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1、超級颱風

由 JTWC 與 NHC 所提供的 1993-2015 年間全球熱帶氣旋的資料點分布來看,

熱帶風暴以及等級 1 至 5 的颶風總共有 57582 筆資料點,符合超級颱風定義的 (最 大持續風速大於或等於 130 節) 有 1013 筆資料點,如圖 4.1、4.2 所示。

圖 4.1 全球熱帶氣旋資料點分布

由 JTWC 與 NHC 網站下載的全球熱帶氣旋資料點,並利用 SSHS 分級制將熱帶風 暴以及 1 至 5 級的颶風資料點依不同顏色劃分。青、藍、綠、黃、橙以及紅等顏

色分別表示熱帶風暴以及等級 1 至 5 的颶風資料點。

20

圖 4.2 全球超級颱風資料點分布 (最大持續風速 > 130 knots )

顏色代表南北半球不同的超級颱風行進速度 (Uh),分成三種型態,Fast-moving、

Typical-moving 以及 Slow-moving。括號裡面的數字代表資料點數。

1993-2015 年間,全球符合 slow-moving 型態 (北半球 Uh < 2.5 m/s;南半球 Uh < 2.7 m/s) 的超級颱風總共有 22 個,其中發現共 8 個 slow-moving 型態的超級 颱風 (北半球 4 個;南半球 4 個) 所影響的區域有明顯的中尺度渦漩產生,此 8 個 超級颱風軌跡如圖 4.3 所示,分別為北半球的 Mitch (1998)、Podul (2001)、Nida (2009) 與 Amanda (2014) 以及南半球的 Zoe (2002)、Carina (2006)、Hondo (2008)與 Bansi (2015)。表 4.1 與表 4.2 則分別呈現有渦漩產生的北半球與南半球 slow-moving 型 態之超級颱風各個資料點時間、地點、最大持續風速 (Vmax) 以及當時的行進速度 (Uh)。

21

圖 4.3 全球 1993-2015 年間有中尺度渦漩形成的 slow-moving 型態之超級颱風行進 軌跡分布圖 (粉色字標示個別超級颱風的名字以及生成的年份與月份)

表 4.1 北半球

有中尺度渦漩產生之 slow-moving 型態的超級颱風資料點

Name &

Year

時間 [月-日-時]

緯度 [˚]

經度 [˚]

Vmax

[knots]

Uh

[m/s]

Mitch 1998

Oct-27-Z18 Oct-28-Z00 Oct-28-Z06

16.9 16.6 16.3

274.6 274.4 274.4

145 140 130

2.2 1.8 1.5 Podul

2001

Oct-23-Z18 Oct-24-Z00

16.4 16.7

157.5 157.3

135 135

1.8 1.8

Nida 2009

Nov-27-Z18 Nov-28-Z00 Nov-28-Z06 Nov-28-Z12

18.7 18.9 19.0 19.0

139.0 139.1 139.2 139.4

150 145 135 130

2.1 1.1 0.7 1.0 Amanda

2014

May-25-Z12 May-25-Z18

11.7 12.0

248.9 248.8

135 135

1.6 1.6

22

表 4.2 南半球

有中尺度渦漩產生之 slow-moving 型態的超級颱風資料點

Name &

Year

時間 [月-日-時]

緯度 [˚]

經度 [˚]

Vmax

[knots]

Uh

[m/s]

