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穩態生物濾床模式

在文檔中 目 錄 (頁 30-3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3 生物濾床的動力模式

2.3.2 穩態生物濾床模式

Ottengraf and van den Oever(1983)提出一套反應動力模式,描 述濾床中只以甲苯為單一限制基質的生物膜內的降解行為,生物膜內 可利用的氧氣視為過量,而氣體以塞狀流(plug-flow)通過濾床,因 忽略在氣、液相(生物膜)間的界面阻力,所以可以假設氣相及生物 膜的濃度始終保持平衡。在穩定狀態下甲苯於生物膜內的質量平衡可 以用下列的數學式表示:

2

0

2 − µ =

Y X dx

C

D d l v

(2-23)

l m

l

C K

C

= µ max +

µ

(2-24)

0

max K

Y

r X v  =

 

 ×

=

µ

(2-25)

邊界條件為:

=

0

x

m C l = C g

δ

=

x

=

0

dx dC l

可解得一解析解:

( σ σ )

φ

2

2

1 1

2

2 −

+

=

g i g g

C C m

C

C l

(2-26)

DC gi

m K 0

=

φ

φ

代表 Thiele modulus,為生物降解速率與擴散速 率的比值,

σ x = δ

x

為生物膜內之距離(

µ m

),

δ

為實際生物膜厚 度(

µ m

),

D

是有效擴散係數(m

2

/s),分散係數

( ) C equilibriu m

C

l

m =

g

K 0

(g/m

3

s)為零階反應速率常數,

r

為反應速率,

X v

為生物膜密度(㎏

/m

3

),

C g

C l

分別表示氣相和液相濃度。

生物膜內基質利用的反應動力為 Monod 動力,假設在 Monod 方 程式中(2-24),Michaelis-Menten 常數(

K m

)很小,所以生物膜內 的反應為零階反應(

C l

>>

K m

),得到兩點結論:

1. 假定生物膜全都具有活性,所以轉化率是被反應速率所控制,定 義為反應限制(圖 2-3(B))。在氣相中的質量平衡為:

 

 

= 

dx

DA dC dh

U g dC g s l

(2-27)

由(2-27)和邊界條件

h =

0

C g = C gi

,可解得濃度的隨濾床高度

h

變化表示成:

gi g s gi

g

C U

K hA C

C 0 δ

1 −

=

(2-28)

2. 若擴散限制發生(圖 2-3(C)),就表示生物膜並非全都具有活性,

所以轉化率被擴散控制。所以考慮有效生物膜厚度(

λ

m K

DC g

0

=

2

λ

(2-29)

由(2-27)和(2-29)式及邊界條件

h =

0

C g = C gi

,可解得濃度 的隨濾床高度

h

變化表示成:

2 0

1 2

 

 

 −

= C m

D K U hA C

C

gi g

s

gi

g

(2-30)

若假設降解行為是一階動力時(

C l

<<

K m

,圖 2-3(A)),生物膜 內的質量平衡為(Zarook and Shaikh,1997c):

l

l K C

dx C D d 2 1

2 =

(2-31)

此時反應速率為:

l l

m

v C K C

K Y

r X max   = 1

 

×

=

µ

(2-32)

可解得濃度的隨濾床高度

h

變化表示成:

 

 

 −

=

g S

gi g

mU D hA C

C

δ

φ φ tan

exp

(2-33)

此時

D

K m δ

φ =

h

為濾床高度( m),

K 1

為一階反應速率常數

(1/s),

A s

為比表面積(m

2

/m

3

)。很明顯的,此時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與污染物初始時的濃度大小沒有關係。

圖 2–3 生物膜與動力示意圖(Devinny et al.,1999)

Abumaizar et al.(1997)延伸上述的零階及一階模式,考慮吸附 作用發生,利用堆肥與堆肥混合不同比例的活性碳濾料處理 BTEX,

發現模式預測的結果與實驗值有很高的一致性。在一階模式預測鄰–

二甲苯時,有較大的誤差,原因可能是在求參數時,實驗使用未污染 的活性碳濾床,當在有生物膜存在的狀況下,活性碳實際上的吸附能 力較預測值為低。而在零階模式模擬的結果,每一組都有很明顯的誤 差出現在濾床深度約 0.5 公尺處,可能是此處剛好是生物降解動力從 零階轉變成一階,即從高濃度變成低濃度,或者實際上某些污染物的 吸附速率為濃度相依性,也有可能是在高濃度的狀況下,基質的吸附 有競爭情形。

