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研究發現和討論

(一)選文形式和類型的分析

本研究共計分析117個題組、259道試題,其中文言文題組37組(占 31.6%),配置題數為86(占33.2%),白話文題組80組(占68.4%),配 置題數為173(占66.8%),文言文和白話文之比例分配約1:2。文言文題組 中以敘事文出現最多(51.4%),其他類別選文與它的差距頗大,白話文題 組中以說明文(25.0%)、議論文(23.8%)和敘事文(21.3%)三類居多 些,三者的分配還算均勻。

PISA 2000和PISA 2009皆以閱讀為主要領域,PISA 2000連貫文本配置 試題約占三分之二,非連貫文本約占三分之一,在連貫文本方面,敘事、

記述、說明、議論、指示類試題實際的百分比分別為:21%、14%、36%、

20%和10%(OECD, 2006),PISA 2009連貫文本占六成,非連貫、混合 和多重文本共占四成(OECD, 2009)。基測國文科題組選文幾乎完全以連 貫文本為主,若將國文科歷年的白話文篇數和配置題數的分布情形和PISA 2000的分配做比較,可發現基測和PISA都以說明文居多,惟基測的比例

(25%)低於PISA(36%),基測的指示文本(說明書和指令)也偏低,

不過基測多出韻文一類,值得一提的是,基測和PISA在敘事、記述和議論 文百分比相當接近,韻文試題百分比恰巧約是PISA和基測在說明文和指示 文試題百分比差距的總和。

(二)閱讀歷程的分析

文言文配置試題測量解釋文本歷程的計67.4%,提取資訊計15.1%,

反思和評鑑計11.7%,語文知識的認知計5.8%。白話文試題測量解釋文本 計46.2%,提取資訊計28.9%,反思和評鑑計10.9%,語文知識的認知有 13.9%。整體來說,文言文和白話文題組試題以解釋為本居多,特別是文言 文選文,因為考生起碼須先理解文本的意思,才能有效作答。

若與PISA閱讀歷程的分配做比較,PISA分配如下:提取資訊25% ~ 30%、解釋文本50%,反思和評鑑20% ~ 25%(OECD, 2006, 2009)。對

照之下,基測白話文題組試題在提取資訊和解釋文本的比例與PISA還頗接 近,不過反思和評鑑歷程則偏低些,特別是反思和評鑑文本內容,主要因 為這種歷程要求讀者將所讀文章的訊息和其他來源的知識做連結,例如要 求受試者運用其他來源的知識來評鑑文章中所聲稱的,表達或辯護他個人 的觀點。基測完全採選擇題題型,不容易測量到這類歷程。此外,值得一 提的是,基測語文知識的認知類試題出現率將近11%,稍嫌高些,這類題 目採單題方式出題即可,若試題無須閱讀文本即可作答時,就有浪費選文 之嫌。

(三)考生整體表現的分析

在選文形式上,考生在白話文的表現顯著高於文言文,這可能是因 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較少接觸文言文。在選文類型上,考生在記敘文、

論說文和韻文的表現沒有顯著差異出現。在閱讀歷程上,考生在提取資訊 的表現顯著高於解釋文本,前者平均通過率為 .76,後者為 .68,也就是 說,考生在找出或辨識問題要求的特定資訊、字面或同義的資訊,或文章 明顯陳述的訊息的表現較佳,而在理解文章內容、對句子或段落之間關聯 的了解,比較文章中兩處或多處的訊息,或運用隱晦的訊息來進行推論的 表現較弱。此項結果與我國四年級學生在PIRLS 2006的表現較類似,亦即 學生在「直接理解歷程」分數顯著高於「解釋理解歷程」(柯華葳等人,

2008)。不過與我國學生在PISA 2009的表現卻有所不同,我國學生在檢索 和提取、統整和解釋、反思和評鑑三個次量尺的平均分數分別為496、499 和493,學生在統整和解釋的分數略高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數呈現的 只是概略整體趨勢,試題的難易度的變異情形也不可忽略,從表6的數據可 看出,解釋文本的標準差略大些,換言之,這類試題的難度參差不齊的情 形比較嚴重。未來的研究可對試題內容特徵做質性的分析,以更具體了解 我國學生閱讀能力的強項和弱項。

(四)不同成就水準考生表現的分析

本研究按考生的基測國文分數將考生分為高分組(前25%)、中間考 生(中間50%)和低分組(後25%),三組考生的題組整體平均通過率分

別是 .92、.75和 .45,低分組的平均通過率約只有高分組的一半,比中間考 生落後 .30,低分考生嚴重落後的情形值得關注。就文本類型來說,高分組 在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平均通過率無顯著差異,但中間和低分組考生則出現 文言文的表現顯著較白話文低的現象。就選文類型來說,三組考生在記敘 文、論說文和韻文的表現都無顯著差異出現。就閱讀歷程言,整體來看,

提取資訊都是三組表現相對較強的類別,解釋文本都是三組表現相對較弱 的項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低分組在三種閱讀歷程的平均通過率 差距為 .44 ~ .46,但在語文知識的認知卻高達 .54,由於語文知識認知類試 題運用到的是與閱讀文本較無關聯的語文知識,顯示低分組在語言知識的 記憶或應用表現甚至比閱讀歷程更薄弱些。

