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程性質試驗

在文檔中 摘 要 (頁 33-48)

第三章 試驗方法

3.3 工程性質試驗

比,表其孔隙已完全被水所充滿具液狀性,而可藉本身之重量流動,

此時凝聚力與內摩擦力將遽降,土體完全喪失穩定;通常液性限度愈 高,土壤顆粒總表面積與總體積之比值愈大,壓縮性亦大;於開挖工 程,若土層含水比大於液性限度,宜防因土壤流動而塌陷。

塑性限度PL為土壤具可塑性之最低含水比,PL值於粘土、膠體 土等頗大,於粉土甚小;砂、雲母等無塑性限度。此外,以塑性指數

PI (=LL-PL)來表示土壤之可塑性含水比範圍,惟若無法求得LLPL

任一方之值,或PL LL時,表此土壤不具塑性其表示符號為 。在 塑性狀態內之土壤,其承載力將因含水比之減少而增加。

NP

於試料分類上需使用上述之粒徑分佈曲線及稠度,根據 AASHTO M145-1982 規範進行分類。

粒之排列及構造,使土粒變位移入土壤孔隙內,減少空氣體積增加土 壤之緊密程度;惟當土壤含水比超過某一適當值時,由於土壤孔隙被 水份所佔,土被水隔離而減低其緊密程度。亦即可藉夯實試驗,以求 得對象土壤於最佳狀態之含水比 與所對應之乾單位重 ;在大 多 數的 地工 規範中 ,都 要求 承包商 達到 現場 乾單位 重為 的 90%~95%,而此 是以標準 Proctor 或修正 Proctor 試驗所求得。

wopt γd(opt) γd(opt)

) (opt

γd

土壤夯實的一般性質為:

1. γd(opt)大者,其wopt較低。

2. 砂質土級配愈良者,γd(opt)較大、夯實曲線呈鐘型。

3. 級配不良之砂質土,其夯實曲線甚平緩,有可能不易辨認出γd(opt)。 4. 愈細粒之土壤,γd(opt)較小、夯實曲線較平緩。

5. 對同一試料而言,增加夯實能量可使其γd(opt)增大、wopt降低。

6. 依「公共工程施工綱要規範」,規定最大乾密度小於 14.7 者 為不良土,不適宜作為填方料。

/ m3

kN

7. 若依標準 Proctor 試驗,則所求得之土壤可能 、 範圍示於 表 3.1。

) (opt

γd wopt

表 3.1 土壤之標準 Proctor 試驗(Ec=2,693kJ/ m3)夯實性質 [摘自陳文祥等,1986]

分類符號 γd(opt) (kN/ m3)

wopt

(%)

分類符號 γd(opt)

(kN/ m3)

wopt

(%) GW >18.7 <13.3 SM-SC 18.7±0.2 12.8 0.5±

GP >17.3 <12.4 SC 18.1±0.2 14.7 0.4±

GM >18.0 <14.5 ML 16.2±0.2 19.2 0.7±

GC >18.1 <14.7 ML-CL 17.2±0.2 16.8 0.7±

SW 18.7 0.8 ± 13.3±2.5 CL 17.0±0.2 17.3 0.3±

SP 17.3 0.3 ± 12.4±1.0 MH 12.9±0.2 36.3 3.2±

SM 18.0 0.2 ± 14.5±0.4 CH 14.7±0.2 25.5 1.2±

於本研究,因僅為瞭解山砂、級配料、A-2-4 土壤、A-3 土壤、

A-6 土壤於不同乾單位重之 DCP 行為,故於夯製試體上不需依標準 Proctor 或修正 Proctor 試驗,而是將土樣分層置入試驗鋼模後每層以 不同落鎚數來夯製具不同乾單位重之試體。見圖 3.5、圖 3.6,其詳細 步驟為:

1. 組立鋼模主體於底模之上,套上延伸環。

2. 先以鋼模体積計算所需乾試樣重。

3. 秤足材料分十層置入鋼模內,每層再以手動鎚(鎚重 10 lb、落距 18in)夯實。

4. 取下延伸環,使用刮刀將試體刮平。

5. 秤實際夯入鋼模之土樣重,計算乾單位重。

6. 重覆步驟 1~5,對五類土樣各夯製 5 種乾單位重,共計夯製 25 種 試體。

圖 3.5 組裝試驗鋼模夯製試體情形

圖 3.6 取下延伸環刮平試體

二、現地路基填築

於 現 地 路 基 填 築 所 需 之 重 機 械 為 卡 車 、 怪 手 、 光 滑 輥

(15ton=133.4kN)等。所使用之光滑輥相關技術規格如下:

本機重:130.8kN

操作重:134.3kN

鐵輪前重:74.3kN

膠輪後重:60.0kN

鐵輪靜線壓力:0.35kN/cm

滾壓寬度:2.14 m

震頻:42Hz

震幅:1.6mm

總體夯實壓力:333kN/ m2

見圖 3.7,現地路基填築分三區施行,第一區為 30 厚 A-2-4 土 上覆 20 厚級配料、第二區為 30cm厚 A-3 土上覆 20 厚級配料、

第三區為 30 厚 A-6 土上覆 20 級配料。於施行路基填築之夯實品 質檢驗(工地密度)時,一併做現地 DCP 試驗及量測衝擊加速度。

cm

cm cm

cm cm

圖 3.7 現地路基填築情行

三、工地密度試驗

於現地求取土壤密度可採用 AASHTO T191 砂錐法(見圖 3.8)

或 AASHTO T238 核子密度儀法(見圖 3.9),其試驗方法分別說明如 下:

圖 3.8 砂錐法工地密度試驗

圖 3.9 核子密度儀

(1)砂錐法:

1. 利用砂錐儀底盤輕輕推平預定進行試驗位置地表,並將底盤安置 於試驗孔位上方。

2. 使用挖掘工具沿底盤中央圓孔向下挖出一深度與底盤中央圓孔直 徑接近之圓孔,孔壁及孔底使用毛刷及土鏟仔細清理乾淨。挖出 之土樣隨即置入預備好之塑膠袋中密封並標定孔號及秤重。

3. 將砂錐儀置於電子秤上,再將標準砂倒入砂錐中,記錄砂錐儀與 標準砂總重。

4. 將砂錐儀連同標準砂一起移至底盤圓孔上方安置妥當後,輕輕開 啟砂錐儀閥門,使標準砂自由落入圓孔及下方圓錐中。

5. 當標準砂停止落下時,輕輕關閉砂錐閥門,再將砂錐儀與剩餘之 標準砂取出秤其剩餘重量。

6. 將挖出之土樣帶回試驗室內量測其含水比。

7. 計算現地土壤之濕單位重、乾單位重。

(2)核子密度儀法

利用伽瑪放射線源及其偵測器量測回填土壤現地密度,並配合 中子射源及其偵測器量測之土壤含水比,以計算現地土壤乾單位 重;設備含核子密度儀、土鏟、大型藥刀、導引板、打孔、輻射偵

檢器、校正設備等。

其試驗步驟為:

1. 清除地面之鬆動、擾動材料與外來材料,使試驗材料之表面澈底 暴露出來。

2. 整平試驗地面,使儀器與試驗材料間有最大接觸面,試驗面應保 持水平,並有足夠尺寸以容納儀器。

3. 儀器下之最大空隙不得大於 1/8in(3mm),用就地取得之細粒料填 補這些空隙,並用剛性平板或其他合適工具鏝平表面。填補材料 厚度不得大於 1/8in(3mm)。

4. 以導引板和打孔設備在試驗面上打出一垂直孔洞,該孔應具足夠 深度與正確之方向,以使探針插入後不會令儀器傾斜或偏離試驗 面。

5. 傾斜儀器,伸出探針達希望試驗深度,並將探針插入地面孔洞中。

6. 將儀器繞探針略為旋轉,並稍微前後移動,使其與地面密切接觸。

7. 將儀器由探針方向往儀器中心向小心的拉,使探針孔壁密切接觸。

8. 將其他放射源移離儀器,以免影響測試結果。

9. 啟動自動開關,並疏散儀器周圍人員,令儀器量測 1 次或 1 次以 上,每次量測 1 分鐘(Normal method),並記錄乾單位重。

四、DCP 試驗

DCP 儀器如圖 3.10 所示,整組儀器包含把手、落錘(8 、落距 57.8 )、圓盤、錐頭(錐角 60 度)、鋁製直尺;本研究於試驗室對 夯實試體,於現地對填築路基各施行了 DCP 試驗。參閱圖 3.11、圖 3.12,其試驗步驟如下:

kgf

cm

1. 組裝 DCP 各組件,並以螺絲栓緊之。

2. 一手握住上部把手,另一手提起落錘達特定高度自由落下,使下 部錐頭貫入試體,操作情形如圖 3.11、圖 3.12 所示。

3. 紀錄打擊次數,並利用鋁製直尺量取貫入深度。

4. 重覆步驟 2,3,至錐頭貫入至所需深度。

5. 錐頭若有變形損壞,需取下更換。

6. 繪打擊次數、貫入深曲線,觀查之。

(a) DCP 儀器組

(b) DCP 尺寸示意 圖 3.10 DCP 儀器

圖 3.11 試驗室 DCP 試驗

圖 3.12 現地 DCP 試驗

五、衝擊加速度

因夯實土之乾單位重、相對夯實度或相對密度等皆為狀態量,而 於設計上需使用力學量如加州載重比CBR、彈性模數E等,惟欲求此 等力學量需進一步施行試驗,經費高且費時。於臺灣之設計、施工環 境,往往因經費限制或時間壓力而無法照般施行力學試驗,故有必要 導入簡易的強度試驗儀俾間接的估算其力學量,惟使用上需先律定該 試驗儀之量測值與力學量之關係。

故本研究擬導入 CLEEG 衝擊強度試驗儀,俾進行試體或現地路 基檢測,以間接知曉土層之強度。試驗儀器如圖 3.13 所示,其基本 構造為含一個內直徑 50 、重約 4.5kg的重錘及把手、數值顯示器、

中空導管及傳輸線等[CLEEG, 1993]。本研究亦於試驗室對夯實試 體,於現地對填築路基各施行了衝擊強度試驗。試驗時,如圖 3.14、

圖 3.15 所示般,將衝擊強度試驗儀放置在待測土上,將重錘抬升至 白色標線與管口相同高度 (18 )後使其自由落下錘擊試驗面,此時可 由儀器板上的數值器讀出其衝擊加速度值 。

mm

in

Ia

Ia 值可表示土層的強度或硬度,理論上IaCBRE應呈正比例 關係,故藉由現地簡易量測之 值即可間接推測該土之強度。該儀器 適用之上限為礫石含量 50%、最大粒徑 38.1mm之土料。

Ia

圖 3.13 衝擊加速度儀

圖 3.14 試驗室量測衝擊加速度

圖 3.15 現地量測衝擊加速度

在文檔中 摘 要 (頁 33-4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