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4-81)

第五章 e-QUEST 模擬分析

6.2 建議

1. 本研究僅探討 2008 年及 2009 年至五月份之用電量,建議後續可再增加其他年份 之用電量數據,探討更多相關耗能因子,如:使用人數、使用空調機型、空調使 用效率及使用空間等等,並搭配空調使用上之管理及規劃,加以驗證其建築耗能 系統之準確性,以歸納出並驗證節約能源之效益及方法。

2. 在伺服器系統上,因各項錯誤導致多筆數據資料遺失,以致於分析結果會有些許 之差異性及誤差。建議校方在電腦伺服器系統上加設不(免)斷電系統,並請專員 在固定時間內定期讀取並更新其用電量資料,在檔案讀取同時,亦建立備份檔案 等方式,以便完整掌握其數據資料,使分析更加準確並具有可靠性。

3. 在用電量分析中,本研究僅評估室內空調部份,在照明系統、機械設備、電腦設 備、建築物耗材及出入人數統計上,因未能取得其完整數據和用電資料,故無法 進行更正確之分析及評估。期盼未來後續研究者可針對此方向以彌補本研究之缺 失,並提供最佳節能之方案。

4. 對於容易造成用量過高的較高的,如空調、電腦主機、伺服器等等設備,其用電 量高,亦代表使用率偏高,應定期進行更換、維修或清洗,不儘可以節省其用電 量,並能夠有效降低能源浪費,以提高節約能源之效益,並有效的減緩地球暖化。

參考文獻

1. 范植賢,2000,「建築物能源管理診斷專家系統」,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冷凍與低溫 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李靖男,2000,「建築節約能源設計技術規範與實例」,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 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3. 陳炳宏,2001,「從綠建築之綠化量指標改善溫室效應之分析:以國立交通大學 新行政大樓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產業安全與防災學程碩士論文。

4. 蕭艾鈴,2003,「學校建築節能設計分析與全尺度實驗印證」,國立中山大學機械 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5. 蔡尤溪、李魁鵬、李文興,2003,「建築空調與照明節能技術規範之研究」,冷凍 與空調第 24 期。

6. 湯志民,2003,「學校綠建築規劃之探析」,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pp.11~75。

7. 王松永,2003,「綠建築與優質居家環境之健康建材」,台灣林業期刊第二十九卷 第二期,pp.37~52。

8. 楊冠雄、許倍郡、莊逸宏,2004,「我國旅館類建築耗能量測與節約能源對策分 析」,能源季刊第三十四卷,第三期,pp.86~ 101。

9. 余凌昌,2004,「辦公大樓室內節能設備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 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洪炳煌,2004,「學校省能用電最佳規劃」,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1. 莊宜蓁,2004,「醫院類-建築耗能因子研究及電腦模擬分析」,國立台北科技大 學冷凍空調工程系碩士論文。

12. 楊謙柔、黃信翔、張世典,2004,「影響辦公大樓耗能費用各種因素之探討」,中 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六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

13. 吳衍嘉,2005,「大型圖書館建築之空調節能改善分析與全尺度實驗印證」,國立 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黃國倉,2005,「辦公建築生命週期節能與二氧化碳減量評估之研究」,國立成功 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論文。

15. 建築節約能源設計技術規範,2005,營建雜誌社。

16. 陳貞吟、陳楊文,2006,「台灣綠建築趨勢報告」,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17. 陳俊達,2006,「醫院建築能源管理資料庫之建立與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冷 凍空調工程系碩士論文。

18. 葉武宗,2006,「大專院校舊有建築物耗能之研究-以綠建築日常節能指標評估改 善照明系統節能效率」,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營建技術與管理學程碩士論文計畫。

19. 鄭正仁,2006,「具有中央空調之教學大樓耗能解析與節能潛力研究」,國立台北 科技大學冷凍空調工程系碩士論文。

20. 邱禹文,2006,「學校大空間建築空調負載轉移之節能應用分析」,國立台北科技 大學冷凍空調工程系碩士論文。

21. 郭漢傑,2006,「綠建築指標應用於國宅建築之適用性分析」,義守大學材料科學 與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22.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6,「綠建築標章推動使用作業要點」,內政部 97.7.23 台 內建研字第 0970850075 號令核正發布。

23. 林彥佐,2007,「以能源分析軟體(e-QUEST)評估 EEWH 與 LEED 之認證」,交通 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

24. 彭立德,2007,「建築能源管理系統BEMS分級架構之建立與省能案例分析」,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邱建誠、蕭文達、徐啟銘,2007,「校園電力管控策略之探討」,The 12TH Conderence On Current Researches In Georechnical Engineering In Taiwan.

26. 林憲德, 2007,「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 2007 年更新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7. 楊超朋、林延彥、嚴婉萍、李文興,2008,「政府機關及學校耗能指標統計分析」, 能源季刊第三十八卷,第一期,pp.97~105。

28. 「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核定本)」,行政院 97 年 1 月 11 日院臺建字第 0970080652 號函核定。

29. 綠建築標章:http://www.cabc.org.tw/gb/

30. eQUEST in DOE.com: http://doe2.com/equest/

31. Shi-Ming Deng , John Burnett, 1998,“A study of energy performance of hotel buildings in Hong Kong”,Department of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Kowloon, Hong Kong SAR, China.

32. Yimin Zhu, 2005,“Applying computer-based simulation to energy auditing”,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Computing, Engineering Centre,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Miami, EC 2956, 10555 W. Flagler Street, Miami, FL33174 ,USA.

