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1 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

利用行動裝置偵測、整合使用者目前的狀態資訊及位置資訊,並且使用所 得到的資訊加以分析整合,自動地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資訊和服務。系統會 整理出使用者所需要的資訊或是針對目前使用者所處情境狀態給予資訊和服 務,透過分析資訊和服務可以減少冗長、不必要的資訊,讓使用者更貼近生活 與實際操作應用。

最早提出情境感知的概念是在 1994 年 Schilit[24]與 Theimer[25]所提出,主 要的概念是將使用者所需要可以善加利用的資訊,依據使用者的情境以及地位

圖 2-1 情境感知服務流程

 情境感知資訊:年齡、性別、情緒、習慣、喜好、能力等資訊,以及時

間、位置、光亮、氣溫、所處環境設施等等的環境資訊。

 感測器:行動裝置上軟硬體的使用以及傳感器所得到的資訊,例如陀螺

儀、GPS、時鐘、臉部辨識、使用者喜好紀錄等等。

 資訊處理:可分為兩種處理模式,(1)集中式:將行動裝置感測到的情境資 訊.利用無線網路傳輸的技術傳送伺服器端,在從伺服器端運算的結果,

最後將使用者設定條件或是情境所計算的結果傳送至使用者的行動裝置。

(2)分散式:在使用者的行動裝置上處理情境資訊的處理加工,並直接得出 所需要的結果,提供服務。

 服務模式:David Kotz 的定義可分為主動服務模式(Active context)以及被動 服務模式(Passive context)。所謂主動服務模式為系統依照接收到的情境感

知資訊,來改變系統的行為模式 (例如:在重要會議時,手機會依據預先

「內容開放」是目前大家所關注的議題之一,主要是開放各種專業領域所 能夠清楚地掌握的資料內容,能夠增加各領域之間的技術交流,Science

Common 的前執行長 John Wilbanks 曾提過:「曾經許多科學家表示,在這歷史 的一刻,正當我們有足夠的技術與能力將科學資料以全球性的層次來進行發 佈,增強彼此之間的合作關係且加速新科技的發展,但是很諷刺地看到我們急 著把資訊封閉,並嚴格地禁止在這些知識數據上使用新的技術[13]」。有些人認 為大多數資料皆是由於大眾所提供出來的資訊,但是大部分的使用者卻無法獲 知這些資訊,故藉由內容開放的方式,將資料開放給大眾提供參考使用。綜合 以上開放資料的運動逐漸興起,讓政府、學界都有 Open data 運動可以善加使 用。

依據 W3C eGov Interest Group[26]所提出的定義,開放資料(Open Data)須符合以 下兩項標準:

 格式未加工(Raw Format):不能對資料本身做額外的加工。

 機器可讀(Machine-readable):將資訊的格式建構出可讓電腦或者程式進行 讀取且加以處理。

2.3 政府開放資料(Open Government Data)

務,造就出更加完美的生活品質。依照 W3C eGov Interest Group[27]定義,政府 開放資料須以下八條原則為標準:

1. Complete:所有的開放資料皆可被任何取用,不能加設密碼或者權限。

2. Primary:所有的資料需未經修改、整合過的,皆為最原始的。

3. Accessible:資料能被任何人所使用,且能做為任何應用。

4. Timely:資料須是最即時的,不可是過時的資料。

5. Machine processable:資料是可被電腦、程式可讀的格式做為儲存,讓資料 得以被自動地存取。

6. Non-discriminatory:資料能被任何取用,不會受限於權限之影響。

7. Non-proprietary:能重複使用的存取資料,不影響互斥的存取。

8. License-free:資料沒有明確版權或是法規之限制。但是若部分有合理機密 的資料、特別權限之限制或是隱私,則允許能有部分之版權限制。

2.4 鏈結開放資料(Linked Open Data)

鏈結資料(Linked Data)是透過資料之間的關係做成鏈結的一種方法,利用 鏈結後所產生的資料會具有結構性。而且是藉由資料彼此之間的鏈結,資料與 資料間能夠互相溝通,如此就能提升出資料的價值與用途。鏈結資料(Linked

Data)是建構於標準網路的技術之下,例如 RDF、HTTP、URIs 等等,其中用途 是在於透過資料結構化的雜亂資料,能讓資料更具有機器可讀且有結構化的性 質,更進階地能夠使用電腦進一步做規模化或者自動化邏輯的分析,將資料的 數據能完整的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Tim Berners-Lee 在 2009 年所提出了四項核心標準[19]:

1. 使用 URI 描述出事物或者資源

2. 使用 HTTP URIs 提供所有的資源藉由網際網路能讓使用者去存取且使用 3. 對於各種 URI 的資源提供有用且正確的資訊,進一步使用 SPARQL 和 RDF 去做查詢以及描述

4. 提供鏈結到有關其他事物的 URI

Linked Open Data 基礎建構於 Linked Data 的方法,希望由政府或各種企業 所能提供的多項開放資料,進一步鏈結資料的利用方式,能提供給一般民眾做 使用,透過 Linked Data 的易分享性、易可讀性,增強開放資料所能帶來的好 處。

Tim Berners-Lee 在 2010 所提供出一套能針對 Linked Open Data 的鑑定標準 [20]。根據圖 2-2 中所鑑定之標準,其中共有 5 個 Level,若 Level 越高所表示

Level 5. 符合上述全部的規範,所提供的資料能讓資料連結至其他人,目 的是將資料之間彼此鏈結。

圖 2-2 Linked Open Data 鑑定之標準,5 個 Level

2.5 資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資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簡稱 RDF)以及 RDF

