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1 結論

1.本研究計畫於民國 94 年 4~5 月、7~8 月及 10 月完成三次現場採樣作業,由各測站懸 浮微粒採樣結果顯示,4~5 月間之 PM10日平均值介於 45.9~97.0 µg/m3,PM2.5日平均 值介於 25.1~52.9 µg/m3,採樣期間以大寮測站較高;7~8 月間,各測站之 PM10日平均 值介於 45.9~72.5 µg/m3,PM2.5日平均值介於 26.1~42.2 µg/m3,以林園測站為之濃度值 為最高。10 月樣期間各採樣站之 PM10日平均其值介於 65.0~119.0 µg/m3,PM2.5日平 均值介於 37.7~64.3 µg/m3,其中以大寮測站為最高。

2.各測站三次採樣之懸浮微粒粒徑均呈雙峰分佈,其粒徑分佈主要介於 0.56~1.0 µm 及 3.2~10.0 µm 兩種粒徑範圍之間;另外,在夏、秋季以細微粒的所佔比例為高,春季則 以粗微粒為主。

3.各測站懸浮微粒金屬成份分析結果得知,PM10金屬成份以 Ca、Fe 為主要,其次則為 Zn。另外,以 Fe 濃度而言,三次結果小港測站所測得之濃度值均為最高,可能受 到鄰近鋼鐵工廠排放煙塵之影響。

4.由三次採樣分析結果顯示,高屏地區懸浮微粒中水溶性離子成份,大致上以 SO42-、 NO3-及 NH4+三種離子為最高,其次則為 Ca2+。另外,在 PM10之碳成份組成中,OC/EC 比值約為 0.86~3.58;在 PM2.5之碳成份組成中,OC/EC 比值約為 0.87~3.17。

4.由各測站揮發性有機物量測結果顯示,第一次採樣期間,MTBE 以鳯山測站之測值 為最高;而 BTEX 測值中,苯以大寮測站最高,甲苯以小港測站最高,乙苯以楠梓 測站最高,而乙苯以楠梓測站最高;第二次採樣期間,MTBE 以左營測站之測值最 高,苯以小港測站最高,甲苯以小港測站最高,乙苯以鳳山測站最高,而二甲苯則 以楠梓測站最高。第三次採樣期間,MTBE 依然以左營測站為最高;Benzene 亦左 營測站為最高;Toluene 以小港測站為最高;Ethylbenzene 以左營測站為最高;Xylene 則以楠梓測站為最高。

5.受體模式貢獻量解析結果顯示,交通及道路、土壤揚塵等污染源所佔的貢獻量為最 多,在衍生氣膠方面,則是以硫酸鹽及硝酸鹽的比例較多,而此四種污染源愛高屏地 區所佔的比例較重。另外,小港測站受鋼鐵業排放煙塵影響較大,而林園測站由於 鄰近海邊,其海鹽貢獻量較其他站明顯為高。

6.懸浮微粒(PM10)之污染熱區位置-包括仁武鄉、鳳山市、大寮鄉、林園鄉等地區 。 ㄧ氧化碳(CO)之污染熱區位置-小港區、大寮鄉、鳳山市、前金區等地區。二氧化 硫(SO2)之污染熱區位置-小港區、林園鄉、仁武鄉、鳳山市等地區。臭氧(O3)之污 染熱區位置-林園鄉、美濃鎮、潮州鄉、前金區等地區。氮氧化物(NOX)之污染熱 區位置-小港區、仁武鄉、鳳山市、前鎮區等地區。

5-2 建議

1.依據受體模式污染源解析結果,由交通工具排放及道路揚塵所造成污染比例亦相當 高,顯示小港地區車輛尾氣排放及行駛中揚起路面塵土,造成微粒再懸浮之問題相當 嚴重,建議相關單位加強道路洗掃之頻率,以維護道路之潔淨程度,降低微粒再懸浮 造成之空氣污染。