根據PISA 2009的數據(OECD, 2010),我國學生閱讀素養總分PR95

(627分)和PR5(343分)的差距是284分,PR90(600分)和PR10(380 分)之差為220分,PR75(555分)和PR25(439分)之差為116分,在這 三種閱讀歷程的差距中,「統整和解釋」和「反思和評鑑」的差距幅度與 總分相近,但「檢索和提取」的差距卻大出許多,具體言之,PR95(656 分)和PR5(312分)差距是344分,PR90(625分)和PR10(358分)差距 為267分,PR75(570分)和PR25(429分)之差為141分,這也顯示,我國 高、低成就學生在較基礎的閱讀能力的差距是比較大,換言之,低成就學 生需要從基礎能力的開始補強。

二、建議

(一)基測國文科題組可增加非連貫文本材料

基測國文科組卷包括單題和題組兩部分,題組形式是比較適合測閱讀 能力,本研究原定仿 PISA將題組選文形式為連貫文本和非連貫文本,後來 發現非連貫文本只有一組,因此捨棄這個層面。雖然單題也曾出現過非連 貫文本的材料,較常見的是應用文類的如請柬、喜帖、信封格式,近年可 能受PISA的影響,出現了表格的題材,如961-27的資訊表和982-11的乘車 時刻表。類似的材料以單題出現,一方面,幹敘述可能略嫌長些,另一方

面,仍然還有發展試題的空間,有浪費文本之虞,因此,非連貫文本以題 組命題更合適。由於非連貫文本屬於資訊性閱讀,此種閱讀不只與生活較 貼近,也是其他學習領域的重要能力,未來基測國文科題組選材可以考慮 更多元的非連貫文本類型。

(二)基測題組試題的取材

前面提過,題組是比較適合測閱讀能力的形式,本研究發現90至98年 題組配置的試題中將近11%測量詞性、語詞結構、修辭方法、錯別字、標 點符號、特定的語文知識等等,較極端例子甚至不必看選文,即可以回答 所有配置試題,實有浪費選文材料之嫌。基測應釐清題組的定位,其應以 測量閱讀能力為主,語文知識的記憶、理解或應用的測量採單題為宜。

(三)基測閱讀題組可考慮採用開放式試題

目前基測國文科完全採用選擇題,較無法勝任高階閱讀歷程的測量,

特別是需要連結文本之外知識的反思和評鑑歷程。研究者曾初步將基測試 題和PISA閱讀精熟水準的表現特徵描述(OECD, 2006)略做比照,發現在 反思和評鑑與解釋文本歷程方面,基測測量的還是偏向較低層次的技能,

PISA和PIRLS都是選擇題和開放式問題並用,開放式問題比較能勝任高階 閱讀歷程的測量。此外,我國學生在PISA 2009閱讀達水準5以上的學生比 例僅5.2%,遠低於臨近的中國上海(19.4%)、新加坡(15.7%)、日本

(13.4%)、韓國(12.9%)、香港(12.4%)(洪碧霞,2010),這與國 內學生較少有書寫開放式問題的訓練和練習不無關係。PISA 2006和PIRLS 2006引發之閱讀教學與評量檢討聲浪依然在筆者的記憶中縈迴,PISA 2009 結果顯示,我國學生閱讀素養總分雖與PISA 2006相近,但名次卻滑落了一 截。雖然教育部因應PISA 2009 結果規劃若干強化素養的策略方向,然而 筆者仍不免擔心未來落實的程度。之前曾提及《親子天下》雜誌對國中國 文教師的調查結果(賓靜蓀,2010),很明顯的,基測這種高風險的測驗 強烈引導著國中教學的評量。雖然可呼籲教師、學生和家長重視高階閱讀 歷程能力的培養,但其效果遠不如以高風險測驗引導學習和教學效應來得 直接,基測在96年起加入寫作測驗即是一例,何況這是一種比較正向的引

導。雖然這勢必將增加試題研發和試務的工作量,但權衡之下,提升學生 的能力更是重要,其影響力也可能擴及到未來我國學生在PISA和PIRLS的 表現。

(四)關切閱讀低成就學生嚴重落後的現象

學生學習落差(achievement gap)大小是教育成就均等的重要指標

(OECD, 2003),縮小高、低成就學生間的差距更是各國教育當局關切 的課題。在基測中間偏易的試題難度(.50~.75)原則下,本研究發現國 文高分組(前25%)、中間考生和低分組(後25%)的題組平均通過率分 別是 .92、.75和 .45,換言之,高分組之題組(甚至全題本)平均通過率 直逼天花板,中間考生也達一定的表現水準,但低分群表現卻遠遠落後。

此外,根據PISA 2009 的結果,我國未達水準2的學生有15.6%,高於上 海(4.1%)、韓國(5.8%)、香港(8.3%)、新加坡(12.4%)和日本

(13.6%),這個數據應視為一個警訊。無論是本研究的發現或PISA 2009 的數據都顯示,高、低成就學生最大的差距是在較基礎的能力,換言之,

低成就學生需要從基礎能力加強起。所幸,教育部根據PISA 2009結果,提 出了扶弱策略來提升這群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閱讀精熟層級和試題地圖的建構

一些大型評量如PIRLS和PISA採用精熟水準或層級報告學生的表現,

也建構試題地圖(item map)提供範例輔助說明不同層級學生所知和所能

也建構試題地圖(item map)提供範例輔助說明不同層級學生所知和所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