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個人參與社區集體行動之因素

在文檔中 壹、社區的意涵 (頁 26-30)

參、個人、組織、與社區不同層級增能觀點

第三節 影響個人參與社區集體行動之因素

分析徐震(1980)對「社區發展」所下的定義(見第一節所述),發現社區發展是 當社區有所「需求」、動員各種「資源」、透過行動計畫執行的「過程」以「解 決」社區問題。推動社區集體環境行動的影響因素與方式,可能亦與社區的「需 求」、「資源」(資產)、「執行過程」及「解決」(結果)有關,本節即針對需求 和資產二個面向來探究,居民如何決定要不要參與社區。

Olson(1971,引自沈姍姍)以參與集體行動的利益及代價解釋個人參與集體行 動的原因、社會運動理論的資源動員(resource mobilization)的觀點解釋集體行動的 發生原因、以及社會網絡的角度探討集體行動的組織。而從社會心理學觀點,研 究者則從個人動機,及團體對個人從眾影響來探究。

壹、以資源動員論探討集體行動的原因

有些社會運動學者以資源動員的說法解釋社會運動產生原因。認為除了導因 於社會和經濟的剝削,造成一直存在社會中對現狀有不滿的情緒且對問題的解決 有共同的信念,足以支持社會運動的發生;同時必須適當的加以組織才會形成 (McCarthy & Zald,1977,引自沈姍姍)

個人為何願意參與社區內集體行動?集體行動所追求的是達成集體利益,

Olson(1971,引自沈姍姍)認為集體利益是指若有任何人在任何團體享有此利益,

則無法剝奪團體中他人享有此利益,理性、自我利益導向的人不會為了集體的利 益而採取行動,除非在很小的團體或有強制力及其他因素驅使。亦認為理性的人 會衡量參與集體行動所必須付出的成本(cost)及所能得到的報酬(reward),決定是 否採取集體行動,且必須有選擇性的誘因(Selective incentives)或外力驅使。由這 觀點來看勢必會產生「搭便車(free-rider)」的問題,即對於集體利益的提供並 沒有任何貢獻的人卻可以享受集體利益(Marwell & Oliver,1984,引自沈姍姍)。

Fireman及Gamson(1979,引自沈姍姍)則認為個人參與集體行動所能獲得的歸 屬感及參與的本質。歸屬感是根基於團體成員彼此關係的形式,構成個人對團體 產生歸屬感有五個因素,括透過團體中朋友親人間接的和其他成員的關連、參與 組織一起行動、從其他團體成員分享和生活規劃有關的資訊、個人和其他成員共 享對外的關係、對團體有認同感且被視為一員,因而使離開團體變得困難。

Oliver(1984,引自沈姍姍)提出認為影響參與鄰里組織的程度有對集體利益的 與趣、參與行動的成本、團體成員間的社會結、對他人行為的預測等四個因素,

以下簡介之。

1.對集體利益的與趣:

個人對於集體利益的與趣通常對於是否參與集體行動有正面的影響,但其效 果是會變化的。

2.參與集體行動的成本 (cost):

參與集體行動所考慮到的成本包括教育、收入、心理成本 (Psychological cost) 及自由時間。個人的教育和收入程度常反映在其社經地位,根據前人的研究,個 人的社經地位和是否參與組織有正相關。Oliver弓l用O'Bhen的分析,認為窮人較 少參與社區緝織並非其冷漠而是因其必須先顧慮到存活問題,無暇考慮其他,對 於窮人而言,參與的成本大於參與所能得到的利益,因而較少參加社區組織。此 外,組織的活動常需要一些特殊的技能,例如公開演講,這些技能通常是教有水 準較高者所具有的。集體行動最重要的因素應是自由時間的有無。

3.對於他人產生集體行動的悲觀看法:

當個人的貢獻對於集體利益有明顯促進時,個人若認為他人也會採取行動將 促使個人較樂於貢獻自己的力量。但若個人的貢獻只有很少的回饋時,對於他人 行為的悲觀預測將促使人較不願意出力。促使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誘因通常是心 理的,包括社會接觸、尊重、自我實現、學習新技能及獲得成就感。

4.社會結(sociaMes):社區內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結的程度會影響對於共同問題一 起行動的能力,學者認為社會結通常對於集體行動有正面的影響。

蔡宏進(1991,引自沈姍姍)的說法,影響社區參與的因素有:職業、收入、

教育、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居住時間長短等重要的個人因素,以及團體領導 者的作風與能力(如:領導者的親和力大,成員參與率高)、成員間社會性質的異同 (如:成員之間的社會性質相接近或社會關係較密切,都有助於提高成員參與的意 願)等團體因素。

