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科學教育方面之建議

(ㄧ)加強教育大學學生「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概念知識

由研究結果發現,教育大學學生對「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知識不足,雖然理工背景 的學生得分率(59.52%)大於非理工背景的學生(44.46%),但整體成績仍不高(13.23 分),答對率約只有一半(52.92%),因此建議教育大學學生能針對此科學概念加強理解 知識。另一方面,教學也應重視概念的理解與應用,加強培養學生「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

的概念知識。

(二)教學中可增加學生科學解釋的機會

本研究經由「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實驗的問卷,以了解學生的「大氣壓力與表面張 力」解釋能力。研究發現學生在第一題到第五題的解釋理由部分,除了第二題理工背景學 生及第三題,其餘答對率皆不到六成,顯示學生的解釋能力不足,學生在針對科學現象提 出科學解釋時,往往無法選擇完整且恰當的解釋,因此建議教學上除了科學概念知識之學 習外,教學者應適時的給予學習者進行科學解釋的機會,教學者並可依據概念解釋現象、

科學理論,進行學生在科學解釋上的因果關係及邏輯上的了解。

(三)運用教學策略達到學生科學解釋能力的成長

理工背景的學生與非理工背景的學生在「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概念知識部分是達顯 著性(P= .000),但不同背景的學生在「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解釋能力的部分卻是未

達顯著性的(P> .05),顯示理工背景的學生在科學解釋部份是有待提升的。而在謝州恩

(2004)研究中明確的指出教學中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將有助於學生科學解釋能力的成 長。依此建議教學者,可於一概念教學後讓學生分組討論,針對現象提出合理的解釋,加 強學生的科學解釋能力。

二、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ㄧ)擴大研究對象範圍

本研究由於時間、人力等因素,僅針對教育大學學生進行問卷實施,未能探討至其他 ㄧ般大學的學生上,因此若能擴大研究對象的範圍,應能更大範圍了解不同背景的大學學 生在科學概念知識及科學解釋能力的不同。

(二)增加研究的科學概念

本研究設計僅以「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的相關科學現象,未來的研究者可擴大研究 的範圍,設計一系列的問卷,以探討學生對科學知識及科學解釋的理解程度,並加以探討。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美芬(1998)。兒童科學觀的理論與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王淑琴、郭重吉(1994)。利用 DOE 晤談探究大學生電學方面的另有架構。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學報,5,117-137。

甘漢銧、陳文典(2005)。「科學過程」技能。收錄於科學素養的內涵與解析。教育部編 印。

吳佳蓮、吳心楷(2006)。科學探究活動中國小五年級學童科學解釋能力及實務認識論

之研究。中華民國第 22 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吳芝儀、李奉儒譯(民 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Michael Quinn Patton,1990)

李家銘(2001)。應用 POE 策略在國中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9NKNU6231007。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 認知取向 。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Richard E. Mayer, 1997 )

姜滿(1993)。國小學童地球科學概念之理解。台南師院學報,26,193-219。

許良榮(2005)。序列性 POE 之特色與設計。國教輔導雙月刊,45(2),6-12。

陸健體(1994)。關於世界的問題-科學說明。台北市:淑馨出版社。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 部。

陳嘉蕙(2007)。國中學生之科學解釋與解釋融貫性的研究─以「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曹志平(2005)。理解與科學解釋。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黃毓琪(2007)。IT 及 STS 探究式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解釋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楊榮祥(1994)。由國際數理教育評鑑談我國科學教育。科學月刊,25( 6 ),410~425。

葉辰楨(2000)。POE 模式在國一生物科教學之運用。中華民國第十六屆科學教育學術研 討會。臺北市: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蔣鳴和(2005)。數字化環境下數學與科學創新教學。2007 年 1 月 5 日,取自 http://www.elab.org.cn/research115/resource/production/301.swf

劉月智(2007)。以序列性 POE 探究大學生之科學解釋的研究—以「大氣壓力與表面張 力」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謝州恩(2004)。探究情境中國小學童科學解釋能力成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二、西文部分

Alexander, P. A., & Kulikowich, J. M. (1994). Learning from physics text:A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1(9), 895-911.

Black, M. (1962). Models and metaphor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ruce, B. C. (2000). Benefits of P.O.E. [On-Line] Available Retrieved January, 26, 2000, from Web sit

http://www.lis.uiuc.edu/~chip/pubs/inquiry/POE/POEbenefits.shtml

Carey, S.(1985).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ldhoo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Champagne, A. B., Gunstone, R. F., & Klopfer, L. E. (1983). Naive knowledge and science learning. Research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1,

173-183.

