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陳瓊花、伊彬(2002:155)指出,心理學對於藝術教育的貢獻可分為 兩層面,一是有關於對個體表現部分的了解;另ㄧ是有關於個體觀察與欣 賞藝術作品的了解。本研究旨在探究個體與美感事物互動的能力,並從個 體的角度探究影響美感素養的因素,與上述之第二層面吻合。因此,有關 影響美感素養之因素,本研究將從心理學出發,先討論與美感素養相關的 心理學觀點,再藉由相關文獻與研究的回顧,歸納出美感素養的相關因素。

一、心理學的脈絡

(一)從認知發展的觀點來探究

認知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識以 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張春興,1996:84)。認知發展 理論之於藝術教育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Efland(2002)在其著作“Art and Cognition”中,就以 Piaget 以及 Vygostky 的理論,來論述認知發展之於藝術 教育的重要性。而許多美感能力的研究,也將 Piaget 的認知發展作為基礎 理論,提出極具貢獻的研究結果。以下將依據張春興(1996)的闡述,簡 介 Piaget 與 Vygostky 的理論,俾從兩個不同的觀點來了解可能影響美感素 養的因素。

1.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之精隨,與其理論中的一些重要術語相關,諸 如基模、組織與適應、同化與調適等。Piaget 認為,個體以基模,也就是

以身體感官為基礎的基本行為模式,與外在環境互動並獲取知識,基模並 會隨著環境與年齡而有所改變。在個體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若所面對的 環境有所限制時,基模將主動產生改變,此一改變的歷程稱為適應。適應 的情況又可分為兩種,一是個體用既有的基模來處理所面對的環境問題,

而將新的事物納入既有的基模中,稱為同化;另一種情況是,當既有的基 模無法同化新問題時,個體便會主動修改既有的基模以符合環境,稱之為 調適。經由同化與調適的適應歷程,個體的知識與經驗將隨之增加與擴充。

認知發展階段論是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的另一個重點。Piaget 的認 知發展階段論分為四個階段:(1)感覺動作期(約 0-2 歲):此時期的個體憑 感覺與動作發揮基模功能、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具有目的性的活動、對 物體具有恆存性概念。(2)前運思期(約 2-7 歲):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具 有自我中心傾向、能思維但不合邏輯。(3)具體運思期(約 7-11 歲):能進 行具體思維、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與守恆的觀念。(4)形式運思期(約 11 歲以上):能進行抽象與邏輯性思維、能進行假設與推理。上述的階段理論 有幾個特徵(1)各時期之間並非跳躍式的改變,而是連續中呈現階段現象。

(2)對不同個體而言,各階段特徵的出現,具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有的發展 較快,有的發展較慢。(3)四個階段的前後順序是不變的(張春興,1996:

89)。

就 Piaget 的理論而言,個體的發展受到生理性的影響,隨著生理發展 的成熟,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的認知發展也隨之成長,而且其質 性變化的重要性大過於量的增加。該理論對藝術教育有極大的啟示,教育 工作者應了解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以提供合適的教育,同時更應考量發 展情形之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然而,著重從個體的生理層面來探究認知 發展,而輕社會文化等環境層面,卻是 Piaget 被認為美中不足之處,因此,

以下將再從 Vygostky 的理論來了解社會文化環境對個體認知發展的作用。

2.Vygostky 的認知發展論

Vygostky 認為社會文化是影響認知發展的重要因素。個體自出生便在 社會中生活與成長,所以社會中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信仰、制度規範 等,都深深影響著個體的思想與行為,而成人也希望下一代能接受社會中 的文化,在社會中順利成長並將文化傳承,因而從個體之外施與社會所認 同的一切,期望下一代能符合社會文化的要求(張春興,1996:114-115)。 所以,就 Vygostky 的觀點,社會環境與文化刺激等外在環境,將對個體的 認知發展造成影響,而改善個體成長的環境,將有助於個體的學習與認知 發展。

除了指出社會文化環境對個體的學習與認知有重大影響之外,

Vygostky 的另一個備受重視的理論是「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近側發展區」意指兒童自己能力所能達到的水準,與經過 他人協助所能達到的水準之間的距離,而他人的協助就是所謂的「鷹架作 用(scaffolding)」(張春興,1996:116)。就此而言,透過他人的協助,學 習者的認知發展將得以提升,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參與學習者之學習 過程的相關人員,如家長、教師,甚至同儕,都可能成為「鷹架作用」中 的協助者角色。

Vygostky 的認知發展觀點,不僅補充了 Piaget 僅就個體的生理層面來 探究認知發展的單一角度,也同時指出了環境與他人協助對於個體發展的 重要性。環境可涵括社會、學校、家庭,甚至個體置身的每個情境;而他 人的協助則可能來自家長、教師、同儕,甚至與個體學習有關之人員。這 對探究個體學習與認知發展之議題,有著極大的貢獻與啟示。

