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施工品管作業及檢測結果

在文檔中 目錄 (頁 96-121)

SMA 鋪設之成功與否,除了施工前的良好規劃,如材料的選 擇、適合的配合設計及完善的施工計畫等外,施工時的嚴謹要求及 品質管理也影響 SMA 鋪設成效。為確保施工的品質,本試鋪工程先 在瀝青拌合廠旁道路及鋪設現場各選擇一路段進行試鋪,以探求實 際施工時可能發生之問題,預為謀求改善。於正式施工時,則進行 各項拌合廠及現場的品質管制作業,並於鋪設完成後辦理現地檢測 作業,以評估鋪設成效。

4-1、試鋪作業

為確保施工的品質,本 SMA 試鋪工程於正式施工前先進行試鋪 作業,以探求實際施工時可能發生之問題,預為謀求改善。本試鋪 作業分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選在瀝青拌合廠旁道路試鋪,第二階 段則在工地現場試鋪。

4-1-1、第一階段試鋪

第一階段的試鋪選在瀝青拌合廠旁道路進行,本次試鋪時產生 許多油斑,如圖 4-1 所示,且混合料經鋪裝機散佈螺旋播料後有材 料析離現象,造成兩側部位之空隙率大於中間部位之空隙率。經檢 討採取下列改善措施:

1、油斑現象產生原因可能為設計含油量偏高,雖然配合設計時檢 驗之垂流量在規範值內,但為避免正式鋪築時再產生油斑現 象,經檢討將原設計含油量6.4%,修正減少為 6.0%。

2、一般 SMA 鋪設採用改質瀝青時,由於運送時混合料溫度容易 下降,故出廠溫度亦相對提高,本鋪設工程為採用一般瀝青膠

泥,無需考慮將出廠溫度提高的問題。本次試鋪時混合料出廠 溫度約 160℃,經檢討有可能因出廠溫度太高,致產生油斑現 象,故將出廠溫度修正降低至 150℃左右,估計至現場鋪築時 仍可維持滾壓所需的溫度。

3、鋪裝機原散佈螺旋長度不足,無法均勻把混合料播送至兩側,

造成粒料析離現象,經檢討將散佈螺旋長度加長,以使播料均 勻。

圖 4-1、第一階段試鋪產生之油斑

4-1-2、第二階段試鋪

第二階段試鋪作業於民國 91 年 11 月 15 日在工地現場進行,試 鋪位置選在台九線 109K+000 左側,試鋪寬度為 4 公尺,長度為 80 公尺,鋪設數量約 40 公噸。試鋪當天並由第四區養護工程處處長親 自帶隊先至拌合廠瞭解拌合廠作業情形,如圖 4-2 所示,再至現場 觀察實際試鋪狀況,現場施工照片如圖 4-3 所示,試鋪檢測報告如 附錄二所示。

圖 4-2、第四區養護工程處人員至拌合廠瞭解拌合廠作業情形

(1)混合料傾倒於鋪裝機 (2)鋪裝機鋪築

(3)壓路機滾壓 (4)壓路機滾壓 圖4-3、現場試鋪施工照片

由於第二階段試鋪已依照第一階段試鋪改善措施修正,鋪設後 路面平整,表面並無油斑現象產生,綜合整理本次試鋪檢驗結果如 后:

1、粒料級配篩分結果如表 4-1 所示,由表 4-1 可得知級配過篩百 分比與設計值之差值不太,皆在允許誤差範圍內。

2、瀝青含量經檢驗只有 5.38%,明顯低於生產所設定之含油量 6.0%,判斷為瀝青膠泥於試驗過程流失而產生之誤差,此種現 象應以改變試驗程序加以修正,即以駐廠方式控制瀝青含量。

3、壓實度檢測結果試鋪路面鑽心試體密度皆在理論最大密度值的 94%以上,符合規定,故以施工計畫所擬定之滾壓方式滾壓即 可,應無須修正。

表 4-1、第二階段試鋪級配篩分析數值

篩號 留篩重(g) 累積留篩重(g) 過篩百分比(%) 設計值(%)

