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未來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空間因素影響,有許多不足夠的,不夠周延的,雖然已 盡力克服,仍不能完整的完成,在此節逐一說明並期望在未來研究能完成:

一、參與研究的學生樣本數較少,難以推算或套用在大多數的學生上 二、範圍只侷限在綠島,此地區的學生學習狀態較單一,背景也較單純,然

而在台灣本島地區的學校較多元,學習習慣也不同,因此並不一定可以 套用在其他地區的學生

三、本研究所使用的科普教材可能在這個世代足以引起動機而激發學習慾 望,然而在未來好幾個世代後,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同,需要更換更符合 當代的學習習慣的教材才能激發學習欲望。但就目前而言,科普教材至 少是當代非常適合跨領域或提升學習的一個教材。

四、兩次循環仍不足確切的表示這與創造力是正確連結而成長的。畢竟整個 科普活動中間穿插著非科普活動的教學,只在上下學期各兩週時間進行。

若能在整個學期設計完整的全部科普教案來執行,就可以完整的證明彼 此的連結是正確的。

五、時間過長,其中的干擾因子也多。雖然循環維持了一年的時間是研究的 基本,然而在這期間學生參與了不同的課外研究、童軍露營、校外教學、

科學營隊到校服務,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在本研究表現的可能因素。

六、以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時,研究者只以科任的方式進行分組,其餘課 程仍維持傳統方式進行,這樣的教學可能會彼此干擾,所以曾經有學生 表示仍喜歡不分組的方式,就可以不用教同學。學習是不連貫的,這樣 學生的學習較無所適從而不完整。

七、如研究一開始所假設:每位學生的生理發展不同,因此對於學習的狀態 成長程度也不同,因此配合聽說讀寫分為三種類型的科普閱讀、科普影 片及科普動手做,希望藉此提升每位學生的創造力。然而進行課程的先 後順序之別也可能引起不同的結果,本研究的兩次循環的順序皆是先科 普閱讀、科普影片最後再進行科普動手做,但是否學生在科普閱讀就已 經因為過多的文字敘述而大幅減少繼續學習科學的興趣呢?是否應該 先引起學科學的興趣是以科普影片為開場呢?這部分的比較在最後研 究者的自我省思才發現,而且在研究的變因過多情況下也可能讓本研究 的不確定因素過多,未來可在限縮此範圍繼續研究。

本研究所受限於上面幾點影響而不一定可以完全套用在每位學生身上,然而 其價值仍具有參考性,在實施小班教學、班級學生背景較類似、離島學生等相似 的環境下,應能有相同成效。

隨著少子化的現象,小班教學似乎是種趨勢,家長生的不多,每個學生都是 家長的寶,那麼這樣的活化教學更是備受重視,不讓孩子從學習中逃走只是個口 號,而是能真正行動與改變的。

研究者一開始的研究動機即是因為十二年國教之推動造成學生在學習動機 上不強烈,希望藉此活絡教學達到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可能,因此針對本國的離島 國中以行動研究的方式,以這樣的歷程與省思給予活化教學一個概括的輪廓,這 與十二年國教實施的精神不謀而合,即是讓學生的減輕學習壓力,了解自己的所

國教的精神之下,需要配套與改變的應該是身為第一線的教師教法,以活化教學 為目的來成就每位學生,以引導者的角色協助學生參與自己的學習,了解自己所 學為何,化被動為主動,提升學習的動機,進而激發學習的潛能以提升創造力,

增加國家未來競爭力。教育之樂樂何如,不外如是乎。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天下雜誌調查中心(2012)。為什麼孩子從學習中逃走。親子天下雜誌,33,

201-211。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股份有限公司。

世界電影雜誌(2012)。全球十大票房系列電影。世界電影,503,64。

伍優肇(2011)。物理演示與物理普及科學教育。物理雙月刊,22(1),97-99。

朱益賢(2006)。從科技素養到科技創造力。生活科技教育,39(8),1-2。

朱耀明、徐啟方、林永祥(2007)。以創造性問題解決國中生活科技單元教學活 動課程設計與評估。論文發表於 2007 年 7 月 1 日,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 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師範大學,80-90。

牟中原(1994)。「科學教育專輯」卷首語。科學月刊,6,410。

吳國盛(2010)。科學的歷程科學的歷程。台北市: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毓儒(2002)。科學與科幻影片的科學文本對國小兒童心像的影響-恐龍概 念之實徵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佳蕙(2007)。科學讀物融入 KWLQF 策略於國小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中 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偉俊(2006)。後設認知取向的創造力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 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嘉曾(2003)。創造的魅力。新竹市:凡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杜明城(譯)(1999)。創造力 creativity(原作者:Csiksentmihalyi. Mihaly)。