2.本研究僅針對影響人體健康較鉅之細微粒部份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建議往後深入探討 各化學成份於不同粒徑懸浮微粒之分佈情形,以瞭解影響人體健康之化學成份於懸浮 微粒中粒徑分佈的含量範圍,俾做為業者提升污染防制設備集塵效率之參考。

3.影響人體健康之懸浮微粒源自許多不同類型污染源,若欲建立以健康風險為基礎之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則必須針對不同類型工廠之污染特性進行評估,爾後可持續依此 評估程序進行不同類型工廠之污染評估,以作為全面污染減量之參考,最終達到維護 國人健康之目的。

參考文獻

5. K.A. Christen, H. Livebjerg, ‘‘A Field Study of Submicron Particles from the Combustion of Straw’’,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5(2), pp.185-199, 1996.

6. A.J. Wicken, S.F. Buck, “Report on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ung Caner and Bronchitis Mortality in Areas of North east England”, Tobacco Research Council , 1964.

7. A.G. Leonard, et al, Royal Society Science Proceedings,Vol. 25, pp.166- 167, 1950.

8. W. Winkelstein, S. Kantor, E.W. Davis, “The Relationship of Air Pollution and Economic Status to Total Mortality and Selected Respiratory System in Man,” Arch.

Environ. Health, Vol.16, pp.401-405, 1968.

9. 陳友剛,“作業場所懸浮微粒的危害與控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1994。

10. Dyremark, R. Westerholm,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xycarbon (PAH) Emission from Charcoal Grilling”, Atmos. Environ., Vol. 29, No. 13, pp 1553-1558, 1995.

11. B. Gylseth, N. Gundersen, and S. Langard, “Evaluation of Chromium Exposure Based on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Urinary Chromium Determination,” Scand J.

Work Environ Health, Vol. 3, pp. 28-31, 1977.

12. Atkinson R., “Gas-Phase Tropospheric Chemistry of Organic Compounds : A Review,”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Vol. 24A, pp.1-41, 1990.

13. 黃思蒪、鐘美華、張淑芬,“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列管名單篩選方法之探討”,

第十屆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論文集,1993。

14. Lowenthal, D. H., D. Wittorff, A. W. Gertler and S. Sakiyama, “CMB Source

Apportionment During REVEAL,” J. of Environ. Engineering, Vol. 123, No. 1, pp.80-87, 1997.

15. Turpin B. J. and J. J Huntzicker, “Identification of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Episodes and Quantit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Concentrations During SCAQ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Vol. 29, No. 23, pp.3527-3544, 1955.

16. Miguel, A. H., T. W. Kirchstetter, R. A. Harley and S. V. Hering, “On-road emission of particulat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black carbon from gasoline and diesel vehicles.” Environ. Sci. Technol., Vol. 32, pp.450-455,1998.

17. Chow, J. C., J. G.. Watson, Z. Lu, D. H. Lowenthal, C. A. Frazier, P. A. Solomon, R. H.

Thuillier and K. Magliano,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PM2.5 and PM10 at Regionally Representative Locations During SJVAQS/AUSPEX,” Atmos. Environ., Vol. 30, No. 12 pp. 2079-2112, 1996.

18. Tang, I. N., W. T. Wong and H. R. Munkelwitz,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tmospheric Sulfate and Nitrates in Visibility Reduction,” Atmos. Environ. Vol. 15, pp. 2463-2471, 1981.

19. 蔡瀛逸、鄭曼婷,“高污染狀態下大氣二次氣膠組成之探討”,第十五屆空氣污染控 制技術研討會,pp.711-718,1998。

20. Lin, J. J,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jor chemical species in PM2.5 in the Kaohsiung City, Taiwa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Vol. 36, pp. 1911-1920, 2002a.

21. . Lin, J. J,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soluble ion species in urban ambient particle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Vol. 28, pp. 55-61, 2002b.

