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聞記者普遍引用過網路資訊

一、重要發現與討論

2. 新聞記者普遍引用過網路資訊

本研究進一步詢問記者是否曾經使用過網路資訊,近九成(89.2%)新聞記者

曾經使用過網路上的資訊報導新聞,「經常引用」加上「有時引用」的比例也多達 60.9%,此一結果表示大多數記者會引用網路上的資訊。網路的速度能讓記者不出 編輯室即可得到資料,報導能在幾秒內下載,公共辯論質詢的片段亦能迅速地取 得。故Davis(2010)的研究也指出,受訪記者認為新資訊傳播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的好處在於增加產製過程的方便,最大的利益 即在於資訊取得的方便性。

另一方面,多數記者也表示會進行查證動作,但每次都會查證的比例則不到五成

(45%)。而此一研究結果與學者Machill 與 Beiler在2010年的研究結果類似,Machill 與 Beiler(2010)將記者新聞蒐集的過程分為三個部份,一是發現主題及評估其重 要性(finding topics & assessing their relevance);二是交叉驗證的蒐集過程(cross-checking research),其為記者確認資訊及事實的過程,記者必須去證實消息來源的 正確性,或是從其他資訊來驗證事實;三是擴充範圍的蒐集過程(scope-extension research),意指記者只是試圖延伸一開始的資訊,但並未進一步搜尋出其它可能的消 息來源。作者認為使用網路來進行新聞蒐集,第二個交叉驗證的過程是最為重要的,

但該研究結果卻發現,新聞記者蒐集新聞時,最少進行網路資訊的交叉驗證過程。換 言之,新聞記者只是習慣從網路獲得資訊,但卻缺乏進行查證或多方驗證的工作。

新聞蒐集、傳播、編輯以及產製的數位化工具,已經變成是新聞記者方便的以及 有力的新聞來源。這些工具使得新聞記者更有效率地找到不同的消息來源。但同樣的 也讓抄襲增加,威脅到傳統的好報導(good old-fashioned and shoe-leather reporting)。

就如同Reich(2005)所言,科技不但可以為記者連結「真實」,也可以連結「不真 實」。新聞記者對於科技的依賴,會窄化記者對真實的視野,給予記者「社會存在的 低度描繪」(low profile of social presence),減低他們與人們的互動與創意。或許網 路上的許多資訊是高品質的,可以成為新聞重要故事資訊的好來源及導言,但同樣 的,也有很多資訊是令人質疑且不知來源,甚至具有誤導的意味,因此記者必須小心 評估網路資訊,亦即有效從網路之外的來源查證網路資訊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新媒 體只會使新聞記者逾越了客觀性的規範(Pavlik, 2001)。

(四)對於網路意見呈現的看法

新聞記者對於新聞報導網路意見的看法出現了有趣的現象,記者一方面不認為 網路意見可信度高,但另一方面又認同網路意見可以豐富新聞報導的多元觀點。本研 究發現新聞記者對於網路意見與公眾想像擺盪在兩個極端現象之中,其一擺盪是新聞 記者一方面覺得網路民意較不能代表民意, 但卻又喜愛引用網路意見,這樣的結果或 許與記者本身已成為網路的重度使用者有關,或許也與新聞慣例以及新聞記者對專業 意理認知的改變有關。其二擺盪則是新聞記者認為網路意見較難代表民意,但另一方 面,記者又認同網路意見可以豐富新聞報導的多元性。以上兩種擺盪皆指出,新聞記 者對於民意的認知觀點是多元的,就像Weaver等人(2007)的研究結果指出,記者對 於新聞記者角色的四種功能(詮釋功能、傳送功能、對抗功能、民眾動員功能)認知 出現重疊的狀態,受訪當中有四分之一的記者認為新聞記者具有傳送功能,但也同時 認知新聞記者扮演對抗權威的功能,而作者認為前述兩者卻是相當對立的觀點,因此 多元認知的民意概念並存於記者的認知腦海中。

另一方面,迴歸分析的結果發現,新聞記者對於新聞報導具備如何的公眾概念,

也會影響其對於網路民意的認知。研究顯示,認同網路意見以及量化集結意見可以反 映民意(符號公眾概念)的記者,對於網路意見最表認同,他們大多認為網路意見是 多元,也能反映民意。這類習慣從量化調查數據尋找符號公眾意見的記者,似乎也在 網路意見(或是網友)當中,找到新的符號公眾代表;而認同公共角色民意概念的記 者,只認同網路意見代表多元意見,但並不認同網路意見反映民意。換言之,記者本 身如何認知民意概念,的確對其看待網路意見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

長久以來新聞學的專業意理論述將新聞定位為「為民喉舌」的權威角色,新聞的 資訊蒐集與其它資訊蒐集最大的不同,乃在於新聞扮演著維持民主的功能。媒體公共 性及權威性的考量,讓新聞記者提供的資訊必須與其它資訊有所區隔,也因此新聞記 者汲於鞏固其工作角色,以及努力於描繪其公眾的形象(Dahlgren, 1991)。即便網 路民意不能代表民意,即便網路民意的可信度不高,它卻是成為記者描繪民意與形塑 民意的方便管道;更重要的是,在當今民意公眾已不需「身體」只需「符號」的年代 裡,網路無形的符號公眾所能產出的民意符號論述力量,卻有可能大過街頭的任何單

一個人,這或許也是記者喜好使用網友意見的原因之一。

此外,新聞記者不信任網路意見,卻喜歡使用網路意見的現象,也點出了新聞 對於網路傳播科技(ICT)的採用,較少是民主的必要概念或是科技創新,反而是理 性化及市場化的結果,因為不論是記者或政治人物都期待更有產出、更有效率、及具 備量產性結果,故使用網路意見,或許能解決新聞如何能更有「效率」地產出民意 的問題。但在ICT情況下,Davis(2010)認為,資訊蒐集與人際互動也變得更「虛擬 化」,也就是說,在新聞記者以及公眾之間的政治投入,不管是透過線上或是大眾媒 體中介,其實都是「符號」多於「實質」,「薄」多於「厚」的傳播連結。因此作者 認為新媒體反而扮演了弱化溝通連結、社會資本及公眾投入的角色,而這點的確是新 聞記者在引用網路意見時不得不深思的問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