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討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7-92)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討論 討論 討論 討論

5-1

溫度與微觀組織探討 溫度與微觀組織探討 溫度與微觀組織探討 溫度與微觀組織探討

由圖 4-1 、圖 4-3 及圖 4-5 中可見到除室溫的拉伸試片以外,

在 250℃及 370℃的拉伸試片均有明顯的頸縮現象產生,且頸縮區域 由 250℃的集中頸縮到 370℃的擴散頸縮。觀察圖 3-2 母材之金相與 圖 4-1~4-3 室溫拉伸金相,可以發現室溫拉伸仍有相當多的變形組 織,且斷裂處與距離斷裂 5mm 處之顯微組織與母材大致相同,且無 再結晶現象。

拉伸試片在 250℃進行拉伸時,觀察試片斷裂處金相,發現在斷 裂處有相當多細小的再結晶晶粒,由圖 4-11~4-13 與圖 4-18 比較可 知即使經過靜態 250℃及 10 分鐘的退火仍無法將形變雙晶消除,然 而在 250℃拉伸試片中卻未見形變雙晶,可能由於許多細小再結晶的 出現,相對的產生更多晶界進而消除材料本身的內應力而使得形變雙 晶消失。此外,在 250℃下動態再結晶晶粒尺寸遠小於靜態再結晶。

觀察 250℃距離斷裂 5mm 處之金相,發現許多鋸齒狀的晶粒,根據 Balluffi、Komen 與 Schober[14]研究顯示在多晶材料塑性變形過程中,

晶界被視為差排的阻礙,晶格差排會與晶界相互作用而產生新的線缺

陷稱之為外晶界差排(Extrinsic grain boundary dislocations , EGBDs),

至於存在於晶界中的 EGBDs 具有較高的能量,因此始終處於不平衡 狀態。然而塑性變形不斷地產生新的差排進入晶界中,因此增加 EGBDs 的密度。但是當變形是在較高溫度下進行時,動態再結晶也 會同時發生。Sangl 與 Tangri[15]指出,EGBDs 密度的改變是由兩種互 相抗衡的過程,其中一個就是吸收晶格差排,另一個是消除掉晶界。

然而鋸齒狀晶界,是發生於進入晶界的差排密度,超過其晶界所能吸 收的容量亦或是吸收晶格差排需要孕育時間[16],在其一的情形下,過 多的晶格差排在晶界處會產生堆積及局部應力集中,於是導致鋸齒狀 晶界的產生。進一步為了減少應力集中及差排堆積,材料本身在晶界 附近重新排列形成許多低角度晶界及胞狀的差排結構,然而這些會導 致鄰近鋸齒狀晶界區域會有許多次晶粒的形成[17-18]

在拉伸溫度 370℃時,由圖 4-15~4-17 可發現在此溫度不同應變 速率及不同應變量可觀察到以下之狀況。

由圖 4-15~4-17 (a)顯示斷裂處可觀察到部份粗晶的現象,材料為 了減低能量的傾向以達到穩定狀態,由於晶界有較高的能量所以必須 減少晶界使晶界相對的減少。根據 Nielsen[19]提出,二次再結晶的出 現,是由於低角度晶界具有較低的晶界表面能,所以發生幾何結合

( Geometrical coalescence ),一旦開始發生,合併其鄰近較小的晶粒,

較大的晶粒迅速變成具有多邊形的晶粒,而使過度擴大的晶粒再成 長,這是一種表面能效應,稱為二次再結晶,導致在斷口處晶粒粗大,

且在部分粗大晶粒旁出現再結晶。

由圖 4-15~4-17 (b) 可知動態再結晶成核之後,試片繼續變形,使 得動態再結晶內部產生新的差排,並使得晶粒成長的驅動力變小。

由圖 4-15~4-17 (c)可以觀察到動態再結晶出現晶粒成長的現象,

且隨著應變速率的增加出現了少許的形變雙晶,然而這些形變雙晶並 非原始母材所留下,是受到塑性變形所產生。

由圖 4-15~4-17 (d) 顯示動態再結晶的大量成核於晶界周圍,這是 由於試片不斷變形所產生的,較大的粗晶粒由於部分的動態再結晶,

受到溫度的影響,使得當時的驅動力足夠使其晶粒成長,但由於不斷 變形大量的動態再結晶出現,其它部分晶粒沒有足夠的能量使晶粒成 長,而維持細小晶粒。

由圖 4-15~4-17 (e)因其應變速率為 1×10-1 S-1,大量動態再結晶出 現,其動態再結晶晶粒受到溫度的影響呈現成長的現象,但在尚未過 度成長試片隨即破裂,所以晶粒呈現較均勻且小的等軸晶樣貌。

