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0-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2 建議

1.在生態池管理,永續發展問題的部分,建議學校建立一個維護管理計畫,將維護管 理納入一個正式編制,並接受專業的訓練。但在學校事務處理上,只要牽涉到人事的部 分,常常容易有所變動。教師職務的更動、及教師的流動都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需要 英明睿智的行政單位加以有效處理,以免造成生態池管理的「空窗期」。

2.學校的硬體設備常常在學生的跑跳、活動中造成學生的身體傷害。博愛國小生態池 因為曾有學生掉落而築起半圓形的鐵欄杆,做一個全面的防堵,因而妨害學生的觀察學 習,安全與學習孰輕孰重?這樣的安措施是否與教育的理念有所衝突?值得我們去思考。

本研究在安全與教育的衝突下所採取的解決方案為:透過教育孩子正確使用生態池的方 法,而不是加以限制、防堵。

3.「水」是地球上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質,在長期研究、觀察生態池的過程中,發現校 園的鴿子、麻雀、白頭翁等鳥類也會在生態池旁嬉戲、喝水。除了觀察生態池的水生動 植物之外,對於生態池在校園中的定位加以發揮,也可以是另一門有趣的研究學習呢!

71

參考文獻

[1] 王佩蓮,全國國小生態教學資源現況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0 期(1999)。

[2] 杜威著;姜文閔譯,經驗與教育,五南圖書公司(1995)。

[3] 王佩蓮校園教材化—落實學校本位課程。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第21-37頁(2000)。

[4] 劉金山,校園生態池之設置、理念、實務與案例,萬竅-中國通識教育學刊,

第 1-28 頁(2007)。

[5] 王秀娟、陳貞譁,國小校園生態池類型暨環境效益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環境教育 學刊第十一期,第 25-38 頁(2009)。

[6] 詹建平,「教材觀察園實務」,台中縣新社鄉東新國民小學(1999)。

[7] 張惠莉,「小學校園生態池現況及其課題探索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環 境教育研究所,第 30-63 頁(2003)。

[8] 林永發,鄭奕孟,人工生態池之設計、施工與監測,造園季刊,第 4-52 頁(2004)。

[9] 何晨瑛,台灣綠色小學校園水域設施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 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2004)。

[10] 彭國棟,如何營造自然美、有活力的生態池塘,鄉間小路,民 91.1,第 12-17 頁(2002)。

[11] 楊永雯、詹添印,由遠東科技大學生態池的規劃談環境教育策略,應用倫理學刊第 二卷第一期,(2007)。

[12] 林煜堂,校園水生植物園設計,國教輔導第 36 卷 1 期,第 24-26 頁(1996)。

[13] 林可涵,「以使用管理觀點探討國小校園生態池規劃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第 34-35 頁(2006)。

[14] 葉錫鑫,校園濕地生態池之營造從改造水生池觀點出發,北縣教育第 65 期,

第 50-52 頁(2008)。

[15]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4%AA%E6%B0%A7%E5%8C%96 [16] 吳青蓉、林晏洲,台北市國小校園生態池之評估,造園景觀學報 13(4)

第 71-90 頁(2007)。

72

[17] 蔡文欣,網路虛擬校園生態池融入國小自然科學之設計與研究-以「水中生物」單 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2007)。

[18] 黃朝慶,生態水池的經營與教學,台北縣92學年度「永續環境教育工作坊」督學、

校長與行政主管研習實施計畫(2003)。

[19] 李松柏,台灣水生植物圖鑑,晨星出版有限公司,第 10-15 頁(2007)。

[20] 吳妙琴,國小校園教學生態池規劃建置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研究 所(2009)。

[2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kmweb.coa.gov.tw/subject/ct.asp?xItem=162875&ctNode=2532&mp=163&kpi=0 [22] 陳世雄,有機校園的理念,教師天地第 162 期,第 21-25 頁(2009)。

[23] 彭國棟,如何營造有生命力的生態水池,自然保育季刊 35 期(2001)。

[24] 杉山惠一,「ビオガーデソ入門」,東京:社團法人農山漁村文化協會(1987)。

[25] 鄭先祐,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學,財團法人徐氏基金會,第 427-458 頁(1992)。