Zoe 2002

Dec-27-Z18 Dec-28-Z00 Dec-28-Z06 Dec-28-Z12 Dec-28-Z18

-11.9 -12.1 -12.3 -12.4 -12.5

170.3 169.9 169.5 169.2 169.3

155 155 155 145 130

2.3 2.3 2.3 1.6 0.7 Carina

2006

Feb-28-Z00 Feb-28-Z06 Feb-28-Z12

-16.1 -16.4 -16.6

79.0 78.6 78.3

130 130 130

2.7 2.5 1.8 Hondo

2008

Feb-7-Z12 Feb-7-Z18

-14.9 -15.0

82.7 82.9

130 130

1.4 1.1 Bansi

2015

Jan-12-Z18 Jan-13-Z00 Jan-13-Z06

-17.6 -17.5 -17.3

56.9 57.3 57.6

130 140 130

1.1 2.0 1.8

4-2、中尺度渦漩

4-2-1、AVISO

上述 8 個 slow-moving 型態的超級颱風,根據鑑別中尺度渦漩的定義來看,北 半球超級颱風 Mitch (1998) 所產生的渦漩只在海洋中存在 15 日,並不符合其定義 標準 (渦漩在絕對海平面高度圖中必須連續存在至少 3 周以上),因此將不列入後 段討論。

23

以下將呈現分別由絕對動力地形 (MADT) 計算出來的絕對地轉流 (AGV) 與海平面高度 (SSH),依時間順序所繪製出來的圖示。

# 北半球─Podul (2001)

Podul,為 2001 年 10 月生成於關島東南方海域的超級颱風。如圖 4.4 所示,

10 月 19 日發展成熱帶低氣壓,朝偏北的方向移動,於 10 月 23 日 18 時,最大持 續風速 (Vmax) 達到 135 knots (SSHS 等級 4),也就是超級颱風等級 (Vmax > 130 knots),並且於 23 日 18 時以及 24 日 0 時,超級颱風行進速度 (Uh) 達到 slow-moving 型態 (北半球 Uh < 2.5 m/s),如圖 4.5 所示,其行進速度約為 1.8 m/s。

圖 4.4 超級颱風 Podul (2001) 行進路徑、時間以及 SSHS 颶風分級

24

圖 4.5 Podul (2001) 最大持續風速 Vmax與行進速度 Uh隨時間序列之變化圖 紅色線分別表示 Vmax > 130 knots (super typhoon) 與 Uh < 2.5 m/s (slow-moving),黑

色框為同時符合兩個條件的資料點

從 AVISO 衛星遙測資料 (絕對地轉流 AGV 與海平面高度 SSH) 來看,超級颱 風 Podul 於 slow-moving 型態時,其底下有逆時針方向的中尺度渦漩產生,於北半 球稱為冷渦 (SSH 資料顯示海平面高度較周圍低),如圖 4.6、與 4.7 所示。

25

圖 4.6 Podul-eddy 絕對地轉流流速圖

自 2001 年 10 月 18 日開始每 5 天一筆的絕對地轉流資料,包含海流流矢以及超級 颱風 Podul 之軌跡,顏色柱表示為絕對地轉流流速 (偏紅色流速愈大),單位為 m/s,

經緯度範圍:[150° ~ 160°E, 12° ~ 22°N]

26

圖 4.7 Podul-eddy 海平面高度圖

自 2001 年 10 月 18 日開始每 5 天一筆的海平面高度資料,包含超級颱風 Podul 之 軌跡,顏色柱表示為海平面高度 (偏紅色高度愈高),單位為 m,經緯度範圍:[150°

~ 160°E, 12° ~ 22°N]

27

超級颱風 Podul 於 2001 年 10 月 27 日減弱為熱帶風暴,翌日則消失。由海平 面高度 (SSH) 圖 4.7 所示,2001 年 10 月 18 日 Podul 還未到達該海域之前,背景 流場已經有一個微弱的冷心渦漩存在,渦漩高度差 (Diff) 為 6 cm,最大流速值為 0.5 m/s (於經度約 157°E,緯度約 17°N 處),23 日 18 時以及 24 日 0 時 Podul 以強 烈的風速 (Vmax = 135 knots) 與緩慢的行進速度 (Uh = 1.8 m/s) 於此處經過,促使 原先存在的微弱渦漩加強成為明顯的中尺度渦漩。

