented reality-based inquiry activities. Computers & Education, 78, pp.97-108.

Davids, M. R., Halperin, M. L., & Chikte, U. M. E. (2015). Optimising cognitive load and usability to improve the impact of e-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 Af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 7(2), pp.147-152.

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 (ELI). (2010).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obile apps for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ELI7060.pdf

Erika, B., & Richard, N.(2008). Using student response systems in lecture-based instruction: Does it change student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6(3), pp.375-383.

Farmer, R.(2006). Instant messaging collaborative tool or educator’s nightma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udent.cs.uwaterloo.ca/~cs492/papers/im.pdf

Gebauer, J., Shaw, M. J., & Gribbins, M. L. (2006). Task-technology fit for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Working Paper #05-0119). 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College of Business.

Hiltz, S. R., & Wellman, B.(1997).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 as a virtual classroom.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9), 44-49.

Kapıkıran, S., & Acun-Kapıkıran, N. (2016). Optimism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30

depressive symptom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Examin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steem.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16(6), pp.2087-2110.

Klopfer, E., Squire, K., & Jenkins, H. (2002). Environmental detectives: PDAs as a window into a virtual simulated world. In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pp. 95-98).

Lantz, M. E., & Stawiski, A.(2014).Effectiveness of clickers: Effect of feedback and the timing of questions on learn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1, pp. 280-286.

Lin, Y. L., Lin, H. W., & Hung, T. T. (2015). Value hierarchy for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3, pp.408-418.

Liu, T.-C., Lin, Y.-C., & Paas, F. (2014). Effects of prior knowledge on learning from different compositions of representations in a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Computers & Education, 72,pp.328-338.

Quinn, C (2000). M Learning: Mobile, wireless and in-your-pocket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linezine.com/2.1/features/cqmmwiyp.htm

Robisch, P., Kirsininkas, R. J., & Wang, M.(2015).Extending Cloud Computing and Learning for Mobility. In Zhuang, (Eds.)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pp. 92-96). Greece: Zakynthos Island.

Roblyer, M. D., & Edwards, J.(2000).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2nd ed).Upper Saddle River, N. J.: Merrill.

Strang, K. D.(2011). Asynchronous knowledge sharing and conversation interaction impact on grade in an online business course,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86(4), pp.223-233.

Sung, Y.-T., Chang, K.-E., & Liu, T.-C. (2016).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mobile devices wi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and research synthesis. Computers & Education, 94, pp. 252-275.

Sung, Y.-T., Chang, K.-E., & Yang, J.-M. (2015). How effective are mobile devices for language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16, pp.68-84.

Trees, A. R., & Jackson, M. H.(2007).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clicker classrooms: student processes of learning and involvement in large university-level courses using student response systems.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32(1),pp.21-40.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2013). Policy guidelines for mobile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1/002196/219641E.pdf

Vaughn, K. E., & Rawson, K. A.(2012).When is guessing incorrectly better than studying for enhancing memory? ,Psychonomic Bulletin Review, 19,pp. 899-905.

王子華、楊凱悌(2015),有效行動學習課程教學模式之設計與效益評估—以評量為中心的設

31

計,課程與教學季刊,18(1),頁 1-30。

王雅萍(2015),利用 MOOC 特點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可行性探索,赤 峰學院學報,36(7),頁 250-252。

李漢岳、楊介銘、宋曜廷(2017),數位學習實驗研究品質評估與現況分析:以行動學習為 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2),頁 31-60。

林玉雯、黃台珠、劉嘉茹(2010),課室學習專注力之研究-量表發展與分析應用,科學教育學 刊,18(2),頁 107-129。

林呈彥、姚經政(2017),雲端行動學習 app 融入實作課程:以手擲機為例,科技與人力教育 季刊,3(4),頁 1-13

林秋斌、蘇怡慈、李美萱 (2012),電腦輔助合作學習於分數概念教學之研究,數位學習科 技期刊,4( 1),頁 1-15。

林傑聖、林怡均(2013),Action Learning 到 Mobile Learning:淺談行動學習的進化與可能之 影響,科學教育月刊,365,頁 19-28

林凱胤(2014),即時回饋機制對學生習專注力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2(1),頁 87-107。

