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計畫與實驗方法

在文檔中 中華大學 碩士論文 (頁 81-109)

3-1 材料準備與實驗項目

本節介紹研究欲使用材料及拌製含垃圾焚化底渣兩種不同添加 量之瀝青混土及平板溶出試驗(1、5、10 天)。

3-1-1 材料來源及拌製垃圾焚化底渣瀝青混凝

本研究使用材料有垃圾焚化底渣、粗細骨材及瀝青膠泥三種材 料。粗細骨材選自新竹某瀝青拌合廠之 1 公分石材、0.8 公分石材及 砂。瀝青膠泥為中國石油公司所生產的 AC-10 之瀝青。本研究所使 用的垃圾焚化底渣選自北部都市垃圾焚化廠,經由鶯歌鎮某處理公司 處理過後所得之底渣。

本研究依據中華大學瀝青實驗室之垃圾焚化底渣瀝青混凝土馬 歇爾配比設計法,得知本實驗拌製垃圾焚化底渣瀝青混凝土所需添加 之瀝青量及焚化底渣及骨材基本的物理性質,包含篩分析試驗(ASTM C136) [52]、細粒料比重試驗(ASTM C128) [53]、粗比重試驗(ASTM C127) [54],得知所需要之級配數據、烘乾需比重及吸水率等。如表 3-1 所示

表 3-1 本研究一般石材與焚化底渣基本性質數據表

試驗項目\材料 1cm 石料 0.8cm 石料 砂 焚化底渣 比重 2.560 2.532 2.528 1.845

吸水率(%) 2.2 2.4 2.7 16.4

經由粒料篩分析數據,配合ASTM D3515[55]規範訂定之級配規

圖 3-1。再以中交通量設計(50 下)製成馬歇爾試驗,並量測穩定值及 流度值,計算各含油量試體之孔隙率、粒料間孔隙、瀝青填滿空隙百 分率等數值,決定出最佳含油量為6.4%。

圖3-1 本研究一般瀝青混凝土級配粒徑分布圖

因為一般的石材比重由表3-1 可得知差異性並不大,然而焚化底 渣與ㄧ般石材比重有頗大的差異,依據馬歇爾配比設計法,主要係以 空隙率(VTM)及粒料間孔隙率(VMA)等體積關係為主要的配比設計 指標,因此進行配比設計時須考慮因重量所轉成體積的關係如表 3-2 及表3-3。

表 3-2 焚化底渣取代混合料體積 25%之重量換算表

MSWIBA-25% 1.0cm 0.8cm Sand MSWIBA Total 公式 混合比例(重量)(%) 13.7 26.6 40.2 19.5 100.0 W%

混合重量 137 266 402 195 1000 Mi=1000×Wi%

各料比重 2.560 2.532 2.528 1.845 Υ 各料體積 53.5 105.1 159.0 105.7 423.3 Vi=Mi/Υi 混合比例(體積)(%) 12.6 24.8 37.6 25.0 100.0 Vi%=Vi/(ΣV)

表 3-3 焚化底渣取代混合料體積 50%之重量換算表

MSWIBA-50% 1.0cm 0.8cm Sand MSWIBA Total 公式 混合比例(重量)(%) 9.8 19.1 29.0 42.1 100.0 W%

混合重量 98 191 290 421 1000 Mi=1000×Wi%

各料比重 2.560 2.532 2.528 1.845 Υ 各料體積 38.3 75.4 114.7 228.2 456.6 Vi=Mi/Υi 混合比例(體積)(%) 8.4% 16.5% 25.1% 50.0% 100.0% Vi%=Vi/(ΣV)

由表3-2 可得知若焚化底渣欲取代混合體積比例之 25%,則相當 於混合重量比例之19.5%,表 3-3 亦得知若焚化底渣欲取代混合體積 比例之50%,則相當於混合重量比例之 42.1%,利用此重量與體積關 係配合ASTM D3515[55]所訂定的級配規範,可由圖 3-2、圖 3-3 得知 兩者皆符合級配規範。

