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前言

近年來頻頻爆發食安問題,造就許多人開始擔心什麼食物才是安全的,什麼才是健 康的,因為生活中每天都要解決吃的問題,可是每當一樣我們日常生活所常見的食物爆 發出內含化學成分、重金屬或者是原料屬於飼料用料時,才會對食物的生產過程、來源、

原料等去檢視其安全性,卻都為時已晚,因食物早已被許多人所吃下肚而對人體造成危 害健康的問題。

但這些食安問題都是經由媒體報導或是網路傳播等傳導方式被動式的獲得或得知 這樣的消息,很少有人主動的去了解日常生活中除了食物安全問題會影響人體健康外,

還有哪些人們日常生活中看不見卻無時無刻存在於身邊的淺在危機。

絕大多數的人長期生活於不同的室內空間,然而室內環境卻充滿著許多揮發性有機 化合物,藉由不同的方式逸散至空氣中,影響處於室內環境中人們的健康,可是室內環 境中潛在的危機卻往往讓人忽略。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朱政德(1998)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國內的室內空間設計規劃發展歷程,約可分為三 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民國65至72 年,此時期為發展期,台灣室內設計界開始意識到 地域風格的特性,並與日本設計相融合的文化風格,此時期著重於空間的需求性。第二 個時期為轉型期,自民國81年為止,此時期已進入蓬勃發展階段,室內設計雜誌陸續出 版,雜誌早期的內容從國外設計作品報導而演變成為國內的設計案例。此時期的已呈現

「多樣化」設計,由「住家」擴展至「公共空間」的設施需求,進而開始重視「質」的 要求。第三時期自民國82至86年為止,此時期作品要求更多元化的設計,對於空間之各 自屬性著重於其獨立性。民國86年之後的室內空間設計規劃要求,可從一些室內雜誌內 容看出:國內的室內空間規劃歷程,從早期著重於實用性、質的要求和多樣性的設計而 走向健康環境的規劃。現今環保意識抬頭和綠設計的提倡,人們開始重視環境健康、舒 適和安全問題之考量,使得室內空間之設計規劃者和使用者更重視此一議題

由於國人對於室內環境的安全、舒適與健康日漸重視,行政院環保署於 100 年 11 月 23 日訂定「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內容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總揮發 性有機化合物、細菌、真菌、粒徑小於十微米的懸浮微粒、粒徑小於二點五微米的懸浮 微粒、臭氧以及溫度等 10 項空氣汙染物。(如表 1-1)

1. 胡碧珍(2005)「室內健康環境之綠化形成研究」

2

表 1- 1 室內空氣品質標準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署空字第 1010106229 號)

多數人一生中平均有 90%的時間身處於廣義的室內空間中2,室內環境品質(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對人們的健康實具有相當的影響。北歐、日本等國家皆以永續發 展的思潮,研發具有環保的、生態的、節能的、健康的新機能建築,已成為產業及消費

而許多研究都顯示室內裝修材料如選用經核可之綠建材可有效抑制裝修過程中及裝 修完成後甲醛(HCHO)及揮發性有機物質(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 逸散,減少室內環境品質中危害因子的產生。

內政部建築研究院為減少室內裝修材料對人體健康與地球環保的衝擊,建立「綠建 材標章制度」,於民國九十四年正式受理申請,並配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321條規定建築物之室內裝修材料及樓地板面材料應採用綠建材,其使用率應達室內裝 修材料及樓地板面材料總面積百分之五以上,經民國九十九年修正通過後已於原本的百 分之五以上提高至百分之三十以上,現行法規更於民國一零一年七月一日起提升至百分 之四十五但窗未使用綠建材者,得不計入總面積檢討。建築物戶外地面扣除車道、汽車 出入緩衝空間、消防車輛救災活動空間及無須鋪設地面材料部分,其地面材料之綠建材 使用率應達百分之十以上。,使得室內裝修材料中綠建材之使用率大幅提升,由此悉知 我國已逐漸重視室內裝修材料中綠建材之應用。