林凱胤、楊宜真(2012),無線教室回饋系統融入護專藥理學課程之初探,醫護科技期刊,

14(1),頁 69-82。

林裕淩、鄭麗珍、林芝 ( 2008),以方法目的鏈探求數位學習平台需求之研究。數位學習科 技期刊,1,頁 39-55。

邱華慧(2020),大班教學環境中即時回饋及適性化學習系統的應用對大學生學習成效和投入 的影響,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3(1 ),頁 101-128 。

姜則維、陳昭秀(2013),大專院校學生的行動載具使用態度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

5(2),頁 45-57

翁兆言、翁楊絲茜、詹雅晴、張晶貽(2017),探究互動科技結合提問式閱讀策略對學習成效 與興趣之影響—以中學生國語文學習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

13(2),頁 117-137。

翁楊絲茜、廖怡茹、張晶貽、王渝蓉(2016),大學生以英語字彙學習策略在 Facebook 上之應 用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2(1),頁 45-70。

張東山(2010),東女中教育科技發展心得分享,高中資訊學科中心電子報,網址:

http://icerc.tnssh.tn.edu.tw/download/epaper/epaper51/index.htm

張菀珍(2015),運用擴增實境學習系統輔助大學生地方宗教民俗文化學習成效之探究。數位

32

學習科技期刊,7(3),頁 43-82。

張菀珍(2017),運用擴增實境學習系統支援大學生農村體驗學習之探究。人文及社會學報,

13(1),頁 29-64。

張菀珍、陳志華、洪志成(2016),即時傳訊機制輔助大學生生命教育服務體驗學習成效之探 究。中正教育研究,15(1),頁 93-136。

張菀珍、葉榮木(2014),應用多媒體行動學習系統輔助大學生情緒管理學習成效與評量之探 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4),頁 101-139。

張菀珍、陳景章(2019),應用正向思考行動學習系統輔助大學生學習困擾與復原力之探究,

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1(3),頁 81-113

莊禮聰(2018),運用數位教材於學生學習動機之成效-以生理學與實驗課程為例,Cardinal Tien Junior College of Healthcare and Management ,16,頁 70-83。

郭志安、吳昭儀(2020),Kahoot! 線上即時回饋系統對學生的專注力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 綜合高中經濟學課程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34(1),頁 21-37。

曾釋嫻、蔡秉燁(2015),翻轉課堂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大學生學習策略之差異研究,雙溪教育 論壇,3,頁 1-19。

黃建翔(2017),淺談 IRS 即時回饋系統運用至大學課程教學之策略,臺灣教育評論,6(10),

頁 81-87。

黃國禎、蘇俊銘、陳年興(2015),數位學習導論與實務(第 2 版),新北市:博碩文化。

黃添丁(2015),數位學習融入課程之學習動機及學習行為對學習成效的影響。慈濟科技大學 學報,1,頁 35-52。

詹中原、林文燦、呂育誠主編(2020),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出版 社。

廖遠光、陳政煥、楊永慈(2020),行動學習對臺灣學生學業成就影響之後設分析,當代教育 研究季刊,28(3),頁 067-102

潘玉龍(2017),智慧型手機的行動學習在體育教學應用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8),

頁177-206

蔡福興(2016),輕鬆在教室中運用遊戲式回饋系統,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o3Pn.htm

蘇怡如、彭心儀、周倩(2004),行動學習之定義與要素,教學科技與媒體,70,頁 4-14。

33

附件一 學生學習回饋調查問卷

「數位學習過程中即時反饋訊息之問題診斷與改善:以國家考試雲端系統為例」

教學實踐計畫問卷

壹、基本資料

1.學號: 2.性別:□ 男 □ 女

3.系別:□行管系□非行管系 4.年級:□ 一 □二 □三 □ 四(以上)

5.系統使用經驗:□無 □有 6.報考國考意願:□無 □有 □考慮中 7.國考經驗:□無□有: (何種考試)

貳、課程學習專注力

非 非 常 常 無 不 不 同 同 意 同 同 意 意 見 意 意

題目

1.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都能知道老師講解的進度。 □ □ □ □ □ 2. 在上課過程中,我可以同時兼顧課本和投影片的內容。 □ □ □ □ □ 3. 某些章節需專注的細節較多,我還是能夠很快的跟上老師 □ □ □ □ □ 4. 老師提出問題時,我能夠很清楚的知道其他同學的回答是 □ □ □ □ □ 否正確。

