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物流活动是一个由原材料采购至消费,又包括回流的十分广泛的过程,这一过程形成了 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流程。该流程统一性、一致性以及流程内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现代物流 战略的基本条件和发展必然。标准化是物流战略的基础,标准化对物流成本、效益有重大影响。

4.5.1 物流标准化涵义

现代物流一般是由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 环节实施有机结合而成,是对各职能环节进行综合而形成的大系统。

物流过程的统一性、一致性以及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现代物流战略的必要条件。如 果每个企业或各个环节都用自己的标准来进行物流活动,则必然会导致各个企业、各个环节之 间无法沟通,尤其是在国际物流中。因此,为保证物流的统一性、一致性及各环节的有机联系,

并实现对其进行有效的指挥和协调,除了体制的有效性之外,还必须制定物流的标准,实现物 流的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对产品、工作、工程或服务等普遍的活动与流程,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且对 这个标准进行贯彻实施的整个过程。标准化的内容,实际上就是经过优选之后的共同规则,为 了推行这种共同规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标准化组织,例如英国的标准化协会(BSI),

中国的国家技术监督局等。在国际上,日内瓦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协调世界范围的 标准化问题。

物流标准化是指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资源回收及信息管理等 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 秩序和社会效益。物流标准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

以及业务工作标准。

(2)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 统的标准。

(3)研究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以上三个方面是分别从不同的物流层次上考虑如何实现物流标准化。要实现物流系统与 其他相关系统的沟通和交流,在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通用的标准,首先要在物流系统 内部建立物流系统自身的标准,而整个物流系统标准的建立又必然包括物流各个子系统的标 准。因此,物流要实现最终的标准化必然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标准化。

物流发展至今,在标准化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物流标准化工作复杂、难度大。

其主要原因为:一是,涉及面广,物流包含了从运输、保管到搬运、包装、信息处理等多方面 的内容,因此要实现物流的标准化牵涉很多方面的问题;二是,物流标准化系统属于二次系统,

或称后标准化系统(物流整体系统思想形成晚,各子系统已实现了各自的标准化),由于在不 同国家、地区以及不同行业之间已经有了存在多年的经营标准,因此,连接这些方面的物流,

等于要将这些标准统一起来,存在的困难可想而知;三是,要求更高地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 经济性;四是,有非常强的国际性,要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相一致,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地球变为地球村,物流必然涉及整个世界商品的流通,因此,实现物流的标准化最终 要实现国际物流的标准化。

国际物流标准化指的是以国际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 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分领域如运输、包装、装卸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 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各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 整个国际物流标准;研究国际物流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国际物流标准的统一。

4.5.2 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1.物流标准化的分类

根据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物流标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其中前两类是物流战略 的基础要件。

(1)物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间的配合应有统一的标准,这类标准主要有:专业计量 单位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标准,集装模数尺寸标准,包装的 识别与标志标准,物流专业名词标准及物流核算、统计标准等。

(2)大的物流系统又分为许多子系统,子系统中也要制定一定的技术标准。这类标准主要 有:运输车船标准,作业车辆(指叉车、台车、手车等)标准,传输机具(如起重机、传送机、

提升机等)标准,仓库技术标准,站场技术标准,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及货架、储罐标准等。

(3)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是指对各项工作制定的统一要求及标准 化规定,其内容很多,如岗位责任及权限范围,岗位交接程序及作业流程,车船运行时刻表及 物流设施、建筑等的检查验收规范等。

另外,物流活动中各种票据的标准化、规格化也是重要的内容。目前国际上一些物流研 究机构和组织正在极力推广国际物流中的通关手续标准化。由于中国的物流标准化还没有与国 际物流标准化全面接轨,因此,本书有关标准化的讨论只局限于目前在中国推广的部分标准。

2.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物流的各个主要环节(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在以往都有局部的标准化或与物 流某一局部有关的横向标准化。但这些标准化之间缺乏配合性,不能形成物流系统纵向的标准

化体系,因此,要形成整个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必须在这些局部中寻找一个共同的基点,这个 基点能贯穿物流全过程,形成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核心,而这个基点的标准化应成为衡量物流全 系统的基准,成为各个局部的标准化的准绳。

通常进入物流领域的物资基本上可分为三种形态,即零星货物、散装货物和集装货物。前两 种物资在物流“转接点”上,例如换载、装卸时,都必然发生组合数量及包装形式的变化,要在 这些“转接点”上实现操作及处理的标准化比较困难;而集装货物在物流过程中始终都是以一个 集装箱为基本单位,其包装形态在装卸、运输及储存的各个阶段都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集装货 物在“转接点”上容易实现标准化的处理。因此,采用集装单元化技术,把物品的包装、储存、

装卸、搬运和运输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物流系统”来考虑,是实现物流标准化的捷径。

国内外物流专业人士通过对物流现状和物流发展趋势的调查和预测,普遍认为集装形态 是未来物流的主导形式,散装只在某些专用领域有发展,而零星货物一部分可向集装靠拢,另 一部分还会保持其多样化的形态而存在。因此,集装化使物流全过程贯通并形成体系,是保持 物流各环节上使用的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整体性及配合性的核心,所以,集装化是使物流过 程连贯并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

3.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配合性

配合性是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必须体现的要求,是衡量物流标准化体系成败的重要标志。

以集装化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点,其作用是以此为准来解决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性问题,具体包 括以下各种配合性:

(1)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包装环节的配合性,即以集装的“分割系列”来确定对 包装的要求(包装材料、包装强度、包装方式、小包装尺寸等)。

(2)集装与装卸机具、装卸场所的配合性。

(3)集装与仓库的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仓库建筑(净高度、门高、门宽、通道宽等)

的配合性。

(4)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和操作方式的配合性。

(5)集装与运输设备(载重、有效空间尺寸)、设施的配合性,如托盘与集装箱、托盘 与卡车车厢的关系是基本集装单位的“倍数系列”。

(6)集装与末端物流的配合性。末端物流是送达消费者的物流,是以消费者的要求为转 移的,衔接消费者的“分割系列”与衔接生产的“分割系列”,有时两者是有矛盾的,因此,

要考虑两端都适用的“分割系列”。

(7)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

4.物流标准与环境的关系

物流量的加大、物流速度的提高、物流设施及工具的大型化,使环境受到影响,如噪声、

废气的污染。尤其是公路集装运输被国外环境保护专家认为是大气污染的元凶。发达国家在制 定新的物流标准和物流战略时开始注意,如何鼓励在选择多式联运方式时多用铁路运输和水路 运输,以减少物流活动对大气的污染。因此,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将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放在标准化的重要位置上,对安全标准、噪声标准、排气标准、速度标准作出具体规定。

4.5.3 物流标准化的方法及应用

物流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标准化 的重点目前还仅仅停留在通过制定规格尺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效率 的目的。所以,本书物流标准化的方法主要是指初步规格化的方法。

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标准化的基础是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它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作用大体相同,考虑的基点

标准化的基础是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它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作用大体相同,考虑的基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