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管理信息是很重要的资源,是决策的基础,过去一些凭经验或者拍脑袋的那种决策经常 会造成决策的失误。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在管理控制中,以信息来控制整个生 产过程、服务过程的运作,也靠信息的反馈来不断地修正已有的计划,依靠信息来实施管理 控制。管理信息是联系组织内外的纽带,没有信息就不可能很好地沟通内外的联系,进行步 调一致地协同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 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研究,

建立数据库,然后,进行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 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3.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起源很早,20 世纪 30 年代,柏纳德就强调了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 用。50 年代,西蒙提出了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概念,1970 年瓦尔特·肯尼万(Walter  T. 

Kennevan)首先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一词,管理信息系统是  20  世纪  80  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 的一门新兴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学科,也可理解为一个人——机系统。从原理 上讲,可以抛开计算机从概念上讨论管理信息系统,如 Walter T. Kennevan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 定义中就没有提到计算机,可见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有了管 理就有了管理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 系统,现在讨论的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目前来说尚 不统一,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970 年, Walter T. Kennevan 下了一个定义: “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 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

职员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 们进行决策” 。这个定义强调了用信息支持决策,但没有强调一定要用计算机,所以显示了这 个定义的初始性。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给出了以下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 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 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 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此定义强调了管理信息系统的 功能和性质,强调了计算机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 

1985  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  Gordon  B. 

Davis,才给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 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这个定义全面地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和组成,而且 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当时的水平。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采用计算机,也要有手工作业,通过用户 和机器的协调,为用户提供支持企业或组织在运行、管理和决策方面的信息。

仲秋雁和刘友德在《管理信息系统》一书中定义:信息系统是社会技术系统。尽管信息 系统由机器、设备和“硬”的物理技术构成,它们需要大量社会的、组织的和智力的投资以

使系统恰当地运行。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人们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是在逐步加深的,对管理信息系统的 定义也是在不断发展和成熟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 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

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重点强调了  4  个基本观点,如图 1.13 所示。

图 1.13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  1.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融合人的现代思维与管理能力和计算机强大的处理存储能力于一体的协 调、高效率的人机系统。此系统为开放式系统,在此系统中真正起到执行管理命令,对企业 的人、财、物、资源及资金流动、物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主体是人。计算机自始至终都是一 个辅助管理的工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具,它可以为人的管理活动指明方向。 

2.能为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务(分析、计划、预测、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对象为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反馈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 息,管理信息系统与 EDPS 的区别在于它更强调管理方法的作用,强调信息的进一步深加工,

即利用信息来分析企业或生产经营状况,利用各种模型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细节进行 分析和预测,控制各种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因素,以科学的方法,最优地分配各种资源,

如设备、任务、人、资金、原料、辅料等,合理地组织生产。 

3.集成化

利用数据库技术,通过集中统一规划中央数据库的运用,使得系统中的数据实现了一致 性和共享性。所谓集成化,是指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设备统一规划,以确保资源的最大利用 率。系统各部分要协调一致、高效、低成本地完成企业日常的信息处理业务。 

4.社会技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不是一种理论或观点就可以完成的。图 1.14 表述 了对信息系统研究中问题和解答有着贡献的主要学科。总体来说,信息系统涉及技术方法和 行为方法两大领域。技术方法处理的是信息系统的规范数学模型,支持技术方法的学科有计

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决策)

中级管理人员(控制、决策)

中央数据库

市场子系统 生产子系统 财务子系统 其他子系统  EDPS 

MIS 

计算机 职能人员

经理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运筹学。行为方法处理的是不能用技术方法的规范模型来

1.3.3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考察一下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对管理决策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是很有意义 的。计划工作的重点日益集中在决策上,影响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除了目标与战略、工艺 和技术、环境和人际关系以外,还有信息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因素。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与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自从 1946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穆尔工学院研制成功世界上第 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以来,计算机技术经历了  4  代革新。与此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的发展也大体经历了 4 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58  年)。第一代计算机开始进入大企业。大企业把计算机看作企业 先进的标志,当时流行的观念认为:要先进,就得有计算机。这一代计算机的硬件是由电子 管和磁带记录器组成的,软件很少,因而功能有限,多用于企业的财会部门,从事单项数据 处理。第一代计算机对管理决策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还是潜在的。

第二阶段(1959~1966 年)。计算机技术进入了第二代,晶体管代替电子管,磁芯存储器 取代了磁带存储器,计算机的内存扩展了,运算速度加快了,输入­输出功能更强了,特别是 软件的进步是这一代计算机的重要标志。第二代计算机在管理应用方面最显著的成果是发展 了联机系统,如航空公司预订机票系统、旅馆预订房间系统及股票市场行情系统等。管理信 息系统的发展开始进入数据的综合处理阶段。第二代计算机对组织的影响主要是开始改变中 层事务管理的方式,原有的大量核算、登账、查找、统计报表等工作逐步由计算机来完成。

但业务人员并未因此而大量减少,很多情况下反而增加了业务人员,如系统分析人员、程序 设计人员、数据录入人员和计算机维护人员等。

第三阶段(1967~1974 年)。第 3 代计算机问世,采用的是集成电路装置,从而使计算机 日益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通过与终端的远距离通信,信息集中到中央处理机,提高了信息 处理的能力,扩大了资源共享的程度。第  3  代计算机引起的组织变化是很大的,设置在总部 的中央处理机系统,使得全公司的信息实现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并且为了设计、使用和 维护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在大公司的管理组织中分化出了专门的信息处理功能和相应的机 构,这是一种专业化的具有通信和控制功能的高度集权的组织。管理学家注意到第  3  代计算 机促进了大公司重新集权化的趋势。

第四阶段(1975  年至今)。我们仍处在应用第  4  代计算机的阶段。超规模集成电路和更 加丰富的软件,一方面继续扩展计算机的功能;另一方面使计算机日益小型化、微型化、廉 价化。微型计算机逐步进入家庭,集成电路被装在诸如电话、复印机、打字机、传真机等各 种办公设备上,使之成为一种“智能化”的装置。特别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管 理软件使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进入了数据的系统处理阶段。计算机已经能够把企业生产经

第四阶段(1975  年至今)。我们仍处在应用第  4  代计算机的阶段。超规模集成电路和更 加丰富的软件,一方面继续扩展计算机的功能;另一方面使计算机日益小型化、微型化、廉 价化。微型计算机逐步进入家庭,集成电路被装在诸如电话、复印机、打字机、传真机等各 种办公设备上,使之成为一种“智能化”的装置。特别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管 理软件使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进入了数据的系统处理阶段。计算机已经能够把企业生产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