衛星資料 SSH 與 AGV 顯示 23 日的渦漩高度差為 6 cm,渦漩流速最大值為 0.6 m/s,24 日則分別為 6 cm 與 0.7 m/s,且於 28 日超級颱風消失之後中尺度渦漩 仍存在,其流速與結構有變大以及穩固的趨勢 (如 2001 年 11 月 7 日渦漩最大流速 達到 0.9 m/s,且渦漩高度差增加為 22 cm),繼續向西方傳遞約 3 個月後消散在大 洋中。表 4.3 呈現衛星資料中 Podul 行進至消失的各時間點 (1 天一筆) 之渦漩大 小 (eddy size)、渦漩最大流速 (max speed of eddy) 以及渦漩高度差 (Diff) 各值。

表 4.3 超級颱風 Podul-eddy 之衛星資料 紅色點表示超級颱風已消散的日期

Podul-2001 eddy

渦漩高度差 [cm]

渦漩尺度 [°]

渦漩最大流速 [m/s]

18-Oct 6 1×1 0.5

20-Oct 6 1×1 0.5

21-Oct 6 1×1 0.6

22-Oct 6 1×1 0.6

23-Oct 6 1×1 0.6

24-Oct 6 1×1 0.6

28

25-Oct 6 1×1 0.7

26-Oct 6 1×1 0.7

27-Oct 6 1×1 0.7

28-Oct 10 1×1 0.7

2-Nov 8 1×1 0.8

7-Nov 22 1.5×1.5 0.9

# 北半球─Nida (2009)

Nida,為 2009 年 11 月生成於關島南南東方海域的超級颱風。如圖 4.8 所示,

11 月 21 日發展成熱帶低氣壓,朝西北西的方向移動,於 11 月 25 日 12 時,最大 持續風速 (Vmax) 達到 155 knots (SSHS 等級 5),並且於 27 日 18 時、28 日 0 時、

28 日 6 時以及 28 日 12 時,超級颱風行進速度 (Uh) 達到 slow-moving 型態 (北半 球 Uh < 2.5 m/s),如圖 4.9 所示,其行進速度分別約為 2.1 m/s、1.1 m/s、0.7 m/s 與 1.0 m/s。

29

圖 4.8 超級颱風 Nida (2009) 行進路徑、時間以及 SSHS 颶風分級

圖 4.9 Nida (2009) 最大持續風速 Vmax與行進速度 Uh隨時間序列之變化圖 紅色線分別表示 Vmax > 130 knots (super typhoon) 與 Uh < 2.5 m/s (slow-moving),黑

色框為同時符合兩個條件的資料點

30

圖 4.10 Nida-eddy 絕對地轉流流速圖

自 2009 年 11 月 22 日開始每 5 天一筆的絕對地轉流資料,包含海流流矢以及超級 颱風 Nida 之軌跡,顏色柱表示為絕對地轉流流速 (偏紅色流速愈大),單位為 m/s,

經緯度範圍:[133° ~ 141°E, 16° ~ 24°N]

31

圖 4.11 Nida-eddy 海平面高度圖

自 2009 年 11 月 22 日開始每 5 天一筆的海平面高度資料,包含超級颱風 Nida 之軌 跡,顏色柱表示為海平面高度 (偏紅色高度愈高),單位為 m,經緯度範圍:[133° ~

141°E, 16° ~ 24°N]

32

從 AVISO 衛星遙測資料 (絕對地轉流 AGV 與海平面高度 SSH) 資料來看,超 級颱風 Nida 於 slow-moving 型態時,其底下有逆時針方向的中尺度渦漩形成,如 圖 4.10 以及 4.11 所示。

超級颱風 Nida 於 2009 年 12 月 3 日減弱為熱帶風暴,當日夜晚則消散。由海 平面高度 (SSH) 圖 4.11 所示,Nida 於 27 日 18 時以及 28 日 0 時、6 時與 12 時以 強烈的風速 (Vmax = 150、145、135 與 130 knots) 與緩慢的行進速度 (Uh = 2.1、1.1、

