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音樂創作的發展,自十九世紀末進入二十世紀這個從原先調性音樂(Tonal Music)轉型到非調性音樂(Atonal Music)的過渡期開始,作曲家們為了突破以往的 窠臼,在創作上開始各式各樣的大膽嘗試,從最開始仍以傳統樂器演奏為基礎,

打破調性結構的十二音列 (Twelve-tone),到以音列的手法為基礎的序列音樂 (Serialism)。後來更是為了追求音響上的突破,使得電子、科技等元素也成為音樂 創作中的一部份。

說到科技對於在音樂創作上的影響,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朔回二十世紀初,電 子音樂(Electroacoustic Music)的發跡。一開始,如同上段所言,只因為原有的各種 古典樂器所發出的音色對於作曲家們而言已經不再滿足;因此,作曲家們開始朝 向科技方面尋求新的出路,發明出各種符合自己需要的、藉著電子合成出獨有音 色的各式電子樂器,有些是將舊有的古典樂器電子化、其餘有些是完全創新、有 著機械外表的樂器。

在當時作曲家的作品中用到電子樂器的例子,像是法國作曲家瓦瑞斯(Edgard Varese, 1886-1965)於 1934 年創作的作品《赤道》(Ecuatorial, 1934)中就使用了兩台

用到六台「馬特農」(Martenot),2 其他電子樂器還有漢蒙德(Laurens Hammond, 1895-1973)於 1933 至 34 年間發明的「電子管風琴」(Electronic organ)。同時,作 曲家米堯(Darius Milhuad, 1892-1974)、亨德密特(Paul Hindmith, 1895-1963)、瓦瑞 斯等人也藉由當時的留聲機(phonographs)技術去改變早期創作錄音的速率,造成音 高的改變,而真正第一首以留聲機技術來創作的作曲家是約翰・凱基的(John Cage, 1912-1992)於 1939 年的作品《第一號幻想風景》(Imaginary Landscape No.1, 1939)。

接續著是利用錄音技術而得以發展的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ete),最早是由 法國人薛費爾(Pierre Schaeffer, 1910- )藉由種種不同的方式加工錄下各式各樣現實 中「自然的」聲音,像是改變錄音速率、將錄音本身逆行(tape reversal)以及混合不 同的聲音(overdubbing)等等。而這些技術真正實際應用、並創作成完整的作品,則 是在法國作曲家亨利(Pierre Henry, 1927- )1950 年的作品《一個人的交響曲》

(Symphony for a Man Alone, 1950),在這首作品中可以聽到,作曲家現實中錄下的 呼吸聲、笑聲、講話聲這些人聲,混合了交響樂、腳步聲等其他聲音。

繼電子樂器跟錄音技術之後,真正完全的電子音樂的發跡,則從德國作曲家 艾麥特(Herbert Eimert, 1897- )在科隆設立的電子工作室開始。艾麥特以錄音後制的 技術為 基礎 , 同 時也 加入新 的設 備 - 震盪 器 (Oscillator)和 聲音 產生裝 置 (Noise generator),藉由這兩種新的裝置,作曲家不需再仰賴預錄的現實中聲音為創作基 礎,可以直接產生他們想要的各式電子聲音。如此的技術發展對於序列音樂 (Serialism)的作曲家們而言是一大福音,這代表著他們能藉此他們不止能操控音高 和長短,也能操控聲音的元素本身。而首位在作品中體現這項技術的作曲家,即 為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分別於 1953 和 1954 創作的《一號

2 馬特農琴(Martenot):由馬特農(Maurice Martenot, 1898-1980)於 1928 年發明的電子 樂器,同樣也能持續的在一定的音域內演奏,但在音高的控制上做了改良,同時也具有更 多樣性的音色變化。

研究》(Study I, 1953)以及《二號研究》(Study II, 1954)兩首作品,而在 1960 年代之 後,電子音樂已經不像早期僅為嘗試性、實驗性的創作,反而成為當十音樂創作 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如此的景像大約持續到了 1970 年代左右。

電子音樂崛起後,電腦音樂也隨之在 1950 年代後期出現。最初能在電腦上使 用的聲音合成程式出現於 1957 年,由美國電子工程師馬修斯(Max V. Matthews, 1926-2011)在貝爾實驗室中研發完成的第一套能產生音樂聲響程式。而這套程式在 1964 年首先在普林斯頓大學中使用,史丹佛大學也隨後跟進使用;歐洲方面,最 早的電腦音樂工作室亦在 1964 年設立在荷蘭的烏德勒支(Utrecht),但早年的電腦 音樂,儘管是一項嶄新的技術,卻沒有引起大量作曲家們的興趣,反而是到了 1980 年代之後才逐漸擴展至今。