[26] 林憲德,城鄉生態—生活環境的生物多樣化設計,生態工程教育的通識教材 Biodiversity Design for Living Environment。台北市:詹氏書局(1999)。

[27] 葉茂森,中部地區國小永續校園內涵之研究-以自然環境的觀點進行探討。台中師 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28] 林信輝、湯曜滋,生態工法之內涵與應用,林業研究專訊.第九眷第一期,

第 12-17 頁(2002)。

[29] 謝涵亘,「TRIZ 方法結合綠色設計之應用-以衣夾為例」,碩士論文,台灣首府大 學工業管理學研究所(2012)。

[30] 林詩容,「利用 TRIZ 方法來探討專利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工程與系 統管理研究所(2010)。

[31] 蘇乃顯,「以 TRIZ 探討家庭自動化技術發展之趨勢」,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 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管理組(2009)。

73

[32] 廖文進,「萃思(TRIZ)方法之實務應用-以液晶螢幕翻轉裝置為例」,碩士論文,國 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程)碩士班(2006)。

[33] 郭至銘,「運用使用性工程與 TRIZ 於外購餐飲容器之創新設計研究」,碩士論文,

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2006)。

[34] 劉勤興,「應用 TRIZ 理論於通用設計:以蛋糕刀為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 計研究所(2010)。

[35] 賴淑琴,「應用 TRIZ 方法提升行動電話送修服務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 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2009)。

[36] 林永禎,「運用質場分析法與型態分析法於車輛求救警報裝置之設計」,弘光學報 63 期,第 174-184 頁(2010)。

[37] 鄧志堅、黃裕峰,TRIZ 創新設計運用在衣架之改良,科學與工程技術期刊第七卷 第三期,第 23-34 頁(2011)。

[38] 吳韶舫、賴榮哲,TRIZ 理論在高功率 LED 散熱的應用,2010 年資訊科技國際研討 會論文集(2010)。

[39] 楊美蓮,「建構滿足客戶與創新的綠色產品研發機制-以某國內電子企業為例」,碩 士論文,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2008)。

[40] 彭芳玉,「應用系統性創新理論於校園生態池之改善-以光明國小為案例探討」,碩 士論文,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2013)。

[41] 宋明弘,TRIZ 萃智系統性創新理論與應用,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第 110-111 頁(2012)。

[42] 蕭詠今,TRIZ 創意 40 錦囊妙計,健速有限公司(2009)。

[43] 張奇偉,中華大學,創新技術訓練與應用(二)課程,課程講義(2013)。

74

附錄一

TRIZ 之 39 工程參數

75

附錄一 TRIZ 之 39 工程參數

1. 移動件重量(Weight of moving object) 重力作用於它的支撐或懸吊。

2. 固定件重量(Weight of stationary object) 重力作用於它的支撐或懸吊。

3. 移動件長度(Length of moving object) 移動物體的任一維尺寸(長、寬、高) 4. 固定件長度(Length of stationary object) 不動物體的任一維尺寸(長、寬、高) 5. 移動件面積(Area of moving object) 移動物體內部或外部的任二維尺寸。

6. 固定件面積(Area of stationary object) 不動物體內部或外部的任二維尺寸。

7. 移動件體積(Volume of moving object) 移動物體的三維尺寸。

8. 固定件體積(Volume of stationary object) 不動物體的三維尺寸。

9. 速度(Speed) 一物體速度,一過程或動作隨時間之變化率。

10. 力量(Force) 意圖改變物體狀態的任意互動或影響。

11. 應力或壓力(Stress or Pressure) 單位面積所受的力。

12. 形狀(Shape) 系統或物體的外觀或輪廓。

13. 物體穩定性

(Stability of object’s composition)

系統或物體抵抗因相關物件互動產生改變的能力。

14. 強度(Strength) 物體抵抗破壞的能力。

15. 移動件耐久性

(Duration of action by a moving object)

移動物體所執行動作的時間;失效之前的服務壽命。

16. 固定件耐久性

(Duration of action by a stationary object)

固定物體可執行動作的時間;失效之前的服務壽命。

17. 溫度(Temperature) 一系統或物體的熱狀態;包括各項熱力參數。

18. 亮度(Illumination intensity /Brightness) 單位面積的光通量;各項亮度特性。

19. 移動件使用能源

(Use of energy by moving object)

