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演化的歷程是人類目前所知最具創造力的歷程,無論是生命的創造、知識 的創造或文化的創造,都暗含演化的歷程。未來的教育改革宜放慢速度,以提升 人的素質為要務,最好採演化的策略進行,才能持續創新並累積成果。

演化的機制為「變異-選擇-保存」,對一個教師個體來講,此一機制相映於 其「創造思考-批判思考-課程與教學信念系統」。一個教師如果創造思考太強勢,

其它兩者缺乏,容易成為變動型教師;如果批判思考太強勢,其它兩者缺乏,容 易成為獨斷型教師;如果課程與教學信念系統太強勢,其它兩者缺乏,容易成為 保守型教師;只有三者平衡發展,才可能成為自我創化型教師。

課程發展歷程提供規劃、操作、行動、體驗、轉化、發現、創造等各種深 度學習機會,是一種情境化、脈絡化、主動建構的學習,讓教師不只是創造課程,

並可能達成自我創化。追求自我創化的教師,其實就是創意教師。

「創意教師」是一種程度,一種追求,不是一種類別。創意教師要能長期 調節自己的目的系統、知識系統與情感系統,勾勒自己的生命圖像,維持自己的 內在動機,管理自己的知識系統,平衡自己的情緒壓力;教師創作的對象是一個 人,不能縱容自己恣意揮灑自我的慾望與情緒。

愈缺乏創意的教師,愈會抱怨「理論沒有用」,因為,要把理論轉化成為 實務,需要創造力。有創意的教師,會擅於利用理論改善實務,利用實務檢討理 論,在理論與實務之間來回探究,把這種探究歷程用學術研究的觀點加以規劃和 執行,就是一種行動研究的歷程。行動研究可以幫助教師解決工作情境中的問 題,協助教師將知識外顯化以便和專業社群接軌,是教師成長與終身學習的最重 要歷程。

要成為創意教師,個人的知識管理技巧也頗重要,這方面包括學習技巧、處 理技巧與生產技巧等三方面,大部分可以透過實際體驗以及社群交流獲得。對 大部分教師而言,其知識系統的成長,會反映在教學行為上,這是具有行動力 的教師,可以嘉惠他/她直接任教的學生,但擅用知識管理技巧者,可以提昇生 產力,可以嘉惠其它地區的學生與未來的下一代,甚至影響教育專業知識領域 的發展,避免辛苦創造的知識成果化入塵土。

「學生-教師-課程」之間,也可形成一個演化歷程。教師因為心中有學生,

所以才會從事課程轉化與教學創新的工作;教師若具有開放的心靈,對於學生的 變異善加考量和選擇,學生的創意與個別差異,對於課程創新就具有潛在貢獻;

當教師對學生的反應或學習成效越敏銳、越願意面對問題、越歸責於課程與教學 時,將越勤於課程轉化與教學創新工作。所以,教師要先轉化自己,才可能轉化 課程;要先轉化課程,才可能轉化學生。

「教師-守門社群-課程與教學知識庫」之間,也可形成一個演化歷程,所以

學校經營對創意教師之成長與課程之創新,影響也很大。學校可以建立課程與教 學知識庫,以累積教師研發的成果,接受公開討論,並推廣、流通、傳遞教師知 識,協助教師與專業社群接軌。學校必須經營討論的文化,營造平和、理性、說 理、傾聽、信任、說真話的自然氣氛,創造者才願意提出創意、轉化課程,守門 人才願意說出判斷,輔助課程創造,兩種角色才可能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並造就 相輔相成的效果。

創造者和守門人是兩種可交換的角色,而且可以組成一個實務團隊。實務 團隊的運作模式,著重:第一,合作思考、反思討論以發現問題並設定團隊工作 目標;第二,建構個別行動方案並統整成整體行動方案;第三,測試行動方案,

展開教學實驗,獲取回饋訊息,決定新循環的起點。實務團隊具有探索性、自我 管理、分享領導權、交互支持等特性,需要倡導者、點火者、整合者、貢獻者、

見證者、應用者等各種角色。實務團隊提供教師自發性交互學習、交互臨床視導 的機會,促進教師之間內隱知識的交換。

學校可以建構知識管理系統來支援實務社群的運作,知識管理的主軸包括 知識的創造、流通、應用、評鑑和累積,在概念上包含了上述各種經營策略,但 更注重基礎結構的建設、跨校間的知識流通、課程的外部評鑑以及組織文化的經 營等,基礎結構的建設重點在於追求知識存取、知識分類、知識交換與知識連結 的方便性,組織文化的經營重點在於探索氣氛、伙伴關係、信任基礎以及個人與 組織之間的願景整合。