圖3-2 本研究含焚化底渣25%瀝青混凝土級配粒徑分布圖

圖3-3 本研究含焚化底渣50% 瀝青混凝土級配粒徑分布圖

3-1-2 溶出試驗

溶出試驗方法主要利用固體與液體接觸,將固體所含物質轉換至 液相,根據美國NCHRP REPORT 488[3]指出,針對不同材料再利用 時應選擇適當的溶出試驗。

本研究屬於瀝青混凝土面層材料,因此本研究選用平板溶出試 驗,實驗設計為二種不同添加量(25%、50%)之焚化底渣瀝青混凝土 試體進行 1、5、10 天溶出試驗,實驗設計進行三重覆,故本研究每 組添加比之焚化底渣瀝青混凝土試體需9 個,其實驗步驟如下:

1、拌製成垃圾焚化底渣瀝青混凝土並夯製成馬歇爾試體(直徑 4 英 吋高2 英吋),每組焚化底渣添加比(25%、50% )。

2、將夯製完成試體,在試體底層及周圍抹上一層石臘(只留下面層 與水接觸)後放置玻璃燒杯(2 L),加入 1 公升蒸餾水,並在玻璃燒 杯上面蓋上一層薄膜,以防止雜物進入。

3、上方裝置一馬達含旋轉葉片,以 40 rpm 轉速持續攪拌,溶出時間

分為1 天、5 天及 10 天,攪拌期間溫度控制在約 25°C。

4、分別收集淋洗 1、5、10 天溶出液。每批次溶出時間為單一事件,

故使用過之試體,捨棄不用。

5、溶出液需經 0.45μ 濾紙過濾。

6、溶出液保存方式:溶出液若沒立即分析,則保存在 4°C 冰箱冷藏 並於48 小時內分析完成。實驗程序如圖 3-4 所示。

1.拌製馬歇爾試體 2.上 25%、下 50%

3、將試體頂面以下部分抹上一層石蠟 4、將試體放置 2L 燒杯 及加入1L 蒸餾水

5、將試品放入攪拌器進行溶出試驗 6、溶出液以 0.45 m 濾紙過濾

圖3-4 本研究溶出試驗流程圖

3-2 溶出液化學性質分析

本節說明本研究之二種材料經由平板溶出試驗,所得溶出液進行 水質分析及七種重金屬濃度檢測。

3-2-1 水質分析

本小節介紹經由平板溶出試驗所得之溶出液,進行pH值測定、

溶氧量、導電度測定。

1. pH值測定:

依照環檢所NIEA W424.51A水中氫離子濃度指數測定方法-電極法 [56]。實驗程序如下:

(1) 校正pH測定儀,使用標準緩衝溶液pH=4及pH=7與pH儀反覆校 正,直到pH儀與標準緩衝溶液的 pH 值相差在 0.05 個單位以內。

(2)將待測水樣,取100mL至燒杯內,並持續繳約1分鐘。

(3)攪拌均勻後,靜置約15鐘,量測水樣pH值。

(4)重複量測數值,取平均值。

2. 導電度檢測:

依照環檢所NIEA W203.51B 水中導電度測定方法-導電度計法 [57]。實驗程序如下:

(1)導電度測定儀校正

(2) 將待測水樣,取 100mL 至燒杯內,並持續繳約 1 分鐘後量測數值。

3. 溶氧量檢測:

(1)導電度測定儀校正

(2) 將待測水樣,取100mL至燒杯內,並持續繳約1分鐘後量測數值。

3-2-2 重金屬分析

二種不同含量之焚化底渣瀝青混凝土試體經平板溶出試驗後其 溶出液,除上述生物毒性試驗及水質分析外,檢測其所含之重金屬濃 度也是本研究重點之ㄧ。本研究重金屬濃度檢測參考環檢所NIEA W306.52A[58]火焰式原子吸收光譜法。測試步驟(圖3-5)。