由圖 4-15~4-17 (f)可知較早出現的動態再結晶晶粒更多,所以有 較多的晶粒成長,但隨著後來的動態再結晶出現,晶粒成長的驅動力

降低,所以晶粒不再持續的成長。

5-2

溫度與 溫度與 溫度與 溫度與拉伸 拉伸 拉伸 拉伸性質關係 性質關係 性質關係 性質關係

由表 4-1~4-3 可以發現隨著拉伸溫度的上升,平均延伸率上升,

平均抗拉強度及降伏強度下降。由於 AZ31B 鎂合金在室溫時只有基 面滑移,且 H 材在室溫其顯微組織具有相當多的雙晶,造成差排不 易滑動,此乃鎂合金 AZ31B-H 材在室溫延性不佳的原因。然而 AZ31B 鎂合金屬於低溫的動態再結晶,當溫度高於 200℃時出現非基面之第 一錐面滑移系統,即可發生動態再結晶、且軟化階段及延性增加均自 200℃開始發生;當溫度達到 225℃時形成第二錐面機構滑動,故塑 性變形提高,而溫度到達 250℃,即可擁有動態再結晶以及再結晶的 過程,AZ31B-H 材的延性則開始增加[20-21]。溫度 370℃時,如前述,

不僅滑移面增加及動態再結晶的發生,此時非底面滑移的臨界剪應力 與底面滑移的臨界剪應力相當,由圖 2-4 所示,故可知在 370℃拉伸 試驗其延伸率為最佳。

5-3

初始應變速率與 初始應變速率與 初始應變速率與 初始應變速率與拉伸 拉伸 拉伸 拉伸性質關係 性質關係 性質關係 性質關係

AZ31B-H24 在室溫具有相當多的變形組織,但在室溫滑移系統

缺乏,差排容易堆積。即使初始應變速率 4×10-3S-1,鎂合金在室溫之 差排堆積相當快速,是鎂合金在室溫延性不佳的主要原因。大致上,

隨著應變速率的增加,應變硬化指數也會隨之上升,如表 5-1 所示。

在 250℃拉伸時,由表 4-2 得知,隨著初始應變速率的增加,抗 拉強度及降服強度均隨之增加,但是 0°及 90°試片在初始應變速率 4×10-3S-1 之延伸率並非最佳,而 45°試片則隨著初始應變速率的增 加,其延伸率隨之下降。由圖 4-11~4-13 知在斷裂處之晶粒均呈現相 當小的動態再結晶,而出現動態再結晶能有效地降低材料內部的應力 集中情形,藉由形成新的晶粒來降低差排密度,進而降低材料於變形 過程中所產生的應變硬化,即變形過程中產生動態再結晶將使材料軟 化。然而觀察距離破裂 5mm 處之金相,可以發現大部分被拉長的晶 粒四周圍繞著小的再結晶晶粒,此明確顯示,當應變速率的增加,將 抑制動態再結晶。這是因為應變速率的增加導致差排嚴重堆積且應力 集中無法消除,進而抑制動態再結晶所致。

在拉伸試驗溫度370℃時,於初始應變速率4×10-3S-1,相較於其餘 兩種應變速率,能獲致較佳之延伸率。此一現象可以動態再結晶理論 加以解釋;在高溫變形時,會發生連續的動態再結晶,亦即在拉伸過 程中產生的應變硬化,隨即經由動態再結晶加以回復。當應變速率甚

小時,再結晶發展完全,晶粒易成長晶界的數量相對減少。而應變速 率較大時,再結晶過程受到抑制,所累積的應變硬化無法透過再結晶 而消除,材料內部容易出現孔洞導致斷裂。

