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藝術心理課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藝術心理課程」主要範疇以藝術教育與藝術教育治療為課程理論基礎,

透過文獻建構出課程概念與內涵。本章節蒐集國內外相關期刊、書籍進行文獻探討,

第一節探討藝術心理課程,第二節探討幼兒多元智能內涵與應用,第三節探討藝術心 理課程與幼兒多元智能之關係。

第一節 藝術心理課程

本節先從國內外之藝術教育談起,再探討藝術教育治療理論與特性,最後將具體 說明本研究藝術心理課程建構之內涵。

壹、國內外藝術教育

一、全球化藝術教育之演進

目前全球化情勢也影響台灣藝術教育,當今的全球現況藝術教育思潮,已屏除過 去以啟發學習者的創造力為主,內容展開強調的是學習能結合生活與社會的連結,以 及多元文化與在地生活的藝術(Anderson, 2001)。所謂的學習結合社會連結,即透過 藝術教育,啟發個體對於在地文化的認識,發展出關懷自然、社會與世界的精神,更 重要的是,提高個體對於環境的敏銳之情,從「無感」到「有感」再到「美感」,以 達到終生學習的終極目標。從這樣的演進,可以看出,後現代藝術教育與美感教育,

已跳脫過去本科主義的型態,如今重視的是多元的體現,如多元智能、多元文化,在 教學方法上,強調的是尊重學習者的主體性,以引導與啟發教學為主(教育部,20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二、國際藝術教育

當今各國的藝術教育,仍因著各國制度上、文化上的差異,有所不同,但從各國 的義務教育階段仍可發現,主要範疇仍是以生活環境來激發美感的湧現,包含是對於 當地文化的認知,培養美感鑑賞能力,並能體現文化價值(教育部,2014),因此透 過多元性、折衷性,以尋求藝術與生活的結合(Gablik, 1991)。

根據聯合國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當今全球已將藝術教育視為學校課 程發展的核心之一,且隨著社會經濟發達,藝術教育也開始被關注,然也會因為各國 開發程度,而影響其發展,倘若是已開發國家,不論是藝術課程、注入時間、規劃與 人力投入,皆有充沛資源,相對開發中國家,則無法投入有效資源(Amadio et al., 2006)。

根據黃壬來(2003)指出,英語系國家的藝術教育,舉凡美國、英國、加拿大等,

雖在藝術課程目標不盡相同,但聚焦在四大學習領域中,整合了藝術創作、藝術史、

美學和藝術批評,目的是增進學生在創作、認知、分析面上都具有藝術內涵。美國的 藝術教育,主要以「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為主,重視音樂、視覺藝術、舞蹈與戲 劇四個要素,主要增進學生藝術學生藝術認知與技能(Artsedge, 1994)。在英國,藝 術教育則是配合義務教育之進行課程規劃,以國家發展為主要範疇,重視學生個體的 發展,也重視學校本位與社區資源的運用(教育部,2014)。

在歐洲國家系統,隨著整合課程的主流趨勢,藝術教育逐漸與其他領與融合(陳 議濃,2011)。在德法的國家,雖然課程並沒有非常嚴謹的系統規劃課程,但仍有重 視藝術要素的課程理念,在德國,重視學生對於藝術的探索與展現,鼓勵學生對於藝 術有所想法,以培養出更獨特創造力,能將藝術應用在生活。在法國,重視學生藝術 創作、詮釋與鑑賞的能力,也相當重視人文情意的培養,尤其當局善運用社區、國家 資源,從小就培養個體對於美感的啟發與想像,讓藝術流進個體的生活,成為個體生 活的一部分,也就此培養個體具有文化的核心價值。整體而言,德法的藝術教育,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視的非僅是讓學生達到既定的藝術課程綱要,取而代之的,是對於藝術的享受、鑑賞 與分享的藝術美學(黃壬來,2003;教育部,2014)。

在亞洲國家藝術教育,日本課程發展從小學至高中,依課程目標分為表現與鑑賞 兩大區塊,並且打破學年的限制,強調綜合與地方化,以結合地方當地資源,發展傳 統在地特色,重視個體生活以藝術為中心(黃壬來,2003;教育部,2014)。中國在 藝術教育面向,重視藝術科學面、生活面、情感面與文化面,在高中的專業延伸課程 下,再培養個體鑑賞與技巧面的提升(黃壬來,2003)。香港藝術教育則是沿用紐約 美感教育實踐模式,也是重視藝術層面的跨領域與專業的培養(教育部,2014)。

鑑於以上,可以看到各國都積極重視藝術教育的培養,透過藝術教育從小注入,

便有機會提升個體對於美感的敏銳,從對藝術的「無感」到「有感」,進而提升「美 感」,讓每個個體,有機會貼近在地文化藝術脈絡,藉以提升自身美學素養。

三、國內藝術教育

回顧台灣的藝術教育理論,受到歐洲影響深遠,而藝術教育制度而言,則受日本 影響,近二十年來,由於留學歸國者眾,因此也紛紛融入了美國、澳洲、英國、加拿 大、日本等國家的藝術教育觀點,讓台灣的藝術教育在多元的面貌下發展,其中後現 代的藝術教育思潮,更是讓台灣藝術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蛻變。