1” 0.0 0 100 100

3/4” 48.9 48.9 97.6 96

1/2” 908.6 957.5 52.1 57

3/8” 266.9 1224.4 38.7 39

#4 364.1 1588.5 20.5 21

#8 107.7 1696.2 15.1 16

#16 48.5 1744.7 12.7 13

#30 30.2 1774.9 11.2 11

#50 22.5 1797.4 10.0 9

#100 21.6 1819.0 9.0 9

#200 21.2 1840.2 7.9 8

底盤 140.1

粉塵 17.8 1998.1 0 --

4-2、施工品質管理

本 SMA 試鋪工程於民國 91 年 12 月 13 日開始正式施工鋪築,

但因蘇澳地區天候不穩定時常下雨,經陸續施工至民國 92 年 1 月 3 日始全部鋪設完成。正式施工時必須執行施工品質管制作業,以確

管制及工地施工品質管制。

4-2-1、拌合廠生產品質管制

試驗路面的成功與否,除要有良好的配合設計及嚴謹的施工管 制外,也有賴於拌合廠的生產品質管制。本試鋪工程正式鋪築時,

由中華大學協助於拌合廠內辦理各項生產品質管制作業,拌合廠生 產自主檢查表詳如附錄三,生產管制作業照片如圖4-4 所示。

(1)量測瀝青膠泥黏度 (2)骨材溫度量測

(3)量測最大理論密度 (4)級配篩分析

圖 4-4、拌合廠生產品質管制照片

拌合廠生產品質管制作業除了對拌合程序加以注意管控外,也 包括取得代表性樣品進行各項試驗,茲將拌合廠內執行之各生產管 制作業及檢驗結果敘述於后。

1、於 SMA 生產前檢查各拌合材料用量之設定是否與配合設計相 符,生產時密切督促礦物纖維投入人員,依預定時機投入固定 之礦物纖維量。

2、拌合時間控制在乾拌時間 15 秒,濕拌時間 35 秒。粒料拌合 溫度控制在 160℃左右,瀝青膠泥拌合溫度控制在 160℃左 右,混合料出廠溫度則維持在150℃左右。

3、施工期間共對瀝青膠泥取樣 3 次,並以 Brookfield 黏度試驗儀 及 29 號轉子量測黏度,其黏度值試驗結果如表 4-2 所示,由 表 4-2 顯示,60℃的黏度值皆在規範值 1,600cp~2,400cp 之 內。

表4-2、瀝青膠泥黏度試驗結果

日期 溫度(℃) 黏度值(cp)

91.12.13 60 2022 91.12.15 60 2137 92.01.03 60 2117

4、於每日出料之上午及下午各取混合料試樣,進行含油量試 驗、骨材篩分析、垂流試驗及最大理論密度等各種檢驗,並將 試樣夯壓成馬歇爾試體,以求算試體空隙率及 VMA 值。上述 各項檢驗結果如下:

(1) 含油量試驗

含油量之檢驗結果如表 4-3 及圖 4-5 所示,除 12 月 13 日下午及 1 月 2 日上午之含油量檢驗值略低外,其餘含油 量檢驗值約在5.5%上下。

表 4-3、含油量檢驗結果

抽樣序號 時間 含油量% 平均含油量%

5.78 1 12/13AM

5.28 5.53 5.17

2 12/13PM

4.91 5.04 5.83

3 12/14AM

5.32 5.57 5.45

4 12/15AM

5.40 5.42 5.50

5 1/01AM

5.53 5.52 5.24

6 1/02AM

5.07 5.16 5.23

7 1/03AM

5.91 5.57

圖 4-5、本試鋪案 SMA 之瀝青含量管制圖

將表 4-3 中的 14 個瀝青含量數據,計算平均值及標準 差值,可得平均值為 5.40%,標準差值為 0.29%,此一標準

4.5 5 5.5 6 6.5

0 1 2 3 4 5 6 7

抽樣序號 含

油 量

(

% )