依照AA儀器型號的標準使用手冊,首先將燃料乙炔及助燃劑空 氣設定調整好所需條件,準備好待測之七種重金屬銅(Cu)、鉛(Pb)、

錳(Mn)、鉻(Cr)、鎳(Ni)、鎘(Cd)、鋅(Zn)等之中空陰極燈管,測試步 驟如下所述。

1.儀器所需試劑之備製。

2.準備本研究欲偵測之七種重金屬鉻銅(Cu)、鉛(Pb)、錳(Mn)、鉻(Cr)、

鎳(Ni)、鎘(Cd)、鋅(Zn)等之標準液。

3.使用此七種重金屬之標準溶液配製檢量線。

4.檢量線確認。

5.依儀器標準操作程序分別偵測待測水樣之七個重金屬濃度。

6.數據分析。

1、各金屬元素之標準溶液配置 2、溶出液上 AA 分析 圖3-5 本研究重金屬(AA)檢測流程圖

3-2-3 陰陽離子分析

兩種不同含量之焚化底渣瀝青混凝土試體經平板溶出試驗後其 溶出液,除上述生物毒性試驗、水質分析及重金屬濃度外,檢測溶出 液的陰陽離子也是本研究所要執行的項目。本研究陰陽離子濃度檢測 參考環檢所NIEA W415.52B [59]離子層析法,圖 3-6 為本研究所使用 之離子層析儀其測試步驟如下所敘。

1.儀器準備 2.減量線之配製 3.減量線確定無誤

4.依儀器標準法方檢測樣品 5.數據分析

圖3-6 本研究所用之離子層析儀

3-3 水蚤培養與生物毒性試驗

本節主要說明本研究在實驗室培養水蚤所需之的設備及耗材,及 如何馴養至毒性試驗所需之齡期,最後部分為參考國內環檢所規範,

進行水蚤48小時靜水急毒性試驗。本研究所採用的蚤種為本土大型蚤 (Daphnia similis)如圖3-7[29]所示,由元培科技大學環衛系吳南明教授 提供。

1、水蚤近照 2、水蚤身體構造

3、水蚤卵殼比較

圖3-7 本圖大型水蚤之放大照片與體型構造圖[29]

3-3-1 儀器設備與耗材 1.培養環境

培養空間約3~5 坪,溫度控制約在一般常溫 20 多0C,空氣乾淨 無粉塵。

2.水質

實驗中清洗容器、器具用水為去離子水,也就是依次經過過濾、

離子交換、蒸餾、再經超過濾(Milli-Qplus)處理。使用時需確定水質 之比電阻 18.2 Megaohm才可使用。配製藥品則使用5道RO逆滲透純 水機所製造的水。

3.滅菌斧

使 用 公 司 TOMIN , 型 號 TM-329 , 消 毒 溫 度 1210C 、 壓 力 1.2kg/cm2。配製完小球藻培養液後置於內進行滅菌 15 分鐘。

4.培養器皿

一般的玻璃燒杯。

5.花寶 2 號

一般園藝用之肥料。

4. 自製流體化床式培養管(圖 3-8)

自行裝置3 之長約 30cm,直徑約 6.5cm 之培養管,背面以 2 支 日光燈與培養管垂直照射,通入的氣體以玻璃纖維過濾球過濾。

圖3-8 本研究培養水蚤餌料(綠藻)之設備

3-3-2 水蚤培養與馴養 1. 稀釋水配製

本研究以環檢所[NIEA B901.12B]的水蚤需求配製中等適當硬度 之稀釋水。配置完成後曝氣約一晚,硬度約在80~100mg CaSO4/L。

(1) 水蚤自採集地區或飼養單位取回後,放入內盛稀釋水的燒杯裡繁 殖,一開始需控制每個燒杯裡水蚤的數量,避免太過擁擠或餌料的不 夠,而造成水蚤死亡或大量越冬卵的產生(約每公升空間維持 15~25 隻成蚤)。