5-4

動態再結晶與應變硬化率之關係 動態再結晶與應變硬化率之關係 動態再結晶與應變硬化率之關係 動態再結晶與應變硬化率之關係

根據 Poliak 與 Jonas[22]指出,動態再結晶的發生是在應變硬化曲 線中具有最大畸變能處,而耗散率為最低。其相對應的位置是在應變 硬化率-真應力曲線中的轉折處,然而應變硬化率 ( Strain hardening rate , θ ) θ =σ/ε ,動態再結晶的發生點也可由 (-θ/σ) –真應力曲 線中的最小值得知。由上述可得 250℃及 370℃之應變硬化率-真應力 曲線圖,如圖 5-1 及圖 5-2 ,得知動態再結晶的發生點,結果列於 表 5-1 及表 5-2。

由圖 5-1 及圖 5-2 可以發現一些現象: (1)在 250℃及 370℃下,

應變硬化率均隨著真應力的增加而下降。(2)在應變速率較高的變形過 程中,應變硬化率皆比低應變速率者為高。(3)在同一角度及相同初始 應變速率下,應變硬化率將隨溫度的上升而下降。

表 5-1 各個溫度及應變速率之應變硬化指數

RT 0° 90° 45° 平均

4×10-3 S-1 0.152 0.147 0.152 0.150 2×10-2 S-1 0.170 0.157 0.158 0.162 1×10-1 S-1 0.213 0.164 0.169 0.182

250℃ 0° 90° 45° 平均

4×10-3 S-1 0.086 0.085 0.088 0.086 2×10-2 S-1 0.122 0.118 0.119 0.119 1×10-1 S-1 0.160 0.160 0.168 0.163

370℃ 0° 90° 45° 平均

4×10-3 S-1 0.075 0.067 0.029 0.057 2×10-2 S-1 0.112 0.101 0.080 0.098 1×10-1 S-1 0.137 0.144 0.124 0.135

表 5-2 250℃ DRX 產生對應真應力-真應變

4×10-3 S-1 0° 90° 45°

真應力(MPa) 35.725 33.478 25.840

真應變 0.036 0.066 0.048

2×10-2 S-1 0° 90° 45°

真應力(MPa) 41.956 49.398 39.384 真應變 0.030 0.0792 0.095

1×10-1 S-1 0° 90° 45°

真應力(MPa) 52.947 64.331 49.468

真應變 0.055 0.108 0.110

表 5-3 370℃ DRX 產生對應真應力-真應變

4×10-3 S-1 0° 90° 45°

真應力(MPa) 92.190 103.647 78.458

真應變 0.044 0.112 0.079

2×10-2 S-1 0° 90° 45°

真應力(MPa) 118.947 124.538 102.626

真應變 0.085 0.119 0.098

1×10-1 S-1 0° 90° 45°

真應力(MPa) 132.974 158.648 131.850

真應變 0.073 0.154 0.129

80 100 120 140 160 σ (MPa)

0 400 800 1200 1600

θ (MPa)

250oC - 0o 1 X 10 -1 S-1 2 X 10 -2 S-1 4 X 10 -3 S-1

(a) 0°

(b) 90°

60 80 100 120 140

σ (MPa) 0

200 400 600 800

θ (MPa)

250oC - 45o 1 X 10-1 S-1 2 X 10-2 S-1 4 X 10-3 S-1

(c) 45°

圖 5-1 250℃之應變硬化率–真應力曲線

80 100 120 140 160

σ (MPa) 0

200 400 600 800 1000

θ (MPa)

250oC - 90o 1 X 10-1 S-1 2 X 10-2 S-1 4 X 10-3 S-1

30 40 50 60 σ (MPa)

0 200 400 600 800 1000

θ (MPa)

370oC - 0o 1 X 10-1 S-1 2 X 10-2 S-1 4 X 10-3 S-1

(a) 0°

20 30 40 50 60 70

σ (MPa) 0

100 200 300 400 500

θ (MPa)

370oC - 90o 1 X 10-1 S-1 2 X 10-2 S-1 4 X 10-3 S-1

(b) 90°

20 30 40 50 60

σ (MPa) 0

50 100 150 200 250

θ (MPa)

370oC - 45o 1 X 10-1 S-1 2 X 10-2 S-1 4 X 10-3 S-1

(c) 45°

圖 5-2 370℃之應變硬化率–真應力曲線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結論 結論 結論 結論