由於室內裝修管理辦法第二條中提到「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及經內政部認定有必要之 非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其室內裝修應依本辦法之規定辦理」,一般民眾如無須申請變更 執照或送請室內裝修送審,就在管理辦理辦法外,且室內裝修材料種類也無法可管,屆 時就會因室內裝修材料品質的優劣情形,導致室內環境品質是否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一 些危險因子。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成熟與生活品質的要求,室內裝修設計行業在大環境的推使 下迅速成長,成為國人在購買新屋或翻修舊房子時所選擇委託的服務之一,但隨著建築 物朝向密閉化、空調化發展,加上室內過度裝潢之風氣盛行,室內環境品質(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的優劣直接影響室內環境使用者的健康,而不良的室內環境可能 導致「病態建築(Sick building)」的產生,室內環境潛藏許多健康風險,而健康且舒適 的室內環境也間接形成室內裝修從業人員的專業範圍。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欲探討目前室內裝修從業人員對於綠建材的實際運用情形作討論,研究對象 為國內室內裝修從業人員對於健康綠建材的認知及看法,作為日後關於綠建材推行及相 關法令訂定做為參考。

綜合探討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室內裝修從業人員對於現行法令規定綠建材用量之看法。

二、 目前室內裝修使用材料選擇綠建材的動機為何。

三、 整理出最常用之綠建材種類及其原因為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有關本研究對象及地區及研究結果內容有以下限制:

一、 研究對象及地區之限制

本研究對象為目前國內北、中、南三區內室內裝修從業人員,因考量時間及人力不 足,並未依據各縣市及東部範圍,以概括範圍分三個區塊作為研究地區,其研究不宜過 度推論為目前國內整體室內裝修從業人員之結論。

二、 研究結果內容之限制

本研究結果因考量室內裝修設計從業人員的所在地區、主要工作內容、所學相關知 識、主觀價值認知及業主的主導方向等因素,導致研究結果並非為專業及健康考量下所 需要之因素,因此研究結果不宜過度做推論。

第四節 名詞定義

本研究使各名詞釋義便於明確的陳述研究主題及研究範圍,其名詞解釋如下:

一、室內裝修

依據我國現行室內裝修管理辦法的三條表示:室內裝修泛指固著於建築物構造體之 天花板、內部牆面或高度超過一點二公尺固定於地板之隔屏或兼作櫥櫃使用之隔屏之裝 修施工或分間牆之變更。但不包括壁紙、壁布、窗簾、家具、活動隔屏、地氈等之黏貼 及擺設外之行為。

二、室內裝修從業人員

本研究以國內北、中、南各地區從事室內裝修設計及施工等相關行業人員作為本研 究對象。

三、室內環境品質(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

考量之環境因子包括:室內溫熱環境、空氣環境、生物環境、音環境、照明環境等,

量測項目,包括:溫度(℃)、濕度(%)、風速(m/s)、甲醛濃度(ppm)、總揮發性有機化 合物(TVOC)(ppm)、粒徑小於等於10微米之懸浮微粒(PM10) (μg/m³)、一氧化碳 (ppm)、二氧化碳(ppm)、細菌(CFU/m³)、真菌(CFU/m³)、噪音值(dB(A)),及照度(Lux)

等,以瞭解室內環境品質問題。(http://green.abri.gov.tw/art.php?no=103&SubJt 智慧綠建築資訊網)

四、病態建築

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1983年所提出,早期 研究發現在「空調型的辦公建築」中使用人員有「病態建築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的症狀發生,其是指與建築物有關之非特異性症狀,包括:氣喘、過敏反應、

咳嗽、打噴嚏等(WHO,1983)。

而依症狀之表現可將病態建築症候群大致分為五類:

(1)黏膜刺激相關症狀,如:眼睛乾或癢、喉嚨乾或痛等。

(2)皮膚刺激相關症狀,如:皮膚乾或癢、皮膚發紅等。

(3)神經毒性相關症狀如: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昏睡等。

(4)非特異性之症狀,如:鼻塞、流鼻水、類似氣喘之症狀等。

(5)嗅覺與味覺之不適(Brightman et.al.,2001)。

(http://www.twasbc.org/detail.php?docId=271 社團法人台灣病態建築診斷協會)

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