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前國內在青少年使用課業逃避 策略相關的個人與情境因素上的探究,

仍相當有限。本研究的特色在於比較僅 以自我決定論為依據所建立之逃避策略 徑路模式,與結合自我決定與智力內隱 理論的模式,何者與觀察資料較為適 配?研究結果支持將兩項理論統攝於同 一架構下之設計:對臺灣的國中生而 言,自我決定動機的相關變項與智力實 體論對其逃避策略的運用,分別扮演了 獨特的角色。徑路分析顯示自主動機愈

4 自主支持對各變項之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

變項名稱 直接效果 間接效果

自主支持對自主動機 .86

自主支持對受控制動機 .71

自主支持對實體論 -.14

自主支持對自我阻礙

經自主動機 -.52

經受控制動機 .37

經實體論 -.05

自主支持對逃避求助

經自主動機 -.77

經受控制動機 .45

經實體論 -.05

自主支持對逃避新學習

經自主動機 -.77

經受控制動機 .48

經實體論 -.04

註:效果值為完全標準化效果值。

高者,愈少使用課業逃避策略;反之,

受控制動機與實體論得分愈高者,愈傾 向採取逃避策略護衛其自我價值。另一 值得重視的研究發現,則是本研究的研 究結果證實SDT的主張(Deci & Ryan, 2002),亦即自我決定動機即使在臺灣 學生這樣的非西方社會的成員身上,亦 能顯現正向效益:學習情境中提供自主 支持與個人抱持自主動機均有可能弱化 逃 避 策 略 的 使 用 。Markus 與 Kitayama

(2003)曾指出,自主經驗並不見得有 利於集體主義文化中的個體,因為這類 經驗與集體主義文化所崇尚的「順從、

社會凝聚與和諧的群體運作」等價值有 所扞格。然而,本研究的發現並不支持 上述論點,即使對西方社會以外的學生

而言,自主經驗仍然對逃避行為的矯治 大有裨益,因為這類經驗滿足了其生而 為人的基本心理需求(Vansteenkiste et al., 2006)。以下就模式中各變項間關 係,做進一步討論。

一、 自主vs.受控制動機與智 力實體論對逃避策略之 效應

從圖4中可知,自主、受控制動機 及實體論與本研究所探究的三種課業逃 避策略間,關係十分相似;即自主動機 對三種策略皆具顯著負向效應,而受控 制動機與智力實體論均對三種策略具顯 著正向效應。一如SDT所主張的,自主 的 經 驗 能 促 成 個 體 真 實 自 尊 之 發 展

(Deci & Ryan, 1995);高真實自尊的 學生並不將自我價值依附於外在的課業 表現,對於自我擁有相當高的安全感,

也就比較不會想方設法地採取種種課業 逃避策略來維護自尊。此一結果支持過 去有關自主動機較強的學生較少表現防 衛 性 的 因 應 風 格 此 一 發 現 (Ryan &

Connell, 1989)。相反地,個體的行為 如果是源自於內外在的壓力(受控制動 機),其自我價值的建立往往必須倚賴 特定外在條件(如功成名就)的滿足,

一旦條件無法成立,這類的條件式自尊 會使學生將焦點置於自我價值的防衛 上 , 容 易 出 現 較 為 被 動 逃 避 的 行 為

(Vansteenkiste et al., 2005)。另外,對 懷抱實體論傾向的學生而言,由於相信 能力乃與生俱來、難以改變的,任何可 能的失敗都可被視為對於自身智能的否 定,在選擇自我調節策略時,也就不難 想見會傾向採取較為負向的課業逃避策 略 來 因 應 負 面 情 緒 衝 擊 (Robins &

Pals, 2002)。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自主、受控 制動機與實體論對自我阻礙、逃避求 助,以及逃避新的學習方式三種策略均 具有顯著的預測力,但若就這些變項對 三種課業逃避策略的可解釋變異量而 言,則以自主動機此一變項之預測力最 佳,對自我阻礙的解釋量為36%;對逃 避求助的解釋量為81%;至於對逃避新 的學習方式之解釋量為72%。國中學生

之自主動機對於逃避求助與逃避新的學 習方式高達70~80%的解釋量,凸顯了 此一變項在對治這類課業逃避策略上所 可能具有的強大效果,這樣的發現對於 教育實務工作深具啟發性。當學生的學 習是出於自主意志時,渴求知識的熱情 會促使其在遇到困難時樂意尋求協助,

以排除獲取知識過程中的障礙,不會為 了保護顏面而失卻學習的寶貴機會。至 於在改善逃避新學習此一傾向上,擁有 學習的自主性也會讓學生樂於嘗試各種 新的學習方法,不會畏懼不熟悉的事物 所帶來的挑戰。上述的研究結果可謂為 SDT有關「自主經驗在不同文化之個體 身上均有助益」的論點,提供了堅實的 佐證。

二、 自主支持對中介變項及 逃避策略之效應

一如預期地,學生所知覺到學習 環境中的自主支持對其個人自主動機具 正向效應,且自主支持對自主動機之解 釋變易量高達74%,顯示在臺灣中學課 室情境中,提供自主支持確能有效提升 學生之自主動機。比較令人意外的是,

