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資料來源

本研究資料取自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此調查計畫由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處於1983 年開始推動,自 1985 年起以每五年為一期,

一期內共有十個主題,分為五個固定的主題以及五個變動的主題,每年會針對兩 類主題(一類固定與一類變動)以全台灣居民為母群進行抽樣調查,前者可以作 為貫時性研究的資料,後者則視當時關注主題而定,兩者皆提供社會變遷相關學 術研究充足的資料。本研究選用調查為 2017 年第七期第三次:網路與社會資源 組,從台灣本島設有戶籍且年滿 18 歲的抽樣母體中以分層多階段 PPS 抽樣法

(stratified multi-stage 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sampling)分為三階段(鄉鎮 市區、村里、人)抽樣共計 2000 人,經檢定具代表性後自 2017 年 8 月至 2017 年12 月進行面訪,最後有效訪問人數總計為 1955 人,本研究以此樣本進行後續 的變項選擇與資料處理。

第二節 變項選擇與資料整理

由於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中包括眾多題項(約兩百個問項),因此本研究主要 是挑選第七期第三次問卷中與本研究假設相關的題項,以下列出最後納入分析的 題項與產生的變項。

一、 控制變項:性別、主觀知覺社會階層、收入、外向性

首先,在個人背景變項的部分,性別變項在後續分析將進行虛擬編碼(dummy coding),係以 1 代表男性、0 代表女性。而由於本研究主要的依變項為身心適應,

過往研究顯示主觀知覺社會階層的差異會影響身心適應的狀況,而客觀的收入也 會與社會經濟地位成正相關(Diener, Seligman, Choi, & Oishi, 2018),因此本研究 控制兩者作為控制變數。主觀知覺社會階層係以下圖2 呈現,指導語為「我們社 會中,有一群人比較接近上層,有一群人比較接近下層。下面有一個由上到下的 圖表。請問您認為自己最接近這個圖裡面的哪一層?」來測量受試者自評的社會 階層作為表徵主觀社會經濟地位的方式。

2:主觀社會階層示意圖(出處來自 2017 中研院社會變遷題目表)

收入以「請問您平均每月所有的(稅前)收入差不多有多少?包含薪資、年 終獎金、年節分紅、加班費、執行業務收入、自營收入、兼業收入、投資利息、

紅利、房租收入、退休金、父母或小孩給予的生活費、政府津貼給付等其他收入」

作為指標,從無收入至30 萬元以上,共分為 22 個等第,如下圖 3 所示,分數越 高代表收入越高。

3:收入表(出處來自 2017 中研院社會變遷題目表)

此外,在人格特質的面向上,以大五人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中的外 向性(Extraversion)最能預測個體的身心適應,因此也在本研究中做為控制變項

(Anglim, Horwood, Smillie, Marrero, & Wood, 2020; Steel, Schmidt, & Shultz,

2008)。本研究中外向性題目則以「您認為下面這些特徵符不符合您自己的個性?

a.不太愛說話」(反向計分)以及「b.外向、會和人交際」兩題作為指標,皆為五 點量尺(1 分表示很符合,5 分表示很不符合),兩題間有顯著的相關(r = .63,

p < .001)經適當反向計分後兩題平均,分數越高代表外向性越高。

二、 預測變項:網路使用時間

本問卷以「請問您平均每天上網多久?請回答實際使用網路的時間,掛在網 路上不算」詢問受訪者的網路使用時間,須回答使用多少小時與多少分鐘,本研 究經換算後以「小時/每日」表示。

三、 中介變項:孤獨感

孤獨感的測量係以「請問過去四個星期以來,您常不常… a.覺得缺少人作伴」、

「b.覺得孤單」、「c.覺得自己被排擠」以及「d.覺得周圍的親人朋友都過得比我好」 指標有所呼應(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 Lucas, Diener, & Suh, 1996),

分別對應身體狀態(「整體來說,請問您覺得您的健康狀況好不好?」)、情緒面

第三節 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資料分析以統計軟體SPSS 25 版為主,excel 及 R 為輔進行分析與 資料圖像化。假設一以SPSS 的線性回歸進行分析,在線性回歸模型一中加入網 路使用時間的一次項,線性回歸模型二中加入網路使用時間的平方項以觀察網路 使用時間與身心適應的關係;假設二至假設五則以統計套件 Hayes(2017)的 process 3.4 的模型 1、4 及 8 進行分析,在控制性別、主觀社會階層、收入與外 向性的前提下以網路使用時間作為預測變項,檢視年齡對身心適應的調節效果,

年齡對孤獨感的調節效果,孤獨感的中介效果,以及整體調節化中介的效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