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和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學生經過網路論證教學活動後,根據本研究於過程中的發現,提 出幾點建議做為日後教學與研究的參考。

一、研究建議

(一)本研究著重在量的分析,其他研究者探討相同主題時,可以多 著墨在質的分析。例如:分析學生在小組論證時的過程,可以更了解 學生在學習歷程中的狀況和感受。

(二)本研究在研究評量時,著重在於學生認知面向層面,建議可以 探討學習動機是否會影響學生在論證教學相關的表現。

(三)本研究學生為已學過遺傳課程學生,學生對於遺傳概念認知有

一定程度,建議可以實施在未學過遺傳課程學生,將單元融入課程

中,探討此課程實施成效。

82

二、教學建議

(一)本研究為了使教學時間固定,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時間較 短,因受限於時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未必能精緻地論證,建議可 以增加論證時間,來探討論證時間充足對於學生在探究和概念表達是 否會有差異。

(二)網路教學時,容易受網路的流暢性和電腦突發狀況所影響,因 此教師必須先確認及熟悉電腦教室的操作。

(三)在進行論證教學時,必須考量學生的能力,低成就學生需先增

加其先備知識,在進行論證教學時,要注意學生的參與程度。

83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郁文(2003)。科學探索活動及高層次思考對國中生科學素養 影響之探究~以[生物科技大未來]為活動設計主題。國立中山大學生 物科學系研究所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松濤、林煥祥、洪振方(2010)。探究式教學對學童科學論證 能力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8(3),177-203。

林志能、洪振方(2008)。論證模式分析及其評量要素。科學教育 月刊,312,2-18。

林樹聲、黃柏鴻(2009)。國小六年級學生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教 學中之論證能力研究—不同學業成就學生間之比較。科學教育學刊,

17(2),111-133。

周源本(2007)。探究應用不同「教學法」對於 WISE 課程對國 三學生地球科學學習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正文(2011)。小組論證對高二學生概念改變影響之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施孟光(2012) 。電腦模擬融入論證教學對九年級學生論證能力、

科學理解力與學習成效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所碩士論文,未

84

出版,彰化市。

陳木金、許瑋珊(2012)。從 PISA 閱讀評量的國際比較探討閱 讀素養教育的方向。教師天地,181,4-15。

陳素蓉(2014)。利用電腦輔助閱讀系統以提升低成就高職學生 的英文學習興趣。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翁琪涵(2007)。國小六年級學生面對社會性科學議題做決定之 研究-以「湖山水庫興建」議題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靳知勤、楊惟程、段曉林(2010)。引導式 Toulmin 論證模式對 國小學童在科學讀寫表現上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8(5),443-467。

藍珮菁(2012)。網路論證的教學策略對國中學生生理概念與論 證學習成效。國立交通大學教育所碩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詩愉(2011)。應用網路化論證系統融入國小高年級環境教育 之效益研究—以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 究所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錕承、張欣怡(2011)。結合實物與虛擬實驗促進八年級學生

「溫度與熱」知識整合、實驗能力與學習策略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19(5),435-459。

85

謝慈雪(2010)。國中生社會性科學議題的論證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宗哲(2002)。大眾生物科技講座專輯。高雄市:國立科學工 藝博物館。

鄭蕙如、林世華(2004)。Bloo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 理論與實務之探討─以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分段能力指標為例。台 東大學教育學報,15(2),47-274。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12)。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97 課綱

【公告】。台北市:教育部。2015 年 6 月 13 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4)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公告】。

台北市:教育部。2015 年 6 月 13 日,取自 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8

經濟部工業局(2014) 。2014 生技產業白皮書【公告】 。台北市:

經濟部。2015 年 6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biopharm.org.tw/downloads_content.php?li=1

86

英文文獻

AlShaali, S. & Varshney, U. (2005) On the usability of mobile comme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3(1), 29-37.

Barrow, L. H., & Germann, P. (1987). Acid rain educ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ar development: A teacher surv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71(1), 15-20.

Bell, P., & Linn, M. C. (2000). Scientific arguments as learning artifacts: Designing for learning from the web with K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2(8), 797-817.

Bloom, J. W. (2001). Discourse, cognition, and chaotic wystems: An examination of students’ argument about density.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0(4), 447-492.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Dillon, A. (1992). Reading from paper versus screen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Ergonomics, 35(10), 1297-1326.