我們相信,創意教師能夠創造性轉化自己,並進而轉化課程、轉化學生、

轉化團隊、轉化學校、轉化教育、轉化社會,沒有人可以確信自己的行動不是那 隻造成大颶風的蝴蝶在飛舞(註一)。我們也相信,學校文化、組織結構與社群經 營,對教師個人的成長、創造、專業發展與自我創化,有非常關鍵的影響,畢竟 大部分時候,形勢比人強,整體結構決定了內部元素的意義與功能(註二)。無論 是個人、團隊、學校或社群,其實都有施力點,演化論不追求單一制高點,也不 追求一次革命,它追求的是點滴社會工程與寧靜革命(註三)

【附註】

註一: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s)是混沌理論(chaos theory)的觀點。

註二:結構因素是學習型組織理論強調的因素,需靠系統思考來克服。

註三:「點滴社會工程」(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是借用 Popper (1944) 的 用詞。

參考文獻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15,17-42。

林素卿(2001)。學校行動研究在九年一貫課程統整與實施上之應用。收於中華

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第三章),頁 49-74。

台北:揚智。

林偉文(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 。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陳伯璋(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行動研究。收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第二章),頁 33-47。台北:揚智。

莊春鳳、鍾聖校(2003)。發展性教學輔導對教師創新教學直覺判斷影響之初探。

「創造力實踐歷程」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政大。

張德銳等(1996)。發展性教師評鑑系統。台北:五南。

馮朝霖(2002)。根本建構論理論發展之哲學反思。收於詹志禹(主編),建構 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頁 28-48)。台北:正中。

葉倩亨、詹志禹(2001)。從知識管理的角度看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知識管理 與教育革新發展」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詹志禹(2002)。「創造力」的定義與創造力的發展。教育研究,100,117-124。

詹志禹、蔡金火(2001)。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教師行動研究。收於中華民國 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第四章)(頁75-99)。

台北:揚智。

楊智先(2000)。教師工作動機、選擇壓力與社會互動對創造力之影響。國立 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蔡明宏、李文豪、徐銘宏、饒瑞霖、周惠卿(2000)。技術創造力投資的策略 權變觀點:學童科學創作與產業創新情境之間的定性比較。「創新與創造力:

技術創造力的涵義與開發」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Amabile, T. M. (1987). The Motivation to be Creativity. In S. C. Isaksen(Ed.), Frontei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PP.223-254). New York: Bearly Limited.

Brush, S. G. (1988).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A guide to the second scientific revolution, 1800-1950. Ames, Iow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D. T. (1960). Blind variation and selective retention in creative thought as in other knowledge processes. The Psychological Review, 67, 380-400.

Campbell, D. T. (1974). 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IN P. A. Schilpp (Eds.), The Philosophy of Karl Popper. La Salle: Open Court.

Radnitzky, G. & Bartley III, W. W. (Eds.)(1987). 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rationalilty, and the sociology of knmowledge. La Salle, I. L.: Open Court.

Chan, C. J. (2001).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general problem-solving process.

Paper presented in the Interactivist Summer Institute, Bethlehem, P.A., U.S.A.

Collins, M. A. & Amabile, T. M. (1999).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In Sternberg, R.

J.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297-312).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88).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PP.325-33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313-338).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 Wolfe, R. (2000). 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R. J. Sternberg, & R. F. Subotnik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s (pp. 81-93). New York:

Pergamon.

Cziko, G. A. (1998). From blind to creative: In defense of Donald Campbell's selectionist theory of human creativity.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32, 192-209.

Gruber, H. E. (1984). The emergence of a sense of purpose: A cognitive case study of young Darwin. In M. L. Commons, F. A. Richards, & C. Armon (Eds.), Beyond formal operations: Late adolescent and adult cognitive development (pp. 3-27).

New York: Praeger.

Gruber, H. E. (1988). The evolving systems approach to creative work.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 27-51.

Gruber, H. E. & Wallace, D. B. (1999).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evolving systems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unique creative people at work.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pper, K. R. (1944). 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 In Miller, D. (Ed.), Popper Selec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Saint-Onge, H. & Wallace, D. (2003). Learn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for strategic advantage.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ns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 1-22.

作者簡歷:

1. 曾兼任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校長。

2.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副教授,兼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研究員。

誌謝:感謝匿名審查者的建設性意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