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來五年的建議

C 社會價值貢獻

七. 未來五年的建議

1. 拓展通路

針對台灣地區,目前 IKEA 的店面通路只有三家,分別位於新莊、環亞以及 桃園地區,基於交通的便利性,只能夠免強滿足於北部的消費族群,至於中南部 的消費群而言,卻可能因為交通的阻礙,及對於品牌的知曉性的,而失去了購買 的機會。

此次做報告中,我們針對中南部族群,約略做了一份田野調查表,目標對象 大致分為上班族、老師及學生們,其目的是要了解消費者對於IKEA 的品牌印象、

家具的選擇方向及消費心等等,其中在品牌認知上,IKEA 的形象是屬於清新且 正面的,多是受訪者均有購買意願,由於交通的不便性,而打消念頭。

除了台北、桃園外,較大的城市如台中、高雄等等,其實都是 IKEA 拓展通 路的好方向,在訪問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消費者對於居家的設計要求,相較於以 往有提昇的現象,也希望能擁有價格平實且具設計感的家具,這其實是IKEA 最 好切入的利基點,也希望IKEA 別忽略了,中南部這一群龐大且具消費力的族群,

其潛藏的驚人消費力。

2. 產品的耐用度與實用性

根據我們的田野調查與網路上的評論,綜合分析,我們發現雖然 IKEA 對於 自我產品有一定的要求與檢驗,但似乎只針對某特定產品如床組家具、椅子等,

有完善且嚴格的測試與檢驗;另一方面,對於廚房設備或是書櫃類家具等,相對 的並沒有很好的品質保證與耐用度,對於某些產品的使用壽命不長,其損壞的家 具也會造成消費者在使用上的困擾與危險。嚴重時則會導致對該品牌的忠誠度下 降,而使消費者失去購買信心。

因此希望 IKEA 在提供便宜具設計感家具的同時,也能提供好的品質保證,

讓消費者能買的開心、用的安心。

3. 品牌的曝光度

此次做報告中,發現其實 IKEA 針對國外如美國、英國、大陸等,做了許多 的行銷策略,如電視廣告、平面廣告及大型的連結活動等等,相較於台灣,似乎 就少了許多,造成消費者在對品牌的認知上,大部分是透過口碑而得知,部分的 消費者,甚至不太知道IKEA 品牌為何,實在可惜。

針對廣告的行銷上,對於 IKEA 品牌的廣告量亦是了了無幾,不像國外的 多樣化與豐富性,如果能針對台灣地區,做出一系列有特色的廣告,或是舉辦大 型連結活動,結合台灣文化特色,同時將DIY 的設計概念傳達給更多的消費者,

不但能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也是IKEA 無窮商機的開端。

C. 參考文獻 網路參考資料:

1. http://www.ikea.com IKEA 網站

2. http://www.efirst.info/epaper/0016ikea.htm 行銷電子報

3. 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MM

4.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MM MediaType=BusinessNext&MMContentNoID=14641 數位時代雙週

5.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90315489 類型的比較 6.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1606455 B&Q

書籍參考:

1. 四海一傢 2. 服務決勝負 3. 品牌領導 4. 品牌密碼

雜誌參考:

1. Design 25 2. 商業週刊 3. 數位時代 文獻參考:

1. 跨國性組織之研究-以瑞典宜家為例 2. David A. Aaker 文獻

八. 附件

1943

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創辦宜家家居

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創辦宜家家居。當年還只是 17 歲的年輕人,

拿著他從小累積的微薄資金,展開了個人的家具事業。宜家家居的英文名字 IKEA,來源取自於創辦人的姓名"I.K.",和他所居住的農莊埃姆瑞特(Elmtaryd)

"E" 及村落阿干那瑞(Agunnaryd)"A"的所結合而成。宜家家居早期所銷售的產 品,可以說得上包羅萬象—原子筆、錢包、相框、桌巾、手錶、珠寶、尼龍襪褲—

只要售價低廉,又能滿足當時生活所需的產品,英格瓦(Ingvar)都會販賣。

1947

宜家家居首次引入家具產品

該批家具是由英格瓦(Ingvar)住處附近、一間當地的家具製造商所生產。產 品推出後,大獲好評,宜家家居的生產進而擴展。

1951

首本宜家家居型錄問世

英格瓦(Ingvar)看準了機會,決心發展成為家具供應商,專營低廉家具,並 停售其它產品。現今宜家家居的經營概念,就在此時成形。

1953

首間宜家家居店面設於阿姆胡特

宜家家居的第一間商品展示室設於阿姆胡特(Almhult)。由於當時市場競爭激 烈,宜家家居和主要競爭對手相繼降價促銷─可以想像品質難免有瑕疵。英格瓦 (Ingvar)發覺,藉著開設店面,就可以把產品的功能、品質和低價三項優點,呈 現在顧客眼前。從此,顧客終於可以親眼比較、觸摸、並仔細衡量不同價格下的 品質差異後,才決定選購。一如英格瓦(Ingvar)所料,物超所值的產品最受顧客 青睞。在50 年代早期,宜家家居當時還是以銷售家具為主,而這間店面的設立,

對日後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1956

宜家家居首度試用平整包裝

1958

首間宜家家居店面於阿姆胡特(Almhult)開始營業

首間宜家家居店面於阿姆胡特(Almhult)開始營業 這間面積達 6700 平方公

尺的店面,是當時北歐最大的家具販售中心。同年,宜家家居的員工人數亦達到 100 名。

1965 年 斯德哥爾摩分店 1973 年 瑞士的首間分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