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hagard(1992)於〈Conceptual Revolutions〉一書中提及,當人們試圖去解釋一 件令人困惑的現象或事情時,通常會出現數種可能的解釋或假說,但最後勝出的總是解釋 融貫性(explanatory coherence)最佳的解決方案。Thagard 以解釋融貫性理論(The theory of Explanatory Coherence,縮寫為 TEC)說明科學史上部份重大理論被取代的情形,包 括拉瓦錫之氧理論取代燃素論,演化論取代神創論,牛頓發展了力學理論取出笛卡兒的渦 動理論(vortex theory)等等,因此,Thagard 認為在科學演變發展之歷程裡,一個理論 或假說的成立或是被取代,解釋融貫性是最關鍵的因素。

在本節中,研究者先就融貫性的意義加以說明,最後再詳細闡述解釋融貫性的意義與 原理。

一、融貫性的意義

一般而言,「融貫(cohere)」意指結合起來(hold together)。至於「融貫性(coherence)」 則是傳統知識論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組命題的性質,可以化約到兩個命題之間的一致關係

(陳瑞麟,民 90)。

Audi(1995)則認為「融貫性」的解釋為:一個信念的的融貫體系中,每一個信念在 知識認定上都由其他信念所支持,並且承認不同認定方式,如演繹論證、歸納論證,或是 由最佳的解釋(best explanation)所得的推論。

「融貫性」一般具有下列的 3 種基本類型(Thagard,1992):

1.演繹融貫性(deductive coherence):取決於整套命題中,各命題之邏輯的一致與 承續。

2.機率融貫性(probabilistic coherence):取決於與機率定理一致之整套命題具有 的機率設定。

3.語意融貫性(semantic coherence):取決於具有相似意義的命題。

在一個信念或命題的融貫系統中,意涵著各信念或命題之間是可以互相支持的,不 過,各種信念或命題所形成之不同體系,卻有可能相互無關聯性,甚至於彼此互相衝突。

二、解釋融貫性的意義與原理

所謂的「解釋融貫性(explanatory coherence)」是指各命題之間是由解釋的關係而 結合起來的。而且解釋融貫性特指命題處於解釋的關係中,它可能包含了演繹融貫性、機 率融貫性、語意融貫性等三種基本類型中的一種、兩種或是全部(陳瑞麟,民 90)。

欲了解解釋融貫性,必須先知道一個存在於兩個命題之間的關係,然後再說明一套命 題的解釋融貫性是由此套命題中,各相關命題相互之融貫性決定,最後再衍生出單一命題 的解釋融貫性是建立在它位於此套命題中的融貫性(Thagard,1992)。

Thagard(1992)提出相關概念或命題系統結構之轉變,是由於新的命題系統在運用 新命題時,具有更寬廣的解釋融貫性。而且命題系統中的各個命題必涉及到解釋或反駁此 二種陳述的表現,如果各命題之間可以互相解釋,則此命題系統擁有較高的解釋融貫性。

另外,Thagard 亦指出,若命題 P 與命題 Q 之間存在解釋融貫性,則它們之間存在四 種可能的解釋關係:

1.P 是 Q 之解釋的一部份。

2.Q 是 P 之解釋的一部份。

3.P 與 Q 一起成為某個 R 之解釋的一部份。

4.P、Q 分別是 R、S 之解釋的一部份,而且 P 與 Q 於解釋裡,是類比的(analogous)。 如果兩個命題是彼此矛盾或者對同一個現象提供了競爭性的說明(competing

explanation),則此二命題是屬於「解釋不融貫(explanatory incoherence)」。 不僅為命題之間若存在解釋融貫性,其可能的解釋關係提出說明,Thagard 亦論及 7 個解釋融貫性的原理,茲敘述如下:

1.原理 1:對稱(symmetry)

(a)若 P 與 Q 融貫,則 Q 與 P 融貫。

(b)若 P 與 Q 不融貫,則 Q 與 P 不融貫。

對稱主張成對的命題間,融貫性與不融貫性存在對稱的關係,正如同日常生活中互相 支持的感覺一樣。

2.原理 2:解釋(explanation)

若 P1…Pm 可以解釋 Q,則

(a)對每個在 P1…Pm 中的 Pi 而言,是與 Q 融貫的。

(b)對每個在 P1…Pm 中的 Pi 與 Pj 而言,Pi 與 Pj 融貫。

(c)在(a)與(b)內的融貫程度是和命題 P1…Pm 的數目成反比。

解釋是目前評量解釋融貫性最重要的原理,因為它建立大多數的融貫關係。(a)部份 是最明顯的,因為如果假說 P 是一部份證據 E 之部份解釋,則 P 與 E 融貫。而且,若一個 假說 P2被另一個假說 P1解釋,則 P1與 P2融貫。假說解釋愈多,就會更融貫且更可接受,

因此,此原理包含解釋寬廣(explanation breadth)的標準。不過,(a)部份預先設定 了,解釋是限制關係多於演繹意涵(explanation is a more restrictive relation than deductive implication),否則我們將能證實任何兩個命題融貫。