Chin, C.,& Brown, D.E. (2000). Learning in science: A comparison of deep and surface approach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 (2), 38-109.

Cohen, R., Eylon, B., & Ganeil, U. (1983). Potential differences and current in simple electric circuits: A study of students' concept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51, 407-412.

Confrey, J. (1990).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student conceptions in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programming. In C.B. Cazden (Ed.),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6,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diSessa, A. A. (1993). Towards an epistemology of physic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0(2 & 3), 105-225.

diSessa, A. A. (1983). Phenomenology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ui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Driver, R., Guesue, E.,&Tiberghien, A. (1985). Some features of children’s idea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Milton Keynes, Cambridge,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Driver, R., Newton, P.,& Osborne, J.(2000). Establishing the norms of scientific argumentation in classrooms. Science Education, 84,287-312.

Eylon, B. & Linn, M. C. (1988).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An examination of four research perspectives in science educ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8(3), 251-301.

Gunstone. R. F., & White, R. T.(1981). Uuderstanding gravity. Science Education, 65(3), 291-299.

Gentner, D. & Gentner, D. R. (1983). Flowing waters or teeming crowds: mental models of electricity. Hillsdale, NJ: Earlbaum.

Roschelle, J. (1995). Learning in interactive environments: Prior knowledge and new experience. Retrieved January, 26, 1995, from Web sit

http://www.exploratorium.edu/IFI/resources/museumeducation/

priorknowledge. html.

McNeill, K. L. & Krajcik, J.(2008).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Characterizing and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teachers’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on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5(1), 53-78.

Keil, F. C. (1979). Semantic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An ontolog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uhn, L. & Reiser, B.(2004). Students constructing and defending

evidence-based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Dallax, TX.

Kuhn, T.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wis, E. L. (1991).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cquisi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thermodynamic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Liew, C. W., & Treagust, D. F.(1995). A Predict-Observe-Explain teaching sequence for learning about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heat and expansion of liquids. Austrian Science Teacher Journal, 41(1), 68-71.

Lightman, A. P. (1989). Magic on the mind: Physicists' use of metaphor. American

Scholar, 58(1), 97-101.

McDermott, L. C. (1984). Research on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 mechanics.

Physics oday, 37, 24-32.

Miller, A. I. (1986). Imagery and scientific though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Nercessian, N.J. (1988). Reasoning from imagery and analogy in scientific concept formation. PSA, 1, 41-47.

Pallrand, G. (1996). The relationship of assessment to knowledge develop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 Phi Delta Kappan (December), 315-318.

Resnick, L. B. (1983).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learning: A new conception.

Science, 220, 477-478.

Sandoval, W. A. (2003). Conceptual and epistemic aspects of students’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 2 (1), 6-7.

Sandoval, W. A. (2003). Conceptual and epistemic aspects of students’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12 (1),5-51.

Shaughnessy, J. M. (1985). Problem-solving derailers: The influence of misconceptions on problem solving performanc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Spohrer, J. C., Soloway, E., & Pope, E. (1989). A goal/plan analysis of buggy Pascal program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utton, C. (1992). Words, science and learning. Buckingham,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Taber, K. S. (2000). Multiple frameworks? Evidence of manifold conceptions in individual cognitive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2, 399-417.

Toulman, S. (1972). Human understand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reagst, D. F.(1988).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0 (2),159-169.

Unsworth, L, (2001). Teaching multiliteracies across the curriculum : Changing contexts of text and image in classroom practice. Open University Press.

VanLehn, K. (1989). Mind bugs: The origins of procedural misconceptio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Wadsworth, B. J. (1989).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development.

(4th ed.). New York, NY: Longman.

White, R. T., & Gunstone, R. F. (1981). Understanding gravity. Science Education, 65(3), 291-299.

White, R. , & Gunstone, R. (1992). Predic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 In R. White,

& R. Gunstone, (eds.), Probing understanding (pp. 44-64).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Wong, E. D. (1996). Students’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and the contexts in which they occur.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6(5), 495-509.

Zuzovsky, R. , & Tamir, P. (1999). Growth patterns in students’ ability to supply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Findings from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in Isra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1(10), 1101-1121.

附錄一 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之概念調查

各位親愛的同學:您好!