綜合污染物及氧氣都為限制基質的生物濾床模式(Zarook et al.,

1993;唐修穆,1995;陳家勳,1995;Baltzis et al.,1997;Nguyen et

al.,1997;呂東璇,1999;林志芳,2002)

,在穩定(或類似穩定,

quasi-steady state)狀態下的基本假設條件不外是:

生物膜為平板狀(planar,因為遠小於濾料粒俓)、生物膜只會附 著於濾料表面、生物膜密度為常數、濾床中沒有生物質量累積(因為 微生物的生長與衰敗維持平衡)、污染物降解只發生在生物膜內、氣 體以塞狀流(plug-flow)通過濾床,所以在濾床中沒有軸向(radial direct)的濃度差異、有機污染物及氧氣在氣相與液相(生物膜)之 間的濃度始終維持平衡,並遵循亨利定律(Henry's law,忽略氣、液 相間的界面質傳阻力)、忽略吸附現象。

Shareefdeen et al.(1993,文中 Shareefdeen 為 Zarook 於 1997 年 之前投稿所用之名字)提出與 Ottengraf and van den Oever(1983)相 似的穩態生物濾床模式,但甲醇及氧氣都為限制基質,假設有效生物 厚度隨濾床內的位置而變化,在穩定狀態下,生物膜內甲醇及氧氣的

質量平衡在濾床位置 h 處,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 lM lO )

M v lM

M C ,C

Y X dx

C

D d 2 2 = µ

(2-34)

( lM lO )

O v lO

O C ,C

Y X dx

C

D d 2 2 = µ

(2-35)

考慮甲醇利用有抑制現象使用 Andrews(或 Haldane)形式表示,

此反應屬一階反應動力行為,氧氣利用則為 Monod 形式,得到比生 長速率(

µ

)式為:

( )

lO O

lO

I lM lM

lM lO

lM K C

C K

C C K

,C C

C +

 

  + +

= µ max 2

µ

(2-36)

在氣相中的平衡為:

= 0

 

 

= 

x lM M

s gM

g dx

D DC dh A

U dC

(2-37)

= 0

 

 

= 

x lO M s gO

g dx

D dC dh A

U dC

(2-38)

C lo

C lM

表示液相中氧氣及基質的濃度,

C go

C gM

表示氣相中氧 氣及基質的濃度,

K I

為抑制常數,

K

K O

為有機物和氧氣的飽和常 數,

Y M

Y O

分別為有機物和氧氣的微生物產率。

唐修穆(1995)以甲苯及氧氣為限制基質的生物濾床模式中,將 生物膜密度及生物膜厚度都視為定值,濾料視為圓球體,考慮基質抑 制影響微生物生長,污染物利用為 Luong(1987)提出之基質抑制關 係式,氧氣利用則為 Monod 關係式,比生長速率(

µ

)式可表示為:

 

 

 +

 

 −

 

 

= +

lO O

lO n

lM lM lM

lM

C K

C C

C C

K C

*

max 1

µ µ

(2-39)

*

C lM

表示微生物生長完全受到抑制時的基質液相濃度。

陳家勳(1995)用生物濾床處理乙醇及甲苯廢氣,提出的雙基質 動力式,不考慮抑制情形,以微生物比生長速率表示為:

lO O

lO lm lm lO

lm K C

C C

K

,C C

C ) = max + +

( µ

µ

(2-40)

稍後,其實驗室成員林志芳(2002)用生物濾床處理乙酸丁酯、

丙酮及異丙酮廢氣時,提出若考慮抑制發生,則使用 Haldane(或 Andrews)形式:

( )

lO O

lO

I lM lM

lM lO

lM K C

C K

C C K

,C C

C +

 

  + +

= µ max 2

µ

(2-41)

從批次動力參數實驗中發現,乙酸丁酯分解菌之生長動力可用 Monod 方程式表示,而丙酮及異丙酮分解菌之生長動力則用 Haldane

(或 Andrews)形式表示。

Baltzis et al.(1997)提出生物濾床處理混合 VOCs 廢氣(苯/甲 苯,乙醇/丁醇)穩態模式,考慮到不同污染物間的相互影響、降解 時可利氧氣不是過量及假設生物膜分成兩種形式,如圖 2–4 所示,將 生物降解污染物現象分成兩種形式:

圖 2–4 兩種生物膜型式(Baltzis et al.,1997)

一為污染物(苯/甲苯)被同一種微生物降解,有抑制現象發生

(圖 2–4,CASE I);第二種是污染物(乙醇/丁醇)被不同族群微生 物分別降解,不同族群的微生物不會有重疊現象,因此污染物彼此沒 有相互影響(圖 2–4,CASE II)。

其他條件如單一基質穩態模式所假設,得在氣相中的質量平衡方 程式為:

0

) (

 =

 

= 

x lj jw

j gj

dx x dC f D dh A

dC S

V α

τ

j =

1 , 2 (2-42)

0

) (

=

 

 

= 

x lO ow

gO

dx x dC f dh AD

dC S V

τ

(2-43)

在生物膜中的質量平衡方程式為:

( l l lO )

j j lj v

jw C ,C ,C

Y X dx

C D d x

f 2 1 2

2

)

(

= µ

j =

1 , 2 (2-44)

( l l lO )

j

j Oj

lO

Ow C ,C ,C

Y X dx

C D d x

f 1 2

2

1 2 2

)

( ∑ µ

=

=

(2-45)

在 CASE I 中,

α 1 = α 2 =

1,CASE II 的氧氣質通量用一個平均值 代表。

比生長速率(

µ

)式為:

( )

( oj lO )

li cIj Ij lj lj j

lO lj lo

l l j

C K C K K

C C K

C

C

,C

C ,C

,j

 +

 

 + + +

2 2 1

µ

max

µ

ij

(2-46)

在 CASE II,

K cIj = 0

K cIj

為交叉抑制(cross–inhibition)動力常數。

Nguyen et al.(1997)提出用生物濾床處理 TEX(甲苯、乙苯、

二甲苯)混合廢氣模式(圖 2-4,CASE I),其反應速率式為

 

 

 +

 

 

= +

ℜ ∑

= O lO

lO

x e t i

lj ij j

lj

,j

j k C

C C

p K

C

, ,

µ max

j = t

,

e

,

x

(2-47)

j

j

物種的反應速率,

K j

p ij

分別為

j

物種的飽和常數和抑制常 數。

呂東璇(1999)提出以生物滴濾床處理甲苯、丙酮混合廢氣模式

(圖 2–4,CASE I),其生物分解基質遵循 Luong(1987)提出之基 質抑制關係式,氧氣利用則為 Monod 關係式,比生長速率(

µ

)式 為:

( )  Κ + 

 

 −

 

 

Κ + +

= Κ

lO O

lO n

lj lj

li cIj lj j

ax,x lj m lO

lA lT

j C

C C

C C

C

,C C

,C

C µ 1 *

µ

ij

(2-48)

毫無疑問的,從上述的文獻發現:穩態模式可適用於預測多種類 污染物(單一或混合狀態下)使用濾床處理的效果,因基質的利用機 制不同,故微生物的動力表現也有差異

。模式中微生物的降解污染物

動力參數是來自於懸浮生長的搖瓶實驗,而實際濾床中,微生物是固 定於濾料表面,此時微生物的表現可能會有不同。使用生物滴濾床 時,會有生物質量(biomass)累積或堵塞的問題,實驗證實(Alonso

et al.,1997,1998)

,生物質量累積會使能與污染物接觸的生物膜表 面積減少,因而去除率也降低。因此 Alonso et al.(1997,1998)提 出一個方程式用來計算當累積狀況發生時的生物膜的比表面積,並與 濾床模式整合,結果顯示此模式可以預測出當開始操作後,若有生物 質量增加,去除率會下降的情形。

然而穩定狀態是理想化的假設,Ottengraf and van den Oever

(1983)早就承認濾床的污染物進料條件(濃度、氣體流速)是會變 動的,如在化學工廠通常為批次操作或遇假日則停止操作,造成濾床 反覆的〝啟動—停止〞,這與穩態模式的假設並不符合,因為穩態模 式通常忽略起始階段,認為不會影響濾床整體的表現,為了能更真實 的預測濾床在這些條件下的表現,所以近年來,許多學者致力於非穩

態的濾床研究(Shareefdeen and Baltzis,1994;Deshusees et al.,1995a,

1995b,1996;Zarook et al.,1997a,1997b;Hodge and Devinny,1995;

Amanullah et al.,1999)。

在文檔中 目 錄 (頁 30-3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