22. 許文昌、李崇德,“台北都會區氣懸微粒污染來源推估", 第九屆空氣污染控制技 術研討會,pp.189-202,1992。

23. 王弼正、李崇德、陳鏡廉,“大台北地區 PM2.5細粒氣膠化學成分", 第十四屆空氣 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pp.816-822,1997。

24. 袁中新、陳康興、吳德源,“高雄都會區酸沈降特性及污染來源之調查研究”,第四 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中壢,1996 年 12 月。

25. 郭奕伶、吳義林, “高屏地區衍生性硝酸鹽與硫酸鹽之行成組成”,第十三屆空氣污

染控制技術研討會,pp.81-88,1996。

26. 吳義林、許立勳,“台南縣大氣懸浮微粒組成與來源", 第十五屆空氣污染控制技 術研討會,pp.763-767,1998。

27. 袁中新、袁景嵩、張瑞正、袁菁、張章堂,“台灣南部地區 PM2.5及 PM10之時空分佈 趨勢探討”,第十五屆空氣汙染控制技術研討會,pp.694-702,1998。

28. 蔡德明、吳義林, “高屏地區大寮測站 PM10與 PM2.5之成分特徵研究”, 氣膠國際 研討會,pp.339-317,1998。

29. 蔡祈政、陳瑞仁、許美芳、高茂仁、鐘進忠、李家青,“高屏地區高污染狀態下 PM10 中衍生性氣膠特性探討”, 第十八屆空氣汙染控制技術研討會,2001。

30. 謝季燕、謝輔宸、楊東錦、黃昭斌,“高雄縣空氣品質監測站之代表性探討” , 第 十八屆空氣汙染控制技術研討會,2001。

31. 陳賢焜、吳義林,“高雄縣懸浮微粒 PM10與 PM2.5之成份與來源”,高雄縣環保局研 究計劃期末報告,1999。

32. 葉士鳴、吳義林,“大氣中懸浮微粒含碳成份之分析與來源”, 第十九屆空氣汙染控 制技術研討會,2002。

33. 林銳敏、戴華山,“高雄市大氣懸浮微粒 PM2.5及 PM2.5-10之化學成份與來源推估”,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期末報告,1999。

34. Fang, S.H and H.W. Chen, “Air quality and Pollution Control in Taiwan,” Atmos. Environ.

Vol. 30, pp. 735-741, 1996.

35. 蔣本基、張子琦,“懸浮微粒污染源與氣象因子相關性研究”,第十三屆空氣汙染 控制技術研討會,pp557-566,1996。

36. 張木彬,“垃圾焚化灰渣及飛灰中重金屬濃度及分佈之初步探討”,第九屆廢棄物 處理技術研討會,pp. 181-193,1994。

37. 蔣本基、李崇德、王竹方,“台灣地區懸浮微粒污染排放源調查分析及防制策略研 擬”,環保署/國科會空污防制科研合作計劃,1996。

38. Pio, C.A., L.M. Castro, M.A. Cerqueira, I.M. Santos, F. Belchior and M.L. Salgueiro,

“Source Assessment of Particle Air Pollutants Measured at the Southwest European Coast, ”Atmos. Environ., Vol. 30, pp.3309-3320, 1996.

39. 王竹方、蔣本基、謝嘉文,“空氣品質 CMB 受體模式與 ISCST 擴散模式之驗證與 應用”,第二屆環境系統分析研討會,pp.169-183,1999。

40. Watson, J.G., N.F. Robinson, C. Lewis, T. Coulter, J.C. Chow, E.M. Fujita, D.H.

Lownethal, T.L. Conner, R.C. Henry and R.D. Willis,“ Chemical Mass Balance Receptor Model Version 8 (CMB8) User’s Manual,” 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 Document No. 808, 1997.

41. Chan, Y.C., R.W. Simpson, G.H. Mctainsh, P.D. Vowles, D.D. Cohen and G.M. Bailey,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Visibility Degradation Problems in Brisbane (Australia) Using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s,” Atmos. Environ., Vol. 33, pp. 3237-3250, 1999.

