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在過往,創業或進行產品開發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挹注,傳統上若缺乏投資 人入股或融資活動來滿足資金需求,擁有再好的人才或技術也會面臨巧婦難為無 米之炊。所幸 2006 年起,由 Michael Sullivan 在網路上創辦 fundavlog 後,群眾募 資 (crowdfunding)逐漸成為公司業者融資的新選擇。群眾募資大多由三個角色所組 成:提案人、贊助人以及募資平台,由提案人在募資平台發表募資專案,向潛在 贊助人提出專案目標、募資金額、募資方式及執行規劃等,若潛在贊助人認同提 案人的專案內容,則可透過募資平台進行贊助。

其中 Mollick (2014)將群眾募資平台依據募資方式的不同,分為四種類別:借 貸 型 (lending model) 、 捐 贈 型 (patronage model) 、 回 饋 型 (reward-based crowdfunding)、股權型 (equity crowdfunding)。借貸型的贊助人享有債權,提案人 需在協議的時間內歸還本金及利息;捐贈型的贊助人為純資金捐贈,不需給予任 何形式上的回饋;相反的回饋型則是由提案人於募資專案中提供數個不同的贊助 方案,一般會因贊助方案的金額不同、而提供不同價值的商品或服務給贊助人作 為回饋;最後則是股權型,贊助人可以透過贊助而獲得該提案業者的股權。而全 球最大的數個群眾募資平台如 Kickstarter 與 Indiegogo 以及國內較大的募資平台如 flyingV 與嘖嘖等皆屬於回饋型平台。

1Massolution, 2015, <2015CF Crowdfunding Industry Report>

已經累積了 684 件2成功募資案件。而隨著群眾募資越發普遍,其募資案是否能在 facebook、twitter 等)粉絲及朋友人數等也會影響募資成功率(Giudici et al., 2014;

Mollick, 2014; Zheng et al., 2014);而募資平台分享到社群網站的次數及早期支持行 為也可作為社會資本的影響依據(Colombo et al., 2015; Liao et al., 2015),並與成功 募資案有顯著相關;甚至是專案的介紹影像或影片(Greenberg et al., 2013; Mollick, 2014)以及文字描述(Zhou et al, 2015)也都指出與募資結果有關。

然而絕大多數的預測研究都是以靜態資料來進行因素的影響力探討,若欲加 入時間構面、討論募資期間的動態資訊如何影響募資結果,該類動態預測(dynamic

2 flyingV 官網–2015 年年度回顧。https://report.flyingv.cc/annual/2015

prediction)的相關研究往往因資料蒐集費時且不易而相對稀少。多數的學者主要探 討募資開始後 3-7 天的早期募資情形做預測因素之一使用(Chen et al., 2015; Li et al., 2016);或者將募資期間分為前中後三階段,探討各自不同的專案更新類型如何影 響成功率(Xu el al., 2014);惟少數學者(Etter et al., 2013; Rao et al., 2014; Zhang et al., 2015)分別對 Kickstarter 及中國追夢籌平台的募資專案做完整動態預測,並專注在 演算法模型的修正與比較;雖有不錯的預測準確率及演算法建議提供給平台團隊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架構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如圖 1 所示,個別對應到本研究的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

主要說明研究背景、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說明研究流程與章節架構。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此章會先針對影響募資成效之靜態因素作逐一探討,接 著檢索群眾募資專案的動態預測文獻,了解一般演算法模型建置流程及演算法缺 點,並以文獻建議的演算法作為本研究決策樹模型的比較基準(benchmark)。

第三章為研究設計與方法。說明分析流程、研究對象、研究樣本、研究變數 定義、統計分析方法,本研究將針對台灣最大的群眾募資平台 flyingV 進行連續 5 個月的資料蒐集與整理,來做為此次動態預測分析的主要樣本;並使用決策樹演 算法進行動態預測,考量避免模型過度配適(overfitting)及有限樣本,本研究使用留 一交叉驗證法(leave-one out cross validation, LOOCV)來進行模型準確率驗證。

第四章為資料分析與討論。此章節除了呈現蒐集的專案中各項變數的敘述性 統計外,也會設計三個操作模型,分別進行募資天數百分比與募資第 N 天的動態 預測分析,並嘗試找出少量變數即可有效預測,並指出其預測準確率的變化。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主要會依據第四章的分析結果,歸納出本研究的結論,

指出研究發現、實務運用、研究限制以及未來的研究發展方向。

圖 1 研究流程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