0.7 與 1.0 m/s) 從經度約 140°E、緯度 19°N 區域經過,促使背景海域已經存在的微 弱渦漩加強成為一個強烈的中尺度渦漩。

衛星資料 SSH 與 AGV 顯示 27 日的渦漩高度差約為 6 cm,渦漩流速最大值約 為 0.9 m/s,28 日則分別約為 10 cm 與 0.9 m/s,且於 12 月 3 日超級颱風消散之後 中尺度渦漩仍持續存在,其流速與結構有變大以及穩固的趨勢 (如 2009 年 12 月 12 日渦漩最大流速達到 1.6 m/s,渦漩高度差遽增至 26 cm,且渦漩半徑增大),繼 續向西方傳遞約 7 個月才消散。表 4.4 呈現衛星資料中 Nida 行進至消失的各時間 點 (1 天一筆) 之渦漩大小 (eddy size)、渦漩最大流速 (max speed of eddy) 以及渦 漩高度差 (Diff) 各值。

表 4.4 超級颱風 Nida-eddy 之衛星資料 紅色點表示超級颱風已經消散的日期

Nida-2009 eddy

渦漩高度差 [cm]

渦漩尺度 [°]

渦漩最大流速 [m/s]

22-Nov * * 0.6

23-Nov * * 0.7

24-Nov * * 0.7

33

25-Nov * * 0.8

26-Nov 6 0.5×0.5 0.8 27-Nov 6 0.5×0.5 0.9 28-Nov 10 0.5×0.5 0.9 29-Nov 10 0.5×0.5 1.0 30-Nov 14 0.5×0.5 1.1 1-Dec 14 0.5×0.5 1.1 2-Dec 14 0.5×0.5 1.2

7-Dec 22 1×1 1.4

12-Dec 26 1×1 1.6

# 北半球─Amanda (2014)

Amanda,為 2014 年 5 月生成於墨西哥西南部海域的超級颱風。如圖 4.12 所 示,5 月 22 日發展成熱帶低氣壓,24 日上午 8 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 1 級颶風,晚上 8 時直接升格為 3 級颶風,於 5 月 25 日 12 時,最大持續風速 (Vmax) 達到 135 knots (SSHS 等級 4),並且於 25 日 12 時以及 25 日 18 時,超級颱風行進 速度 (Uh) 達到 slow-moving 型態 (北半球 Uh < 2.5 m/s),如圖 4.13 所示,其行進 速度約為 1.6 m/s。

34

圖 4.12 超級颱風 Amanda (2014) 行進路徑、時間以及 SSHS 颶風分級

圖 4.13 Amanda (2014) 最大持續風速 Vmax與行進速度 Uh隨時間序列之變化圖 紅色線分別表示 Vmax > 130 knots (super typhoon) 與 Uh < 2.5 m/s (slow-moving) ,

黑色框為同時符合兩個條件的資料點

35

圖 4.14 Amanda-eddy 絕對地轉流流速圖

自 2014 年 5 月 22 日開始每 3 天一筆的絕對地轉流資料,包含海流流矢以及超級 颱風 Amanda 之軌跡,顏色柱表示為絕對地轉流流速 (偏紅色流速愈大),單位為

m/s,經緯度範圍:[106° ~ 111°W, 9° ~ 14°N]

36

圖 4.15 Amanda-eddy 海平面高度圖

自 2014 年 5 月 22 日開始每 3 天一筆的海平面高度資料,包含超級颱風 Amanda 之軌跡,顏色柱表示為海平面高度 (偏紅色高度愈高),單位為 m,經緯度範圍:

[106° ~ 111°W, 9° ~ 14°N]

37

從 AVISO 衛星遙測資料 (絕對地轉流 AGV 與海平面高度 SSH) 來看,超級颱 風 Amanda 於 slow-moving 型態時,其底下有逆時針方向的中尺度渦漩形成,如圖 4.14 以及 4.15 所示。

超級颱風 Amanda 於 2014 年 5 月 29 日減弱為熱帶風暴,當日則消失。由海平 面高度 (SSH) 圖 4.15 所示,Amanda 還未成形之前,此海域背景流場已經有兩個 明顯的暖心渦漩存在,大洋中兩暖渦之間通常會有一個冷渦形成,此背景條件加 上 25 日 12 時以及 25 日 18 時 Amanda 以強烈的風速 (Vmax = 135 knots) 與緩慢的 行進速度 (Uh = 1.6 m/s) 於該處經過,且於 11 月 27 日形成明顯的中尺度渦漩。