Duschl, R. A., & Osborne, J. (2002).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argumentation discourse in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38, 39-72.

Hillesund, T. (2010). Digital reading spaces: How expert readers handle books, the Web and electronic paper. First Monday, 15(4).

Retrieved March 20, 2011, from

http://firstmonday.org/htbin/cgiwrap/bin/ojs/index.php/fm/article/viewArt

icle/2762/2504

87

Jiménez-Aleixandre, M. P., Rodríguez, A. B., & Duschl, R. A.

(2000). Doing thelessonordoing science: Argument inhigh school genetics.

Science Education, 84(6), 757-792.

Joiner, R., & Jones, S. (2003). The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medium on argumen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9, 861-871.

Kinnear, J. F., & Martin, M. D. (1987). Symbol use and concept development in genetic engineer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eminar: Misconception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pp. 26-29.

Kuhn, D. (1992). Thinking as argument.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2(2), 155-178.

Kuhn, D. (1993). Science as argume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ientific thinking. Science Education, 77(3), 319–337.

Krathwohl, D. (2002).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An overview. Theory into Practice, 41(4), 212-218.

Krajcik, J., McNeill, K. L., & Reiser, B. J. (2007). Learning‐goals‐

driven design model: Developing curriculum materials that align with national standards and incorporate project‐based pedagogy. Science Education, 92(1), 1-32.

Linn, M. C., Clark, D., & Slotta, J. D. (2003). WISE design for knowledge integration. Science Education, 87(4), 517-538.

Liu, Z. (2005). Reading behaviour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Changes in reading behaviour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Journal of

88

Documentation, 61(6), 700–712.

Reinking, D., & Rickman, S. S. (1990). The effects of

computer-mediated texts on the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comprehension of intermediate-grade readers. 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 23(4), 395-411.

Ruiz-Primo, M. A., Shavelson, R. J., Hamilton, L., & Klein, S.

(2002). On the evaluation of systemic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Searching for instructional sensitiv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5), 369-393.

Ratcliffe, M., & Grace, M. (2003). Science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Teaching socio-scientific issues. Maidenhead: Open University Press.

Sadler, T. D. (2004). Informal reasoning regarding socioscientific issues: A cri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1(5), 513-536.

Simonneaux, L. (2001). Role-play or debate to promote students’

argumentation and justification on an issue in animal transgene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3(9), 903-927.

Slotta, J. (2002). Designing the ―Web-Based Inquiry Science Environment (WIS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2(5), 15–20.

Toulmin, S. E. (1958). The uses of argument.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ohar, A., & Nemet, F. (2002). Foster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rgumentation skills through dilemmas in human genetic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1), 35-62.

89

附錄一 議題課程教材

一、日本福島核災與突變蝴蝶的關係

原文/Becky Oskin;編譯/邱廷祐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的大地震與海嘯把福島的第一核電廠摧毀,導 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質釋放到環境中,造成輻射汙染。科學家結合實驗室研究與實 地調查,發現輻射會導致蝴蝶畸形與遺傳缺陷,而且在核災發生兩個月後,仍持 續影響著蝴蝶族群。半年後,因輻射污染的而造成的影響雖然隨著時間而慢慢降 低,但對於蝴蝶的影響依然存在。

日本核災對於蝴蝶的影響在一年後變非常明顯,琉球大學海洋自然科學教授 大瀧丈二(Otaki Joji)參與研究福島的蝴蝶時,發現蝴蝶的後代畸形率及基因突 變率大幅增加。

研究團隊發現,福島核電廠所釋放出的輻射造成的汙染,導致蝴蝶有異常的 生理情形,包括有不孕、翅膀變形、眼睛凹陷、斑紋異常、畸形的觸角與腿、以 及成蟲無法破繭等身體的異常情況。而且,在輻射汙染最嚴重的環境,蝴蝶發生 上述這些生理異常的比例是最高的。

大瀧教授說:「過去認為,昆蟲對於輻射有比較高的耐受性,但是我們在這 次的研究卻沒有發現到相同的結果。」

過去研究 1986 年烏克蘭車諾比事件,目前也在研究福島核災所造成影響的 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學教授蒙森(Timothy Mousseau)說:「這個研究結果告訴 我們一個重要訊息:因為有害的基因突變能夠隨世代相傳,可以知道核災對生物 的影響效果會隨著時間而累積增加,並且在一年內就能看到異常基因的累積效 應。