檢測值 規範上限 設計值 規範下限

差值代表瀝青含量變異,一般瀝青混凝土的瀝青含量試驗 變異在 0.20%附近,本案例採駐廠,生產時的瀝青含量值 固定,按以往經驗,主要的瀝青含量變異乃來自試驗變 異,依此判斷 SMA 以溶劑離心分離法求測瀝青含量時,有 試驗變異變大的現象。除此以外,平均值仍和試鋪時之含 油量檢驗值一樣,與生產時設定之含油量 6.0%有不算小的 差距,判斷為瀝青膠泥於試驗過程流失而產生之誤差。經 徵詢國內其他 SMA 試鋪案拌合廠商,如使用改質瀝青時,

並不會有此種情形發生,故研判此一瀝青膠泥試驗過程流 失的現象,可能為一般瀝青之黏度較低,在含油量高的情 況下,於取樣試驗過程中容易造成流失。

(2) 粒料級配

粒料級配試驗結果如表 4-4 所示,由表 4-4 可知粒料級 配平均值與設計值則差異不太,差異最大的 1/2"篩也只有 差 2.1%,由此可見平均粒料級配與原配比設計值相當接 近。圖 4-6、圖 4-7、及圖 4-8 分別為#4 篩、#8 篩、及#200 篩之過篩百分比管制圖,可見抽樣試驗的結果,八個檢測 點中,#4 篩有兩點,#8 篩有三點,而#200 篩則只有一點落 出管制界限外,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駐廠人員及拌合廠 方努力的狀況下,才有的結果,已經相當不容易。由於使 用的骨材是特別挑選且經拌合廠方以軋製刨除料的碎石機 回軋過,以期符合粒形之規定,這種軋石製程很難得到穩 定的級配,加上 SMA 中的粗骨材用量較高,粗骨材變異的 影響不會有如在密級配中的縮小效應。

表4-4、粒料級配試驗結果

過 篩 百 分 比(%) 序號

篩號 1 2 3 4 5 6 7 8 平均值 設計值 1"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 3/4" 97.3 96.6 97.0 97.0 98.1 98.8 93.8 93.9 96.5 96 1/2" 47.9 47.4 58.0 56.7 60.5 63.7 61.4 60.0 57.0 57 3/8" 36.5 33.2 37.2 36.3 42.1 46.5 42.5 41.5 39.5 39

#4 23.6 19.3 15.8 16.7 18.6 20.4 21.4 21.6 19.7 21

#8 17.5 13.6 10.1 11.2 11.3 12.9 14.4 14.5 13.2 16

#30 11.4 11.4 8.2 9.5 9.3 10.9 12.4 12.5 10.7 11

#50 9.6 9.6 6.8 8.2 7.9 9.5 10.7 10.8 9.1 9

#200 8.1 8.1 5.6 7.0 7.8 9.4 9.1 9.2 8.1 8

圖4-6、本試鋪案 SMA 之#4 過篩百分比管制圖

15.5 17.5 19.5 21.5 23.5 25.5

0 1 2 3 4 5 6 7 8 抽樣序號

# 4 過 篩

%

檢測值 設計值 規範上限 規範下限

圖4-7、本試鋪案 SMA 之#8 過篩百分比管制圖

圖4-8、本試鋪案 SMA 之#200 過篩百分比管制圖 (3)垂流試驗

垂流試驗值如表 4-5 及圖 4-9 所示,除了 12 月 14 日、

12 月 15 日及 1 月 1 日等三日之試驗值低於規定值(0.3%)以 外,其餘皆高於規定值,尤其 1 月 2 日及 1 月 3 日二日之 垂流量試驗值特別高,對照工地施工之狀況,該二日工地