(a)部份說明解釋的事物與被解釋的事物融貫,(b)部份則陳述若兩個命題同時提 供解釋,則此二命題融貫。而且 Thagard 稱呼共同在一個解釋中使用的兩個假說為共假說

(cohypotheses)。

(c)部份將如果需要許多的命題來完成一個解釋,則命題之間相互的融貫性,以及 其與被解釋事物間的融貫性會減少之主張具體化。科學家傾向於懷疑需要大量特定解釋之 假說,較偏好用統一核心的假說來產生解釋,Thagard 亦主張單純(simplicity)應是最 適當的科學理論選擇方式。

3.原理 3:類比(analogy)

若 P1解釋 Q1,P2解釋 Q2,P1類比於 P2,Q1類比於 Q2,則 P1與 P2融貫,Q1與 Q2融貫。

類比是第三個最佳的解釋標準,而原理 3 不是簡單地認定任何兩個類比命題都融貫,

必須有一個解釋類比,並以兩個類比之命題解釋另兩個彼此類比的命題。

4.原理 4:資料優先(data priority)

描述觀察結果的命題本身具有一定之可接受性的程度。

資料優先需要很多的闡明與防護(elucidation and defense)。聲明可描述觀察結果 的某命題,是具備某種程度的可接受度,雖然這並不代表此命題無庸置疑,但此命題會比 唯一的辯證是解釋的一個假說更成功。不過,我們不應該將基於觀察之命題視為獨立可接 受的,應該還要重視它與其他命題間的解釋關係。

5.原理 5:矛盾(contradiction)

若 P 與 Q 矛盾,則 Q 與 P 不融貫。

矛盾是很直接的,而且此處的矛盾不僅是句法上的矛盾,如 P 與非 P,就還包括語意 上的矛盾。

6.原理 6:競爭(competition)

若 P 與 Q 皆解釋命題 Pi,並且若 P 與 Q 沒有在解釋上被連結,則 P 與 Q 不融貫。

若有下列的任何情況成立,則 P 與 Q 被解釋地連結一起:

(a)P 是 Q 解釋的一部份。

(b)Q 是 P 解釋的一部份。

(c)P 與 Q 一起是某命題 Pi 之解釋的一部份。

除非有其他的理由存在,否則我們應該假定解釋相同證據的假說是互相競爭的,因 此,解釋同樣證據的假說都會被判定是不融貫的。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另有假說都不融貫,

因為許多現象是有多重原因的,如為什麼某人有某種病徵的解釋,可能就包括了不只一種 的假說。

7.原理 7: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a)命題 P 在系統 S 中的可接受性,視此命題與 S 內之命題的融貫性而定。

(b)若相關實驗觀察的許多結果是無法解釋的,則僅能解釋少部份結果的命題 P,其可接受性會降低。

(a)部份提出要讓解釋系統裡,單一命題的整體融貫性變得有意義,有部份是要依 賴其他命題本身的可接受度,然後從特別的融貫關係衍生出一般的融貫性。

(b)部份則是使用於當大多數的相關證據不被任何假說解釋時,減少一個假說的可 接受性,其目的在於處理可用中最佳,但仍非很好之假說,畢竟它只能說明有用證據之一 小部份。

從上述的 7 個原理可知,命題之間若具有解釋關係,則相關命題間是互相融貫,此融 貫性即稱為解釋融貫性。而且單一命題的可接受性愈大,則代表其在整個解釋系統中的解 釋融貫性就愈高。

三、總結

若一個新理論的假說具有較大的解釋融貫性,則將取代舊理論。因此,Thagard(1992)

認為:對大多數的科學革命而言,新理論的解釋廣度(explanatory breadth)─它能夠 解釋的多寡─是解釋融貫性的最大貢獻者。此外,Thagard 亦依據數個學者的研究結果

(Carey,1985;Keil,1989;Wellman,1990;Vosniadou & Brewer,1987)提出 2 種可能出 現在兒童心智發展歷程中的基模:

1.兒童像科學家。例如,他們一開始利用萬物有靈論(animist theory)解釋事物的 行為,但當他們學習到更多關於生物與物理的機制後,他們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欣 賞這些比舊理論具有更大之解釋融貫性的理論,而摒棄萬物有靈論。

2.兒童只是獲得生物與物理學的相關知識。因為萬物有靈論之信念並未明顯或強烈地 被放置在首要之處,所以兒童未將新理論視為已存在之萬物有靈論的競爭對手。而 且兒童也沒有比較新想法與萬物有靈論之解釋融貫性的高低。真正發生的是獲得新 知識,而舊的信念僅是被遺忘,或在日常非學術性的脈絡下被保留使用。

雖然 Thagard 針對兒童心智發展過程提及可能出現的基模,但兒童在學習歷程裡,是 否出現理論取代的情形,則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決定。而本研究則是探討國中學生在提出的 科學解釋時,其解釋之間的融貫性程度。