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佩璇、黃政傑(199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坤誼(2012)。科幻小說與科幻影片對激發國中生產品設計創意的效益,教 育科學研究期刊,57(3), 121-151。

林家儀、邱銘心(2010)。網路讀者書評文類分析研究:以科學普及類書評為例。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 Library Sciences,2,269-298。

林榮崧(2000)。期待涓滴成巨流。科學月刊,31,34-39。

邱皓政、丁興祥、林耀南、陳育瑜、林碧芳、王詩婷、賴靜儀、柯怡安、陳佳筠、

何潤娥(譯)(2008)。創造力-當代理論與議題。(原作者:Mark A. Runco )。

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邱麗娟(譯)(2013)。創新第一課:模仿(原作者:井上達彥)。台北市:

臉譜出版。

金濤(1998)。科幻的科普功能。科學月刊,338, 110-112。

柯籙晏(2002)。從故事敘事看科普敘事:科學普及之敘事研究初探。淡江大 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文東(1997)。創造性思考語科學創造力的培養。國教天地,123,10-14。

洪文東(2000)。從問題解決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屏東科學教育,

11,52-62。

洪文東(2003)。創造性問題解決化學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與評估。科學教育學 刊,4,407-430。

洪綾襄(2005)。科普文本中語言使用機制的探討:專家與生手的比較。淡江大 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蘭(2006)。大腦的主張。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胡詔凱(2009)。涵養科學素養的影像傳達模式與配套機制探討。發表於 2009 年 1 月 14 日科學傳播國際研討會,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統籌與協調 中心。

孫仲山、鄧佳茜(2006)。創造思考教學與問題解決模式之教學活動設計---以「刷

刷車」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3), 175-188。

徐子婷(1996)。激發興趣,尊重差異-科學園區實驗中學。遠見雜誌,122,

210。

烏鈺涵〈2009〉。從科學知識到科學節目呈現-電視科普節目製作過程之個案研 究。發表於 2009 年 1 月 14 日科學傳播國際研討會,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 計畫統籌與協調中心。

馬萱人(1994)。重尋科學閱讀樂。遠見雜誌,103,134-137。

張世彗(2003)。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台北市:達雯印刷有限公司。

張玉佩(2002)。創造力可以教嗎?談影響創造力發展的相關因素。資優教育 季刊,84,22-30。

張光錄(2009)。 淺談科普網站在青少年成長中的作用。理論界雜誌社,9。

張同君(2010)。電視科普節目的創作方法。青年記者,2010(8C),63。

張志敏、任福君(2012)。科普活動作為一種社會教育資源的價值探討-基於科普 活動效果評估案例的分析。科技導報【CJTD】,28,98-102。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第 2 版)。台北市:台 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淳(2007)。從科學文化共享的角度看科普翻譯。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5(7),61-65。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台北市:教育部 郭有遹(1987)。如何培養科技的創造。台灣: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郭怡岑(2009)。多媒體圖文呈現與學童注意力類型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 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正治(2002)。從電影中引發與設計科學教育活動之探討-以獵殺 u-571 為例。

Technology Museum Review,6(6),31-41。

790-793。

陳美鳳(2004)。閱讀科學普及讀物教學對閱讀理解能力與自然科學習成就之影 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

陳嘉彌、陳淑芳(2009)。偏遠地區 Σ(Sum)科學遊戲與科技傳布。論文發表於 2009 年 1 月 14-16 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主辦「2009 年科學傳播國際 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樓。

彭淑玲(2010)。創造力動機歷程模式:未來目標、課室目標結構、自我決定 動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 輔導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志朗(2000)。用心動腦話科學。台灣: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舒新城(2000)。辭海。香港: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黃嬿霖(2008)。應用科普讀物在國小自然科對教師 pck 與學生學習之影響。

淡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榮祥(1995)。建構論 STS 和實際教學---西澳的實驗學校一例。科學教育月 刊,176,5-17。

楊榮祥(2004)。由國際數理教育評鑑談我國教育。科學月刊,6,410-425。

葉玉珠(2009)。情境式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 司。

葉玉珠、彭月茵、林志哲、蔡維欣、鍾素香(2008)。「情境式科學創造力測驗」

之發展暨科學創造力之性別與年級差異分析。測驗學刊,1,33-60。

廖月娟、姜雪影、謝凱蒂(譯)(2011)。賈伯斯傳(原作者:Isaacson. Walter)。

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原作者:

Shawn M. Glynn, Russell H. Yeany & Bruce K. Brition)。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Shawn M. Glynn, Russell H. Yeany & Bruce K. Brition)。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