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憂鬱症的團體心理治療:概念與療效研究之探討 張馥媛

摘要

本文目的旨在介紹認知行為、人際、心理動力、支持性團體心理治療運用於 憂鬱症的概念及療效研究介紹。概念部分,認知行為取向認為憂鬱情緒源自負面 認知,團體模式有助於呈現引發失功能思考及不適應行為之刺激,並有替代學 習、同儕增強效果;人際取向認為憂鬱情緒是人際問題引起,團體模式除有多重 示範及鼓勵作用,亦為社會縮影,有助練習與當事人問題有關的人際互動;心理 動力取向則以童年失落經驗解釋憂鬱,心理動力團體利於原生家庭再現,並形成 多重情感轉移及不同之詮釋;支持團體則著重藉由成員之間的同理、關懷與接納 以克服憂鬱情緒。團體進行部分,認知行為屬結構性團體,人際團體為半結構,

心理動力及支持性團體偏非結構性;認知行為和人際團體屬短期治療,心理動力 團體時間長,支持性團體時間長短不一定;認知行為、人際及心理動力團體需由 專業人員帶領,支持性團體則可由半專業或經驗豐富之同儕帶領。憂鬱症療效研 究方面,認知行為、人際團體治療成效目前獲得較多實證研究支持,心理動力與 支持性團體較少。根據本文之探討,治療者可根據個人專長、當事人需求及環境 資源選擇適宜之團體治療,亦可針對國人進行憂鬱症團體心理治療之療效研究,

並發展出更適合國人之團體心理治療模式及技巧。

關鍵詞:憂鬱症、團體心理治療

張馥媛 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生

2.迦南精神護理之家臨床心理師(faith2008tw@yahoo.com.tw)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2012, vol. 4 no. 3, pp. 17-32.

壹、前言

憂鬱症是一種情緒疾患,典型特徵是非常地的悲傷、無價值感及罪惡感、退 縮、失眠、缺乏食慾或性慾,以及失去對日常活動的興趣與喜樂。近年來隨著社 會的快速變化、生活壓力增加,罹患憂鬱症的人數亦不斷上升;台灣求助於精神 醫療的憂鬱症患者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中央健康保險局的資料,自 1996 至 2004 年,台灣憂鬱症就醫人數增加 10.3 倍(鍾麗華、魏怡嘉,2011),而台 灣精神醫學會估計,國內憂鬱症的盛行率約 5%至 10%,即台灣至少有一百萬人 以上,曾經或正在經歷憂鬱症之苦(陳偉任、鄭琇分、周立修、周煌智、林耕新,

2008),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1) 更將憂鬱症與癌 症、愛滋病列為廿一世紀人類所面臨的三大疾病。憂鬱症患者的功能降低及自殺 問題,造成嚴重的社會損失及龐大的醫療成本,根據衛生署民國一百年國人主要 死因統計資料(行政院衛生署,2012),自殺佔男性主要死因第八名,女性第十 二名,故憂鬱症的防治是所有心理衛生工作者都應重視的問題。

目前憂鬱症在臨床上的治療模式仍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憂鬱症藥物治療的效 果並不理想,雖然它經常能夠有效緩解憂鬱症的急性症狀,但許多患者後續仍經 歷反覆發作、次級症狀及社會心理功能缺損等問題 (Patelis-Siotis, 2001)。為達更 好的療效,許多心理社會介入方法,便用於治療憂鬱症患者,包括個別心理治療 及團體心理治療,而就成效來看,憂鬱症的團體治療並不亞於個別心理治療 (Depression Guideline Panel, 1993),故了解團體心理治療在憂鬱症上的運用,將 有助於心理衛生工作者更有效益的協助承受憂鬱之苦的當事人。在各種心理治療 取向中,認知行為及人際取向團體心理治療,是美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認 定、獲實徵研究支持,對憂鬱症有療效的治療取向 (Jhonson, 2008),而心理動力 屬於所有心理治療學派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派別,支持性團體心理治療則長期運用 於協助多項心理疾患上 (Pistrang, Barker & Humphreys, 2008),是以本文嘗試從認 知行為、人際、心理動力及支持性等幾個重要取向,介紹團體治療在憂鬱症的運 用和療效研究,以期能更了解不同取向之介入重點,以及可產生的效果,希望對 團體治療在憂鬱症之運用能有更多的認識。

貳、憂鬱症的認知行為團體心理治療

一、認知行為團體心理治療運用在憂鬱症的概念介紹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目前最多實徵研究支 持,對憂鬱症具療效的心理治療取向 (DeRubeis, & Crits-Christoph, 1998)。CBT 主要是採取 Beck (1979) 的觀點,認為憂鬱情緒是起因於當事人的負向認知,也 就是對自己、世界及未來的負面看法。Patelis-Siotis (2001) 認為,CBT 可以改變 憂鬱患者的信念,學習適應性行為、改善情緒,促進憂鬱症患者的醫囑配合度,

教導並有效預防憂鬱症復發。

除了 CBT 本身的特性以外,近期更由於時間及成本效益的考量,認知行為 團體治療(CBT-G)亦充分運用於憂鬱、焦慮及其他疾患之治療 (Kwon & Oei, 2003),且臨床效果亦獲支持。目前憂鬱症之 CBT-G 的內容,主要是根據 Beck 針對憂鬱症所發展出來的認知行為治療技術,再視團體及成員特性加以調整,屬 較結構性及指導性的治療方式。團體內容要點為:(1)憂鬱症的心理教育,包括 了解憂鬱症的症狀、成因及治療等相關知識;(2)採取行動;(3)漸進式面對觸發 負向情緒的刺激情境;(4)教導平靜的技巧;(5)認知重建;(6)每週設立目標;(7) 問題解決技巧訓練;(8)防止復發 (Craigie, & Saulsman, 2007)。Lacey (2004) 認為 CBT-G 的優點並非僅在於時間及成本因素而已,因為就行為學派的觀點來看,

