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捌、結論: 「現代化」與理想性別角色的建構

明治初年的日本社會,由於受到自由民權與社會改革等思想運動的影 響,男女同權論跟婦人參政、女子受教權等議題的討論曾興盛一時。明治十 年後半期(1882-1887)也有岸田俊子、影山櫻子等女權運動者登場。但是 隨著日本國族主義發展,論者竟急速向賢妻良母論傾斜,1899 年發布了高 等女學校令後,更是徹底執行了賢妻良母論(牟田和恵,1996)。明治時期 由中村正直提出的婦女教育理論成為最原始的賢妻良母觀。他認為,要使日

本真正富強,唯有透過思想層面做徹底的改變,國民素養才會提升。而作為 教養下一代的母親自然成為提升素質的關鍵角色。因此,日本將培育女性的 重點,放在母職角色的強調與塑造上,期望女性在素養與健康皆能有所提 升,進而對國家有所貢獻(陳姃湲,2005)。

明治二十年代後(1888 年後)的社會思維因而回復到美化主婦運動,

或是對於儒教的、傳統的、封建的女性觀的讚美(牟田和恵,1996)。與封 建時代不同的是,明治後期的日本社會,對於理想母親的要求超越了過去的 封建時代,進一步希望女性必須從知識層面也跟著男性一起進步,但在知識 的進步方面,女性並不需要學習法律、哲學等高級或抽象的知識,而是必須 瞭解現代化後的家庭管理知識。

這也就是說,女性是為了能夠勝任日本社會及主流價值對於「賢妻良 母」的期望,才得以在目的性學習新知識的前提下,接受新式教育,以符合 時代潮流。因此,女子教育的設計,不但是以培養賢妻良母的理想女性為 主,還進一步要求女性行為跟態度上的順從,期望透過教育制度,女性在知 識水平方面能夠與男性進行對話,使得男性不會無聊。因此當時常有想要找 結婚對象的男性直接到女校挑選結婚對象,當時的校長也會順勢而為(游鑑 明,1987)。是故,雖然女子教育的普及與社會對於女子就業觀念的改變,

為女性帶來改變社會角色的契機,廣告中也常可看到單獨出現的女子展現了 活力與獨立的樣貌。隨著現代化程度越高,後期的廣告不僅可見到從事打 球、游泳等活潑健康的女性形象,甚至可以看到女性穿著洋服、燙著最時髦 的短捲髮、喝著紅茶或洋酒等奢侈品,或是抽菸、逛街等呈現(黃馨儀,

2007)。但是一旦女性的活動領域回歸至家庭,傳統女性的賢妻良母、依附 男性、溫良柔順的形象,還是凌駕在新女性或現代女性之上。

在日治時期的報紙廣告中,無論是「母子」或是「夫妻」的圖像,最常 見的表現手法即是用服裝來指涉文化(和/漢文化、現代/傳統文化)差異。

西式服飾在明治後引進日本,相較於傳統服飾,西服代表的是進步、現代化 的。雖然傳統服飾並不一定會因為引進新式服裝而被貶低或是完全取代,當 時的新聞照片顯示,女性穿和服的比例仍然很高。但西式服飾被視為現代化 象徵,並逐漸被解讀為科技、進步、時髦等普遍被日本人接受的價值意涵,

是不爭的事實。當西服與傳統服飾同時出現時,它們分別指涉的是「進步」

與「傳統」的意義。在日本社會熱烈追求現代化的風潮下,穿著西方服飾不 但是一種時尚,也被視為是身分與經濟能力的代表。因此,即使男性角色單 獨出現在廣告裡,大多也是身穿西式服裝,但女性則未必。

臺灣因為天氣炎熱,因此《臺灣日日新報》的社論也時常爭辯日籍女性 是否應因時制宜,換穿方便活動的西式甚至漢人服裝。不過在廣告的視覺呈 現上,穿西式與和式服飾的女子仍居多,這是因為刊登報紙廣告的業主多半 來自日本商社(鍾淑敏,1994),自然會便宜行事,選用他們熟悉的女性形 象。至於漢服符號,僅出現在漢文版的廣告,藉由增加熟悉感來爭取臺灣消 費者的認同。