42. 蔣本基,“臺灣北、中部地區受體模式建立與應用研究(一)”,行政院環境保護 署,1993。

43. 袁中新、劉山豪,“高雄都會區消光係數與能見度量測及細微粒污染源貢獻量解 析”,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44. 吳義林、蔡德明、陳冠志, “ 南高屏地區懸浮微粒分佈特徵與來源之研究” 氣膠國 際研討會, pp311~317,1998。

45. 鄭曼婷、吳義林、廖崇圜、蔡德明,“南高屏地區空氣污染總量管制研究—子計畫 B2:受體模式對粒狀物管制對策方案之模擬分析與綜合評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研究報告,EPA-89-FA11-03-101,2000。

46. 陳康興、林鉅富,“高雄地區大氣中懸浮微粒 PM2.5特性及來源之探討” 氣膠國際研 討會, pp76~84,1999。

47.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九十一及九十二年度「高雄市空氣品質管理計畫」,高 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期中報告,高雄(2003)。

48.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科技發展中心,懸浮微粒之成分來源解析及管制策略探討,

高雄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期末報告,高雄(2003)。

群體計畫之整合結果

ㄧ、高污染空品區室外空氣污染熱區解析與暴露特性分析

本研究計劃以高屏空品區為研究對象,針對懸浮微 粒 (PM2.5) 及揮發性有機物 (BTEX、MTBE)進行採樣,採樣方式包括大氣環境採樣(空氣品質測站)。其中針對大氣 環境採樣方面,共針對高屏空品區內空氣品質監測進行大氣環境採樣。此外,大氣環境 採樣將配合個人暴露採樣同步實施,規劃之採樣期間在 4~5 月、7~8 月及 10 月,分別 進行連續兩日且每日 24 小時之採樣,採樣結果除可供高屏空品區內空氣污染物空間分 佈之瞭解外,亦可做為暴露評估之重要依據。本子計畫亦針對高屏空品區之空氣品質測 站,進行 BTEX 及 MTBE 之採樣,所採用之採樣方法為吸附劑吸附法,採樣時先以吸 附劑採集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

室外污染物濃度與成份分析

本計畫於民國 94 年 4~5 月、7~8 月及 10 月完成三次現場採樣作業,採樣時間為 24 小時連續採樣,採樣項目包括 PM2.5、PM2.5-10、PM10及粒徑分佈,茲將量測結果彙整於 表 3-1。4~5 月採樣期間之 PM10日平均值介於 45.9~97.0 µg/m3,PM2.5 日平均值介於 25.1~52.9 µg/m3,其中採樣期間之懸浮微粒濃度值均以大寮測站較高。第二次採樣結果,

各測站之 PM10日平均值介於 45.9~72.5 µg/m3,PM2.5日平均值介於 26.1~42.2 µg/m3,以 林園測站為之濃度值為最高。10 月樣期間各採樣站之 PM10日平均其值介於 65.0~119.0 µg/m3,PM2.5日平均值介於 37.7~64.3 µg/m3,其中以大寮測站。另外,4~5 月採樣期間 懸浮微粒以粗微粒為主;7~8 月採樣期間懸浮微粒以細微粒為主,在 10 月採樣期間懸浮 微粒則亦以細微粒為主。各測站三次採樣站之懸浮微粒粒徑均呈雙峰分佈,其粒徑分佈

各測站之 PM10日平均值介於 45.9~72.5 µg/m3,PM2.5日平均值介於 26.1~42.2 µg/m3,以 林園測站為之濃度值為最高。10 月樣期間各採樣站之 PM10日平均其值介於 65.0~119.0 µg/m3,PM2.5日平均值介於 37.7~64.3 µg/m3,其中以大寮測站。另外,4~5 月採樣期間 懸浮微粒以粗微粒為主;7~8 月採樣期間懸浮微粒以細微粒為主,在 10 月採樣期間懸浮 微粒則亦以細微粒為主。各測站三次採樣站之懸浮微粒粒徑均呈雙峰分佈,其粒徑分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