33. Shem Heiple, David J. Sailor ,2008,“Using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and geospatial modeling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high resolution building sector energy consumption profiles”,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PO Box 751-ME, Portland, OR 97207, USA. PP.1426-1436.

34. Andrew J. Hoffman 、 Rebecca Henn , 2008, “Overcoming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Green Build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Volume 21 Number 4 December 2008 PP.390-419.

35. X.Q. Zhai , R.Z. Wang, J.Y. Wu, Y.J. Dai, Q. Ma ,2007,“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a solar-power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 a green building”,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 Cryogenic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Received 4 January 2007;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30 June 2007; accepted 18 July 2007.

附錄一

綠建築九大指標分為四大類:生態、節能、減廢、健康,其中生態類為生物多 樣性指標、綠化量指標、基地保水指標三種;節能類則為日常節能指標;減廢類為二 氧化碳減量指標、廢棄物減量指標兩種;健康類為室內健康與環境指標、水資源指標、

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三種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標章)。

一、生物性指標:

1. 涵義:主要在顧全「生態金字塔」最基層的生物生存環境,唯有確保這些 基層中生態環境的健全,才能使高級的生物有豐富的食物基礎,才能促進 生物多樣化環境。

2. 目的:主要在於提升大基地開發的綠地生態品質,尤其重視生物基因交流 路徑的綠地生態網路系統。本指標鼓勵以生態化之埤塘、水池、河岸來創 造高密度的水域生態,以多孔隙環境以及不受人為干擾的多層次生態綠化 來創造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環境,同時以原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植栽 物種多樣化、表土保護來創造豐富的生物基盤。

二、綠化量指標:

1. 涵義: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台、外牆、人工地盤上覆土 層來栽種各類植物的方式。

2. 目的:綠化被公認為唯一可吸收大氣二氧化碳最好的策略,有助於減緩地 球氣候日益溫暖化的危機。因此本指標希望能以植物對二氧化碳固定效果 做為評估單位,藉鼓勵綠化多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淨化空氣,進而 達到緩和都市氣候溫暖化現象、促進生物多樣化、美化環境的目的。

三、基地保水指標:

1. 涵義:基地的保水性能係指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及人工土層涵養水分及貯 留雨水的能力。基地的保水性能愈佳,基地涵養雨水的能力愈好,有益於 土壤內微生物的活動,進而改善土壤之活性,維護建築基地內之自然生態 環境平衡。

2. 目的:藉由促進基地的透水設計並廣設貯留滲透水池的手法,以促進大地 之水循環能力、改善生態環境、調節微氣候、緩和都市氣候高溫化現象。

加強基地保水性能的手法,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 增加土壤地面

 增加透水舖面

 貯留滲透設計

 花園雨水截留設計

四、日常節能指標:

1. 涵義:建築物的生命週期長達五、六十年之久,從建材生產、營建運輸、

日常使用、維修、拆除等各階段,皆消耗不少的能源,其中尤以長期使用 的空調、照明、電梯等日常耗能量佔最大部分。由於空調與照明耗能佔建 築物總耗能量中絕大部分,綠建築之「日常節能指標」即以空調及照明耗 電為主要評估對象,同時,將「日常節能指標」定義為夏季尖峰時期空調 系統與照明系統的綜合耗電效率。

2. 目的:建築的日常耗能中以空調及照明用電佔了最大比例,在夏日建築物 的空調用電比約佔四至五成,而照明用電比高達三至四成,因此從空調與 照明上來談論建築節能最有效果。另一方面由於建築物的使用壽命長,其 節能的累積效果遠勝於其他工業產品。我們甚至可說,建築節能設計是國 家節約能源政策最有潛力的一環。

五、二氧化碳節能指標:

1. 涵義:大氣中最主要的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

(N2O) 等三種,以 CO2氣體對全球氣候溫暖化影響最大。在建築產業的溫 室氣體排放主要是起因於能源使用,建築產業的耗能則包括空調、照明、

電機等「日常使用能源」,以及使用於建築物上的鋼筋、水泥、紅磚、磁磚、

玻璃等建材的「生產能源」。指所有建築物軀體構造的建材(暫不包括水電、

機電設備、室內裝潢以及室外工程的資材),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能源而 換算出來的 CO2排放量。

2. 目的:過去國內建築產業採行高耗能、高污染的構造設計,對地球環境破 壞甚大,目前台灣新建建築物中,有 95%為鋼筋混凝土構造,除了每年有 80%盜採自河川砂石及高耗能水泥生產能源之外。未來混凝土建築拆除解 體時,其廢棄的水泥物、土石、磚塊又難以回收再利用,造成環境莫大負 荷,因此必須從建築物之規劃設計及構造進行改善,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1. 涵義:指建築施工及日後拆除過程所產生的工程不平衡土方、棄土、廢棄 建材、逸散揚塵等足以破壞周遭環境衛生及人體健康者。

2. 目的:以廢棄物、空氣污染減量及資源再生利用量為指標,以倡導更乾淨、

更環保的營建施工為目的,藉以減緩建築開發對環境的衝擊,並降低民眾 對建築開發的阻力,進而增進生活環境品質。

七、室內健康與環境指標:

1. 涵義:主要在評估室內環境中,隔音、採光、通風換氣、室內裝修、室內 空氣品質…等,影響居住健康與舒適之環境因素,希望藉此喚起國人重視 室內環境品質,並減少室內污染傷害以增進生活健康。

2. 目的:以音環境、光環境、通風換氣與室內建材裝修等四部份為主要評估 對象。尤其在室內裝修方面,鼓勵儘量減少室內裝修量,並盡量採用具有 綠建材標章之健康建材,以減低有害空氣污染物之逸散,同時也要求低污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74-8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