輻射蝴蝶

在核災發生的時 候,酢醬灰蝶(Zizeeria maha)的幼蟲正在福島度冬,兩 個月後,研究團隊在該地蒐集十個蝴蝶樣本,在琉球大學實驗室讓採樣的蝴蝶進 行繁殖。他們注意到這群蝴蝶隨著世代交替,畸形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 觸鬚分岔、翅膀不對稱的子代。在核災後兩個月有 12.4%的畸形個體,但是六個 月後畸形個體的機率卻高達 28.1%。

畸形的繼承

90

這很可能是當第一代的蝴蝶遭受到核災影響到生理與基因損傷後,藉由遺傳 將突變的基因遺傳給後代,而後代也食用了遭到殘餘輻射污染的植物,導致世代 交替的後代造成更嚴重的畸形。大瀧教授說:「請注意!每一個世代的蝴蝶都會 持續受到輻射的影響。」

這個研究顯示,低劑量輻射可以導致基因突變,畸形野生動物數量也會明顯 增加。蒙森指出,輻射對於整個福島的蝴蝶族群的影響,與車諾比核災後所進行 的研究結果相似。而且,植物與動物的基因突變與死亡,還會繼續發生。

資料來源:

Mutant Butterflies Linked to Japan's Nuclear Disaster

http://www.livescience.com/22353-mutant-butterflies-japan-fukushima-disaster.html 二、遺傳疾病與諮詢

(一)亨丁頓氏舞蹈症

亨丁頓氏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 簡稱 HD),於 1872 年由美國醫師喬 治‧亨丁頓(George Huntington)所發現,所以又稱為亨丁頓氏症。

許多國家中都發現亨丁頓氏舞蹈症的病例,它是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神 經退化性疾病。據統計,在西歐每 10 萬人中約有 3~7 人有此疾病;在亞洲,則 約每 10 萬人有 0.1 至 0.38 人有此疾病。

亨丁頓氏舞蹈症的發病時間與過程因人而異,依發病年齡可分成:成人或典 型(多數發病年齡 30 至 50 歲之間)、少年型(發病年齡在 20 歲之前)。依研究 顯示,發病年齡愈小其腦部退化就愈嚴重,而且少年型患者的過程較成年或典型 患者更為嚴重。

大部分的成人型患者會有正常的兒童及成年時期,直到約三十~五十歲左 右,才會開始產生病徵,發病後約十五至二十年,病患就會因併發症而死亡。少 年型患者的發病過程則是約八到十年左右。

亨丁頓氏舞蹈症的症狀會隨著疾病的發展,出現程度不同的的動作不協調,

特徵是會不自主的一直出現四肢及頭部等不規律的扭動,就像在跳舞一樣,除此 之外,也伴隨有認知功能變差以及精神狀態出現問題。

91

造成亨丁頓氏舞蹈 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第四對染色體上的

Huntington 基因的 CAG(Cytosine 胞嘧啶、Adenine 腺嘌呤、Guanine 鳥糞嘌呤,

三種核苷酸之縮寫)三個核苷酸組合重複序列數目不正常的增加,造成錯誤折疊 的蛋白質堆積在大腦,導致神經細胞壞死。大腦 深處的基底核(basal ganglia)是 統合肌肉運動的主要位置,這個區域的神經壞死會使得病人產生手舞足蹈(抽 筋、無法自我控制的肢體運動)、身體協調能力變差等症狀。其發 病過程為漸進 的運動失能、認知功能喪失、吞嚥困難、呼吸困難及失禁,最後常因死於呼吸感 染、營養不良或意外等危及生命。

資料來源:

亨丁頓氏舞蹈症關懷網 http://www.hdc.org.tw/about/about01.asp

(二)遺傳諮詢 歷史背景

家譜,或謂家牒、家乘,在我國淵源已久,但大多只記載一家世系及事實,

極少涉及遺傳資料。在國外。古時候已有人使用簡單的符號來登記動物繁殖的情 況。

現今遺傳諮詢是以家族史及族譜分析為根據,用以估計某一特質或疾病再發 生的危險度。如今由於科技的高度發展,遺傳諮詢的內容及領域便大為擴展, 不 僅能提供豐富的資訊及更精確的預估,且能提供治療甚至其他補救的辦法。但無 論時代怎麼進步,基本上仍脫不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協談與扶助等基本要件。