Schema 是全球網際網路資訊協會(簡稱 W3C)所提出問題中的先導規範,目的是 解決資源描述之問題,描述的豐富性及詳細表達出網路資源的結構與內容

[17]。在 2004 年 2 月,RDF 已成為 W3C 標準,並允許讓使用者或者開發者能 建立階層式的屬性和概念,讓資料呈現出本體(Ontology)的樣貌、雛型,主要為 用來可供閱讀再使用、資料交換、網路編碼和機器可解析且可讀的 metadata,

提供架構的基礎。

RDF 主要用處是使用所呈現出網路資源的狀態與資訊,適合使用在用來表 示詮釋得資料,且載明出特定領域之框架(Schema),方便於資源描述語彙中做

宣告該領域,利用框架中所能表達領域的概念、定義以及階層架構彼此之間的 關係,能將從語法的某層級提升至讓該領域的應用中語意的層級,能將機器去 理解與處理,而且不會容易喪失原本語意中的通用架構[5]。

RDF 用來建構在 XML 之上,基本的模型包含 Statement、Resource 和 Properties。Resource 有兩種能呈現的型態:「Literal Resource」和「URI Resource」。

例如圖 2-3,存在於一個是以 URI 來描述的

Resource:長框中右方的『t-shirt』;另外有兩種 Properties,分別:『size』和『color』;『size』的 Value 為上 述所說的 Literal Resource:『12』;接著是『color』的 Value 則是為上述所說的 URI Resource:『white』。

圖 2-3 RDF 範例一

RDF 所能描述物件中基本單位的是 Statement。Statement 是用來描述事情 或者事物,其所使用到的三體(triple),分別代表的是: Object、Subject 以及 Predicate(Property)。這三種所能描述出一句話:「Subject has a Predicate, which is Object」,於圖片 2-4 為例。

圖 2-4 RDF 範例二

 Subject:T-shirt (<http://www.linkeddatatools.com/clothes#t-shirt>是嚴格敘述)

 Predicate(property):Color(<feature:color>是嚴格敘述)

 Object:white(<http://www.linkeddatatools.com/colors#white>是嚴格敘述) 可以用白話文來描述:『t-shirt』中有一個屬性為『size』,其中的值為『12』、也 有一個屬性為『color』,其中的值為『白色』,若用圖來表示如圖 2-5。

圖 2-5 RDF 關係之概述圖

2.6 SPARQL

SPARQL 是 SPARQL Protocol and RDF Query Language 縮寫而成,目的是 用在 RDF 內相關的 Resource 查詢語言。RDF 的查詢語言延伸而來就叫做

SPARQL,例如 SeRQL、RDQL、rdfDB、發展而產生出來,用於提供人們進一 步語意網相關的研究與開發。SPARQL 在 2008 年已經成功成為 W3C 推薦的標 準。

2.7 Jena API

伴隨著各種領域的資料量大幅地驚人成長,出現各種不同的檔案型態,由 於檔案彼此之間互相獨立,這就是造成了檔案的數據相當地龐大,但是卻無法 適時且有效利用的窘境。為了處理這類狀況,我們必須針對這類複雜的數據建 構出正規化的格式,不但能讓機器可讀,而且可以為了應用程式開發者創造出 合適的開發環境,激發出無限的創造力。Jena API 是 HP Labs 利用 Java API 所 研發出來的,目的是提供將資料透過本體轉換出的應用程式介面,此用於 OWL 和 RDF 所組合而成的本體(Ontology),所能提供一系列的查詢、創建、鏈結以 及修改的動作。原本混亂的資料在本來中並沒有提供查找、搜尋的功能,另外 讓資料轉換出本體完整描述後能使用 SPARQL,代表

「 SPARQL Protocol and RDF Query Language」( SPARQL 協定和 RDF 查詢的語 言)能針對指定的資料迅速地完成搜尋。於 2008 年,SPARQL 已正式成為一項

W3C 推薦標準。

下圖 2-6 表示 OWL 、Jena API、RDF 以及 SPARQL 彼此之間的關係[11]。

圖 2-6 Jena 應用之流程圖

根據圖片 2-6 所分別於下列五種步驟:

2.8 Google API

Google API 是頗盛名的谷歌公司研發出個應用程式介面。其中網際網路的 應用軟體具有優良的開放性,為了滿足一般使用者的需求,所提供出豐富且多 樣的產品與服務;在此同時也為滿足開發者來開發應用程式,谷歌公司則提供 能大量並且能協助廠商來開發出整合的 API 介面[21]。

現今谷歌公司在市面上已開放出 60 種以上的 API,功能範圍非常廣大,每 種谷歌都能提供具備可以利用對應的 API 進行呼叫的服務。然而 Google API 時 常會與 JSON、XML 或者 JavaScript 等等做結合的應用技術。目的是為了能讓 許多人能夠使用谷歌的服務創造新奇的應用,谷歌也提供眾多不需要編寫程 式,就單單需要利用簡單的設定可以自然地使用 API 的工具。

2.9 PHPMyAdmin

PHPMyAdmin 是個以 PHP 作為基礎,利用 Web-Base 一種方式架設在網路主機 上 MYSQL 的資料庫做為管理工具,管理者必須利用 Web 上介面管理 MySQL 的資料庫。PHPMyAdmin 的一個大優勢是它與其他 PHP 的程式都需在網頁伺服 器中來進行執行,但是我們能在無論任何地方利用程式所產生出 HTML 的介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