(2) 繁殖的溫度約維持在一般室溫即可,溫度變化不可過於劇烈,本 實驗室在繁殖過程之光照時間是維持固定每天14小時,光照強度維持 在600~1000lux。以上條件若沒控制好,也會造成水蚤大量死亡或大 量越冬卵的產生。

(3) 固定時間更換固定比例的新稀釋水以維持空間內溶氧在 5mg/L 以 上,餌料的量需配合水蚤數量,燒杯內比導電度不宜變化太劇烈,因 為水蚤是濾食性動物,這些條件若沒控制好也會造成水蚤大量的亡。

2. 水蚤餌料之製備

(2) 小球藻培養液製備可由環檢所的配方配置 NIEA B901.12B[29],

或是秤取花寶2 號肥料或同級品 1.0g,溶解於 1000ml 蒸餾水中,

放入滅菌斧裡以 1210C 下,加熱滅菌 15 分鐘,冷卻後保存 40C 備用。

(3) 小球藻培養(水蚤餌料之小球藻由元培科技大學環衛系吳南明教 授所提供)

3. 水蚤馴養與齡期篩選

在進行水蚤生物毒性試驗前,需自繁殖缸裡挑選水蚤做馴養,其 目的有兩點:1.為符合與毒性試驗相同之條件,2.為培養出 24 小時內 同齡期的水蚤。因為不相同齡期的水蚤對毒性容忍度會不盡相同,因 此,環檢所(NIEA B901.12B)及 U.S.EPA 2002 皆規定供試水蚤齡期須 在24 小時內。

3-3-3 水蚤靜水式急毒性試驗(48小時)

本研究參照環檢所NIEA B901.12B[29]進行 48 小時靜水急毒性試 驗。

1.毒性試驗(Definitive test)(圖 3-9)

(1) 毒性試驗亦分為對照與實驗兩組,實驗組係將原水樣或環境 藥以稀釋水稀釋為 5 個濃度。對照組則為 100% 稀釋水。

(2) 為易於觀察水蚤活動,每個濃度使用 100mL 燒杯做測試容器,

每個燒杯內置20 隻水蚤,水樣體積為 50mL,對照組與實驗組 之6 個濃度。

(3) 測試期間為 48 小時,水溫應控制在 25±1℃,測試期間,水蚤不 須餵食,光照仍應維持每天16 小時。

(4) 水蚤放入後,每天觀察並記錄水蚤死亡數目,同時每日監測及記 錄水溫、溶氧、pH、導電度等水質資料。

2.品質管制

(1) 水蚤之品種必須在光學顯微鏡下經過鑑定或由已確定為本種之 飼養單位獲得,不可混合不同品種水蚤。

(2) 如果對照組死亡率超過 10%,則試驗結果不可採用,必須重做。

(3) 確定試驗水蚤之時齡不得超過24小時。

3.LC50計算

水蚤主要是靠第二觸角、胸部及後腹部在活動,當此器官或部位 無明顯活動,並經輕敲燒杯無反應時,即為死亡,因此在計算水蚤48 小時LC5方法有多種,目前常用計算方法共有4種:

(a)圖解法(Graphic method ) (b)機率單位法(Probit method)

(c)史丕曼-卡伯法(Spearman - karber method)

(d)史丕曼-卡伯修正法(Trimmed spearman - karber method)

上述四種方法之計算與測試水蚤死亡率有關,其方法取捨依之流 程作判斷。本研究採用U.S.EPA.計算 LC50值流程圖,採用史匹曼-卡 伯修正法(Tsk 統計軟體)計算 LC50值。

在文檔中 中華大學 碩士論文 (頁 81-10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