非常感謝您撥冗填答本測驗。這是一份有關於表面張力、大氣壓力「概 念調查」,主要是要了解您對表面張力、大氣壓力的,調查結果的看法主 要將回饋於未來大學的科學課程與教學,您的回答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 值,我們非常期望與感謝能獲得您的支持填寫這份測驗。

順頌 時綏!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 研究生 羅佩娟 指導老師 許良榮 敬上 基本資料:

(1)學號:

(2)性別:□男。 □女。

(3)科系:□理工(含數學系、體育系)相關科系。

□非理工科系。

( )1、大氣壓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請問下列何者所應用的原理 與大氣壓力無關?(A)電動吸塵器 (B)中醫療程的拔罐器 (C)玻 璃窗上的塑膠吸盤 (D)潛水艇。

( )2、茶壺蓋上常有留一個小孔,請問它的目的是什麼?(A)節省材料 (B)

方便繫繩 (C)可知水位高低 (D)使茶壺內外壓力相等,方便茶水 流出。

( )3、小明吃冰時喜歡加煉乳,媽媽在幫他開煉乳罐頭時,會在罐頭上至少 鑿兩個洞,請問如此做的目的為何?(A)在不是真空狀態下,煉乳較 易流出 (B)兩個洞的總面積較大,煉乳較易流出 (C)使罐頭內外 的大氣壓力相等,煉乳較易流出(D)使罐頭內的大氣壓力大於罐頭外 的大氣壓力,煉乳較易流出。

( )4、壓力的單位 1 大氣壓(atm)等於:(A)76 m-Hg(B)76 cm-Hg(C)

760 cm-Hg(D)76 mm-Hg。

( )5、某一人站立於一空地上,則此人所受到大氣壓力的方向為何?(A)向 下 (B)由腳底向上 (C)兩側 (D)每ㄧ方向。

◎請翻頁繼續作答◎

( )6、如右下圖,在光滑地球表面上的 A 點,該點受到大氣壓力的淨作用的

作用方向為何?(A)↙ (B)← (C)↘ (D)↓。

( )7、把一個平囗玻璃杯裝滿水,然後用一塊薄塑膠板緊接在杯囗上,再將 杯子倒轉,使杯囗朝下,如右下圖,此時塑膠板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

所以不會掉下來,而此時大氣壓力作用在該塑膠板的方向為何?(A)

兩側(B)向下(C)向上(D)不一定。

( )8、如下圖,一顆球吊掛在房間的天花板下,則該球受到的大氣壓力作用 的方向為何?(A)只有側壓力(B)只有向下的壓力(C)只有向上的 壓力(D)每個方向都有壓力。

( )9、當人類行呼吸作用的「吸氣」動作時,肺臟內的空氣壓力和外界的大 氣壓力,兩者的大小關係為何?(A)肺臟壓力>外界的壓力(B)肺 臟壓力=外界的壓力(C)肺臟壓力<外界的壓力(D)和壓力無關。

( )10、大氣壓力形成的原因為何?(A)空氣的浮力造成的 (B)大氣互相 擠壓造成的(C)大氣的流動造成的(D)大氣的重量造成的。

( )11、在高山上的大氣壓力比在平地的大氣壓力?(A)大(B)小(C)一 樣(D)無法確定,要視天氣而定。

◎請翻頁繼續作答◎

( )12、在一密閉容器中充滿液體(不可壓縮),任何一部分受到壓力,此壓 力將不改變大小的傳至容器內的每一部份,此原理稱為(A)阿基米德 原理(B)巴斯卡定律(C)托里切利原理(D)連通管原理。

( )13、若一氣泡由水池底部升至水面時,體積增為原來的三倍。若水的溫度 不變,則水池底部壓力是多少大氣壓?(該水面的大氣壓力為一大氣 壓)(A)9(B)3(C)1/3(D)1/9。

( )14、關於靜液的壓力,下列何者不正確? (A)靜液中一點之壓力作用方 向是向上的 (B)距液面等深處壓力均相等 (C)靜液中物體所受之 壓力作用方向與其表面互相垂直 (D)若液體注入連通管內,則液面 等高。

( )15、作用於靜止流體內任一小方塊的壓力,其上壓力.下壓力.旁壓力大小 為何?(A)上壓力<旁壓力<下壓力(B)上壓力>旁壓力>下壓力(C)皆 相同(D) 不能確定。

( )16、在 1atm 情況下,水銀柱的高度是 76 公分高,下列敘述中哪種情況 可能會使水銀柱的高度增加?(A)地表附近的重力場強度減小 (B)盛 水銀的玻璃管截面積減少 (C)地表附近的重力場強度增加 (D)大氣密 度變大。

( )17、A、B 兩量筒,半徑比為 2:1,若桶內分別注入等體積的甲、乙兩種 液體,甲、乙液體的密度比為 2:1,則 A、B 兩量筒底部所受的壓力 比為?(A)1:1(B)1:2(C)2:1(D)1:4 。