衛星資料 SSH 與 AGV 顯示 27 日的渦漩高度差為 6 cm,渦漩流速最大值為 0.5 m/s,於 5 月 29 日超級颱風消失之後中尺度渦漩仍存在,其流速與結構有變大 以及穩固的趨勢 (如 2014 年 6 月 3 日渦漩最大流速達到 0.7 m/s,且渦漩高度差增 加至 14 cm),大約向西傳遞 1 個月後消失。表 4.5 呈現衛星資料中 Amanda 行進至 消失的各時間點 (1 天一筆) 之渦漩大小 (eddy size)、渦漩最大流速 (max speed of eddy) 以及渦漩高度差 (Diff) 各值。

表 4.5 超級颱風 Amanda-eddy 之衛星資料 紅色點表示超級颱風已經消散的日期

Amanda-2014 eddy

渦漩高度差 [cm]

渦漩尺度 [°]

渦漩最大流速 [m/s]

22-May * * 0.3

23-May * * 0.4

24-May * * 0.4

25-May * * 0.4

38

26-May * * 0.4

27-May 6 0.5×0.5 0.5 28-May 6 0.5×0.5 0.5 29-May 10 0.75×0.75 0.6 30-May 10 0.75×0.75 0.7

31-May 10 1×1 0.7

3-Jun 14 1×1 0.7

6-Jun 10 0.75×0.75 0.7 9-Jun 10 0.75×0.75 0.7

# 南半球─Zoe (2002)

Zoe,為 2002 年 12 月生成於南太平洋斐濟北北東海域的超級颱風。如圖 4.16 所示,12 月 24 日 18 時發展成熱帶低氣壓,朝西南的方向移動,於 12 月 27 日 12 時,最大持續風速 (Vmax) 達到 155 knots (SSHS 等級 5),並且於 27 日 18 時、28 日 0 時、28 日 6 時、28 日 12 時以及 28 日 18 時,超級颱風行進速度 (Uh) 達到 slow-moving 型態 (南半球 Uh < 2.7 m/s),如圖 4.17 所示,其行進速度分別約為 2.3 m/s、2.3 m/s、2.3 m/s、1.6 m/s 與 0.7 m/s。

39

圖 4.16 超級颱風 Zoe (2002) 行進路徑、時間以及 SSHS 颶風分級

圖 4.17 Zoe (2002) 最大持續風速 Vmax與行進速度 Uh隨時間序列之變化圖 紅色線分別表示 Vmax > 130 knots (super typhoon) 與 Uh < 2.7 m/s (slow-moving) ,

黑色框為同時符合兩個條件的資料點

40

圖 4.18 Zoe-eddy 絕對地轉流流速圖

自 2002 年 12 月 24 日開始每 3 天一筆的絕對地轉流資料,包含海流流矢以及超級 颱風 Zoe 之軌跡,顏色柱表示為絕對地轉流流速 (偏紅色流速愈大),單位為 m/s,

經緯度範圍:[164° ~ 174°E, 8° ~ 18°S]

41

圖 4.19 Zoe-eddy 海平面高度圖

自 2002 年 12 月 24 日開始每 3 天一筆的海平面高度資料,包含超級颱風 Zoe 之軌 跡,顏色柱表示為海平面高度 (偏紅色高度愈高),單位為 m,經緯度範圍:[164° ~

174°E, 8° ~ 18°S]

42

從 AVISO 衛星遙測資料 (絕對地轉流 AGV 與海平面高度 SSH) 資料來看,超 級颱風 Zoe 於 slow-moving 型態時,其底下有順時針方向的中尺度渦漩形成,於南 半球稱為冷渦 (SSH 資料顯示海平面高度較周圍低),如圖 4.18 以及 4.19 所示。

