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接觸感染之虞時

在文檔中 •呼吸防護具分類與選用 (頁 60-86)

粒狀+氣狀

5. 有接觸感染之虞時

氣狀污染物防護原理

62

吸附材之吸附原理

吸附,為一種液體或氣體分子接觸並黏附於固體表面 的一種過程。主要是污染物分子藉由擴散運動

(diffusion),進入活性化所產生的微小孔洞中而被

滯留於內,藉以去除污染物的方法

氣狀污染物濾材破出

飽和度 破出 飽和度 60%

30%

7500 m2 1500 m2

1g

提高表面積-活性炭吸附材

Time, min

0 20 40 60 80 100

Breakthrough fraction

0.0 0.2 0.4 0.6 0.8 1.0

Particle free condition Q = 15 L/min RH = 50%

C6H12 : 3100 ppm Charcoal : 36.51 g Packing density = 0.31

Particle diameter, mm

0.01 0.1 1 10

Aerosol penetration, %

0 20 40 60 80 100

活性碳床微粒穿透率

活性碳床氣體吸附曲線

活性碳床對氣狀、粒狀污染物之過濾特性

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濾材對於微 粒的收集效率是粒徑的一個函數」

含活性碳之防塵口罩

68

呼吸防護具使用與保養

呼吸防護具使用原則

• 根據空氣中有害物形態挑選

(防護灰塵還是氣體?)

• 參考先進國家標準驗證產品。

• 教導勞工正確戴用。

• 注意密合情形。

70

呼吸防護具教育訓練

• 根據作業中可能暴露的有害物,選擇適用之呼吸防護具。

• 呼吸防護具的使用、性能、限制及可能影響其防護功能的因素

• 呼吸防護具的使用

由 佩 戴 者 執 行 穿 戴 、 脫 除 及 維 護 ( 如 淨 氣 材 料 更 換)。

• 使用前檢點

密合檢點、密合度測試之實作。

• 清潔、保養、保管與保存。

呼吸防護具佩帶方法

72

74

配戴口罩之注意事項

正確的佩帶方法

錯誤的佩帶方法

面體與臉部接合處 濾材

排氣閥

呼吸防護具洩漏來源

1.

2.

3.

76

破壞呼吸防護具密合的因素

• 面體與佩戴者面部 無法密合。

• 進排氣閥洩露。

• 面體或其他部位破損。

• 配件連結不當。

使 空氣中的污染物

未經淨氣材料過濾吸收

而進入面體中。

呼吸防護具密合確定方法

•密合度檢點(fit check)﹕每次使用都應進行。

密合度測試(fit test)

﹕第一次挑選或定期測試。

•密合檢點﹕正壓、負壓。

•密合度測試﹕

定性(qualitative)

定量(quantitative)

78

呼吸防護具密合檢點

正壓檢點 負壓檢點

正壓檢點

將出氣閥以 手掌封閉

緩慢吐氣

表示面體與臉 頰密合良好

若面體內的壓力 能達到並維持正壓

,空氣無向外洩露

80

負壓檢點

使用適當的方式 阻斷進氣

用手掌遮 蓋濾罐或 濾材進氣 位置

取下濾 罐再遮 蓋進氣 口

用不透氣的 專用罐取代 正常使用的 濾罐

緩慢吸氣,使 面體輕微凹陷

若十秒內面體仍保持輕微凹陷,

且無空氣內洩

即 可 判 定 防

護 具 通 過 檢

密合度測試 (QLFT)

定性測試 定量測試

82

定性密合度測試

受測者

挑選呼吸防護具

嗅覺或味覺閥 篩選

定性密合度測試

是否通過測試

呼吸防護具適用

須提供不同廠牌、不同型式、

不同規格面體供受測者挑選

通過

不通過

是 否

不得進行密合度測試或等待 感覺疲乏恢復

定量密合度測試

 測試結果以密合因數(fit factor;FF)

表示。

C0 :面體外所測得的測試物質濃度 Ci :面體內所測得的測試物質濃度

FF  C C

o i

84

密合度測試時機

• 首次使用呼吸防護具或重新選用呼吸防 護具後。

•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

• 佩戴者的體重變化達百分之十以上時。

• 面體下的顏面產生疤痕或其他顯著變形。

• 佩戴者裝置假牙或失去牙齒。

呼吸防護具的清潔修護

• 經常使用: 每日清潔與檢查。

非經常使用:每次使用後,及每週或每月。

• 自行保養

集中保養:適用於大公司或較複雜的呼吸防 護具,但應確定使用者每次收 到同樣的呼吸防護具。

• 損壞或故障,絕不能繼續使用,應進行修護

或調整(自行或送修)。

在文檔中 •呼吸防護具分類與選用 (頁 60-8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