◎請翻頁繼續作答◎

( )18、一垂直放置的 U 形管,將其一開口端封閉,而另一端開口維持,在其 內注入ㄧ定量的水銀,如圖所示,若大氣壓力為 76 釐米汞柱,則 U 形 右側管壁端內的空間為:(A)是真空(B)有空氣,氣壓是 66 釐米汞 柱(C)有空氣,氣壓是 76 釐米汞柱(D)有空氣,氣壓是 86 釐米汞

柱。

( )19、下列液體中,表面張力最大的是?(A)水 (B)煤油 (C)丙酮 (D)

乙醚 。

( )20、表示表面張力係數的單位下列何者較恰當?(A)達因/釐米 (B)

毫牛頓/平方公分 (C)達因 (D)釐米/秒。

( )21、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液體的表面有使其表面積縮小之力稱為表 面張力(B)同液體溫度愈低,表面張力愈小 (C) 液體的表面張力不只 出現在表面層而已 (D) 容易揮發的液體比不容易揮發的液體,表面張 力係數要大。

( )22、下列有關界面現象的敘述 , 何者為正確? (A)將同一支毛細管插入 不同之液體中,管內液面升降高度均相同 (B)毛細管內液柱高度,僅 與液體管壁間之附著力有關,不受重力影響(C) 毛細管放入液體內 , 管內液面爬升 , 表示內聚力大於附著力 (D)將毛細管插入液體中 , 若管內液柱上升 , 則液面呈凹形。

( )23、一細針長 2 公分,重 0.5 公克,恰可浮在液面上,則此時液 面的表面張力至少為(A)1(B)1/2(C)1/4(D)1/8 gw/cm。

( )24、若有ㄧ毛細管中液體的內聚力大於附著力時,毛細管內的液面較管外 液面(A)為高而呈凸面(B)為低而呈凸面(C)為高而呈凹面(D)

為低而呈凹面。

( )25、毛細管內的液體和毛細管之間的毛細現象係由於(A)淨力(B)附著 力(C)摩擦力(D)重力。

~謝謝您的填答~

附錄二 大氣壓力與表面張力之實驗調查

各位親愛的同學:您好!

非常感謝您撥冗填答本測驗。這是一份有關於表面張力、大氣壓力的 實驗調查,主要是要了解您對表面張力、大氣壓力的看法,調查結果主要 將回饋於未來大學的科學課程與教學,您的回答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 值,非常期望與感謝能獲得您的支持填寫這份測驗。

順頌 時綏!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研究生 羅佩娟

指導老師 許良榮 敬上 基本資料:學號

填答注意事項:1.以下皆為單選題,共五題。

2.請於前一頁全部填答完畢後,再翻下一頁繼續填答。

第一題

如右圖(圖一)將杯子放 入水中,再以薄的塑膠片壓在 杯口,一起將杯子拿出水面。

輕輕小心的將手移開後,請預

測杯子中的水會不會流出來?

□會 □不會 (圖一)

你的理由為何?

□ 1.因為水的表面張力將塑膠片吸住。

□ 2.大氣壓力向上壓著塑膠片,主要是水可以把塑膠片吸起來。

□ 3.大氣壓力支撐了塑膠片與水的重量。

□ 4.向下的水壓大於一大氣壓。

□ 5.因為杯中水擠壓,塑膠片吸住杯口,使得空氣無法進入。

□ 6.因為地心引力作用。

□ 7.其他。你的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頁填答完畢後,再翻下一頁

◎翻頁後,請勿再翻回本頁!謝謝!◎

塑膠片

已知上述實驗一的實驗結果是:杯子中的水不會流出來。

您認為以下對於水不會流出來的解釋何者最完整與恰當?

□ 1.因為水的表面張力將塑膠片吸住。

□ 2.大氣壓力向上壓塑膠片,所以水可以吸住塑膠片。

□ 3.大氣壓力支撐了塑膠片與水的重量。

□ 4.向上的大氣壓力等於向下的水壓。

□ 5.水擠壓,塑膠片吸住杯口,沒有空氣進入。

□ 6.因水有張力存在。

□ 7.其他。你的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題

同第一題的實驗過程,但是 將塑膠片換成紗網(玻璃窗用的) 蓋住杯口(如右圖二),請預測 杯子中的水會不會流出來?

(圖二)

□會 □不會 你的理由為何?

□ 1.杯內的水壓大於外界的大氣壓力。

□ 2.紗網洞上的水有毛細現象的作用力。

□ 3.網狀的洞會破壞水的表面張力。

□ 4.因為有地心引力作用。

□ 5.因為空氣會進入杯內。

□ 6.水的表面張力填滿紗網的洞。

□ 7.因為紗網有洞。

□ 8.其他。你的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頁填答完畢後,再翻下一頁

◎翻頁後,請勿再翻回本頁!謝謝!◎

紗網

已知上述實驗二的實驗結果是:杯子中的水不會流出來。

您認為以下對於水不會流出來的解釋何者最完整與恰當?