超級颱風 Zoe 於 2002 年 12 月 31 日減弱為熱帶風暴而後消失。由海平面高度 (SSH) 圖 4.19 所示,Zoe 於 27 日 18 時以及 28 日 0 時、6 時、12 時與 18 時以強 烈的風速 (Vmax = 155、155、155、145 與 130 knots) 與緩慢的行進速度 (Uh = 2.3、

2.3、2.3、1.6 與 0.7 m/s) 經過經度約 170°E、緯度 12°S 區域,促使海域背景流場 產生一個冷心渦漩。

衛星資料 SSH 與 AGV 顯示 27 日的渦漩高度差約為 10 cm,渦漩流速最大值 約為 0.5 m/s,28 日則分別約為 14 cm 與 0.6 m/s,12 月 30 日 Zoe 已離開此區域但 渦漩的強度仍持續增加,其最大流速值為 0.8 m/s,且於 12 月 31 日超級颱風消散 之後中尺度渦漩仍持續存在,其流速與結構有變大以及穩固的趨勢 (如 2003 年 1 月 5 日渦漩最大流速達到 1.3 m/s,渦漩半徑增大,且渦漩高度差值遽增至 38 cm),

繼續向西方傳遞約 6 個月才消散於大洋中。表 4.6 呈現衛星資料中 Zoe 行進至消失 的各時間點 (1 天一筆) 之渦漩大小 (eddy size)、渦漩最大流速 (max speed of eddy) 以及渦漩高度差 (Diff) 各值。

表 4.6 超級颱風 Zoe-eddy 之衛星資料 紅色點表示超級颱風已經消散的日期

Zoe-2002 eddy

渦漩高度差 [cm]

渦漩尺度 [°]

渦漩最大流速 [m/s]

25-Dec * * 0.4

26-Dec 6 1×1 0.4

43

27-Dec 10 1×1 0.5

28-Dec 14 1×1 0.6

29-Dec 18 1×1 0.7

30-Dec 20 1.25×1.25 0.8 31-Dec 26 1.25×1.25 0.9 1-Jan 26 1.5×1.5 1.0 2-Jan 30 1.5×1.5 1.1 3-Jan 34 1.75×1.75 1.2 4-Jan 36 1.75×1.75 1.2 5-Jan 38 1.75×1.75 1.3

# 南半球─Carina (2006)

Carina,為 2006 年 2 月生成於印度洋西南部海域的超級颱風。如圖 4.20 所示,

2 月 22 日發展成熱帶低氣壓,23 日上午 6 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 暴,於 2 月 28 日 0 時,最大持續風速 (Vmax) 達到 130 knots (SSHS 等級 4),並且 於 28 日 0 時、6 時以及 12 時,超級颱風行進速度 (Uh) 達到 slow-moving 型態 (南 半球 Uh < 2.7 m/s),如圖 4.21 所示,其行進速度分別約為 2.7 m/s、2.5 m/s 以及 1.8 m/s。

44

圖 4.20 超級颱風 Carina (2006) 行進路徑、時間以及 SSHS 颶風分級

圖 4.21 Carina (2006) 最大持續風速 Vmax與行進速度 Uh隨時間序列之變化圖 紅色線分別表示 Vmax > 130 knots (super typhoon) 與 Uh < 2.7 m/s (slow-moving) ,

黑色框為同時符合兩個條件的資料點

45

圖 4.22 Carina-eddy 絕對地轉流流速圖

自 2006 年 2 月 22 日開始每 3 天一筆與自 3 月 3 日開始每 5 天一筆的絕對地轉流 資料,包含海流流矢以及超級颱風 Carina 之軌跡,顏色柱表示為絕對地轉流流速

(偏紅色流速愈大),單位為 m/s,經緯度範圍:[74° ~ 80°E, 14° ~ 20°S]

46

圖 4.23 Carina-eddy 海平面高度圖

自 2006 年 2 月 22 日開始每 3 天一筆與自 3 月 3 日開始每 5 天一筆的海平面高度 資料,包含超級颱風 Carina 之軌跡,顏色柱表示為海平面高度 (偏紅色高度愈高),

單位為 m,經緯度範圍:[74° ~ 80°E, 14° ~ 20°S]