綜合以上分析,本文發現,若男女同時出現在廣告時,男性與孩童幾乎 都是穿著西式服裝,而女性則以穿著傳統服飾(即和服或閩粵式漢服)為 主。檢視目前所蒐集的樣本,從未有穿著西式服飾的女性與穿著傳統和服的

男性(孩童)同時出現。透過服飾來對比,一方面可標識西化或現代化程度 的高低,二方面也說明,無論當時的日本社會,包括被殖民的臺灣「現代 化」到什麼程度,透過大眾媒體所傳遞的理想女性形象,仍是固守「傳統」

美德的妻子與母親。最重要的是,即使隨著時代進展,男性仍是家庭中不可 或缺的,代表權力與進步的象徵,而女性在則是順從、依附於男性的傳統角 色。在廣告中,即便是與依賴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女性的存在,也是因為生 育了孩子,擔任母職的角色之後,方才有其意義與價值。

在日治時期臺灣報紙的日文廣告中,當男女角色同時出現時,身穿傳統服飾 的女性,就像是守護著社會中既定的性別文化,被設定在家庭中扮演著「賢妻」、

「良母」等角色,與身穿西方服飾的男性所代表的「進步」、「現代」與「權 威」,形成對比。但在漢文版的報紙廣告中,卻缺乏這種明顯的對比,即使廣告中 同時出現男女角色,也大多穿著傳統漢服飾。若將廣告中的服飾與物件作為現代化 程度的指標,我們可列出日治時期臺灣男女位階的差異,即:

日本男性 > 日本女性 > 臺灣漢人男性/女性

「進步」的男性和「傳統」的女性,「進步」的日本人和「傳統」的臺 灣漢人,恰好形成強烈的符號與意義對比。整體來說,根據本研究的文本分 析,如果男女同時出現於廣告的話,以現代化程度來說,男性優於女性,但 若是涉及不同的種族,日本人整體優於臺灣漢人,正好說明了日治時期殖民 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關係。

日治時期的臺灣女性雖然因為政策之故,接受教育的比率大幅提升,加 上殖民政府基於經濟考量而推動的放足運動,也使得女性擺脫身體限制,獲

得走出家庭、向外尋找工作的機會。但當時的女性除了在職業上有較多選擇 機會之外,社會對於女性應該在家庭扮演的角色期待並沒有因此改變,家庭 仍是大多數女性主要的活動空間,即使有少部分的女性透過教育或是工作擁 有經濟自主能力,但還是不敵主流社會價值對於「理想女性」的要求,不論 是臺籍或日籍女性都被限制其中。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女性的教育水平與經 濟能力並非個人獨立自主的指標,而是邁向婚姻的先決條件。本文的廣告文 本分析驗證了這樣的主流社會價值:只有走入家庭獲得成為某人妻子與母親 後,才能成為「理想女性」。

參考書目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原書 Fiske, John,

(1990)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梁梨尹(2008)。《臺灣日日新:老藥品的故事》。臺北:臺灣書房。

游鑑明(1995)。《日據時期臺灣的職業婦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 所博士論文。

游鑑明(1987)。《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臺北:遠流。(原書 Jhally, S. [1987].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黃馨儀(2007)。《日治時期臺灣紅茶文化研究-以三井合名會社為例》。國

楊翠(1993)。《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

(1920-1932)》。臺北:時報文化。

楊雅慧(1994)。《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婦女(1937-1945)--日本殖民政府的教 化與動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Barthes, R.(1977).Image-music-text. New York:Hill and Wang

Goffman, E.(1979). Gender Advertisements. Minneapolis MN, Baker & Taylor Books.

Modernization” and the Ideal Image of Female Role:

An Analysis of Taiwan Jih jih Shin Pao’s Advertisement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