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1 地理位置與面積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臺灣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交接 位置,自新生代早期以來,菲律賓海板塊便逐漸向西北方向移動,帶動其上之呂 宋島弧碰撞至歐亞板塊(Huang et al., 2000)產生一系列的擠壓、隱沒及弧陸碰撞 等造山作用,並於臺灣東部的花東縱谷形成一條連接兩大板塊的縫合線,使得地 殼變動劇烈、至今還在不斷的上升當中,造就了地質年代上仍然相當年輕的臺灣。

本研究界定臺灣東北部區域為北起新北市瑞芳區深澳灣,南至宜蘭縣頭城鎮 外澳北港口的沿海,包含的行政區域主要為新北市瑞芳區、貢寮區以及宜蘭縣頭 城鎮(圖 2.1)。地處東北季風盛行區域、加上構造方向與海岸線垂直,地形作用盛 行,海岸地形多變,形成各種特殊的地形、地質景觀。

圖 2.1 研究區域圖

(底圖截取自 Google Earth )

19

20

21

I 澎湖群島 II 濱海帄原

III 西部麓山地質區 IV 中央山脈西翼地質區 IVa 雪山山脈帶 IVb 脊樑山脈帶 V 中央山脈東翼地質區 Va 太魯閣帶

Vb 玉里帶 VI 花東縱谷

VII 海岸山脈地質區 圖 2.2 臺灣地質分區圖。

(修改自何春蓀,1982;Google Earth)。

22

東北部地區包括由屈尺斷層為界的雪山山脈地層及新第三紀之西部麓山帶地 層,使得本區地質環境錯綜複雜,充斥著擠壓摺皺等構造作用,造成本區的地形 沿東北-西南向的線形排列。另外關於本區的兩個岬角,歸屬於西部麓山帶的鼻頭 角因存在著基隆火山群等火成岩體,與三貂角(雪山山脈地層)的萊萊鼻煌敤岩分屬 於兩個不同的地質環境,因此,除了地質環境的轉變之外,顯示地層內部有較堅 硬的火成岩脈貫穿其中,不易受到風化亰蝕,故突出成為海面上之岬角,屹立於 海面上。

(二) 地層對比

以地層來劃分本區可以分為三大區塊(表 2.1),是為古第三紀地層輕度變質之 雪山山脈地層、變質過渡帶之澳底地塊及新第三紀未變質地層之西部麓山帶地層 分別以龍洞斷層及屈尺斷層為界,自北而南為龍洞斷層以北為西部麓山帶,屈尺 斷層以南為雪山山脈地層,介於龍洞與屈尺之間則為澳底地塊,是為上述主要兩 大地質區的變質過渡帶。同時本區的主要斷層及褶皺因為受到板塊碰撞的方位影

圖 2.3 臺灣島沿東、西切線的地質剖面圖(Chang et al., 2001)。

23

24

 二鬮段 (Kueichulin Formation-Erhchiu Member)

出露於北海岸鼻頭角地段,是為桂竹林層的下段。厚度約 400-500 公尺。由淡 青灰色的厚層泥質砂岩、灰色砂岩及厚層灰色頁岩組成。含有豐富的貝類化石碎 片和生痕化石,顯示所處環境為沿海大陸棚之淺海環境。

 大埔砂岩段 (Kueichulin Formation-Tapu Member)

在新北市地段,分布於北海岸的鼻頭角兩翼,屬於桂竹林層的上段,出露厚度 約 110 公尺。以厚層的粗粒灰白色砂岩及深色泥質砂岩為主,地層中偶夾有深灰 色頁岩,本段缺少化石,屬濱海或內淺海的沉積環境。

表 2.1 臺灣東北部地區的地層對比表(黃鑑水與劉桓吉,1988,雙溪地質圖幅)

地質年代

25

c. 南莊層 (Nanchuang Formation)

本層主要出露於哩咾至南雅里海岸一帶,成帶狀向南南西延展約 5 公里,厚 度約 350 公里,以塊狀或厚層的白色中粒砂岩為主。因本層缺少海相化石且多植 物化石之碎片,故推測為一濱海環境下之沉積物(黃鑑水與劉桓吉,1988)。

d. 南港層 (Nankang Formation)

分布於臺北市東北方的南港地區,出露於深澳、瑞濱以及水湳洞海岸,主要 由厚層至薄層的石灰質(鈣質)砂岩,以及粉砂、深灰色頁岩互層為主,地層中富含 海相生物化石,特別於水湳洞的海蝕帄台上有海膽 Astriclypeus 之密集帶。推測其 為淺海相沉積環境(黃鑑水與劉桓吉,1988)。

e. 石底層 (Shihti Formation)

本層分布於本區甲脈斷層南側,由淺灰色砂岩、灰黑色頁岩所成之砂頁互層,

為臺灣中新世最重要的含煤地層之一(黃鑑水與劉桓吉,1988)。

圖 2.4 深澳灣至鼻頭角地區的地層分布圖。

(修改自臺灣地質圖-雙溪圖幅,1988)

26

c. 木山層(Mushan Formation)

本層廣泛分布於澳底、雙溪與貢寮一帶。主要由灰白色、細、中粒的長石質 石英砂岩,以及副石英砂岩、灰色頁岩、薄層砂岩和砂頁岩互層,並為一產煤層。

基於化石不多,但植物化石豐富的跡象來看,當時可能為海退期的沉積環境。

d. 澳底層 (Aoti Formation)

 枋腳段(Aoti Formation-Fangchiao Member)

主要分布在屈尺斷層以南、雪山山脈的東北端,真正出露的地點在現今澳底 東南方貢寮和福隆附近,厚約 300 公尺。為澳底層的上段,是一個砂岩較多的含 碳質或煤層的地層,有輕微變質作用,屬濱海相沉積物(黃鑑水與劉桓吉,1988)。

 媽崗段 (Aoti Formation-Makang Member)

位於屈尺斷層以南地區,出露於三貂角與媽崗附近,以暗灰色或灰色細粒至

27

f. 蚊仔坑層 (Wentzukeng Formation)

本地層於東北部地區出露於龍洞與澳底海岸地帶。約厚 1100 公尺,並曾受輕 度變質作用,以深灰色及黑色硬頁岩為主體,並夾有灰色泥質砂岩及粉砂岩。另 含海相化石,推測為大陸棚或大陸斜坡之沉積物(陳培源,2008)。

g. 四稜砂岩-龍洞砂岩 (Lungtung Formation)

本區可見的地點為北部濱海公路龍洞海岬最前端的白色岩層,出露厚度約 100 公尺,特徵是厚層白色粗粒之石英砂岩至石英質礫岩,因變質產生再結晶作用,

而成為本區中最堅硬的岩層(陳培源,2008)。

圖 2.5 龍洞至三貂角 地區的地層分 布圖(修改自臺 灣地質圖-雙溪 圖幅,1988)。

28

29

30

31

32

鶯仔瀨向斜 屬於本區較南端之雪山山脈地質區內的向斜軸,呈北東東走向,

向東延伸入海,西南段則延伸入頭城區。出露於兩翼之地層為澳底層與大桶山層。

另萊萊至外澳段褶皺尚有鶯仔瀨向斜(於上段已經說明),鶯仔嶺背斜及碧湖向 斜,唯上述之三條主要褶皺位於雪山山脈地質區內的內陸區域,海岸區域不受影 響,故不再多加描述。

圖 2.7 臺灣活動斷層分布圖(林啟文,2010)。

圖中紅框處為本研究區,並無活動斷層分布。

33

34

3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