CBT-G 的團體互動過程,使 CBT-G 具有許多個別 CBT 所沒有的優點。Lacey(2004) 指出,個別 CBT 的治療情境較不真實,當事人在治療期間表現的人際行為較不 具代表性,因為大部份的困擾情緒多與人際互動有關,CBT-G 所提供的便是一 個相對較真實的人際情境,過程中較能呈現引發並強化其失功能思考及不適應行 為的事件及刺激,讓當事人藉由與成員之間的回饋與信念分析,對自己的思考及 行為模式有更多的覺察,進而矯正之。除此之外,團體成員彼此之間的觀察學習 亦具有替代性學習的功效。因此,團體的情境對當事人而言,學習效果較佳,且 較能幫助個案將團體中的學習成效運用於團體外的情境。

以一位抱怨人際不適應問題的憂鬱症個案為例,在個別治療情境中,她可能 無法覺察自己的人際模式出了什麼問題,因為她覺得自己是一個溫暖而友善的 人,但周遭的人卻常常不喜歡她,然在團體治療情境中,她對其他成員攻擊、批 判、競爭的行為一如在她生活中所發生的情形一樣,造成其他成員避開她,而藉 由團體成員及治療者的面質與回饋,當事人覺察自己扭曲的想法,並透過家庭作 業及行為的示範與演練,當事人修正內在自我對話並嘗試新的人際技巧模式,而 此新學習的思考及行為模式,獲得團體成員的肯定、生活中人際關係的改善,進 一步形成正增強。總之,Lacey (2004) 認為 CBT-G 較個別 CBT 更接近真實情境,

且具有同儕增強及多重示範的獨特優點,更利於人際學習。

二、認知行為團體心理治療運用在憂鬱症的療效研究

CBT-G 現已廣泛運用在憂鬱症及諸多身心困擾的治療,證實其療效的研究 亦陸續被發表。例如,在國外研究部分,Saulsman、Coall 和 Nathan (2006) 的控 制性研究將憂鬱症患者分成低憂鬱人格及高憂鬱人格兩組,發現在經過 10 週、

每週 2 小時的 CBT-G 治療後,兩組參與者的憂鬱、焦慮、失功能認知、生活品 質均明顯改善。另外,Craigie 和 Saulsman (2007) 則是針對合併有人格疾患的憂 鬱症患者也進行連續 10 週、每週 2 小時的 CBT-G,結果顯示其憂鬱、失功能認 知及生活品質評量呈現明顯改善,三個月後追蹤調查效果仍持續,表示對於合併 人格疾患的憂鬱症患者,短期的 CBT-G 亦能有所助益。在嚴重病人方面,Hagen、

Nordahl 和 Grawe (2005) 對 15 位罹患精精神分裂症合併憂鬱症的個案,進行 8 週、每週 2 小時的 CBT-G,結果發現 CBT-G 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憂鬱情緒 及整體功能上有顯著效果。在老年憂鬱症方面,Wilkinson 等人 (2008) 曾對 60 歲以上、診斷為憂鬱症的老年個案,進行 8 週、每週 90 分鐘的 CBT-G,結果發 現接受 CBT-G 合併藥物治療的復發率,較只接受藥物治療的參與者來得低。在 後設分析研究方面,Oei 和 Dingle (2008) 針對 34 份 CBT-G 對憂鬱症療效的研究 的分析顯示,CBT-G 的效果量高於無處遇組,而與其他治療模式相當。

在國內研究方面,林梅鳳(2000)對憂鬱症患者進行 12 週、每週 2 小時的 CBT-G,結果發現 CBT-G 可改善個案的憂鬱情緒及認知偏差。陳偉任等人(2008)

在其研究中,則將女性憂鬱症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除原有之藥物治 療,再加上 10 次 CBT-G,而對照組則維持原來的藥物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的 憂鬱情緒和非理性信念有明顯改善,且後續追蹤療效仍持續。另外,Chen、Lu、

Chang、Chu 和 Chou (2006) 的研究,對憂鬱症患者進行 12 次、每次 2 小時的 CBT-G 後,其憂鬱情緒及低自尊皆明顯改善,一個月後追蹤評量,治療成效仍 持續且均優於照組。

另外,劉彥君、藍玉玲、劉志如和周育如(2008)篩選出 16 個 1997 至 2007 年,具足夠研究數據的國內外研究樣本進行後設分析,結果顯示 CBT-G 對改善 憂鬱症狀具效果量,且對兒童青少年之效果量高於成人,而馮瓊儀(2010)在其 後設分析研究中,分析了 32 個國內外 CBT-G 治療憂鬱症的療效研究,結果顯示 CBT-G 可改善憂鬱情緒,並降低復發率。

總而言之,從國內外研究來看,CBT-G 已被證實對憂鬱症確實具有療效,

也是最多實徵研究證實其在憂鬱症之療效的團體治療取向,它能幫助當事人對疾 病有所認識、改變負向認知、獲得行為技巧、改善憂鬱情緒,是實務工作者可善 加利用的治療模式。

也是最多實徵研究證實其在憂鬱症之療效的團體治療取向,它能幫助當事人對疾 病有所認識、改變負向認知、獲得行為技巧、改善憂鬱情緒,是實務工作者可善 加利用的治療模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