移動物體作動期間所需的能量。

20. 固定件使用能源

(Use of energy by stationary object)

不動物體作用期間所需的能量。

21. 功率(Power) 能量使用的速率;功與時間的比率。

22. 能源損失(Loss of energy) 對系統作動並無貢獻所消耗的能量。

23. 物質損失(Loss of substance) 對系統作動並無貢獻所消耗的物質。

24. 資訊損失(Loss of information) 資料或系統輸入項的遺漏。

25. 時間損失(Loss of time) 完成一指定動作所額外增加的時間。

26. 物質數量(Amount of substance) 一物體的元件數量或物質總量。

27. 可靠度(Reliability) 一系統適當執行其功能的能力。

28. 測量精確度(Measurement accuracy) 一物體的量測值與真值間接近的程度。

29. 製造精確度(Manufacturing precision) 一物體的真正特性與設計特性接近的程度。

30. 物體外在有害因素

(Object affect harmful factors)

作用於系統的外部影響力,造成系統效率或品質的降低。

31. 物體產生有害因素

(Object generated harmful factors)

作用於系統的內部影響力,造成系統效率或品質的降低。

32. 易製造性(Ease of manufacture) 一系統或物體於製造上的容易程度。

33. 易操作性(Ease of operation) 一系統於操作或使用上的容易程度。

34. 易維修性(Ease of repair) 物體或系統故障後,可容易修護恢復功能。

35. 適應性(Adaptability/Versatility) 當外在條件改變,系統或物體仍有正面的反應。

36. 裝置複雜性(Device complexity) 形成物體或系統元件的數量和相異性。

76 37. 偵測與量測困難度

(Difficulty of detecting and measuring) 用於量測或監控系統之元件的數量和相異性。

38. 自動化程度(Extent of automation) 物體或系統執行功能時,無人為影響的程度。

39. 生產力(Productivity) 單位時間裡系統完成操作或執行功能的次數。

77

附錄二

76 標準解

78

附錄二 76 標準解 第一級 建立或完善物場模型的標準解系統

1.1 建立物場模型(8)

1.1.1 為改善不完整物質-場的控制性和提升效力,例如只有 S1, 則增加 S2 和 F 來使之完整。

1.1.2 如果修改物質-場有困難,可導入一個不受限制的添加物到其中一個物質內 部,此附加物可暫時或永久來解決問題

1.1.3 如果修改物質-場有困難,可導入一個不受限制的附加物到其中一個物質外 部,此附加物可暫時或永久來解決問題

1.1.4 假設系統不能改變,欲額外添加或附加物質卻又受到限制時,可運用週遭事 務,環境中的物質來解決問題。

1.1.5 如果物質-場無法像 1.1.4 從周遭環境引入一物質,但此物質能被適當的替換 到其他處,或產生或學變化或引入添加物,改變其所處的環境。

1.1.6 想達到微小的精確控制非常困難,但可利用增加一附加物來協助控制微小量 的量測,並隨之移除。

1.1.7 當場的強度不足時,若增加其強度但又會破壞系統時,將場的強度施加到另 一元件,再將該元件連接回原系統。若一種物質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可 透過另一可用物質來協助發揮作用。

1.1.8 同時需要強與弱的效應時,弱的效應可藉由增加物質 S2 來保護 1.2 消除物場模型的有害效應(5)

1.2.1 在一個系統有用及有害系統同時存在,若 S1,與 S2 不必直接接觸,可透過 引入 S2 吸收有害效應。

1.2.2 在一個系統中有用及有害效應同時存在,但不允許增加新物質,可藉由改變 S1 或 S2 吸收消除效應 。也可利用"虛無物質"來改善,如真空、空氣、泡 沫或增加一種場,其作用相當於增加一種物質。

1.2.3 當有害的效應是由一種場所引起時,引入物質 S2 吸收有害效應。

1.2.4 在一個系統中有用及有害效應同時存在,但 S1,與 S2 必需直接接觸,增加 場 F2 使之抵銷 F1 的影響或得到一附加的有用效應。

1.2.5 在一個系統中,若有害效應的產生是由於一個元件有磁性,可將該元件加熱

79

到居禮點以上,消除其磁性,或是引入一反磁場來消除原磁場。

第二級 強化物場模型的標準解系統 2.1 向複合物場模型進化(2)

