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類神經網路與田口式品質工程簡介

3.2 田口式品質工程簡介

3.2.1 實驗設計法

傳 統 的 實 驗 設 計 法 (experimental design) 是 在 20 世 紀 初 由 英 國 人 R.A.Fisher 發展出來的,相較於田口方法,我們稱為傳統的實驗設計法。該 訪法包含多種的統計設計技巧,雖然提出已久,但甚少應用於工業實驗上,

主要是因為甚少有工程師受過機率和統計課程的訓練,再加上受到使用者對 於假說設定、處理程序及統計方法的熟練程度影響,造成應用的不變。傳統 的實驗設計法可分為三種:單因子實驗、全因子實驗與直交表實驗。

ㄧ、單因子實驗(Signal-factor experiment):

單因子實驗方法,即實驗過程中只允許某ㄧ因子變動,其餘因子必需保 持固定水準的實驗方法。在初次使用單因子實驗方法,會有單因子實驗較全

因子實驗有效的見解,因其實驗次數少,且可以快速得到所需的資料,並且 節省成本。例如設計一個 8 因子 2 水準的實驗時表 3.3 所示,單因子實驗只 需執行 8 次,乍看之下,顯然是極有效率的,但其實單因子實驗會有以下的 缺點:將會漏失因子間交互作用的訊息、當因子數很多時所得結果將較不真 實、無法保證在實際的製造條件中,獲得良好的實驗結果再現性。

表 3.3 單因子實驗

因子與水準 實驗

編號 A B C D E F G

實驗 結果 1 A1 B1 C1 D1 E1 F1 G1 Y1 2 A2 B1 C1 D1 E1 F1 G1 Y2 3 A2 B2 C1 D1 E1 F1 G1 Y3 4 A2 B2 C2 D1 E1 F1 G1 Y4 5 A2 B2 C2 D2 E1 F1 G1 Y5 6 A2 B2 C2 D2 E2 F1 G1 Y6 7 A2 B2 C2 D2 E2 F2 G1 Y7 8 A2 B2 C2 D2 E2 F2 G2 Y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全因子實驗(Complete-factor experiment):

全因子實驗方法可以在同ㄧ時間內檢查多數因子的效果,且所有因子的 復合水準都將被實驗。可以式(3.9)表示全部組合實驗所需的次數:

因子所有組合的實驗次數=yx (3.9) x:因子數

y :因子水準數

例如以 7 個因子,每個因子二水準,則所需的實驗次數為2 =128 次實驗,7 若更多的因子加入實驗時,實驗執行的次數將成幾何級數增加,例如將前述 的實驗增加一個因子,即變成 8 個因子,則所需的實驗次數變為

2 =256 次實驗 8

全因子實驗雖然能包含所有可能的變化水準,但是當因子數及水準數變 得相當大時,形成人力、時間、成本的大量花費實驗反而變得不太可能執行,

因此,全因子實驗適合用在因子數及水準數較少的情況下。

三、直交表實驗(Orthogonal array design experiment):

直交表係由田口先生所提出,其之所以提出直交表,目的在於利用很少 的實驗次數求得所要得到之目的或結果。而直交表實驗,允許每一個因子的 效果,可以獨立與以評估,著重在實驗結果所反應的平均變化。直交表的符 號所代表的定義如下:

) ( c

a b

L

L :表直交表(L為 Latin Square 第一個字母) a:列數,即實驗次數

b:因子水準數 c:行數,即因子

例如表 3.4 所示,有 4 個因子,每個因子有三個水準,選擇L9(34)的直 交表,只需做 9 次實驗,若使用全因子實驗,則需進行3 =81 次實驗,使用4 直交表節省了 72 次實驗。因此,就時間人力、時間與成本而言,使用直交表 較符合經濟效益,而且其所得到的結果再現性也相對提高。

表 3.4L9(34)直交表

實驗編號 A B C D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3 2

8 3 2 1 3

9 3 3 2 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ㄧ) 選用直交表

直交表的種類繁多,依據常用的實驗因子數及水準數多寡來選擇適 合的直交表使用。

二水準直交表:如La(2c)表示,以L4(23)直交表說明,列數L4代表 實驗次數只需做 4 次,行數為 3 代表可配置 3 個因子,水準數為 2 代表 毎ㄧ行只出現 1 和 2 二種數字。

三水準直交表:如La(3c)表示,三水準直交表與二水準直交表大致 相同,如表 3.4L9(34)直交表所示。在實務中,二水準可用於線性的效果,

非線性則使用三水準。

混合直交表:如L18(21×37)表示,第一行配置因子為二水準,其餘 各行配置因子為三水準。

(二) 直交性

L4(23)而言,可寫成如表 2.3 所示 表 3.5L4(23)直交排列法

實驗 A B C 行

1 1 1 1 1 1 1

2 1 2 2 1 2 2

3 2 1 2 2 1 2

4 2 2 1 2 2 1

(a) (b)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其中表 3.5(a)內為 A、B、C 三因子之水準選擇,若將裡面的值做調 整,令 1 為-1,2 為+1,則形成表 3.5(b),由於其任兩行之乘積為零,若 以向量表示,則代表兩向量垂直,故稱直交。例如:行 1 與行 2 向量相 乘為(-1、-1、1、1)․(-1、1、-1、1)=1-1-1+1=0。

(三) 自由度

自由度( Degree of Freedom)簡寫為 d.f.,係實驗時獲取情報大小之衡 量基準,自由度越大,獲得情報越多。自由度為水準間所必須但不重複的比 較次數,而在運算上,它代表因子能夠相互獨立記述計算的數目,因子 的自由度可簡單以水準數減一表示,如式(3.10)

d.f.=L-1 (3.10) L:水準數

例如,因子 A 具有 A1、A2、A3 三個水準,為了瞭解三個水準中何 者效果最佳,只需比較 A2 與 A1,以及 A3 與 A1,進行 2 次比對即可,

即 A 因子自由度為 2,d.f.=3-1=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