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防風林空間變遷機率分析

第三章 土地利用變遷之 Logit 模式分析

第一節 1978-1994 年防風林空間變遷機率分析與模擬

一、 防風林空間變遷機率分析

為了分析 1978 至 1994 年之研究區內防風林與各土地利用之間的關連性,

與推估防風林之空間變遷機率,本研究選擇以 1978 年之海拔高、坡度、距農 地距離、距建地距離、距水體距離、距道路距離、距沙地及距空/草地距離(圖 3-1 至 3-6)等 8 項自然及人文環境影響因子的空間資訊作為放入模式之解釋 變數,另以防風林之土地利用型態是否產生轉變,即維持為防風林土地利用 型態或是轉變為其他土地利用型態作為自變數。圖 3-1 至 3-6,為能將 1978 年防風林與各項土地利用之距離做適當的呈現,故以公尺為單位並使用自然 分等法(Natural Breaks)表示。取樣方式採用分層隨機取樣,且基於隨機取 樣較能符合統計理論,也可以減少資料運算處理的時間,故利用 ARC/INFO 地理資訊系統之 AML 指令,搭配 C 語言所開發之隨機取樣程式,進行建立模 式時所需之樣本點取樣(吳治達、鄭祈全,2005)。

42

圖 3-1 1978 年防風林距農地距離圖

圖 3-2 1978 年防風林距建地距離圖

圖 3-3 1978 年防風林距水體距離圖

43

圖 3-4 1978 年防風林距道路距離圖

圖 3-5 1978 年防風林距沙地距離圖

圖 3-6 1978 年防風林距草空地距離圖

44 分別為 10.0267、5.7289、111.3814、10.3537、9.6678、119.7970 及 65.5949,

均達顯著水準,顯示出此 7 項解釋變數對於防風林具有顯著的影響力,故可

45

46 組(Spatial Analyst)中的圖層計算(Raster Calculator),將防風林之空間分佈變 遷機率模式代入運算後,即可得到防風林之變遷機率空間分佈圖,如圖 3-7。圖 中每一像元的變遷機率介於 0 至 1 之間,越靠近 0 表示土地利用發生變遷之機率 越低,意即防風林容易轉變為其他土地利用型態;反之,越靠近 1 則表示土地利 用發生變遷之機率越高,即其他的土地利用型態越容易轉變為防風林。

47

圖 3-7 防風林預測變遷機率分佈圖

為能進行模式的驗證,本研究將預測出來之防風林變遷機率分佈圖與 1994 年防風林分佈圖進行套疊,並藉由此套疊圖評估模式預測之準確度,套疊結果如 圖 3-8,圖中紅色區塊為預測變遷機率值為 0.5 至 1.0,即預測變遷為防風林之機 率最高的區域;圖中黃色區塊則為預測變遷機率值為 0.3 至 0.5 之區域;圖中綠 色區塊為預測變遷機率值為 0 至 0.3,即預測變遷為防風林機率低的區域。除套 疊圖層外,另將預測變遷機率對應之防風林百分比進行計算,其結果如表 3-3。

另外,為方便針對研究區內各個區域之防風林真值對應預測變遷機率值進行分析,

故將 1994 年防風林真值對應預測變遷機率圖與村界圖套疊,如圖 3-9。

48

圖3-8 1994 年防風林真值對應預測變遷機率圖

表3-3 變遷機率與 1994 年防風林真值百分比

變遷機率

1994 年防風林百分比

0.0-0.3 13%

0.3-0.5 18%

0.5-1.0 69%

圖 3-9 1994 年防風林真值對應預測變遷機率圖與村界圖

4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