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結果與討論

度與壓降程度,顯示了一級頭的好壞,所以在下列數據表中不會

模型T0的特徵是將下噴射孔封住,獨留上噴射孔,在ANSTI測試時,不 10mm/s。由閥門與推力曲線圖(圖 4.4)可知,隔膜推力與隔膜移動速度不相 關,即使是在變速度下與停止後再移動,曲線皆相同,因此隔膜推力與速 度不相關。

4-2.2 彈簧 K 值

閥門彈簧的彈力常數對於曲線的影響最大。參考圖 4.6,彈簧 K 值與曲 線中 Y 值的幅度呈線性相關,當 K 值提高為原本 1.2 倍時,曲線 Y 值也提

高為原本的 1.2 倍。

力,表示包含了氣體流速所造成的壓力,而FLOW-3D下設定的吸氣壓力沒有

外,其餘各點皆極為相近,實驗與分析結果相當吻合。所以在未來設計上 4.11),即可換算出P-V圖中的臨界壓力(圖4.12)。

第二步必須仰賴FLOW-3D,分析出當吸氣達到最大流量時,吸氣端所測 量到的壓力值,此壓力值即可作為P-V圖中的吸氣壓力,如圖4.13所示。

最後只需將P-V圖連成封閉曲線,即可對應出實際的P-V圖,因此依照此 步驟,可在設計初期得到調節器的性能。

4-5 調節器特徵與效能關係

依據上一章 利用FLOW-3D可以做為預測呼吸調節器性能的工具,也因此 可以透過數值分析軟體快速的模擬各種特徵對於調節器性能的影響。本節

4-5.2 噴射孔角度的影響

往下60度(圖4.20) 而將噴射孔向下60度作調整的模型,噴射氣流集中不會 擴散,且可以環繞下本體一周。

往內45度(圖4.21) 此噴射孔角度正對隔膜中心,此噴射氣流在本體內擴 善,填補本體內的負壓。

往內90度(圖4.22),此時噴射氣流撞擊到本體內側的另一面,這平面角度

剛好將氣流導引進吸氣口。觀察數據(表4.6)也顯示,因為額外的氣流導入 模型S0,產生了過多的吸氣正壓導致Free flow的情況發生,造成浪費,因 此不得不調整導流板角度,來控制吸氣正壓,但也增加了吐氣時的阻抗。

所以為了能在B0與S0模型間找尋較平衡的設計,將改變B0的孔徑大小,實 驗三組孔徑3mm 2mm 1.4mm,如圖4.23。

b. 討論

以依造流線數目來作為判斷流量的依據,並且預測因流量多寡所產生的壓 力值。

4-6 改良

4-6.1 改良模型建立

綜合以上特徵對於調節器性能的影響,以調整內部噴射孔徑與角度這兩 個控制參數,對於目前調節器性能有最大的改善。為了能驗證分析準確性,

必須建立出實體模型,以呼吸調節器測試機實際測試其呼吸效率。

ANSTI呼吸測試機可以模擬潛水者呼吸的頻率以及下潛的深度,也因為 如此調節器在測試時必須處在高壓力差的環境運作。如果以CNC製作測試RP 模型,將會承受不住來自一級頭的高壓氣體以及外界環境的高壓。所以將 選用改變孔徑的參數設定作為改善調節器測試的模型。製作噴射孔為1.4mm 的模型,只需將原有產品噴射孔封住,再鑽以1.4mm的孔徑。當模型製作完 成後,置於ANSTI測試機中進行測試。

4-6.2 實驗數據

改良後測試結果如圖4.27,其吸氣阻抗壓力值為4mbar,與模擬分析結 果相同。表示當孔徑縮小成1.4mm時可以得到正的吸氣壓力值,除此之外驗 證了數值分析的準確性,此準確性對於往後設計上有極大的幫助。

表 4.1 ANSTI 呼吸調節器測試機實驗數據

offset (mbar)

表 4.4 改變流道 FLOW-3D 分析數據

Offset (mbar)

Offset (mbar)

Offset (mbar) 原本 6.899 6.931 32 -4

短 7.0272 7.047 19.8 -16.2 長 6.883 6.9065 23.5 -12.5

圖 4.1 各模型吸氣閥門開啟時臨界壓力比較

圖 4.2 各模型吐氣壓力與功率

(a) Free flow示意圖 (b)Free flow P-V圖 圖 4.3 Free flow 發生

圖 4.4 不同隔膜移動速度 F-d 圖

圖 4. 5 不等速隔膜移動 F-d 圖

圖 4.6 不同彈力常數隔膜 F-d 圖

圖 4.7 隔膜面積

-20 -15 -10 -5 0 5 10

in ha le p re s su re (m ba r)

機台測試 模擬分析

圖 4.8 定吸氣負壓實驗與分析數據比較

圖 4.10 定負壓實驗與分析數據比較

in ha l e pr e ss ur e (m ba r)

機 台 測試

模 擬 分析

圖 4.13 利用 FLOW-3D 建立吸氣 P-V 圖中峰值壓力

in ha le p re ss ur e( m ba r)

in ha le p re ss ur e( m ba r)

圖 4.15 改變流道後吸氣壓力圖

圖 4.16 噴射孔向內 45 度與 90 度

inhale pressure(mbar)

垂直

inhale pressure(mbar)

垂直

下60度 內45度

內90度

圖 4.18 改變噴射孔角度後吸氣壓力圖

(a) 壓力 (b)流線 圖 4.19 孔洞垂直噴射於隔膜

圖 4.20 噴射孔向下 60 度流線圖

圖 4.21 噴射孔向內 45 度流線圖

圖 4.22 噴射孔向內 90 度流線圖

inhale pressure(mbar)

2mm

inhale pressure(mbar)

2mm

1.5mm

3mm

圖 4.24 改變噴射孔孔徑後吸氣壓力圖

圖 4.25 孔徑 3.0mm 流線圖

圖 4.26 孔徑 1.4mm 流線圖

圖 4.27 孔徑 1.4mm 測試數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