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穩定同位素分析應用於探討古環境及考古文化

第一章、 緒論

1.2 穩定同位素分析應用於探討古環境及考古文化

素與溫度的方程式,經過Hays and Grossman在1991年綜合與整理前人研究 得到新的方解石氧同位素轉換溫度方程式如下:

T (℃) = 15.7 - 4.36 (δ18Ocalcite,PDB18Ow,SMOW) + 0.12 (δ18Ocalcite,PDB18Ow,SMOW)2 其中方程式裡的T為碳酸鈣形成時的溫度,單位為℃,此方程式適用 的溫度範圍介於0℃~60℃;δ18Ocalcite為相對於PDB,碳酸鈣在T℃時與周圍 水體達成同位素平衡時的氧同位素數值;δ18Ow,SMOW為相對SMOW,碳酸鈣

的生活環境,考古學家們只能藉由史前人類活動留下來的遺跡來重建當時 如Shackleton, 1973;Killingley, 1981;Á lvarez et al., 2010),探討軟體動物 生存時之氣候(例如Taira, 1976;Abell, 1982, 1985)以及解釋其生態環境 特徵(例如Keith et al., 1965)。

隨著台灣南部科學園區台南分區的開發,考古學家先後在園區及周邊 的開發基地內發現了82處的考古遺址,並搶救了其中的34處,遺物與遺跡 經過出土地層的順序比對、類型與風格的分析以及放射性碳14的年代測 定,其年代介於距今約5000~300年之間,先後涵蓋六個考古文化相,依序 為大坌坑文化(5000~4200 B.P.)、牛稠子文化(4200~3300 B.P.)、大湖 文化(3300~1800 B.P.)、蔦松文化(1800~500 B.P.)、西拉雅文化

(500~300 B.P.)、明清漢人文化(300 B.P. ~)(臧振華與李匡悌,

2013)。南科遺址出土的文化在相同的空間下隨著時間表現出豐富的人類 生活文化史,不僅提供考古學者研究台南地區人類文化發展的資料,對於 探討臺灣、亞洲甚至太平洋地區人類社會文化的演化提供關鍵性的證據與 脈絡,因此南科園區考古遺址群的發掘受到考古學界相當大的重視。

18000年前末次冰河期結束後,全球氣候進入冰消期、間冰期至今,

圖1.1 南科園區及海岸線位置模擬圖(取自臧振華與李匡悌,2013)。(A)台南期海進階段,距今約6500年前 左右。(B)台南期海退階段,距今約5000年前左右。

圖1.2 南科園區及海岸線位置模擬圖(取自臧振華與李匡悌,2013)。(A)南關里期階段海退時期,距今約 4500年前左右。(B)三抱竹階段早期,距今約3000年前左右。

(3)三抱竹期(距今3000~1300年前):南科園區全區開始轉為陸相黃 褐色黏土堆積,由河川氾濫沖積轉為地層堆積。地層中發現若干已淤積的 舊河道,沿河道有不少遺址文化層的分布,也可看出當時的水流方向皆為 朝向西北,與現今的朝向西南不同。在中、下段則有距今2800~2000年間的 烏山頭期的文化遺留(圖1.2B),地層上段有距今1800~1300年間的鞍子期 或蔦松期的文化遺留(圖1.3A)。

(4)五間厝期(距今1300年至今):此階段為南科園區最晚期的堆積 期(圖1.3B),在地層中發現一層分布廣泛的黃褐色粉砂土壤層,各地堆 積厚度不一,且與下層三抱竹時期的地層呈不整合面,顯示此時的環境變 化為快速且劇烈,根據園區內地層年代分析、地電阻分析,推測曾文溪在 距今約1500年左右發生改道,在較現今河道以南地區發展,造成園區內沉 積環境的改變。此時的考古遺留多在園區南側,有距今約1200年的蔦松文 化以及距今500~300年之西拉雅文化,表處則有近代漢人文化遺留。各階段 南科園區海岸線變遷與對應之文化期如(圖1.4)。

圖1.3 南科園區及海岸線位置模擬圖(取自臧振華與李匡悌,2013)。(A)三抱竹階段中、晚期,距今約2000年前左右。(B) 五間厝階段晚期,距今約400年前左右。

圖1.4 南科園區海岸線變遷與遺址文化層序(修改自臧振華與李匡悌,

2013)。

1.3 500 多年前至今東亞氣候概況

在近千年以來全球的溫度變化主要經歷三個較突出的氣候變化事件,

從800~1300A.D.的中世紀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到了

1300~1900A.D.溫度下降為小冰期(Little Ice Age),小冰期結束後溫度上 升到相對過去千年較為溫暖的20世紀暖期(20th Century Warming

Period),在過去千年全球呈現暖‐冷‐暖的溫度震盪模式,而現今的地球氣 溫依然處於20世紀暖期的階段,溫度甚至高於中世紀暖期(圖1.5)

(Cronin et al.,2003;Loso, 2009)。

圖1.5 過去千年來乞沙比克灣氣溫變化模式(取自Cronin et al.,2003)。

(A)為乞沙比克灣近2200年來春季溫度變化,垂直虛線為20世紀前之 春季平均溫度(12.3℃)。(B)為乞沙比克灣近1000年來春季溫度距 平變化。(C)為北半球近1000年來年均溫距平變化。

在中國東部地區相較於全世界,暖期時的溫度記錄之距平高於全球溫 度之距平,而冷期時,溫度記錄的距平則低於全球溫度的距平(圖1.6)

(Xiao et al., 2011);東亞有特殊的季風氣候,在探討東亞地區氣候變遷 時,東亞季風是個不可輕忽的環節。由中國東部不同石灰岩洞穴的石筍碳 氧同位素分析結果顯示在小冰期間,東亞地區夏季季風強度降低、雨量減 少(圖1.7)(例如Wang et al., 2001, 2008;Yuan et al., 2004;Dykoski et al., 2005;王紹武與龔道溢,2000;楊保與譚明,2009)。

圖1.6 近千年以來全球和中國東部的溫度距平(取自Xiao et al., 2011)。

圖1.7 近千年中國溫度、東部降水變化和東亞夏季季風演變歷史(取自楊 保與譚明,2009)。(a)溫度變化。 (b)降水變化。 (c)反映東亞夏季 季風變化綜合石筍氧同位素序列。

在台灣地區,高雄大崗山石灰岩洞穴的石筍記錄在450~390B.P.為碳氧 同位素平均數值較重時期(圖1.8),反映此時為夏季季風相對減弱、降雨 量較小的乾燥氣候時期(李志中,2010);而從台灣不同地區的湖泊沉積 物孢粉分析結果,台灣北部武淵井、中部七彩湖、南部東源谷地的孢粉資 料皆顯示在800~150B.P.為較冷的氣候型態(林淑芬,2004;Liew and Huang, 1994;Liew et al., 2002;李政益,2004)。

圖1.8 高雄縣大崗山石灰岩洞穴石筍碳氧同位素數值變化趨勢圖(修改自 李志中,2010),圖中各色虛線及數值代表該階段之碳氧同位素平 均值;黑色虛線為研究區段碳氧同位素平均值:δ18O(-7.81‰)、

δ13C(-8.33‰)。

本研究考古材料來自南科園區五間厝遺址,所屬地層年代為距今 500~300年前的西拉雅文化,綜合以上前人研究,大致而言,此時的氣候處 於小冰期,東亞季風減弱,為較現今乾且冷的氣候型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