本研究同時發現教師自主支持亦對受控 制動機具正向效果,雖然這並非研究者 所 預 期 的 結 果 , 但 此 一 發 現 與 Pelletier 、 Fortrier 、 Vallerand 與 Briere

(2001)之研究發現近似。該研究檢視 加拿大青少年游泳選手的堅持力,發現

選手所知覺到教練的自主支持能正向預 測內在動機、認同調節與內攝調節;內 攝調節為一種受控制動機的調節形式。

Pelletier等人認為教練可能會同時使用 自主支持與具控制風格的訓練方式,亦 即棍子與胡蘿蔔雙管齊下。同樣地,本 研究的受試者可能亦知覺到老師的教學 風格乃自主支持與控制傾向兼而有之。

然而,由於本研究並未測量學生所知覺 到教師的控制傾向,因此,無法將教師 自主支持與控制行為兩者間可能存有的 共同變異控制住,以致出現自主支持正 向預測受控制動機這樣的結果。日後的 研究若能將學習情境中的自主支持與控 制行為同時納入探討,當有助於我們更 精確、細緻地了解課室情境對學生的自 我調節風格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圖4亦顯示教師自主支持對智力實 體論具顯著負向效應。自主支持的教學 風格含括了同理學生的情感、提供選擇 及減少使用引發罪咎或羞恥感的策略

(Vansteenkiste et al., 2005);擁有這類 自主支持的學生不會感覺到必須勉力符 合教師的期待,以贏取讚美或表揚這樣 的壓力;他們不需戮力達成某些特定標 準,好證明自己的智能。也因此,這些 學生比較不會成為相信智能是一種固定 特質的實體論者。此一發現證實本研究 的假設:在課室情境中提供自主支持應 能降低學生抱持智力實體論的傾向,進 而減少其運用逃避策略來保護自尊的可

能。由於智力內隱理論乃個體動機歷程 的核心要素,單單改變一個人內在關於 智能本質的看法,便會對其成就相關歷 程 與 結 果 產 生 明 顯 而 深 刻 的 效 應

(Dweck & Molden, 2005),因此,若 要培養學生面對成就情境時具備適應性 的因應風格,根本之道或許在於營造自 主支持的學習氛圍,扭轉其信奉實體論 的傾向。

在自主支持對課業逃避策略的間 接效果方面,圖4證實自主支持會藉由 自主動機等中介變項,間接影響逃避策 略的使用。不過從表4可知,自主支持 經由三種中介變項對三類逃避策略的間 接效果其方向性並未一致。亦即自主支 持經自主動機與智力實體論對三種逃避 策略具負向的間接效果;然而,自主支 持若是經由受控制動機的中介,則對三 種逃避策略皆有正向的效果。會出現這 樣的現象,主要還是因為前述教師自主 支持對受控制動機具正向效果之故。因 為受控制動機正向預測三種逃避策略,

導致自主支持經由受控制動機會對三種 逃避策略產生間接的正向效應。前述曾 提及,學生可能知覺到課室情境中同時 存在「愛的教育」(自主支持)及「鐵 的紀律」(控制傾向的教學風格),致使 關於教師提供自主支持的知覺亦摻雜了 學習活動的某些面向受到控制的感受,

也就是學生可能經歷「恩威並施」的教 學情境。但是由於教師的控制傾向在本

研究中未能予以控制,是以出現了自主 支持在經由受控制動機中介後,對三種 逃避策略具正向間接效果這種與SDT的 主張有所出入之情形。但若以表4所列 各徑路之效果而言,依舊以經由自主動 機此一中介變項之影響最大,SDT關於

「自我決定動機乃是存在於人際環境中 之自主支持,與個體調適狀況間之中介 變項」的論點(d’Ailly, 2003; Soenens

& Vansteenkiste, 2005; Vansteenkiste et al., 2005),在此仍相當程度獲得印證。

三、 對教育實務工作的啟示 與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從上述的研究發現可知,學生所 知覺到教師自主支持對其個人自主動機 具有非常高的解釋量,反映出臺灣青少 年的自我調節風格極大程度地能從學習 環境中所提供的自主經驗獲益:當老師 能夠試著以學生的眼光看待事情、重視 學生的需要、提供選擇權並鼓勵他們實 驗各種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行為便會 出於學習活動內在所蘊涵的樂趣,或是 對該活動的高度認同。此外,關於自主 支持對於智力實體論具有顯著負向效應 的發現,亦十分值得重視。絕大多數關 於智力內隱理論如何受社會化歷程影響 的研究,都將焦點擺在家長的教養方式 如何形塑子女內在對於智能所持的看法

(Dweck & Lennon, 2001; Grolnick, 2001),本研究則點出了在家庭之外,

學校中的教師亦對學生所抱持的智力內 隱理論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若是能在 學習環境中得到教師的自主支持,將可 能改變學生認定智能乃固定不變之特質 的看法。

雖然本研究的發現對教育實務工 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一些研究上的限

雖然本研究的發現對教育實務工 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一些研究上的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