9.5 11.5 13.5 15.5 17.5 19.5

0 1 2 3 4 5 6 7 8 抽樣序號

# 8 過 篩

%

檢測值 設計值 規範上限 規範下限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0 1 2 3 4 5 6 7 8

抽樣序號

# 2 0 0 過 篩

%

檢測值 設計值 規範上限 規範下限

鋪築後出現油斑現象,由於垂流試驗是 SMA 的品質檢驗 項目中速度最快的試驗,往後的 SMA 試鋪案應可引用垂 流試驗作為重要的品質控制方法。經探討該二日垂流量較 大的原因,除了骨材的粒形因品質不穩定變較扁長外,也 可能為本試鋪工程原採用國外進口之礦物纖維,後為比較 不同礦物纖維對 SMA 之影響性,而嘗試改用本國製的礦 物纖維所致。

表 4-5、垂流量檢驗結果

抽樣序號 時間 試驗溫度℃ 垂流量% 平均垂流量%

0.77 1 12/13AM 150

0.79 0.78 0.49

2 12/13PM 150

0.35 0.42 0.24

3 12/14AM 150

0.20 0.22 0.25

4 12/15AM 150

0.27 0.26 0.19

5 1/01AM 150

0.18 0.19 1.08

6 1/02AM 150

1.06 1.07 0.65

7 1/03AM 150

0.71 0.68 1.80

8 1/03PM 150

2.10 1.95

該二種纖維之外觀型狀如圖 4-10 所示,由圖 4-10 可看 出,原採用之國外礦物纖維長度較長,呈現鬆散狀;而國內 的礦物纖維則較短,呈現緊實顆粒狀。可能因為二種纖維形 狀之不同,導致抑制瀝青垂流的成效不同,這種形狀之不同 在配合設計時,因拌合方式不同而未能顯現。

圖4-9、本試鋪案 SMA 之垂流量管制圖

國外進口礦物纖維 國內生產礦物纖維

圖4-10、本試鋪案 SMA 使用之礦物纖維外觀照片 (4) 理論最大密度

理論最大密度試驗結果如表 4-6 所示,由表 4-6 顯示,

理論最大密度在 2.458~2.478 間,平均值為 2.470Mg/m3,略 大於配比設計值之2.463 Mg/m3,標準差為0.007 Mg/m3

表4-6、理論最大密度試驗結果

抽樣序號 1 2 3 4 5 6 7 平均值 標準差

理論最大密度

Mg/m3 2.478 2.469 2.475 2.473 2.458 2.474 2.464 2.470 0.007

0.1 0.3 0.5 0.7 0.9 1.1 1.3 1.5 1.7 1.9

0 1 2 3 4 5 6 7 8 抽樣序號

垂 流 量 (

% )

檢測值 規範值

(5) 馬歇爾試體空隙率

所取試樣經夯壓(每面夯 50 下)成馬歇爾試體後,求出 試體密度,再依當次取樣測得之理論最大密度值,計算出 空隙率如圖 4-11 及表 4-7 所示,由圖 4-11 可知,空隙率平 均 值 為 3.87%, 與 設 計 空 隙 率 4.0%相 近 , 但 標 準 差為 0.53%,則顯得較高,應歸因為 SMA 的生產變異較大所 致,亦即含油量和粒料級配之差異,使試驗室夯製的試體 間的密度變異變大。

圖 4-11、本試鋪案 SMA 之馬歇爾試體空隙率管制圖

表4-7、空隙率及 VMA 試驗結果

抽樣序號 1 2 3 4 5 6 7 平均值 標準差

空隙率(%) 3.7 3.8 4.6 4.4 4.1 3.3 3.2 3.87 0.53

3.0 3.5 4.0 4.5 5.0

0 1 2 3 4 5 6 7 抽樣序號

空 隙 率 (

% )

檢測值 設計值

在文檔中 目錄 (頁 96-12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