1. 在室溫下,不同軋延方向的試片其抗拉強度、降伏強度及延伸 率,呈現的異向性不大,且隨著應變速率的增加,其拉伸性質並無明 顯的改變。然而在250℃與370℃可以得到90°拉伸試片有最大抗拉強 度及降伏強度,0°試片次之,然而45°拉伸試片之抗拉強度及降伏強 度為最小,但是45°拉伸試片的延伸率為最大。

2. 室溫的應力-應變曲線,大致呈現平滑狀;而在 250℃與 370℃的 應力-應變曲線則具有明顯的抖動狀態,係由於 AZ31B-H24 在高溫 變形產生動態再結晶所致。

3. 由金相觀察結果可知,室溫拉伸試片仍具有相當多的形變雙晶,

當溫度到達 250℃時其晶粒為最小,其晶粒大小為 2.3µm, 370℃時,

靠近斷裂處的晶粒呈現異常的成長,部份晶粒大小可達 25~50µm。

4. 由 250℃及 370℃的斷裂處金相與距離斷裂 5mm 處金相,可以得 知在 250℃時斷裂處的晶粒尺寸小於距離斷裂 5mm 處晶粒,是由於 斷裂處的應變量大於其他部位,所以產生許多的 DRX;而在 370℃的 斷裂處反而有部分晶粒粗大的現象,這是由於在此溫度下,較大的塑

性變形,導致出現幾何結合,較大的晶粒迅速變成具有多邊形的晶 粒,而使過度擴大的晶粒再成長所致。

5. 由應變硬化指數可得知,在各溫度下,n 值大致會隨著初始應變 速率的增加而上升。

6. 在 250℃時的晶粒小於 370℃的晶粒大小,但延性並非為最佳,

係因於 370℃時的非底面滑移的臨界剪應力幾乎與底面滑移相當,所 以 370℃之延伸率較 250℃為佳。

7. 由應變硬化率可知 : (1)在 250℃及 370℃下,應變硬化率均隨著 真應力的增加而下降。(2)在應變速率較高的變形過程中,應變硬化率 皆比低應變速率者為高。(3)在同一角度及相同初始應變速率下,應變 硬化率將隨溫度的上升而下降。

8. 當達到再結晶溫度時,AZ31B-H24 經由拉伸時將會產生動態再 結晶,由於許多細小再結晶的出現,相對的產生更多晶界進而消除材 料本身的內應力,使得母材原有的形變雙晶消失。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I.J.Polmear, “Recent developments in light alloys”, Mater. Trans., JIM, vol. 37, 1996, pp. 12-31.

2. I.J.Polmear, “Magnesium alloys and applications”, Mater. Sci.

Technol., vol. 10, 1994, pp. 1-15.

3. Z.Zhang, A.Couture and A.Luo,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Mg-Zn-Al alloys”, Scripta Materialia., vol.39, 1998, pp. 45-53.

4. T.Lyman and H.E.Boyer, “Metallography, structure and phase diagrams” , Metals Handbook, ASM, vol. 8, 1973, pp. 251-434.

5. Michael M. Avedesian and Noranda Magnesium Inc . , ASM Specialty Handbook , “ Magnesium and magnesium alloys “ , publish by The Materials Information Society , pp . 14-15 .

6. T.Obara, H.Yoshinga and S.Morozumi, “{1122}<1123> slip system in magnesium”, Acta Metall., Vol. 21, 1973, pp. 845-853.

7. 王建義王建義王建義王建義, “鎂合金板材之壓形加工鎂合金板材之壓形加工鎂合金板材之壓形加工”, 鎂合金板材之壓形加工 工業材料雜誌工業材料雜誌工業材料雜誌工業材料雜誌 ., 170 期期期期, 90

年 年 年2月月月

8. F.J.Humphreys, “Recrystallization and recovery”, in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5, ed. by R. W. Cahn, P.Haasen and E. J. Kramer, VCH, (1991), pp.371.

9. F.J.Humphreys and M. Hatherly, “ Recrystallization and related annealing phenomena” , Oxford, UK, Pergamon, Tarrytown, N. Y., U.S.A. ,1996, pp. 363-388,.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7-9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