47

從 AVISO 衛星遙測資料 (絕對地轉流 AGV 與海平面高度 SSH) 資料來看,超 級颱風 Carina 於 slow-moving 型態時,其底下有順時針方向的中尺度渦漩形成,

於南半球稱為冷渦 (SSH 資料顯示海平面高度較周圍低),如圖 4.22 以及 4.23 所 示。

超級颱風 Carina 於 2006 年 3 月 2 日減弱為熱帶風暴,翌日則消失。由海平面 高度 (SSH) 圖 4.23 所示,2006 年 2 月 25 日 Carina 還未到達該海域之前,背景流 場有一個微弱的氣旋渦即將形成,於 28 日 0 時、6 時與 12 時 Carina 以強烈的風速 (Vmax = 130 knots) 與緩慢的行進速度 (Uh = 2.7、2.5 與 1.8 m/s) 經過經度約 78°E、

緯度約 17°S 區域,促使海域背景流場產生一個低水位的冷心渦漩。

衛星資料 SSH 與 AGV 顯示 28 日的渦漩高度差約為 6 cm,渦漩流速最大值約 為 0.6 m/s,翌日 3 月 1 日也分別約為 6 cm 與 0.6 m/s,流速相較其他個案之下較不 強烈,於 3 月 3 日超級颱風消散之後中尺度渦漩仍持續存在,且結構有更加穩固 的趨勢 (如 3 月 8 日渦漩高度差增加至 14 cm),其流速皆保持於 0.6 m/s 上下,且 繼續向西方傳遞長達約 5 個月之久。表 4.7 呈現衛星資料中 Carina 行進至消失的各 時間點 (1 天一筆) 之渦漩大小 (eddy size)、渦漩最大流速 (max speed of eddy) 以 及渦漩高度差 (Diff)各值。

表 4.7 超級颱風 Carina-eddy 之衛星資料 紅色點表示超級颱風已經消散的日期

Carina-2006 eddy

渦漩高度差 [cm]

渦漩尺度 [°]

渦漩最大流速 [m/s]

25-Feb * * 0.5

26-Feb * * 0.5

48

27-Feb * * 0.5

28-Feb 6 0.5×0.5 0.6

1-Mar 6 1×1 0.6

2-Mar 6 1×1 0.6

3-Mar 10 1×1 0.6

8-Mar 14 1×1 0.6

13-Mar 14 1×1 0.5

18-Mar 14 1×1 0.5

# 南半球─Hondo (2008)

Hondo,為 2008 年 2 月生成於印度洋西南部留尼旺東北方海域的超級颱風。

如圖 4.24 所示,2 月 4 日發展成熱帶低氣壓,同日升格為中等熱帶風暴且美國國 家颶風中心將其命名 Hondo,翌日則增強為一強烈熱帶風暴。於 2 月 7 日 12 時,

最大持續風速 (Vmax) 達到 130 knots (SSHS 等級 4),並且於 7 日 12 時以及 18 時,

超級颱風行進速度 (Uh) 達到 slow-moving 型態 (南半球 Uh < 2.7 m/s),如圖 4.25 所示,其行進速度分別約為 1.4 m/s 以及 1.1 m/s。

49

圖 4.24 超級颱風 Hondo (2008) 行進路徑、時間以及 SSHS 颶風分級

圖 4.25 Hondo (2008) 最大持續風速 Vmax與行進速度 Uh隨時間序列之變化圖 紅色線分別表示 Vmax > 130 knots (super typhoon) 與 Uh < 2.7 m/s (slow-moving) ,

黑色框為同時符合兩個條件的資料點

50

圖 4.26 Hondo-eddy 絕對地轉流流速圖

自 2008 年 1 月 28 日開始每 5 天一筆的絕對地轉流資料,包含海流流矢以及超級 颱風 Hondo 之軌跡,顏色柱表示為絕對地轉流流速 (偏紅色流速愈大),單位為 m/s,

經緯度範圍:[75° ~ 85°E, 10° ~ 20°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