□ 1.向上的大氣壓力等於向下的水壓。

□ 2.水會吸住塑膠片。

□ 3.杯子外面的大氣壓力大於杯子裡面的大氣壓力。

□ 4.水有吸附力而黏在網子上。

□ 5.水會擠壓,使空氣無法進入。

□ 6.因為水具有表面張力,使得沙網如塑膠片一樣,使空氣無法進入杯子。

□ 7.其他。你的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題

接續第二題的實驗,此時如 果將杯子略為傾斜(如右圖三),

請預測杯子中的水會不會流出 來?

□會 □不會 (圖三)

你的理由為何?

□ 1.水的表面張力不夠大。

□ 2.右側水壓會等於一大氣壓。

□ 3.空氣被水堵住,且水的表面張力還在。

□ 4.傾斜後,表面張力因水壓的差異而被破壞。

□ 5.因為空氣會進入杯內。

□ 6.其他。你的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頁填答完畢後,再翻下一頁

◎翻頁後,請勿再翻回本頁!謝謝!◎

已知上述實驗三的實驗結果是:杯子中的水會流出來。

您認為以下對於水會流出來的解釋何者最完整與恰當?

□ 1.水的表面張力變小,所以水會流出來。

□ 2.水壓大於空氣壓力。

□ 3.杯中的水會受地心引力的影響而流下。

□ 4.杯內的水壓因傾斜的關係而改變,右邊水壓較大,會破壞表 面張力。

□ 5.空氣進入杯內,破壞表面張力。

□ 6.其他。你的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題

同第二題的實驗將紗網蓋 住杯口,此時如果將杯子挖 個洞,讓空氣可以進入杯子

(如右圖四),請預測杯子中 的水會不會流出來?

(圖四)

□會 □不會

你的理由為何?

□ 1.水的表面張力不足以支撐水的重量。

□ 2.空氣進入杯內,使得杯內的大氣壓力小於杯外的大氣壓力。

□ 3.空氣進入杯內,導致壓力不平均。

□ 4.杯內的空氣壓力加上水壓會大於大氣壓力。

□ 5.水會受地心引力的影響。

□ 6.水的表面張力仍停留於網子上。

□ 7.其他。你的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頁填答完畢後,再翻下一頁

◎翻頁後,請勿再翻回本頁!謝謝!◎

挖洞

已知上述實驗四的實驗結果是:杯子中的水會流出來。

您認為以下對於水會流出來的解釋何者最完整與恰當?

□ 1.杯內、杯外氣壓一樣,水的表面張力不足以支撐水的重量。

□ 2.空氣進入杯中,杯內的大氣壓力大於杯外的大氣壓力。

□ 3.空氣進入杯內,導致壓力不平均。

□ 4.杯內的壓力大於一大氣壓。

□ 5.空氣進入杯中,將杯中的水壓下來。

□ 6.水的表面張力沒辦法支撐住大氣壓力的力量。

□ 7.其他。你的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題

如下圖五,將吸管插入水中,用手抵住吸管的上方的孔再離開水杯,

此時將吸管傾斜後,吸管中的水會不會流出來?

□會 □不會

(圖五)

你的理由為何?

□ 1.空氣不會進入吸管內。

□ 2.水壓比較小,空氣不易進入管內。

□ 3.水的表面張力可以避免空氣進入,大氣壓力支撐著水的重量。

□ 4.吸管因傾斜,水的重量在右側較重,所以水壓會大於大氣壓 力。

□ 5.吸管傾斜後,表面張力因為水壓的差異而被破壞。

□ 6.主要是因為水與吸管間有吸附力。

□ 7.其他。你的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頁填答完畢後,再翻下一頁

◎翻頁後,請勿再翻回本頁!謝謝!◎

已知上述實驗五的實驗結果是:吸管中的水不會流出來。

您認為以下對於水不會流出來的解釋何者最完整與恰當?

□ 1.空氣沒有進入吸管內。

□ 2.毛細現象之作用力與向下的大氣壓力可支撐水的重量。

□ 3.水的表面張力可以避免空氣進入,大氣壓力支撐著水的重量。

□ 4.大氣壓力大於水壓。

□ 5.大氣壓力沒有影響。

□ 6.因為水具有附著力。

□ 7.其他。你的理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您的填答~

◎請勿再翻到前頁修改作答◎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