簡單地說便是由患者或其親屬提出有關疾病的問題,由醫生或醫學遺傳學專 業人員就該病的病因遺傳方式診斷治療和預測,以及患者同胞、子女再患此病 的 風險等問題,進行解答的醫學實驗,又稱遺傳商談。而其主要目的是在防止遺傳 病和避免缺陷兒的出生,它更是優生的重要內容之一。

設立遺傳諮詢的原由

先天的缺陷可來自遺傳,也可由環境因素造成:

1.遺傳

由遺傳而來的出生缺陷,因遺傳方式不同,再表現出同樣缺陷的風險也不 同。許多病還可在妊娠早中期診斷出。

92

2.環境

由環境因素所致者,因下一胎很難再遭遇同樣的情況,再出現同病的風險率 很低。如胎兒風疹綜合徵是母親懷此胎的孕早中期患風疹所致,懷下一 胎時母 親不會再患風疹,因此不必擔心再生同樣的缺陷兒。可根據每對父母的具體情況 分析判斷致畸危害,以防止對胎兒的損傷。

目前,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致畸因素增多,使先天缺陷疾病的發生率提高。

新的遺傳疾病不斷發現,至 1988 年底只單基因遺傳的遺傳疾病已達 4550 餘種。

因此,解答遺傳諮詢中的問題,需要由具有充實的醫學遺傳學和臨床醫學知 識的專業人員載有一定設備條件的醫院裡進行,為此開設的遺傳諮詢,成為幫助 患者及患者親屬了解並認識遺傳病、指導婚育、避免或減少先天缺陷兒出生的有 效方法。

遺傳諮詢服務的對象 前來諮詢者主要有:

1.遺傳病或出生缺陷的病患

如果已經生下一個患有遺傳疾病或先天缺陷的小孩,就有必要尋求遺傳諮 詢。如果小孩患病的原因以確定,父母會想要再度生育時,小孩會發生這種疾病 或缺陷的風險有多少,或是其他家族成員也同樣產下這種小孩的風險又是多少。

2.患過遺傳病或出生缺陷兒的父母

如果一個人生來便具有遺傳疾病的病徵,或者後來才表現出來,都可能想知 道這種疾病遺傳給孩子的機率是多少。

3.遺傳病或出生缺陷者的親屬

一些夫婦不想生育小孩,是因為他們有遺傳疾病的家族病史或者他們有某種 自認會遺傳的疾病。遺傳諮詢對這類夫婦特別有價值,因為遺傳諮詢能提供有關 疾病種種問題的確實答案。不少夫婦常常因而發現,這種風險比他們原先想像的 來得低多了。

4.有多次自然流產史的夫婦或高齡(指 35 歲以上)孕婦

93

流產是很常見的。大約有一半的早期流產是因胎兒的染色體異常。大多數的 先天性異常並非遺傳而來,而是隨機發生在父母的卵子或精子形成時。 然而,

若某位婦女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流產情形,則醫師會建議這對夫婦做染色體分析 及遺傳諮詢,可以從測試顯示出異常的染色體重組,這種重組會增加再度流產 或 產下患有先天性缺陷小孩的風險。

5.孕期接受過放射性照射、服用或接觸化學藥品或感染過疾病的孕婦

6.慢性病患

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癲癇等或生活工作中長期接觸致畸物者。

7.要求指導優生者

如近親通婚者,例堂表兄妹或表叔與姪女結婚。

三、基因轉殖-基因改造黃金米 譯/邱廷祐

膳食微量營養素的不足,如缺乏維生素 A、碘、鐵或鋅,是導致全球疾病率 和致死率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兒童,缺少這些營養素將會損害他們的免疫系統和 正常發育,甚至導致死亡。最好的解決方式,是避免微量營養素缺乏,提供多樣 化的飲食,例如豐富的蔬菜、水果及肉類,或者提供營養豐富的主食作物,例如,

紅薯(sweet potato),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 A。目前在南部非洲正在引進紅薯,

以解決當地缺乏膳食微量營養素的窘境。

但不幸的是,對於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雖然水稻也會產生維生素 A,但卻 不是儲存於稻米可食用的部分,導致以稻米主食的地區孩童致盲、早夭的機率很 高,而且維生素 A 對維持免疫系統相當重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維生素 A 缺乏(VAD)損害的免疫系統,造成常見的兒童感染嚴重的疾病,風險大大增加,

而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死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