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緒論

1.1  研究動機

現今通行的標點符號,是20 世紀之後,由西方傳入轉化而成。在此之前,

中文的書寫系統沒有使用標點符號的習慣。如圖1 和圖 2,過去的書籍文本,段 與段之間有所間隔,句子則是串連在一起,必須由讀者在閱讀時,依據經驗和語 感斷句,將文本切成一段段句子(sentences)或子句(clauses),然後才能理解 文義。從漢代開始,有些讀者在斷句之後,會在書上留下斷句的符號,通常以圈 代表句子的結尾(類似現今的句號「。」的作用),以點表示句子中語氣的停頓

(類似現今逗號「,」的作用)。這種斷句的過程,就稱做句讀或圈點。雖然句 讀符號類似今日句號與逗號的作用,但這是讀者在閱讀時所標記,而不是作者或 印刻出版者在寫作制版過程中,事先標記在文本上。宋人岳珂在《九經三傳沿革 例》說道:「監蜀諸本皆無句讀,惟建監本始仿館閣校書式從旁加圈點,開卷瞭 然,於學者為便。然亦但句讀經文而已。惟蜀中卞本與興國本並點注文,益為周 盡。」可知宋代有少數刻本,在刻書製版時加上句讀符號。雖然如此,從宋代到 清末,有斷句標點的刊物甚少,並沒有成為風氣,更不是書寫習慣的一部份。直 到民國以後,西元1919 年胡適等人提出《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引入西 方的標點符號,漢語的書寫系統,才開始普遍使用標點符號。因此可知,在民國 之前,絕大多數的漢語典籍文本,都沒有標點符號。《三字經》說:「詳訓詁,明 句讀」,斷句實是閱讀典籍文章的第一步驟。 

 

1  清末奏摺 

 

 

圖  2  清《七俠武義》刻本 

古漢語的文本,在段落與段落之間有分隔,但在同一個段落裡,並沒有任何 標點劃分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界線。例如《莊子.逍遙遊》的開頭兩原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 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 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 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 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而經過後人斷句之後,今日通行的文本則是: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 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 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 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由於斷句的符號並非原作者所加,沒有明確的規則與方法,全憑讀者自行判 斷而來,因此同一篇文本,不同的讀者,往往有不同的斷法。舉例來說,《老子》

中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人斷作「道.可道.非常道.名.

可名.非常名.」,也有人斷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如《論

文.八佾篇》中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常見的斷法是「祭 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有人卻認為應斷作「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意義才明瞭  [1]。清人趙恬養則針對 句讀沒有明確規則,摸稜兩可的特性,寫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例。1  這 個句子共有七種斷法,每種斷法都通,但意義各不相同。由此可知,斷句對於文 義的理解,不時有巨大的影響。從古至今,文人於對某些文本的斷句,時常有相 歧的見解,對文義也因而有全然不同的解釋。所以,斷句不但沒有明確的規則,

而且對熟讀詩書的古代文人來說,也是頗為困難的消除歧義(disambiguation)

程序。 

 

由於斷句相當依賴人類的經驗和語感,到目前為止,斷句的工作都以人力處 理,並沒有自動化的斷句工具。儘管諸多古漢語的經典文本,都已經有人工斷句 完成的版本,但隨著歷史文獻不斷地發掘,仍然有難以數計的文件,尚待斷句整 理。因此,如果有自動化的工具,快速地處理大量的文件,將文本作初步斷句,

後續再由專人修訂校對,自然可以大幅簡省時間和人力,並且增進斷句成果的正 確性  [2], [3]。於此之外,在建立自動化斷句系統的過程當中,同時會釐清斷句 的模式與特性,歸納出斷句的模型與基本規則。這將增進我們對古漢語的了解,

有助於今人對古漢語的學習和研究,更可作為日後研究古漢語處理的基礎。 

字與字之間沒有空白,句與句之間沒有標點,這些都是中文等亞洲語言的傳 統與特質。中文的自動化斷詞(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研究,已經有多年 歷史,在自動翻譯、中文辨識、中文輸入法等領域,也都有普遍的應用。相對於 斷詞研究的豐碩成果,自動化古漢語斷句尚有很大的可能性,值得研究探索。 

      

  趙恬養,《增訂解人頤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