第一節 研究目的

電腦科技的發展對現在當代的台灣作曲家們而言,是一個既具有發展潛力卻 又不敢輕易嘗試的領域,它時時刻刻都不斷進步、替作曲家們提供新的意外跟驚 喜,也使得眾多作曲家都亟欲去嘗試。但進步也意味著它本身將存在各式各樣的 變因,也成為這塊領域之所以讓人卻步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它除了需要 作曲家們在音樂創作領域中所學習、具備的理論和技術外;更甚者,在於電腦操 作的技術,不同於紙筆創作寫在五線譜上的每個記號、音符等等,需要的是跨領 域的、對於完全截然不同的各式指令上的專業知識,這些也成為對於大部分作曲 家最大的挑戰。

在台灣,隨著時間的流逝,音樂創作和展演的領域,從早期年長、資深的前 輩作曲家們的紙筆創作,到現在,隨著環境改變,改變了作曲家們對於聲響上的 要求,也因此為了追求新的概念跟聲響的需要,加上部分受制於演出人事、經費、

聽眾等考量,越來越多中生代作曲家及新生代的學生投入電腦音樂的創作和應用。

而國內現在音樂創作的慣用程式,目前台灣是以 Max 為主流。然而,筆者在 本論文中,想要探討的是卻是以 Java 程式語言創作音樂的另一個程式:Eclipse,

希望以此提供在電腦音樂創作上的另一個途徑。

第二節 研究範圍

本論文研究範圍,由於預設是以非資訊工程背景的使用者為出發點而撰寫;

因此將從 Eclipse 的背景沿革、Java 程式語言的發展背景為開端做基本介紹。

接著是針對 Eclipse 程式創作時利用的 jMusic 所需的 Java 程式語言為基礎,

從各種基本的運算子、基本邏輯的運算式…如此由淺入深的介紹並配合操作範例 說明。

在基本的敘述式介紹完成後,進一步的,把這些程式設計上的邏輯概念應用 到套用了 jMusic 下的音樂創作層面。在這個部分,筆者將選擇由創作出經典作品

《四分三十三秒》(4’ 33″, 1952)的作曲家約翰・凱基(John Cage, 1912-1992)所提倡 在 1950 年代發跡的不確定主義(Indeterminacy) 說明如何以程式語言做出隨機的概 念,1960 年代盛行一時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則以選擇出特定作品並分析的方式 以最後以融合數學概念的「正弦波」(Sinewave)、「音雲」(Sound Cloud)為基礎的 範例分析;希望儘管在有限狀況或範例的分析之下,可以提供明確如何將數學、

邏輯和音樂創作三者結合的概念。

最後,將這些概念應用到實際作品創作,以階段性引導為探討目標,著重於 相關作品分析與應用手法探討,並且提供實際應用之例證,希望使得其他讀者能 以此為使用此程式的入門操作之參考。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之研究方法分為以下幾種步驟:

一、相關文獻資料探討:提供電腦音樂兩大系統程式之發展背景-Max/Msp 和 jMusic,並比較其不同之處。

二、Java 程式語言基礎概念的介紹:從各式基礎元素的介紹為開端,到完整 的指令、複合指令的分析

三、Java 程式語言之於音樂領域應用:以近代音樂各式風格、主義的作品為 例探討並分析。

四、實際作品操作及應用:透過在作品中實際融入,以此使得各階段性組合 的概念能更加清晰。

五、綜合歸結:以上述各種方法研討,歸結提出 Eclipse 程式應用之我見,作 為本論文研究結論。

在本論文中,所有範例編號將以全形中文數字來編號,且以不分章節的型式 編列,也就是說編號將會從一開始持續往下列出,不隨著章節更新重新編排,如

「範例一」、「範例十五」。

而表格編號將以「表 x-x-x」的方式來編列,第一碼“x”為章數,第二碼“x”為 節數,最後一碼“x”則為同一節中第幾個表格,舉例來說,在第三章第二節中第五 個表格將會編列成「表 3-2-5」以方便閱讀;圖片與譜例也將會以相同方式給予編 號,但圖片第三碼將會以小寫英文字母編寫,如「圖 3-1-a」,譜例部分第三碼將以 羅馬數字編寫,如「譜例 3-1-i」。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