而從環境教育行為學派影響負責任環境行為模式研究中,認為認知變項(包 括了採取社區環境行動策略的技能、社區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以及有關社區環 境問題的知識)、個性因素(包括了對社區環境問題的態度、對自己是否有能力 有信心可改變社區的控制觀、個人對社區公共事務的責任感)、採取社區環境行 動策略的意圖動機、其它可促進社區行動的誘因及不利情況因素等。根據環境行 為模式(Hines,1985;Hungerford&Volk,1990,引自)為理論架構。許世璋(1999) 以問卷探討影響台北與花蓮環保團體成員環境行為的預測變項,結果發現最重要 的一組預測變項為:採取環境行動策略自覺的知識、行動意圖、環境敏感度、採 取環境行動策略自覺的技能。

貳、從社會心理學觀點:從眾、順從探究團體對參與的個人產生的影響

個人參與社區發展協會此類團體後,開始和團體內的成員互動,一起分擔工 作,分享喜悅和榮辱,個人受團體情境影響可能產生態度、覺知、信念或行為的 轉變,個人參與團體愈深入,愈深受團體的影響,因此本節重點即借重社會心理 學中探討從眾、順從、服從等情境,對參與的個人產生的影響

一、從眾行為:

從眾行為是團體情境中常見團體會影響個人行為的現象,從眾是要與群眾、

團體或社會其他人一樣的壓力。這種要與大多數人一樣的壓力,主要來自於情境 中規定或默許的規範,它告訴人們在情境中應該或必須表現的行為,這些規範也 就是所謂的社會規範,雖然從眾在許多情境中的確對個人的自由造成約束,它對 社會或個人不一定有利,然而從眾的存在能避免社會混亂的發生。但並非在任何

情境下都會表現從眾行為,Cialdini 等人(Cialdini , Reno , & Kallgren ,1990;Cialdini , Kallgren , &Reno,1991)認為凝聚力、團體大小和社會規範是影響人們決定從眾,

或是選擇對抗團體壓力的重要的因素,會影響人的從眾傾向和程度。團體凝聚力 是指團體對人的吸引力大小,他們研究發現人們願意受他們喜愛的人的影響,當 團體的凝聚力高,團體對你的吸引力強時,對從眾傾向的壓力會增加(曾華源、

劉曉春編譯,2000)。

Deutsch & Gerard, (1955);Insko,(1985)研究認為人們大部分會遵守規範的 從眾行為原因,乃是人類被二個根本的渴望所制約:渴望被人喜歡或接納,以及 渴望正確性,加上一些認知過程的作用,使我們在表現從眾行為之後,會合理化 自己的行為。如何讓別人更喜歡自己,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盡可能和別 人一樣。只要向他人表示同意,或表現和他們相同的行為,就能輕易地讓別人喜 歡自己。從眾能得到渴望的讚賞和接納。當我們面對複雜的判斷時,又因為渴望 自己是正確的,一個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求教於他人。我們以他人的意見和行為作 為引導,這種對他人意見的依賴成了我們從眾的原因之一(曾華源、劉曉春編譯,

2000)。

Cialdini 指出(994),從對順從專家(compliancepro 比 ssionals)的行為研究,這 些專家可能是銷售員、廣告商、政策的說客、募款人員、律師、專業的談判員,

或政客,歸納出順從的六個基本條件(曾華源、劉曉春編譯,2000):

1.友誼/喜歡:我們比較願意順從喜歡的人對我們所做的要求,而比較不願患順從 陌生人的要求。可以自我提昇策略,如改變自己的外表、傳遞正面非口語訊息,

和將自己與對方的喜好相關連等技巧,或他人提昇的策略,如諸媚、贊同對方、

表達對對方的興趣、送小禮物,或表達小善意等,都能有效的使他人對自己產生 好感。隨著好感的增加,他人順從自己的可能也就跟著增加。

2.承諾/一致:一旦人對某一行動或立場做出承諾,就會願意順從與行動或立場一 致的行為。Cialdini認為,順從專家們最常使用的一個策略,他們會先從小的要求

開始,當對象接受小的要求後,就會比較願意順從更大的要求因為依據一致性的 原則,當說服對象答應小的要求後,就很難拒絕比較大的要求,因為拒絕對方的 要求會顯得自己和原先的情況有不一致。答應小的要求如同宣稱自己樂意助人,

若拒絕接下來的要求時,將撼動這個自我認知,因此就在這種壓力下產生答應第 二個順求的效果。

3.稀少性:一般而言,人比較看重稀少或逐漸減少的機會,我們比較願意為逐漸消 失的機會而順從。

4.互惠原則:人較比願意順從先前協助過我們的人,也就是說,人會覺得有義務補 償他人先前的協助。

5.社會的認可:我們會比較願意順從與他人一致的行為要求,因為我們對「正確」

的渴望,所以希望能與他人一致。

6.權威:我們尊重權威,所以比較願意順從具有合法榷威者的要求。

在文檔中 壹、社區的意涵 (頁 26-3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