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6

圖 18 S6 於各階段專屬目標之整體平均總分比較

肆、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主要欲透過單一受試研究法之逐變標準實驗設計和焦點團體訪談法 和文件分析法之質性資料蒐集,探討「音樂治療活動帶領技巧訓練方案」作為 參與學員專長培訓教材之實施成效和歷程,茲提出研究結論如下:

(一)音樂治療活動帶領技巧訓練之整體表現

1.全體學員整體表現之成效探討:參與學員在帶領活動的整體表現,從基線期 的穩定趨向,再以略低的成績進入學習期,顯示學員在訓練初期處在區辨治 療和教學差異的摸索狀態當中,說明音樂治療技巧需要長期訓練、非一蹴而 就的特質。但接續在處理期的整體技巧表現上有持續的進步,且三次的抽測 結果皆顯示參與學員的表現較訓練期的成績佳,尤其最後一次的整體抽測表 現甚至優於處理期的成績,顯示學員逐步習得音樂治療的帶領訣竅,也能自 由發揮個人的創意,提升出更好的成果。整體而言,全體學員無論在階段內 或階段間之帶領活動技巧的表現上,多呈現穩定進步的狀況,且在整體技巧 的程度約介於音樂教育和音樂治療實習生之間的帶領能力。

2.帶領活動個人技巧之成效探討:參與學員在帶領活動個人技巧的表現,從基 線期的穩定趨向,進入學習期的些微進步,在處理期各階段即逐步呈現出標

準以上的成績,尤其階段 F、G、H 都有高出標準甚多的表現。在各階段趨向 與水準穩定性皆呈現穩定狀態,階段內各節次的訓練也多以由低而高的走勢 前進,惟處理期 E 的最後表現有些微下滑的趨勢。整體而言,全體學員在帶 領活動之個人技巧平均數的部份,無論階段內或階段間的表現皆呈現穩定進 步的狀況,且個人技巧的程度具有介於音樂教育和音樂治療實習生之間的帶 領能力。

3.帶領活動音樂技巧之成效探討:參與學員在帶領活動音樂技巧的表現,從基 線期的穩定趨向,再以些微降低的成績進入學習期,又於處理期以快速的進 步呈現出標準以上的成績,尤其階段 C、F、H 都有高出標準甚多的表現。在 各階段趨向與水準穩定性皆呈現穩定狀態,階段內各節次的訓練也多以持平 的方式前進,但階段 H 的表現則有相當顯著上升的趨勢。整體而言,全體學 員在帶領活動之音樂技巧平均數的部份,無論階段內或階段間的表現皆呈現 穩定進步的狀況,且音樂技巧的程度已相當接近音樂治療實習生的帶領能力

4.帶領活動團體正向回應技巧之成效探討:參與學員在帶領活動團體正向回應 技巧的表現,從基線期的穩定趨向,再以略低的成績進入學習期,雖然在處 理期以逐步增進的成績完成各階段的訓練,但在階段 E、G 因學員能力上有達 到標準的困難,因而調整降低標準,然而學員在階段 F、H 都有超過標準的良 好表現。在各階段趨向與水準穩定性皆呈現穩定狀態,階段內各節次的訓練 也多以由低而高的走勢前進。整體而言,全體學員在帶領活動之團體正向回 應技巧平均數的部份,無論階段內或階段間的表現皆呈現穩定進步的狀況,

且在團體正向回應技巧的程度約介於音樂教育和音樂治療實習生之間的帶領 能力。

(二)個別學員整體表現之成效與歷程分析

個別學員在帶領活動中的整體表現,於基線期和學習期的平均表現持平,

S1 在學習期達成個人階段標準的表現上為最好,但 S2 在階段 A、B 專屬目標之 整體平均總分之個人表現較佳。而 S4 在各階段專屬目標之整體平均總分的排序

雖然一開始居最低,但個人成績穩定進步的狀況顯而易見,呈逐步上升的趨勢

。整體而言,S2 的音樂基礎為五人之首,各階段的表現皆佳,其次為 S1;S5 的整體表現較弱,與音樂治療活動帶領技巧的個人覺知能力有關;而主修音樂 的 S6 雖然在音樂技巧上居優勢,但拘謹、不從容的個性,影響活動過程中與被 帶領者的良性互動。

二、建議

根據本研究訓練的結果與成效,茲就教學實務與未來研究提出相關的建議 如下:

(一)教學實務的建議

1.本研究依循 Standley(1991)所設計規劃的方案路徑執行訓練,但就學員於 各階段的表現顯示,方案活動的難易度排序並不完全符合特教背景的學員程 度,以致學員在階段 B、C、D 呈現穩定進步的過程中,必須直接挑戰難度較 高的階段 E,許多學員也因成績低落而受挫。然而隨後階段 F 的活動雖然相當 符合學員的特質,團體成員的成績也有超優的表現,但卻間接影響到後續活 動的達成標準。因此未來教學訓練人員若要採用本方案再度進行培訓,建議 就方案活動先行預試,仔細考量參與者的背景對活動執行可能造成的影響,

才能達到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與效果。

2.在訓練進行的過程中,參與學員所遭遇的最大問題在於區別音樂治療與音樂 教學的不同,研究者憑藉實作案例輔助方案的進行,並於團體討論中提供建 議,學員的狀況才逐漸跟進。因此建議欲提供此項訓練的學者或專業人員,

必須具備音樂治療的專業訓練及臨床督導的經驗,才能夠提供足夠的音樂治 療理論和範例進行教學,並解決學生對音樂治療的疑惑,也讓學生瞭解音樂 治療與其他音樂活動或教學的不同。

3.本研究主要以協助特教系在學學生提昇個人的專業知能及多元的生涯職業規 劃為焦點。但特教系學生的音樂背景和音樂學習經驗無法一致、也難以掌控

,因此在培訓之前建議進行音樂能力的篩選。本研究即以方案最基本的訓練 項目為篩選活動,除了做為參與訓練的門檻外,也可以瞭解學員的音樂能力

,用以正確選擇訓練的起點活動。從本研究的訓練過程中發現,學員應至少 具有音樂系輔系或通過鋼琴八級檢定的程度。

4.本研究為全年期參與的研究,方案的進行及技巧的養成需要持續不懈的熱忱 與毅力。本研究初篩的過程共有七位學員通過測驗,但有兩位學員於上半年 度結束之後退出訓練,因此本研究以全程參與的五位學生進行訓練的成效報 告。建議未來欲提供此項訓練的學者或專業人員,必須審慎思考參與者的特 質,預先考量學員中途退出或缺席可能調整或替代的方法。

5.本研究主要以音樂治療活動帶領之臨床訓練能否增進參與學員個人技巧、音 樂技巧、團體正向回應技巧的獲得為主軸,本研究在執行中不斷協助學生以 跨專業和跨領域的思維,培養多元思考的能力,突破制式的規範,激盪出更 有特色、更具獨特性的教學方法,也期望提供給傳統師資培育單位不同的培 訓選擇。

6.本研究為一項實驗性的音樂治療活動訓練方案,在國內尚未有音樂治療師認證 的環境下,受訓的學員目前可暫時以教育者的角色提供特殊兒童個案服務,待 未來音樂治療師認證制度建立完成之後,再繼續接受更專業的治療培訓。

(二)未來研究的建議

1.本研究為音樂治療培訓首例,為一項量化及質性並重的研究,無前例及相關 研究可參照依循。雖然以方案完整設計的活動和評量工具進行量化研究可以 縮短研究過程的準備時間,然而 Standley 設計的評量表並不完全符合本國國 情,因此研究者在訓練之前,重新就檢核表進行逐項修改並建構信效度,頗 為費時。同時本研究為瞭解學生接受訓練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難、可以具體 改進的意見、個人反思的心得感想、及研究者觀察的發現等,以質性的方式 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雖然獲得相當寶貴的資料,但也極具耗時。建議未來 的研究者在進行同質性的培訓研究之前,必須考量個人所能投入的時間與精 力,並瞭解是否有足夠資源與經費支持。

2.本研究主要在於培訓特教系在學學生為儲備音樂治療師,協助解決國內音樂

治療師短缺的問題,並嘉惠有需求的特殊兒童。在配合師範院校轉型並協助 教師專業成長的趨勢導向之下,也亟欲以投石問路之姿,起拋磚引玉之效。

研究者因個人的專業背景,選擇從特教出發,欲建立一套適用於國內的音樂 治療訓練方案,提供給有興趣應用音樂治療於教學之全國特教老師或專業人 員做為帶領音樂治療團體活動的參考。然而建議有興趣且具專業背景的學者 或專業人員,也可以參考本方案的實施過程,提供其他相關領域人員的培訓

,服務更多不同需求的患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