Piaget 與 Vygostky 的理論提供探究影響美感素養相關因素的兩個方 向,一是個體的生理發展,二是社會環境與他人的影響。此兩個方向雖清

楚,但仍未能明確具體,因此,以下將再進一步從教育心理學的學習觀點 來探究更具體的相關因素。

(二)從教育心理學的學習觀點來探究

教育對於個體與美感事物互動的能力有著極大的影響,已散見諸家論 述之中,對於美感素養的影響自然也不言可喻。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探 究影響美感素養的因素非常合適,因為教育心理學乃是教育與心理學的結 合,所關注的正是有關教與學的教育議題。

學生的美感素養表現是藝術學習的結果。就教育心理學的學習觀點而 言,影響個體學習的因素,有一類因素與個體本身的條件相關,另一類則 存在於個體之外,可概分為個體內在與外在因素。在內在因素方面,個體 之智力、性向、經驗、讀書習慣、學習方法、求知技巧、動機、興趣與人 格等屬之(邵瑞珍、連皮生,1989;張春興、林清山,1988:249);至於 外在因素方面,則諸如教師的領導方式、教學方法、班級氣氛、同儕的交 互作用、家庭觀念、家庭的社經地位等(邵瑞珍等,1989)。

大體而言,內在因素可稱為個人因素,因為這些因素與個體本身條件 相關;而外在因素則可再分為家庭層面的因素,如家庭觀念與家庭社經地 位,以及學校教育層面的因素,如教學、班級、同儕因素等。

在心理學習的脈絡裡,不論是 Piaget 與 Vogosky 的理論、或教育心理 學的觀點,都提供了影響個體學習的相關因素,基於將美感素養視為個體 藝術學習結果的立場,上述的論述指引探究美感素養之影響因素的方向與 具體因素:個體的內在因素,如生理發展、個人條件等;社會環境因素,

如家庭、學校等環境,以及他人的協助等。以下再從相關的研究結果發現,

聚焦於視覺藝術領域中探討與美感素養有關的種種因素。

二、影響美感能力的相關研究發現

(一)相關論述

Eisner 認為兒童的知覺能力可能與家庭的社經地位有關,低收入家庭

的子女,因家庭或居住環境因素,使得經驗獲得的機會比中產階級的子女 來的少,因而阻礙了知覺能力的發展(郭禎祥譯,1991:65)。除了社經地 位的因素之外,個體的年齡、性別、興趣愛好、藝術知識、生活體驗、特 殊才能、教育等,也會對個體與美感對象之互動造成程度上的差異與影響

(黎明海、譚祥安、劉欽棟,2001:18)。所以,陳瓊花等(2002:167)

指出,有關影響個體與美感事物互動的因素,就個體而言,年齡、特殊才 能、性別、教育與文化背景的經驗是主要的因素。

就上述學者的觀點而言,影響美感素養的因素很多,ㄧ方面與個體的 生理發展如年齡,或者是個體自身的某些特質如興趣相關;另一方面則與 個體之家庭或教育等社會因素相關。除了學者的論述外,也有部分探討美 感能力的實徵研究,提出影響美感能力的因素,這自然也是了解影響美感 素養之可能因素的資源。所以,以下將簡述這類研究的相關研究發現。

(二)實徵研究結果

崔光宙(1992)以訪談方式研究臺灣幼稚園到大學學生的美感判斷力 發展,其研究結果發現,美感判斷力受年齡與專業程度的影響明顯,但城 鄉差距與性別的影響並不明顯。

羅美蘭(1993:270)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以十二幅藝術品原作為研 究工具,探究美術館觀眾的特性、美術館觀眾特性與美術鑑賞能力的關係、

以及觀眾的美術鑑賞能力發展階段。其研究結果顯示:觀眾的年齡、教育 程度、職業、專業程度和美術鑑賞能力有顯著的相關;但居住地區與美術

鑑賞能力無明顯關係;觀眾的性別與鑑賞品味有顯著的關係,但與美術知 識水準、美術鑑賞能力的發展無明顯關係;美術鑑賞能力的發展具有循序 漸進的階段性。

陳瓊花(1999;2000b)探究兒童與青少年在處理有關美感對象時的思 考與反應,其研究結果發現,除了不同年齡的表現有差異外,專業程度也 使個體在某些層面上的表現呈現差異。

Cheng(2002: 156-166)以半結構訪談的方式,探究小學與國中學生對 六張影像(三張藝術作品,三張廣告)的詮釋與反應,其結果發現,年長 的學生比年幼的學生更能了解商業廣告的目的;不管是藝術品或廣告,學

Cheng(2002: 156-166)以半結構訪談的方式,探究小學與國中學生對 六張影像(三張藝術作品,三張廣告)的詮釋與反應,其結果發現,年長 的學生比年幼的學生更能了解商業廣告的目的;不管是藝術品或廣告,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