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河川豐、枯水期流量差異甚大,枯水期時兩岸裸露之高灘地 常被開發利用,如:種植作物、闢建停車場、休閒遊憩場所或親水公 園等。每逢颱風豪雨,台灣河川坡陡流急、洪水歷程急促的特性,致 使河岸遭受侵蝕而退縮,將嚴重危及河防建造物之安全或兩岸土地之 安定。因此,瞭解河岸的破壞機制,不論就河川治理規劃方面,如治 理計畫線之擬定;或河川管理方面,如高灘地利用管理,都已成為重 要的研究課題。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降雨強度與河道水位變化引發河岸破壞 之行為,包含降雨強度、土壤滲透性與地下水位與河道水位變動速度 等,並提出河岸發生破壞的機制,本研究成果除可提供未來相關研究 之參酌,並可提供河川治理與管理之參考依據。

1.2 文獻回顧

探討河岸之穩定性,一般常以塊體形式破壞(mass failure)進行分 析,即在不考慮土體的變形下,以莫爾-庫倫破壞準則(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建立土壤之正向應力與抗剪強度之關係,並採用極限 平衡法分析(limited equilibrium analysis)評估其穩定性。Thorne et al.(1981)基於上述分析理論提出河岸高度與坡角之臨界破壞關係曲 線。Osman and Thorne (1988)評估河岸受側向沖刷及河床變動後對河 岸整體穩定性之影響,如圖1-1 所示,但上述研究皆未考量河岸土體

1

地下水或河道水位變化之影響。Simon (1991)以相同之穩定分析理 論,計算河道水位之靜水壓力,分析其對河岸穩定之影響。Darby and Thorne (1996)考量河道沖刷作用下將地下水的影響納入計算,如圖 1-2 所示,其分析結果顯示地下水位對河岸穩定影響甚大。Rinaldi and Casagli (1999)應用 Fredlund et al. (1978)所提出之廣義莫爾-庫倫破壞 準則(extended of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見圖 1-3),進一步考 慮土壤未飽和之基質吸力(matric suction),並提出當地下水位較低 時,基質吸力對河岸穩定之重要性。後續相關研究大多依循上述之理 論進行現地案例之分析,如:Simon et al. (2000)評估美國 Goodwin Creek 長期水位變化下,河岸穩定隨時間變化的情形;Simon et al.

(2002)以美國 Missouri River 為例,同樣探討水位變化下河岸之穩定 性;Dapporto et al. (2003)於義大利 Arno River 歸納河岸坡高與坡度之 臨界關係。

上述相關研究成果雖提出土體之地下水位對河岸穩定性有相當 大之影響,但所考量之地下水卻假想為一水平狀態,此假設雖可快速 分析河岸穩定與否,但並未能反映真實現象。為改良上述缺點,Chiang et al. (2010)利用一維非穩態 Boussinesq 地下水流方程式,將河道水位 視為邊界條件,並考量河道水位與地下水位的互制關係求解地下水面 線,以靜水壓分佈假設計算破壞面上之孔隙壓力分佈,據以進行河岸 穩定之分析。

一般河岸穩定分析中,甚少考慮降雨之因素,然而在大地工程領 域中,已有相當多的研究提出降雨入滲是引發坡地崩塌的主要自然外 在誘因之一。如:Iverson (2000)簡化理查氏方程式(Richards equation) 為一維線性擴散方程式,並結合無限邊坡穩定分析,模擬降雨引致地 下水位上升而引發坡地之崩塌;Collins and Znidarcic (2004)模擬在均

2

勻入滲下,土壤在飽和層與未飽和層不同形式破壞的行為;Tsai (2008) 利用假設案例,進行不同雨型對坡地崩塌之影響分析。

降雨入滲之研究甚多,一般被廣泛應用的包含 Green and Ampt (1911)假設土壤濕峰處為一平整邊界,以解析解方式求得入滲率公 式;Horton (1933)以指數遞減型式來表示入滲率隨時間改變之情形;

Philip (1957)利用 Boltzmann 轉換先求得累積入滲率之近似解再推估 入滲量;Richard (1931)利用達西定律,並定義非飽和土層之總水頭為 位置水頭及張力(負壓)之和,且水力傳導係數為張力水頭之函數,再 根據一維垂向連續方程式,建立未飽和水流之偏微分方程式。相較四 種入滲理論,Green-Ampt 入滲公式具簡單與準確之特點。

1.3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上述文獻回顧中,Chiang et al. (2010)雖能處理河道水位與地下水 位兩者之互制關係,但卻無法反映因降雨產生入滲的真實現象。因此 本研究採用 Green-Ampt 入滲理論計算入滲率,藉以釐清降雨、入滲 與積水三者之關係,並結合 Boussinesq 地下水流方程式計算地下水 面線隨時間變化之情形,以極限平衡法(limited equilibrium analysis) 探討降雨與河道水位變化於河岸穩定之影響。

研究步驟如圖 1-4 所示,首先闡述模式中所採用之理論,包含 Green-Ampt 入滲理論、地下水流控制方程式及河岸穩定分析理論(如 第二章所述) 。理論介紹後,撰寫考量降雨之入滲能力與孔隙壓力變 化之河岸穩定分析模式,並以簡單案例驗證模式之正確性 (如第三章 所述)。應用所建立之模式於不同土壤性質之河岸,在不同降雨強度 和河道水位變化下,探討對河岸穩定性之影響(如第四章所述)。以濁 水溪河段為應用案例,在柯羅莎颱風事件下進行河岸穩定分析與探討

3

(如第五章所述)。最後,對本研究分析統整結論,並提出建議(如第六 章所述)。

1.4 章節介紹

第一章為緒論,闡述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並提 出本研究之方法與步驟。

第二章為理論基礎,介紹所採用之 Green-Ampt 入滲理論、地下 水流控制方程式與河岸穩定分析理論。

第三章為模式建立與驗證,在 Green-Ampt 入滲理論架構下利用 迭代法求解入滲率,以數值方法求得地下水面線,最後以極限平衡法 理論建立安全係數,並分別以簡單案例驗證模式建立之正確性。

第四章為河岸穩定性分析模式之測試,針對不同降雨強度與河道 水位變化,分別探討其對河岸穩定性之影響。

第五章為應用案例,以所建立之模式應用於濁水溪河段,分析在 柯羅莎颱風期間,降雨入滲與河道水位變化對河岸穩定之影響。

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除了對本研究之成果做綜合性之歸納說明

外,並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