5. 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我可以同時看到和聽到行政學上課 □ □ □ □ □ 的內容。

6. 當有一些行政學觀念不懂時,我會在短時間內找人(老師或 □ □ □ □ □ 同學)討論來幫助理解。

7. 當有一些行政學觀念不懂時,我會在短時間內找相關資料 □ □ □ □ □ 來幫助理解。

8. 當行政學中所學的觀念,與我以前所瞭解的概念有差別時 □ □ □ □ □

,我會察覺其中的差異。

9. 在上行政學的過程中,我會積極認真學習而不會一直想要 □ □ □ □ □ 看手錶。

各位同學

進行本問卷的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各位在使用國家考試雲端系統時,立即診斷系統 所產生的各種學習回饋資訊,瞭解背後真正的可能成因,進而尋求改善方式。同時,這 項調查是接受 110 學年度教育部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補助(計畫編號:

PSL1100274),您回答的結果絕對保密,並且僅供學術分析使用!再次感謝您的填答,順 祝:

課業順利 平安健康

計畫主持人:胡至沛 老師 E-mail:billhu0711@gmail.com

34

非 非 常 常 無 不 不 同 同 意 同 同 意 意 見 意 意

10. 某些章節如果與升學或考證照沒有關係,我仍然會很認真 □ □ □ □ □ 的學習。

11. 當我健康狀況不佳,造成上課狀況不理想時,課後我會想 □ □ □ □ □ 辦法去彌補。

12. 就算老師上課內容平淡無趣,我還是會專心上課,不會做 □ □ □ □ □ 與課程無關的事。

13. 下一節課有其他科目的考試,也不會影響我上行政學。 □ □ □ □ □ 14. 就算很累了,我還是會認真的上行政學。 □ □ □ □ □ 15. 就算老師走到我的面前,我還是可以專心上行政學。 □ □ □ □ □ 16. 當老師講解行政學新概念時,我會特別認真學習。 □ □ □ □ □ 17. 我會告訴自己,不管上回考試的分數是幾分,我都能認真 □ □ □ □ □ 的上每一節課。

18. 我可以忘掉所有煩惱的事情,集中精神上行政學。 □ □ □ □ □ 19. 當我沒有把問題回答好,我會在腦中思考並檢討可能的原 □ □ □ □ □ 因。

20. 在學習行政學過程中,我有能力理解並兼顧所學知識之間 □ □ □ □ □ 的關聯性。

21. 在老師提問時,如果我回答錯誤,我可以察覺到並立即聯 □ □ □ □ □ 想其它可能的答案。

22. 我在學行政學新概念時,會試著與自己以前的知識和經驗 □ □ □ □ □ 作聯結。

23. 在上課過程中,我能夠充份理解重要概念。 □ □ □ □ □ 24. 我會努力達成學習目標,不會因為分數領先同學而放鬆自 □ □ □ □ □ 己。

25. 老師隨堂提問時,無論自己上一題是否回答正確,都會再 □ □ □ □ □ 試著回答。

26. 當我在報告時,我可以持續觀察同學和老師是否注意我。 □ □ □ □ □ 27. 上課中我能夠一直正確的掌握老師進度而提出適當的問題 □ □ □ □ □ 28. 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我可以一直觀察老師的反應。 □ □ □ □ □ 29. 老師問題提出以後,我能一直追問,直到這一題徹底理解。

30. 當我答錯老師的問題時,我會想盡辦法瞭解答錯的原因, □ □ □ □ □ 直到得到正確的答案為止。

31. 上課時我會清楚的知道這一節課的學習主題。 □ □ □ □ □ 32. 在上課過程中,無論老師是否有指定我回答問題,我都會 □ □ □ □ □ 試著思考如何回答。

33. 我在學習行政學概念時,會感到有興趣。 □ □ □ □ □ 34. 老師隨堂提問時,我都能掌握老師的提問內容是什麼。 □ □ □ □ □ 35. 在準備上行政學時,我會將參考資料放在桌上準備認真上 □ □ □ □ □ 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