(一)政策現況

教育部於民國 94 年 12 月編撰國家首部「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規劃為期四 年之國家藝術教育發展藍圖,以「創藝臺灣、美力國民」為願景。以下詳細引述藝術 教育政策白皮書內容,其重點包括:「健全藝術教育行政及產學支援體系、堅實藝教 師資人力素養、發展優質藝術學習環境、促進藝術教育資源合理分配、以及加強專業 藝術教育及藝術領航人才培育」(教育部,20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根據教育部(2014)提出,政府也在近五年,進行相關藝術領域的重要發展,如 民國 98 年成立藝術教育會,民國 100 學年度宣導全國公私立大學應開設藝術教育相 關通識課程。民國 101 年頒布「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也讓藝術教育的美 感培養,成為幼兒學習的重點。目前在 103 年推動了「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以藝 術教育思潮的需求點,強調藝術與生活的結合,以延續「創意臺灣、美力國民」的願 景。從政策現況,可以看出我國藝術教育政策已積極從幼兒發展到大專院校,讓個體 更緊密的連結生活社會文化,正是廣度與深度的推進。

(二)理論導向

綜觀國內藝術教育理論導向之脈絡,可從 1960 年代開始,國內以羅恩菲爾的思 想主導了創造導向的藝術教育模式(樊湘濱,1991)於 1970 年代後期,國內藝術教 育走向教育家艾斯納(E. W. Eisner)所提出的品質美感導向之教育模式,於 1980 年 代由 Getty(1985)、Ambach(1993)、Greene(1993)和 Wilson(1997)提出 DBAE

「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台灣進入了以學科導向的藝術教育。目前國內的藝術教 育發展便是從過去創造導向模式、品質美感導向、學科導向直至現在後現代藝術思潮 的興起,融入了多元的面貌與發展。二十一世紀台灣藝術教育的動向,是藉由美術的 行為與活動,以人為主體,探索人與外在環境之關係,並透過藝術教育中的探索、分 析、綜合來達到人與環境共存之理想(林曼麗,2000)。

(三)學校發展

學校教師在進行藝術教育時,通常會依照教學目標擬定教學進度,學生每週按照 教師的課程設計安排學習內容。通常教師會有目標的安排學生依照課程設計學習到藝 術的相關知識、藝術創作的相關技巧,同時達到提升氣質與美化心靈層面的目的(江 學瀅,2002)。因此藝術教育強調的重點主要有:(1)學生能夠提升自我概念;(2)

學生能夠培養對家庭、學校與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3)學生能夠具有獨立思考與 創作的能力;(4)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不同需要適度的調整課程內容;(5)藝術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育是重視分享的歷程;(6)藝術教育應該提供真誠而具體的回饋(陸雅青,2005)。

但現今藝術教育卻受升學主義及功利價值觀的負面影響。以至於部分學校教學未 能正常化,加上升學主義的影響,學校一般藝術與美感的教育較不易受到重視,尤其 在升學階段,藝術類課程常被主科借用之事,往往已成為慣性,導致藝術教育無法融 入學生生活與學習,美感的養成也無從機會點開展,而形成斷層效應(教育部,2014)。

(四)社會發展

社區取向藝術教育是一種以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的觀點,強調社區藝術與文化生活 整體性的發展,London(1994)提出社區本位的藝術教育具有多元發展與藝術性導向 的學習,具有直接性的學習環境優點與特色。在國內,目前也有許多藝術教育與社會 資源結合的例子,如紙風車的 319 鄉村幼兒藝術工程、金車文教基金會的美學調查與 行動、廣達文教基金會的「游於藝同盟計畫」等(教育部,2014)。透過社會資源結 合藝術教育,再連結當地社區場域,可以開創的藝術多元整體性的發展。

四、近期國內幼兒藝術教育相關研究

國內對於研究幼兒藝術教育之研究甚少,李駱遜(2004)以參加研習 126 位來自 全臺各地的幼兒園園長與教師,進行美術教育現況初探,蔡素麗(2006)針對臺北市 幼兒園之幼兒做立意抽樣,探究繪畫教材編選的層面作探討,吳宜蓁(2007)則針對 臺北市公私立幼稚園實際擔任藝術教學的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臺北市幼稚園 藝術教育現況。研究結果彙整發現:一、多數的學齡前藝術教師,皆是從師範體系畢 業的女性教師為主,年齡層於 31-41 歲;二、在藝術課程設計中都以學生為中心;

三、蠟筆是幼兒園藝術教學最常用的教學材料;四、課程創作的類型主要以自由繪畫 為主;五、從學前階段至中學的藝術教育中,最大的障礙是硬體設施的不足以及藝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教師知能的缺乏。

綜合前述,藝術始終源於生活,不論從藝術教育政策、理論、落實之發展可以發

綜合前述,藝術始終源於生活,不論從藝術教育政策、理論、落實之發展可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