2.1.1 將模型的 S2 與 F1 施加到 S3, S2 與 F2 施加到 S1,此連結的兩個模型可以 是被分別獨立控制的。

2.1.2 當一個很差的可控性系統需要改進,但已存在的部份不能被改變,增加第二 個場且作用到 S2 上。

2.2 加強物場模型…… ………6

2.2.1 對於可控性差的場,可增加一個易控制的場,或被一個易控制的場取代。例 如,由重力場變為機械場,由機械場變為電場或電磁場。主要是將物體的 物理接觸轉為場的作用。

2.2.2 將 S2 由宏觀變為微觀。

2.2.3 將 S2 改變為允許氣體或液體通過的多孔或具有毛細孔的材料。

2.2.4 使系統更具有柔性或適應性,常見的方式是由鋼性材料變為一個連接,再到 連續柔性的系統。

2.2.5 使一個不能控制的場,具有永久或暫時的確定模式。

2.2.6 使不可控的物質或單一物質,可以永久或暫時的變成確定空間結構的非單一 物質。

2.3 採用頻率協調強化物場模型(3)

2.3.1 使 F 與 S1 與 S2 的自然頻率相配或相異。

2.3.2 使 F1 或 F2 的固有頻率相配。

2.3.3 兩個不相容或獨立的動作可依序的被完成。

2.4 引入磁性添加物強化物場模型(12)

2.4.1 在一個系統中增加具磁性的材料或磁場。

2.4.2 將(2.2.1)與(2.4.1)結合運用,利用磁性材料與磁場,增加場的可控性。

2.4.3 磁性流體的應用。磁流體為(2.4.2)的一個特例。

2.4.4 使用含有磁粒子或液體的毛細結構。

2.4.5 利用附加物,使非磁性物體永久或暫時地具有磁性。

2.4.6 假設一個物體不能具有磁性,可將磁性物質引入至環境中。

2.4.7 善用自然現象,如物體依照場來排列或使物體在居禮點以上失去磁性。

80

2.4.8 利用動態、自動調整、或可變換的磁場。

2.4.9 加入磁性粒子改變材料的結構,並施加磁場移動粒子,使非結構化的系統變 為結構化系統,或反向操作。

2.4.10 與 F 場的自然頻率相匹配。對於宏觀的系統,採用機械震動增加磁性粒子 的運動。在分子及原子水平上,材料的複合成分子可通過改變磁場頻率的 方法,用電子振頻譜確定。

2.4.11 利用電流產生磁場並可代替磁粒子

2.4.12 電流改變流體時,即具有被電磁場控制的黏性,它們可以與其他方法一起 運用。

第三級 向雙、多、超系統或微觀級系統進化的標準解系統 3.1 向雙系統或多系統進化(5)

3.1.1 系統轉換(a):產生雙系統或多系統。藉由再增加一個系統或多單元的系統,

可使一個有效系統的性能得到提升。

3.1.2 改變雙系統或多系統中的聯接

3.1.3 系統轉換(b):在元件間增加不同的性質。藉由逐漸增加元件間增加不同的性 質,使雙重系統或多單元系統性能得到提升。

3.1.4 雙系統或多系統的簡化

3.1.5 系統轉換(c):利用整體與部份之間的相反特性。利用有效系統中,整體與部 份之間的相反特性,性能得到提升。

3.2 向微觀級系統進化(1)

3.2.1 (42) 系統轉換(d):轉換到微觀水平。

第四級 測量與檢測的標準解系統

§ 4.1 間接方法(3)

4.1.1 替代系統中的檢測與量測,使之不再需要。

4.1.2 假如(4.1.1)不可行,量測一複製品或肖像。

4.1.3 假如(4.1.1)與(4.1.2)皆不可行,利用兩個檢測代替連續測量。

§ 4.2 建立物場測量模型(4)

4.2.1 假如一不完整物質場系統不能被檢測或測量,增加單一或雙物質-場,且一 個場作為輸出。假如已存的場是非有效的,在不影響原系統的條件下,改 變或加強該場。加強的場應具有設計者所關心且易檢測的參數。

4.2.2 測量-引入的附加入物。引入的附加物在原系統中變化,測量附加物的這種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0-9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